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学习心得 >

2019时代楷模陈俊武事迹最新观后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精选

时间: 庄宇21208 分享

  在全国上下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7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俊武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陈俊武的事迹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2019时代楷模陈俊武事迹最新观后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精选

  2019时代楷模陈俊武事迹学习心得

 

 “虽然与陈院士的技术水平比,我们还相差甚远,但作为装置生产人员,要学习他对技术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时刻把技术创新放在脑海,在生产中解决难题,不断提升装置效率。”金陵石化1号催化装置书记徐刚林在学习陈俊武事迹体会。

  3月15日,金陵石化炼油二部1号催化会议室,PPT荧幕上播放着陈俊武院士的先进事迹。员工讨论如何紧跟前辈、做新时代的催化人。

  “人生几十年如一日,陈老是‘90’后的人了,还一直在不断前行,我们在技术道路上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年轻人一定要踏实走好每一步,把技术创新作为终身的追求。”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孙同根感言。

  大家的言辞里充满对陈俊武院士的敬意,表示不但要把催化装置开稳开好,还要不断改进创新,让装置运行有新突破,做新时代的催化人。

  学习陈俊武,做有担当的年轻人

  陈老1927年出生,如今已是92的高龄。耄耋之年,他还指导甲醇制烯烃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时,和年轻人一样上班加班,先后8次到陕西华县甲醇制烯烃工业试验现场了解情况,坚持走遍装置的各个部位。

  “我今后主要干三件事:著书、立说、育人。”他考虑的不是该如何享受退休生活,而是在想自己为推动炼油工业发展再做些什么。

  “学习陈老的这种担当精神,做有作为的轻年人,为创世界一流的能源化工公司做贡献。”这是近期金陵石化各单位集中学习陈老事迹后,年轻人发出的普遍声音。

  烷基苯厂年轻人表示,立足岗位,为公司工厂发展添动力,立新功,建真言献良策,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保障安全生产、推动科学进步和创新发展的动力。

  炼油一部年轻人表示,学习陈老的担当和奉献精神,不断用新知识武装头脑,提高专业能力,在本职岗位上创出新业绩,做有作为的年轻人,为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献力。

  学习陈俊武,做精细严谨的操作工

  几十年来,陈俊武总是背着一个小包,里面除了装上资料、图纸,还有一沓纸片。勤做笔记、随时计算,是他从大学时代就养成的习惯。

  他说,工程人员一定要用数据说话。常年扎根一线,泡在施工现场,坚持数据说话,是陈老的一贯作风。作为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他从不以权威、专家自诩,总是用科学的理论去解释,坚持从实践中寻找答案。

  金陵石化职工表示,陈俊武院士的这种精细严谨、精益求精的作风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值得大家认真反思和好好学习。

  没有真实数据的支撑,做工作就会虚,做安全不可靠,做技术难创新。精细实严也是石油石化的优良传统之一。学习陈俊武,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一线,踏实工作,把功夫学“深”,把操作学“精”,把技术学“实”,把工作做“细”,把管理管“严”,为美好生活加油,为绿色企业创建添彩。

  2019时代楷模陈俊武学习

 

 陈俊武是我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煤化工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座谈会上说:“今生没有一点遗憾是不可能的,回忆逝水年华,因有所为而有所成,因有所未为而有所失,但是总结起来,得大于失,无怨无悔。”

  “痴心科技追求,使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孤独者,生命的意义全寄托在没有生命的分子、原子上,后来为石化工业作出了一定成绩,可以说梦想成真,无怨无悔。”

  “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我又工作了近30年,一生未得休闲固然是有所遗憾,但在科学攀登中得到了快乐,在耄耋之年还能为国家和民族作一些贡献,无怨无悔。”

  陈俊武的肺腑发言,引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三段“无怨无悔”,令在场的嘉宾无不动容。回首这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一生,陈俊武即兴创作的抒怀诗:“耄耋老翁忆平生,有志年华事竟成。亦老苍天情未了,扁舟浩海又启程。”也许是他这一生最好的诠释。

  25度电的故事

  说到陈俊武技术革新的起点,不得不提到“25度电的故事”。

  1952年,陈俊武在抚顺人造石油厂变换车间值班时发现,水煤气和水蒸气混合的“蒸汽喷射器”抽力很大,继而联想到水煤气鼓风机的电动机是否可以在不给电的情况下运行的问题。为此,他决心自学高速气流理论,进行参数计算,与工人班长一起利用倒班时间开始试验。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鼓风机在停止供电的情况下依然自动旋转,车间其他设备运转正常。这样,停开一台鼓风机,仅1小时就能省电25千瓦时!”回忆往事,陈俊武骄傲地说。

  当时正值国家开展增产节约运动,陈俊武的这项技术革新在全厂开了先河。从此,陈俊武的创新热情一发不可收。

  例如,国内原油产量剧增、炼油厂加工能力不足,有些电厂直接用原油代替燃煤发电的现象引发了陈俊武的关注。

  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啊!能不能设计一种投资少、上马快、对原油只需中等程度加工就能提高加工能力的炼油装置呢?

  为此,他大胆提出蒸馏—催化联合装置的设计技术革新方案。简单来说,就是把原油蒸馏和催化裂化两套装置合而为一,省去常压蒸馏装置,直接用高温油气在分馏塔把蜡油拔出,用一个催化分馏塔取代常压和减压两个分馏塔(简称“一顶二”)。

  1971年,该方案获得原石油部批准实施,将石油六厂作为“一顶二”装置试点厂,又先后在林源炼油厂、沧州炼油厂等生产企业建成投产。

  为解决胜利炼油厂新建的1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大量跑损的难题,陈俊武还带领攻关小组来到黑龙江大庆,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爬上大庆炼油厂30多米高的催化裂化装置两器平台,监测反应器、再生器运行情况,记录流态化数据。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为了方便对比分析,他和同事辗转来到抚顺石油二厂催化裂化装置区,收集第一手资料,对三个装置的流态化数据反复对比,找出了催化剂大量跑损的原因,总结出现场操作要点,进而提高为迄今仍然采用的催化裂化装置流态化测试理论和方法。

  中国石化安庆石化公司副总经理宫超是催化裂化高研班第三期学生。他对《中国科学报》表示,20多年前是陈院士把自己带入催化裂化的大门。

  “当时作为一名年轻人,无论自己的观点多么幼稚不成熟,陈老师从来不摆院士的架子,对所有人一视同仁。陈老师这种点亮自己照耀别人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宫超说。

  登顶两器最高平台

  20世纪90年代初,已近古稀的陈俊武按捺不住一腔热血,把重点转向石油替代问题。

  “我国石油资源不足,煤炭相对丰富,煤制烯烃技术是连接煤化工与石油化工上下游的桥梁、实施石油替代的重要方向。”陈俊武如是说。

  然而,煤制烯烃涉及煤气化、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烃等多个技术环节,其中煤制甲醇相对成熟,用甲醇制取烯烃则是制约煤制烯烃的技术瓶颈。

  为此,他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借鉴炼油行业催化裂化的流化床技术,进行甲醇制烯烃技术实验室成果的工程放大和基础设计。

  据了解,整个工业试验的成功,不仅要完成试验装置的工程化技术开发、设计和建设,而且必须经过升温、循环、催化剂结炭与再生、催化剂损耗和丁烯回炼等多方面的考验。可以说,工业试验进展的每一步,都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探索。

  同事回忆,陈俊武指导甲醇制烯烃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时,不仅和年轻人一样加班,多次主持讨论会,还先后8次到陕西华县甲醇制烯烃工业试验现场了解情况,坚持走遍装置的各个部位,登上30多米高的两器(反应器和再生器)平台亲自查看。

  “有时为了不让院士登高爬梯,大家都说塔顶上没有什么新设备,不用上去看了,可院士对上面每个地方有什么设备都说得一清二楚,想瞒都瞒不住他。”跟随陈俊武工作20多年的中国石化洛阳(广州)工程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刘昱对《中国科学报》说,“院士用行动告诉我们,工程设计人员在现场必做的有两件事,一是钻两器,二是爬高塔,只有在现场的时间足够多,才能干好工程设计工作。”

  2006年5月,陕西万吨级甲醇进料规模的甲醇制烯烃工业化试验宣告成功,每天可以处理50吨甲醇,实现了第一步100倍工程放大,远远超越国外同类装置试验规模。

  2010年8月,陈俊武指导完成的世界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180万吨级甲醇进料的甲醇制烯烃工业示范装置在内蒙古包头市建成投产,成功实现第二步100倍工程放大,累计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30余项,在煤制烯烃领域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之后,陈俊武又指导项目联合攻关团队完成了新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开发。目前,由中国科学院甲醇制烯烃和中国石化SMTO两种技术生产的烯烃已经占国内烯烃产量的25%~30%,加速形成我国独有的甲醇制烯烃战略性新产业。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中国哪一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峰值年排放多少亿吨?这些似乎不是石油化工行业专家的研究范围。然而,陈俊武认为,出于对社会的责任,科学家还应学习过去不熟悉的知识,争取提出一些对国家、对大局有益的论据和建议。

  晚年的他高度关注温室气体排放和低碳研究,率先提出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年不应该超过2030年、排放量100亿吨的科学论断。其出版的《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研究》为国家碳排放政策的制定、能源结构的调整、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确保经济持续发展提出了积极的科学建议。

  如今的陈俊武,尽管已届92岁高龄,却仍奋战在工作岗位一刻不敢歇息。

  “陈院士几乎天天上班工作,还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高桥石化炼油四部2号催化裂化装置长梁建伟在座谈会上表示,“从陈院士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忠诚事业、什么叫无私奉献的生动诠释,他的精神必将鼓舞和激励我们每一名石化员工。”

  在陈俊武看来,自己的生活和科研已经分不开了:“每天必须学习一点新的东西,给大脑充充电,我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别人再站在我的肩膀上,才能带动创新。”

  2019时代楷模陈俊武事迹学习体会

 

 年过九旬的老人,与石油炼化打了一辈子交道,如今仍然密切关注着国家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只为初心不改的“石油梦”;进入耄耋之年的老者,回望成功足迹,感恩时代际遇的同时,胸中依旧燃烧着工作的激情……我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煤化工技术专家陈俊武的事迹,筚路蓝缕辟海疆的拼搏、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令人由衷钦佩信仰的光芒、信念的炙热、信心的力量。

  信仰是精神的支柱。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夕陈俊武克服重重困难投身国家建设,还是怀揣振兴石油石化工业的梦想主动要求到生活条件艰苦的抚顺,从事人造石油项目设计与生产,抑或是打破外国技术封锁,带领团队催开我国炼油技术的首朵“金花”,陈俊武都以国家需要为使命,始终涵养家国情怀,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并坚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才得以开创出我国炼油化工技术领域的多项“共和国第一”。信仰决定价值观念,理想决定精神状态,石化管道人当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精神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奋斗精神,把本职工作放到国家、企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动,才能以小我成就大我,以萤火之光照亮身下的一方土地。

  信念是奋斗的罗盘。“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替公司负责,替国家负责”“吃一、看二、眼观三,创新的带头人就是要不断发现和思考新的问题”……陈俊武把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牢牢地钉在他的工作岗位上,用不懈奋斗、大胆创新收获着属于他最初的梦想。在打造世界一流管道物流公司的阶梯上,梦想拾级而上,仿佛瞬息即达。但这向上的每一步,汇聚了多少个石化管道人日夜不息的脚步,蕴含了多少个日夜交替的酸甜苦辣:从第一条原油大动脉的建成到目前横跨14个省市的38条输油管道输送原油,从40年前最初的仪征中转油港码头到现如今多个30万吨级、45万吨级原油码头的投用……正是凭借管道人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意志品格,常怀进取之心。时间的阶梯不断丈量出石化管道一个又一个梦想,管道事业蓬勃发展的宽阔大道上,处处都有砥砺前行的追梦人。

  信心是力量的源泉。多年来,陈俊武直面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自我加压、持续探索,推动了石油石化工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不畏技术复杂、资料缺乏等困难,在催化裂化领域开创性地研发技术,实现催化裂化技术跨越式发展。“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奋进在漫漫追梦路,面对长程的追寻、沿途的坎坷,我们怎样去坚守初心的真诚,触摸心底的愿景?不管你是初踏岗位的大学实习生,还是在岗位坚守了几十年如一日的一线员工;不论你是在企业转型发展逐浪前行的科技工作者,还是扎根基层挥洒汗水的基层干部,惟有坚定乘势而上的决心,激发攻坚克难的信心,勇往直前,方能为公司的前行助力。或许你的努力只是点滴,但涓滴努力终将形成凝聚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直抵共同的梦想。

  2019时代楷模陈俊武事迹学习感想

 

 陈俊武,1927年3月出生,1949年12月参加工作,195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煤化工技术专家,曾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过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称号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70年来,中国从依靠“洋油”到成为炼油技术强国,中国石化从名不见经传到成为世界第一大炼油公司,陈俊武等老一辈炼油化工科学家功不可没。92岁的陈俊武院士投身中国石油石化工业七十载,带领团队完成了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开发和建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他坚持自主创新,主持完成同轴式催化裂化、渣油催化裂化技术,把炼油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了中国人手中。他为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至今仍在研究课题、教书育人,是石化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杰出代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的先进典型。

  报告会上,陈俊武的六位同事和学生,分享了他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所具有的科技报国、无私奉献的情怀,忠于使命、敢于担当的风骨,精细严谨、开拓创新的精神,授业解惑、培育英才的故事,严于律己、可亲可敬的形象。青年员工代表刘倩说:“作为新时代的石化青年,我们一定以陈俊武院士为榜样,接过科学发展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92岁的陈俊武在洛阳通过视频发表了人生感悟,一是不忘初心、科技报国,二是牢记使命、贵在实干,三是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他说,人生在世不过七八十年,其中能够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思维能力,一般也不过四五十年。人生苦短,对社会的“奉献”大于索取,人生活得才有意义。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表示,举办陈俊武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目的是深化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对标先进典型找差距、明方向、抓整改、促提升,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到“爱我中华、振兴石化”“为美好生活加油”的生动实践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他要求全系统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陈俊武同志先进事迹,坚持典型引路,不断将主题教育引向深入,焕发奋斗激情,全力推进实施“两个三年、两个十年”打造世界一流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向着世界一流奋勇迈进,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

  2019时代楷模陈俊武事迹学习有感

  近期,在党支部与团支部的组织带领下,我认真学习了陈俊武院士的事迹,感触颇深。他是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为我国炼油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多项科技奖励,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陈俊武院士不仅在专业技术领域达到了顶尖水平,他攻坚克难的钻研精神以及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品质都让我身感敬佩。同样作为石化行业的工作者,陈俊武院士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热爱祖国、忠诚事业的家国情怀;学习他精细严谨、精益求精的求实作风;学习他勇于超越、开拓创新的担当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高尚品格。

  建国初期,百业待兴。面对技术资料匮乏,生产条件简陋的现实,勤奋好学的陈俊武一头扎进车间,把自己学过的理论和眼前的装置设备印证对照、摆弄琢磨,弄不清的问题就向专家请教,向老工人师傅学习,经常忘了晨昏暮晓,衣服上经常油渍斑斑。陈俊武钻研刻苦的精神让我敬佩,同时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努力程度还远远不够。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先掌握技术本领,提高自身能力。

  陈俊武勤奋刻苦的钻研精神,使他在技术领域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他没有满足于此,而是不断的创新,为我国石化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从我国第一套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安装的60万吨/年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在抚顺石油二厂建成投产到我国炼油工业新技术的“第一朵金花”盛开,他带动我国炼油技术一举跨越20年,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紧接着,由他提出技术方案建设的兰州炼油厂50万吨/年同轴催化裂化装置投产,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国优秀设计金奖。再到,他主持的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产业化开发和采用自主技术建设一套全新催化裂化装置置等等,都留下了他的汗马功劳。

  陈俊武在专业技术领域的成就让人敬佩,而他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更是难能可贵。他严于律己,在住房、公务待遇等方面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他谢绝了配秘书、坐专车的专家待遇,坚持步行上班近20年。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上报材料时,他主动提出不报自己,而把课题组另一位同志纳入获奖名单。所在公司机关搬迁至广州,组织给他提供了一套住房,也被他婉言谢绝。

  他捐出自己的20万元授课费用于奖励优秀青年学子,还默默资助贫困大学生直到毕业。他满怀对科技队伍建设的强烈责任感,悉心培育青年科技人才。他提出采用学分制进行继续工程教育,勉励青年人提高基础理论水平、练好内功。他呼吁老专家都要带徒弟,培养业务尖子,以形成“尖刀队形”。1992年至2000年,在集团公司总部的大力支持下,他组织三期全行业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并为研修班学员授课,为中国石化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工程专家。

  作为一名工作快两年的化工设计人员,看到陈俊武的事迹让我心情振奋。让我认识到自己的眼界与格局要放在更高的位置上,不能安于现状。正如同他对年轻一代的嘱托,“我们要好好抓住机遇,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努力拼搏,不负韶光。”

  一个人踏入社会,离不开一个岗位,一份使之生存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的想法每个人都有,然而只有在工作中脚踏实地才会显示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希望自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努力,刻苦钻研,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每一天都能有所收获。不奢望能够达到多高的成就,但求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知识与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能够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关文章:

1.2019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时代楷模的优秀学习心得精选3篇

2.2019学习时代楷模黄文秀的优秀观后感心得精选

3.2019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时代楷模优秀学习心得精选

4.2019时代楷模的优秀心得体会3篇

5.感动中国2019十大人物时代楷模观后感四篇

 
15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