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教育心得 >

英语学习教育心得:一种刚刚好的状态

时间: 家志1175 分享

  学习啦:学习需要的是一种刚刚好的状态,不能过于急躁,在潜移默化当中逐渐的无意识的学习,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一种刚刚好的状态》。

  教学里面常常有非常有趣的现象。比如,一个非常简单的词,我们重复了不下十几遍,而学生依然会读成另一个词,比如将单词“They”读成“The”。

  按照大脑的记忆规律来讲,一个单词,已经重复了这么多遍,应该是可以记住啦,可是不,学生就是记不住。

  难道是学生无意识学习的原因?

  我无法下一个结论,只能先把这个原因放在一旁,问问自己,那,我该怎么做呢?

  我知道,我是可以专门抽出时间来,专门教一教学生这两个单词的发音的,通过让学生从意识层面上来“刻意”区分这两个单词的发音。

  然而,有一个问题就来了,当我开始在大脑里设想这么做的教学过程时,我立刻就有一种“花了很多的时间,却只取得一点点效果。”的感受。

  而且,学生无法区分“They”、“The”这两个单词,还只是一个例子,还有其他的类似的例子,那得花多少时间来教啊?这,想想都觉得头大。

  在《启动大脑》这本书中,有一段描述是,在阅读一本书时,遇到难点,最好先撇开难点,晚一点再回头处理难点,如果不急于处理这些难点,大脑会潜意识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不急于立刻处理这些难点,大脑会潜意识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大多数人考试时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些问题一时难于解答,但在做完其他题目再回头看时,答案却自己“蹦”了出来,难题常常显得出奇的简单。

  东尼·博赞《启动大脑》第三部分——解除头脑的基本“思维工具”

  学生在阅读中总是将单词“They”读成单词“The”这种现象,是学生遇到的难题,也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于是一个两难就出现,这些单词都是儿童英语阅读读物中的高频单词,掌握了这些高频单词,对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有些词的的确确是,相较于其他的词,花了很多时间,却总也记不完整的。

  教还是不教?是我的教学方法没有契合儿童认知吗?若是如此,那就换别的方式来教。如果这个现象跟教学方法无关,那我是不是应该把时间拿来教那些学生更容易吸收的单词?这样的课堂更卓有成效?

  这个问题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每到周末教学工作结束,开始总结时,它就总要到我面前来绕一绕,一次次提醒着我“喂,我在这里啊。”

  经验告诉我,面对这样的问题,最好是先保持原先的教学策略不变,继续观察一段时间,等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答案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只不过,我得耐受一下,每次遇到这个问题时,那种要按耐住自己的迫不及待,想要解决问题的心情罢了。

  我就这样和这个问题相处了几周。

  问题的解决,首先得益于一个契机,在那个契机中,我清清楚楚看到自己对于教学这件事依然存在着恐惧和不安,我和那份恐惧与不安相处了一段时间,然后,我问自己,把这份恐惧和不安先放在一旁,把这份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放在一旁,你会怎么做?

  我会跟随自己的心意,做自己认为能够让学生受益更多的教学。当我这么做时,我知道,我的身体是舒适的,我的心在喜悦地跳动,我感到十分地满足和欢喜。

  当这种恐惧和不安被安抚之后,先前那个困扰我的问题就不再是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每次来,我也不烦它,就看着它在我面前时不时露个面。

  渐渐地,答案就慢慢出来了。

  这个答案显现的过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我记得,那是在一个白天,我正在备课,备着备着,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想到这个问题,就问自己,那么,我可以从哪些现有的资源中获取答案呢?

  于是《新概念英语》这本书,就出现在我的脑海中。那是在几年前,我在做一次教学研究的时候,偶然翻到《新概念英语1》最前面几页,看到“To the teacher and student”(致教师和学生)这个部分时,这个部分所描述的"General Principles"(基本原理)让我深深着迷,我还特地为此查阅了其他书籍来跟这本书中提到的基本原理来进行对比,也拿出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做一个验证,最后的结果是,我非常赞同这些基本原理。

  后来,这本书也就被我束之高阁,几年没翻一次,书都发黄了。

  如今,我又一次想起了它,取出来,翻开,细细读,越读,越是一种狂喜,越是如痴如醉。

  请看这段描述:

  “A well designed course is one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what might be called the student's 'state of readiness': the point where he can proceed from easy to difficult. If the student is to make the most of his abilities, he must be trained to adopt correct learining habits right from the start.”

  译文:一本精心设计的教材应考虑到学生所谓的“准备状况”即可以使他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那个交接点。要使学生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必须训练他从一开始就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In traditional course, grammatical items are often artificially grouped together. For instance, all the personal pronouns may be presented in a table which the student is expected to learn. The table is presented in isolation and is divorced from any context. But learning facts about the language in this way is of no real help to the students, for he is in no position to appply what he has learnt. In a structurally graded course, the student acquires a little information at a time and learns to make meaningful statements. He therefore learns to use relatively simple structural words like personal pronouns over a long period, instead of being given a large, indigestible dose of information at any one time."

  译文:在传统教学中,语法项目常常被人为地组合到一起。例如,所有人称代词被列在一个表中,让学生去学习。这个表是孤立的,不与任何上下文有关系。按照这种方法来学习语言的细节对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帮助,因为他不可能运用他所学到的知识。在一个按结构分级的教程中,学生每次得到一点信息,然后学会在有意义的表述中运用这些知识。这样,他就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习运用诸如人称代词这类相对简单的结构词,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得到一大堆无法消化的信息。

  "In order to become a skilled performer, the student must become proficient at using the units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unit of a language is not, as was once commonly supposed, the word, but the sentece. Learning words irrespective of their function can be a waste of time, for not all words are equal. We must draw a distinction between structural words and lexical items. Words like I, you, he, etc. are structural. Their use can be closely defined; ......From the learner's point of view, skill in handling structural words is the key to mastering a language, for the meaning that is conveyed in sentence-patterns depends largely on the function of the structural words that hold them together."

  译文:学生想要成为熟练的语言运用者,就必须能够熟练地使用语言单位,而语言单位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单词,而是句子。学习单词而不考虑它们的作用可能会白白浪费时间,因为单词并不都是同样重要的。我们必须把结构词和词项加以区别。像I, you, he等词便是结构词,它们的作用可以准确地加以界定......就学生而言,运用结构词的技巧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关键,因为由句型表达的含义主要依靠把句子联结起来的结构词所起的作用。

  读完,停顿,回味。哇哦,多么棒的描述。

  我首先被“state of readiness”(准备状况)这个描述所吸引,着迷不已,而在看完对于这个"state of readiness"的描述后,我的第一个联想词就是“临界点”,学生在这个临界点的状态下,刚刚好踏入下一个语言的水平。学生所学的语言,刚刚好在她们能够消化的范围之内,学起来并不吃力、但也不轻松,是一个刚刚好的状态,她们需要花一点点力气,就能完成目标,但不会特别吃力,所以她们学起来并不十分困难,也会十分有成就感。

  第二个吸引我的描述,是对于功能词的使用。为此,特地上网查了对于这个功能词的描述,发现原来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这些词都不是功能词;而像冠词、介词、助动词等词,这些词才是功能词,恰恰是对于这些词的掌握决定着学生使用语言的熟练程度。

  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我当时还是蛮惊讶的。但再去回忆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时,我不得不承认,这个观点一针见血,如此清晰地描述了掌握语言的关键所在。我的的确确在教学中越来越觉得并不是要不要教单词的问题,也不是要不要教句型的问题,也不是要不要让学生大量阅读的问题,也不是自然拼的问题。当然,单词、句型、阅读、自然拼这些都各有其用处,教学目标不一样,所提的要求就不一样,这个暂且不提。

  我得承认,这个有关掌握功能词的描述,在我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教学、总结、阅读、研究、运用、再总结、再阅读......这样循环许多轮后,这一次再次出现在我的面前时,完全是给我带来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和领悟了。

  第三个吸引我的部分就是那个关于“学生每次得到一点信息,然后学会在有意义的表述中运用这些知识。这样,他就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习运用诸如人称代词这类相对简单的结构词,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得到一大堆无法消化的信息。”

  读到这个部分时,一方面,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另一方面我又矛盾极了。我翻开了新概念的每课内容,细细看每一课之间的联系,的的确确是践行着这本书前面部分所描述到的每次给学生一点点信息,然后让学生学会在有意义的表述中运用这些知识。然而,书中所描述到的一些场景,却让我觉得矛盾。

  比如,在“Where is it”这一课中,书中给出了8个场景。有一个场景是地板上放了一个盒子,对应的句子是“There is a box on the floor. The box is large.”(地板上有个盒子。盒子是个大盒子。)另一个场景是一个罐头盒上放着一把脏脏的叉子,对应的句子是"There is a fork on the tin. The fork is dirty."(罐头盒上有把叉子。叉子是脏的。)

  在阅读安妮鲜花所著的《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这本书中,作者提到:

  死背单词和句型就好比学游泳的人在陆地上做模拟动作,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的道理一样。单词也好、句型也好,都要在情境中才能学过运用。背下来100个句型不如通过动画片和阅读积累100个情境管用。......国外孩子的语言中,非常多的词是我们知道中文意思却不知道用法的词,比如take, get, come, go等等。重要的不是这些词,而是这些词的搭配及其在不同情境中或的用法。

  同意,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

  把刚才所提及的“Where is it”这个部分拿来跟安妮鲜花的观点一比对,我发现,这两个观点在我的理解中是不兼容的。

  在一个真实自然的场景下,我们学到一句表达,在以后遇到相同的场景时,能够因这场景而激活有关这个场景的表达,从而自然而然说出来。

  而在一个编造出来的场景中,我们学会一句表达,可这个编造的场景,我们是几乎不可能遇到的,那怎么去运用跟这个场景相关的表达呢?

  你说我们有多大的几率会说“地板上有个盒子,盒子是个大盒子。”“罐头盒上有把叉子,叉子是脏的”这些表达呢?

  我在看过的英剧、美剧、或者是儿童剧中,几乎没有看到过这些场景以及为这些场景编写的符合某个句式的语言表达。就算是在我的现实生活中,我也不曾经历过。

  克拉申也在其一本描述语言习得的书中讲过,当学习者的注意力放在语言的含义上,而非语言的形式上时,学习者更容易习得一门语言。

  而刚才那个地板上有什么,罐头盒子上有什么的口语表达,是一个更偏向练习语言形式,练习句型的设置,学习者的注意力更容易放在语言的形式上而非含义上啊。

  在《Teaching ESL/EFL Listening and Speaking》这本书中也提到过教学四大脉络中的一大脉络就是要让教师的语言输出是有意义的,聚焦在其含义上,而非其语言结构上。

  也许,这跟安妮鲜花与我所处的时代更接近,而新概念的作者亚历山大所处的时代离我更远的缘故;也许,在亚历山大所处的时代,是有那种场景的吧。

  而且,安妮鲜花的女儿安妮在加拿大,亚历山大在英国。安妮鲜花的女儿安妮二年级时基本上每天读一本章节书,大概在6000-11000词之间。

  我教的孩子在南京,除去上学以及写作业的时间,得花多少的时间和精力,经过多长日子的积累才能达到这种阅读和水平啊?

  而《新概念英语》是1997年由外研社和培生教育出版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出版的一套英语教材,距今已时隔21年,作者在编写这套教材时,是针对哪个群体的学生呢?他的观念是否同样适用于儿童呢?

  每个作者的观念,都必然受其所在环境和时代的影响,我非常喜欢两位作者的观点,但当我考虑到所接触的学生的语言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他们的时间精力时,依然会感到要将作者所提及的理论运用在这群学生中时,有许多因素要做评估和考虑,并不是照搬理论这么轻而易举的。

  这种不兼容,真让人不舒服极了。就像消化不良一样,大脑一瓶混片,身体开始各种坐立不安。

  做一个深呼吸,然后告诉自己,我相信,任何一个理论,都是为我所在的现实处境服务的,我要做的不是照搬理论,而是首先相信自己的经验,然后看哪些理论与我目前的经验相容,哪些理论则不然。

  然后,先把这种不兼容的感觉通通放在一旁,我相信,两位作者的观点一定是基于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时间,一定有他们得出结论的缘由,不存在对错,关键看你如何运用。

  然后,等自己平静下来,看看自己的直觉,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很快,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首先把上一周的教案拿出来,分析在每个步骤中,学生的吸收情况,于是,每个学生的吸收水平,我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然后,我将这些不同学生的吸收情况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接触到的理论、以及刚刚阅读完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判断。哪怕是在我目前看来不兼容的观点,也拿了去一一比对。比如,这个部分,小艾同学吸收得不错啊,嗯,因为小艾同学比别的同学多了两百个小时的听力积累,并且他的意识学习能力是很强的,他的母亲一直对他进行着阅读的培养......

  接下来,将判断出来的信息进行梳理,学生吸收好的部分是什么原因?可以用哪些理论来解释?学生吸收不好的部分,是什么原因?将这些吸收好的部分继续延用在下一次教学中,对吸收不好的部分进行教学调整。

  最后,对自己的直觉提出一个请求:我希望能够将我刚才阅读到的那些很棒的观点运用在教学之中,我想知道,我该怎么做?

  很快,答案就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行动起来,将想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仔细观察着每个学生的反应,并且,我很高兴地看到,课堂之中,学生自身所散发出来的状态是怡然的、课堂的氛围让人感到非常舒适。

  这是一种刚刚好的状态,一切都刚刚好,不多不少。

  公众号:LeeLee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5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