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美文欣赏 >

有关父亲的美文欣赏:我的老父亲

时间: 家志1175 分享

  学习啦:时光不断你的流逝,我们的父亲也在一天天的老去,只有珍惜我们和父亲现有的时光,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我的老父亲》。

  老父亲今年七十二了。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生在小山村,长在小山村,一生未曾出过远门。

  父亲,他本是三爷爷亲生,却从小就过继给了四爷爷。父亲他们有兄弟三,一姐姐,兄弟姊妹情深。因四爷爷无儿无女,父亲就随了四爷爷,从一个叫洞头的地方来到了石背村子,成了他四叔四婶的儿子。

  那时候父亲才几岁,正赶上饥荒年代,吃人民公社大食堂,吃的食粮只够塞牙缝,常伴着饥饿。爷爷奶奶在千古坳公社食堂做事,自然不会饿着,但洒脱惯了的爷爷奶奶并没想把父亲留在身边,可想而知,一个父母没深度关顾的毛小孩,当年是多么的无助。听父亲唸叨说,他曾经有好几次跑回洞头,想留在洞头的家不情愿走了,但每次还是被四爷爷四奶奶接回了石背,成了永久的石背村人。

  父亲小时候人长得挺机灵的,为人也乖巧,做事也蛮勤快,同时也乐于助人。七奶奶、八姑姑谁叫他做点啥事,父亲不管能不能干得好,但从不推辞,非常乐意。自然,大人是不会让一个孩子饿着肚子去做事,会特意拿点东西给父亲填肚子充饥。

  时光在流淌,父亲也在成长,春去秋来,父亲十八岁了。因父亲忠厚老实,吃得苦耐得劳,不怕脏不怕累,勤劳肯干,社员群众十分信任,推选才成年的父亲为生产队队长。那个时候的队长,可不比现在,管的人与事可多了:队里有多少劳动力出工,如何分工,如何评社员工分,如何耕种水田、旱土……父亲把这些琐碎的人与事,管理得井井有条,社村领导与村民都对父亲的工作能力刮目相看。

  那年,村里小学调来一位老师,一看到父亲就打心里喜欢,于是把自己的亲侄女介绍给了父亲,父亲结婚生子,有了我们兄妹四个。身为队长的父亲,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回到家还得计划第二天队里的事情,家里的活儿自然都落到了妈妈的身上,长年累月妈妈也难免会哆嗦上几句,但父亲从来不会向母亲发火,渲泄心中的不快,回头对母亲说:孩子他妈你辛苦了。

  父亲他为人厚道,心胸豁达,不计较不怨埋,一辈子实实在在老好人,不多事,也不挑事,树叶掉下来生怕打烂脑壳,遇到什么事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记得曾经有人说,呵呵,什么大好人,其实就是傻子一个吧,妈妈闻听很不舒服,感觉这话就是冲着父亲说的,回到家与父亲说,别人说你就是傻呢。父亲非但不生气,还笑呵呵的,说傻人自有傻福,一个人吃点小亏不在意不计较,就不是什么事!

  父亲在队里生产劳动,不管什么事总是带头干,重活累活苦活挑着干。有一次田里除虫喷撒农药,因防护措施不到位,中毒晕倒在田里,送到医院抢救,两天两夜才醒来。醒来后就立马走出医院,直往田里跑,看禾苗长势怎样,虫子杀死了没有。

  那年父亲派去俢筑枝柳铁路,一去就是大半年,又苦又累,还没有工薪,仍无怨无悔。总之父亲虽一平头百姓,位卑人微,却心系国家,不求回报。

  1980年,中国大地吹响了农村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的号角。父亲顺应时势,率先响应号召,第一个带头把责任田分到户。当时我满爷爷是村支部书记,思想有点僵化,习惯了“大和龙”,极力反对,但父亲力排一部分人的阻挠,拿定主意,组织村民一个晚上田土分到每家每户。那年父亲带着全队村民大获丰收,谷子金黄金黄的,晒在各家门前的晒谷坪里,成了我们村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婶大嫂们分扫着茅叶(打烂的禾叶子),翻晒着谷子,哼着曲子,丰收的喜悦溢满小山村。这是父亲一辈做得最有成就感,也是最开心的一件事!

  农村生产责任制后,解决了一家老少的吃饭问题,而且略有了盈余,父亲决定解善我们家的居住条件,计划着打砖建屋。我们一家六口挤在一间房,还摆着母亲出嫁时带来的家具,仿佛挤得象一笼鸭子一样。父亲计划甫定,雷厉风行,说搞就搞,马上打砖,挖土、踩泥、成型、晒砖、垒砖所有工序象流水线一样一个人完成。土坯砖还不能雨淋,一变天就必须盖好稻草,天晴又得掀开来晒。烈日下,挥汗如雨,风里来雨里去,几个月下来,一窑砖总算装好烧窑完成了所有工序。眼看着来年我们家就能住上红砖瓦房了。然而谁也没料到灾难发生了,由于当时几乎没有人烧制红砖,装窑垒砖坯的人既不专业,也没有经验,点窑火的当晚窑就倾倒了,父母亲在窑边,幸亏跑得快,没有伤着。目睹惨况母亲哭了,父亲也哭了,几个月的辛苦劳作,起早摸黑,还有美好的憧憬一瞬间都化成了乌有。厄运没有打倒父亲,更没有打垮来年再次接着烧制红砖的决心。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四扇三间的砖混结构红墙青瓦房圆垛了,盖好了,也就乔迁进伙了,尽管地面没有整平,墙壁没粉刷,窗户没安制,但毕竟宽敞了,也明亮,一家人欢笑了。

  改革开放,社会也发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向沿海和大城市,很多人选择常年或闲时外出务工。父亲也走出了山村,去了外公的那工地捞金,一天三块钱,吃住外公家,那是父亲平生第一次挣钱贴补家用,有点积蓄剩余就用在屋房装饰上面,我们偶尔也能穿上了新衣服,日子不再捉襟见肘,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父亲也深刻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技艺提高生活。常同我们说:读书是走出农村的最好出路,只要你们愿读想读能读,做父母的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送你们去读书。当时哥哥高中,姐姐辍学在家,我和弟弟马上初中,对于一个仅仅才解决温饱的农村家庭来说,送三个孩子读书,困难之大,谈何容易啊!但父亲再苦再累面对困难从不吭声,从不打学费的欠条,早早就准备好,一到开学就准时给我们,并语重心长地嘱咐,到学校就交给老师别弄丢了,要勤奋学习,努力读书。我们应声好,揣着钱,心里沉甸甸的,十几二十几块钱,那时厚厚的一沓,大多是分票,看着父母千辛万苦省吃检用攒出来的,想着父亲殷切我们能走出农村的希望,将来不要像他们那样辛苦。然而事与愿违,我们兄弟姊妹都没有从书中读出前途来,父亲也没埋怨我们不成器,鼓励我们学门手艺,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不要样样会,只要一样精,走向社会,就能生存。每每想起这些,顿悟父爱如山!

  时光匆匆,日子一天天翻过,我们兄弟姊妹,相继成年亦相继成家,爷爷奶奶因年岁已高也相继离世,一桩桩事接二连三,父亲把每一桩事都办得体体面面, 圆圆满满,特别是对爷爷奶奶,他们在世时好生赡养,逝去了也能入土为安。村里村外无人不称赞父亲孝心可旌,诚心厚道。

  寒来暑往,月转星移,父亲七十有二了,无情的岁月似风霜压跨了父亲如山般的脊梁变成了他手中的那犁辕,步履蹒跚,背影沧桑。父亲再想去劳作已经力不从心了,母亲也健康欠佳,行动极不方便,日常生活离不开有人照料,我们兄妹几个也各自有家庭,抚养儿女,没办法放下来长时间照顾母亲。这重担自然又落到父亲肩上,一辈子很少洗衣做饭的父亲竟然学会煮茶弄饭喂猪打狗……毫无怨言。母亲想我们的时候给我们打电话,父亲总会说,你们放心在外挣钱,放心带崽读书,家里有我莫要担心,你们多打几个电话回来就可以了,有时间就回家里来看看。慈爱的父亲啊,如有来世,还愿为您儿女!

  父亲也有点艺术细胞,对吹拉弹唱也略会一二,《老俩囗学毛选》,《社员都是向阳花》……,都是父亲常拉的曲子,琴声悠扬悦耳,婉转连绵。我们常说,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咋好,还要照顾母亲,几锄土就不要去管了,有时间就拉拉琴,吹吹笛子,看看电视消磨时间。但父亲不然,菜园子打理得有模有样,哪个季节哪样的菜。同我们说你们想吃什么菜回来拿就行,有时还帮我们送过来,吃不完拿到街上卖,卖不完晒干打包。哪个儿女回去了就捎上一点。父亲同我们说只有懒人没有懒地,现在老了,挣不了多少钱,分分钱也是好。

  父亲一生要强,只谓付出,不求回报,现在老了也不依赖儿女,生怕给儿女徒增压力。都说父爱如风,无论风强风弱,都想尽量吹散儿女的汗水与烦恼; 都说父爱如山,无论山高山矮,都想把自己儿女托上山顶,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写到这,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我的老父亲,此时的我只想对您说:“我爱您!但愿您长命百岁!”

  公众号:九龙回首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5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