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读后感>

看《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最新读后感读书心得5篇精选

时间: 庄宇1208 分享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美国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所写,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作者因为这本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篇1】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书名初读,颇有鸡汤之嫌。似乎与《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此类书籍一样,成功学理励志典范。阅毕,发现此书与鸡汤无半分瓜葛,甚至有些反鸡汤,这是Tara Westover 的处女作,个人自传,连登纽约时报bestseller榜单第一名数周,原书名为《Educated》。

  若是直译,《教育》似乎更为恰当,言简意赅却缺少了些分量。“Educated”是“Educate”的被动语态,“受教育”抑或是“被教育”,这是全书的主题,但作者只在全书的结尾处用一句话点了题。“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全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这本自传可不单单用“教育”二字便可概括,原生家庭、原教旨主义、父权、女权等等,当下的热点词汇似乎都能在此书中寻见踪影。

  关于“读书”,我曾和父亲起过一次争执,若是按新兴的评价标准,我属于“又宅又丧”,方寸的书台,一本好书,我可呆上一整天,偶尔还会发发恼骚,写下几笔杂感。在父亲眼中,我这趣味似乎与同龄男生的爱好相距甚远,我反驳,“我读书和您打麻将实际上是一回事,我通过看书获得快乐,您通过打麻将获得心情的愉悦,我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也就是放松自己,只不过过程不一样。从本质上来说,我读书就约等于您打麻将。”父亲不语,未再有过抱怨。

  除了放松自我以外,读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思考”。幼时我们的思想体系被老师、被原生家庭所影响,他们说一,我们不敢说二,违背他们的意志,间接性的就是否定了我们的意志,此时我们的思想更像是一种传承,长辈对晚辈的传承,老师对学生的传承,还远远谈不上建立自身的思想。等我们逐渐成熟,读了更多的书,见了更多的人,经历过更多的事,突然发现与自己最为亲密的父母的观点我们也持了反驳的态度,甚至觉得他们很糟糕,因为此时的我们已经开始建立自身的思想,我们将原先砌好的房屋推倒,更有甚者掏空了地基,重新建了一座崭新的房屋,比原来的更为宏伟更为高大。这房屋的原料便是“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父母是“坏”的,因为这块“地”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有的人通过父母的支持建了新的“房屋”,有的人则通过自身的努力建了新的“房屋”,绝大多数人属于前者,而Tara Westover属于后者。

  我想从“原生家庭”和“教育”这两方面谈谈作者的一生。

  原生家庭

  多年前这个词语还是社会学专业术语,如今大街小巷的人们耳熟能详,专业词汇走入寻常百姓家,可见其热度经久不衰。原生家庭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Tara的父亲是一名原教旨主义教徒,即“宗教内部在近代出现的自由主义神学使其信仰世俗化、偏离了其信仰的本质,因而作出回应;一般提倡对其宗教的基本经文或文献做字面的、传统的解释,并且相信从这些阐释中获得的教义应该被运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她的父亲与常人截然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从不去看医生,即使身患重病,因为他觉得上帝会治愈他,吃西药或者看医生是“异教徒”才会做的事。“父权至上”也是Tara家庭的标志之一。

  Tara从未上过高中,成年以前她所获得的知识大多数来源她的父亲和母亲,父亲偏执的见解如赤红的铁块在她的身体里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例如只能穿保守的衣服、上帝会治愈身体所有的疾病、男性的权力高于女性等等。Tara赴外地读杨百翰大学后,渐渐发现父亲是多么的不完美,她一次又一次的否定父亲的思想,却一次又一次的遵循着父亲糟糕的教导,她在“肯定”与“否定”之间摇摆不一定,亲情曾经是她的避风港,如今却成了她的绊脚石,尤其当她放假归家,她的思想再一次被父亲的思想所替换。

  Tara之所以会质疑父亲,因为她暂时性的脱离了原生家庭的环境,她的思想在大学里开始重建。当她回到了父母身边,重新建立的思想便毁于一旦,她周遭所有的事物都在否定她,她的父母,她的兄弟姐妹,她甚至开始自我怀疑上学是一个错误的选择。Tara母亲办事能力远强于她的父亲,母亲自从结婚后,背后的翅膀被父亲无情的折断,她只能囿于厨房,囿于洗衣间,她之所以心甘情愿,全因父亲在家中建立起的帝王般的地位,也就是“父权主义”。Tara应该听命于家中的“帝王”,这是父亲多年来的教导成果,家中许多人都深谙其道。

  Tara上大学时谈了一个男朋友,她无法像正常的情侣那样交流彼此的心事,她将家庭带来的烦恼掩埋在身体里,成了爱情也无法治愈的顽疾。在这样一种关系中,她渴望得到男友更多的付出,得到她在家庭里极少获得到过的爱,在“得到”的过程中她忽视了“付出”,男友与她成长的环境截然不同,他不知道她的家庭,不知道她的想法,无法理解她所定义的“正常”,而爱情追求的是平等的关系,长期失衡下,爱情迟早会走向终点,这也是Tara原生家庭的弊端之一,Tara在第一次恋爱时,对待此问题选择了逃避,而不是正视它。

  教育

  Tara的家族企业十分庞大,可谓是富甲一方。当Tara读博时与父母发生了剧烈的争执,甚至到了断绝父女关系的地步,她的哥哥和弟弟选择支持他,另外四个兄弟姐妹选择支持父母,她的家族之所以会划分为两部分,原因就在于“教育”。哥哥和弟弟走出了大山,成为了德高望重的博士,她的四个兄弟姐妹留在了大山发展家族企业,都未拿到高中文凭。

  她十七岁前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上了杨百翰大学,后来又获得了剑桥大学的硕士与博士学位。当她远离故乡,奔赴它国学习的时候,她渐渐明白了家庭对她的影响,“我已觉察出我们是如何被别人给予我们的传统所塑造,而这个传统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我开始明白,我们为一种话语发声,这个话语唯一的目的是丧失人性和残酷地对待他人——因为培养这种话语更容易,保有权力总是让人感觉在前进。”教育让她能够正确的看待“父权”,“女权”意识在她的身体内部生根、发芽。

  大学课堂上老师所提及到的“美国女权运动第二次浪潮”或许成了她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贝蒂·弗里丹、西蒙娜·德·波伏娃等人的著作为她冲破家庭的束缚迈向社会埋下了伏笔。“表达意见,采取行动,蔑视顺从。就像一个父亲一样。”

  Tara曾经以为她的故乡巴克峰是她心中的那座山,后来她发现这座山其实是一座牢笼,它囚禁了她。教育为她安上了一双翅膀,她得以飞得更高更远,去寻找独属于她的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篇2】

  文字本身是一种救赎。

  记录者本身以文字反刍过去的林林总总的时候,得到逐字逐句的正视现实后的释然;而观察者从别人的文字里窥伺到的另一种生活里寻找共鸣,或寻求安慰。只不过像塔拉在后记里说的,为了还原真实的生活情景而借用的两个哥哥的记忆仍旧有模糊不清的冲突地带。人的选择性记忆只存留部分的真实,而我看到的也只是我想看到的片面,一个关于囚牢的故事

  塔拉所处的畸形家庭灌输的世界观,从童年时期就以属于父亲一个人的宗教信仰为养料,而培育出羞愧与恐惧交杂的罪恶感,直到塔拉在剑桥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依旧如影随形。像是从另一个平行世界走出来的孩子,带着浑然天成的格格不入踏进所谓“另一个世界的大山”的时候,反倒证实了父亲关于“除巴克峰废料场旁边的我们一家以外,其他人都是异教徒的说法“。信念根治在心底之后,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进而变得更为封闭和疏离,直到塔拉的眼睛里开始看到洗手台边的香皂,开始试图去融入他人的生活。

  看到塔拉一次次回到巴克峰的死循环,被肖恩凌虐而大笑出声的无所谓,对父亲“车祸”“大剪刀”等等匪夷所思的做法略微抵抗后,就设法如何更好服从的时候,我很茫然…不仅仅是以读者的身份捧着文字的茫然,而是就站在这堆铁锈横杂的废料场上,看着改装过大吊车上铁皮摇摇欲坠,听到从四面八方砸过来的废料掠过的风声,还有在肖恩手边张牙舞爪咀嚼出火星的铡刀的茫然。多么诡异而和谐的画面。

  那些试图向塔拉伸出的手,文学,教育,友情,爱情被一次又一次扣紧又甩开的时候。塔拉像是背负着细密粘稠的蛛丝,拉扯着钉死在巴克峰每一个暮色降临的夜晚。废料场旁边黄色的破屋里存有唯一的灯源,《圣经》被低沉而激情澎湃的嗓音吟诵,透过蛛丝制成的提线敲打神经:

  “回来吧,回到家里应有的庇护中来吧。”

  画地为牢的本源,是自欺欺人的能力。相信来自于家庭的爱并以为自己不可或缺。这种爱像是可碰触的毒药,塔拉在剑桥期间,他父亲来看望的时候对塔拉的一番话:

  “如果你在美国,”他低声说,“无论你在哪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仑汽油。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岸……”

  我一个恨得咬牙切齿的局外人,都对这段真情告白束手无策,恨意奔涌着不知道怎么纾解。像温泉水包裹的地狱,从泉眼里不易察觉的渗透出的硫磺腐蚀肌肤的刺痛感一点点加剧。终于察觉到疼痛而试图挣脱的时候,家庭里父亲畸形的爱,肖恩凌虐后的道歉,母亲假以辞色的善解人意,扭曲出一本只属于这家人的《圣经》在耳边呢喃着别离开。外面的世界是父亲眼里一厢情愿的的千禧年。

  塔拉对泰勒的描写很少,零碎的唱片和音乐,寡言的反叛和执拗,成为塔拉走出巴克峰的唯一的光。泰勒历经的与塔拉大抵很相似,只不过删减了来自于那个家庭对女性的贬损和污名。但这部分的女性定义却成为塔拉对待世界,以及渴望被世界如何对待的准则。

  “比起仁慈,我更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残忍。赞美对我来说是一种毒药,我被它噎住了。我期望教授对我大喊大叫,他没有这样做反而让我头晕目眩。我的丑恶一面必须得到表达。如果不是用他的声音来表达,我就需要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

  在我自己的童年记忆里对于犯错的最后处理方式不是改进而是被原谅,然而成年之后自己所作所为没有达到某个既定的标准之后,渴盼被原谅的那个更高层次不存在了,自己便一次次用我的道歉假象出来。延续一种会让自己更为心安的处理模式。

  塔拉被以爱为名的暴力压制的时候,被辱骂认为自己是下贱而不值得的,才能心安理得的被肖恩反扭住胳膊,在点头明白肖恩“这都是为了驱逐你内心魔鬼”的道歉里,捕捉关于爱的证据。仿佛摁进马桶沾染上的是圣水,而自己正在历经一次净化的洗涤。

  肖恩的偏执除了家庭外还有因父亲车祸造成的脑损伤,从描述中看到是一种充满不稳定性的控制欲,可能也正是他身上这种暴力的野性气息,会吸引到追寻“铭心彻骨”的爱情体验的女孩子,那种驯兽式的鞭打和贬损混杂的爱意,淤青变为爱之深的证明,也是自己一文不值的印记。

  “爱是真的。但这种真实的爱是很可怕的。”

  我仿佛理解了有些被家暴的女性为什么不愿意离开自己的伴侣。自我牺牲能够极大程度上实现自我满足。他的道歉和情话织就一场漫长的斯德哥尔摩,让爱不再愉悦,恨也无法纯粹。

  看着这个施暴的男人在睡梦中安详的样子,便还能露出微笑轻轻抚平他的碎发,交杂着被特殊对待的殊荣,和能够救赎别人的欢愉忍耐下去,轻声安抚自己他还是爱我的,除了我还有谁能够帮助他呢?

  只不过“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作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他扭曲的秩序的方式。”

  囚牢是自己铸造的,却要花费漫长的时间才能摸索到边界而后再找寻钥匙。塔拉的妈妈给自己铸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囚牢呢?作为一个从镇上出生,接受过高水准生活与家教的讨好型人格,以为从巴克峰规避人群的山风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但这种所谓自由的代价是否过于高昂了呢?我不能够理解母亲这个角色里对于丈夫无怨无悔的忠诚,仿佛丈夫是教义本身,而自己是虔诚的信徒。但就是这样一个信教者又背弃教义的送塔拉去唱诗班,暗自鼓励塔拉去上学,支持塔拉与姐姐对肖恩的控诉…是一个多么矛盾而善变的人啊,在丈夫和孩子之间熟视无睹又两面三刀的周旋。

  一位妻子变为母亲之后,究竟应该以孩子的利益为准则还是以丈夫的尊严为目的呢?我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只不过塔拉的母亲在在事故发生的节点上总是失职的,车祸前对丈夫执拗不加劝阻,肖恩对姐姐和塔拉的暴虐视而不见。在事情严重到无法阻止之前,每一个防微杜渐的机会都被这位母亲一次次的放过了,才会纵容出一个家庭里以父为神的丛林法则。母亲对于丈夫的盲目维护,是否也是在给自己当初背弃已有的正常家庭,寻求理想中自由生活的选择一个不允许后悔的坚持。

  ”想起汇而构成人一生的所有决定——人们共同或者独自做出的那些决定,聚合起来,制造了每一桩单独事件。沙粒不可计数,叠压成沉积物,然后成为岩石。“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篇3】

  我们要背叛多少曾经,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看了她的故事,比尔·盖茨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故事,我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这本书每个人都会喜欢,它甚至比你听说的还要好!”

  离奇,边缘,十七岁前她从未上学

  在美国的山区,有这样一个家庭:孩子们在家中出生,没有出生证明。一对父母、七个孩子,生病、受伤从不就医。但令这个家最与众不同的是这个事实:孩子们不去上学。

  这就是塔拉的家庭。父亲经营一座垃圾废料场,母亲是草药师兼助产士。从小她就在父亲的废料场帮忙干活,或是跟随母亲制作酊剂和精油。他们与世隔绝,相信世界末日终将到来,每天都在囤积物资,做生存准备。

  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这是我们多数人遵循的成长轨迹。但塔拉的成长经历颇为离奇,童年只有废铜烂铁、桃子罐头、枪支弹药。没有读书声,更没有大学的影子。她一度笃信自己的未来就是早早结婚生子,继承母亲的工作去替人接生孩子。

  她的人生曾经不由她选择,一切仅因父亲的奇怪信念:学校是洗脑,送子女上学便是将他们交给恶魔。

  父亲偏执狂热,母亲顺从隐忍,这个家庭渐渐偏离主流太远,灾难如影随形。一家人伤痕累累,瘀青、擦伤、车祸、坠落、脑震荡、腿着火、头开花,但他们仅靠母亲收效甚微的草药治疗,将体会苦难视为一种赐福。

  令人难以想象,这一切戏剧性事件就在我们的现代社会真实地上演。

  觉醒,逃离,教育打开新世界

  随着塔拉步入青春期,父辈主张的不容置疑的声音开始在她心中动摇。父亲不顾她的安危,一次次将她推向咆哮着的几乎要将人脑袋咬下来的轧钢剪刀;一个哥哥屡屡出现暴力倾向,把她的头按进马桶,掐住她的脖子叫她妓女;母亲无视她所受的委屈而选择沉默。家的形象变了。家庭所谓的忠诚信条,成了围困她的牢笼。

  她的另一个哥哥通过自学离家上了大学,为她播下一颗好奇的种子:废料场沉闷而危险,家之外是否有一个可以救赎她的不同的世界?当她拆下散热器上的铜,将第五百块钢扔进分类箱时,属于她自己的声音渐渐苏醒:离开家,去上学。那时她只有十六岁,在替父亲工作的间歇偷偷自学,准备大学入学考试。几个月的努力之后,她收获了一个奇迹:大学入学通知书

  十七岁,她才第一次走进真正的课堂。大学是全然陌生的世界。她不知道论文为何物,不明白教科书是用来读的,错认欧洲是一个国家,甚至不认识“大屠杀”这个词,以为犹太人被杀害不过五六个人的规模:

  “我不认识这个单词,”我说,“请问它是什么意思?”教授抿紧了嘴唇。“谢谢你提了那样一个问题。”说完,他接着讲课。这节课剩下的时间我几乎一动不敢动。我盯着鞋子,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每当我抬起头,总会有人盯着我,好像我是个怪胎。我当然是个怪胎,我清楚这一点,但我不明白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她生活中处处感觉自己格格不入,起初没有朋友,与室友相处艰难。她不明白同居一个屋檐下需要承担家务、如厕后要洗手这样简单的道理,因为她就是被那样教育长大的:洁净是虚伪,污垢才是诚实。尽管她身在大学,部分的她仍未走出大山,仍未找到摆脱父母教诲的所谓真理、开始全新生活的勇气。

  她被自己从前的生活和新生活割裂成两个人:一个被家庭紧紧捆绑,不舍离去;另一个想要展翅高飞,追逐自我。摆脱无知是一条艰辛的路,塔拉凭借毅力和信念,从不及格生成为全优生。她获得去剑桥大学交换的机会,继而在那里攻读硕士,又成为哈佛大学访学者,最后获得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愈见光明,她一步一步重塑自己的人生,然而代价是被视为家庭的背叛者,与父母决裂。分离之痛让她一度发疯,整夜梦魇尖叫,光着脚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梦游狂奔。

  获得,失去,努力找寻回家的路

  尽管塔拉的经历具有独特性,但她的故事所映射的问题却是普遍的: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一个女孩该如何追逐自我?自我意愿与家庭责任之间要怎样平衡?

  通过写下自己的故事,塔拉找到了一种答案。教育意味着自我创造,令她鼓起勇气去打开生命的无限可能,去接受不同的声音。她曾活在父亲确凿的规训之下,是主动寻求教育让她发现了真正的自己。接受教育,世界不再非黑即白,而是色彩斑斓。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塔拉·韦斯特弗,福布斯杂志访谈)

  这个故事会让你改变对“教育”的传统看法,重新感激接受教育的每一次尝试。但这绝不是“风雨剑桥路”,也不是一个女孩的成功修炼手册。

  面对自己取得的成就,塔拉在书中也只是轻描淡写。她说自己不想成为励志美国梦的化身。教育改变了她的人生,但也在她和家人之间划出难以修复的深深裂痕。她已不是当初那个被父亲养大的孩子,但父亲依然是那个养育了她的父亲。

  家庭终究是我们心中一块难以厘清是非对错的所在,有时它给你温暖,有时它令你刺痛。尽管观念不同,立场相左,爱却始终存在,无法割舍。

  塔拉在奥普拉的节目上说:

  “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

  但获得的和失去的同等重要,她感激这个教育打开的新世界,却也还在努力寻找一条回家的路。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塔拉真实的人生故事被写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Educated)中,这也是她的处女作。

  2018年,这本书创下出版界奇迹,上市第一周便登顶《纽约时报》畅销榜,至今85周仍然持续高居榜单前列。全球37种语言译本,读者口口相传,甚至中文版尚未出版,英文原版就已在豆瓣拥有9.0的高分。

  塔拉生于1986年,不是距离我们遥远的人物,写下这本书的时候,她只有一个头衔:剑桥大学博士。因出版此书,2019年她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她将自己的成长和求学经历汇成这一部独一无二的回忆录。

  为何一个无名女孩的回忆录,可以博得如此之多的关注,成为年度之书?

  因为那些荒诞的轶事,那些闪耀的标签,从来不能真正打动我们。触动我们的恰恰是平凡却又复杂的真实。我们一直在寻找作者这样非凡的勇气,不妥协、不放弃爱,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执着坚定地做自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篇4】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的出生并不能选择,如果不幸出生在一个不好的家庭,我们又是否有勇气从桎梏中逃离出来?

  塔拉做到了。她出生于一个美国普通家庭,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她从没上过学,没有去过医院,甚至没有用过香皂,在她16岁之前她每天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跟随他的父亲去废料厂干活。

  就是这样一个姑娘,如何化茧成蝶,实现了自我成长与救赎?

  她把她的人生经历写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中,看了她的故事,比尔·盖茨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故事,我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这本书每个人都会喜欢,它甚至比你听说的还要好!”

  01生长在废料场的女孩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奇葩的家庭。七个孩子,其中四个孩子没有出生证明。家庭里面的所有人从不去医院,最“与众不同”的是这个家庭的孩子,都不去上学。

  这就是塔拉从小生活着的世界,从他10岁起就跟随父亲在废料厂工作中日与废料为伍,要不就是帮助母亲制作精油与酊剂。

  在家中,父亲是绝对的权威,为什么不去上学?因为公立学校是政府引导孩子远离上帝的阴谋,和交给魔鬼没有什么两样;为什么不去医院?因为苦痛是上帝对我们的考验。而母亲,则是父亲忠诚的追随者。

  父亲强迫她干最危险的工作,她的小腿曾差点被锋利的铁片刺穿,而拥有暴力倾向的哥哥,一次次又对她拳脚相向,甚至把他的头摁进马桶里,逼迫他道歉,尽管她并没有做错什么。

  曾经她认为自己一生都将在大山中度过。

  十八九岁时,我会结婚。爸爸将会分给我农场的一个角落,我丈夫会在那里盖间房子。母亲会教我草药和助产的知识。我生孩子时,母亲会来接生。我猜有一天,我也将成为一名助产士。

  她不知道学校的含义,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存在的意义。

  这人生中最宝贵的童年时期,塔拉没有体会到一天的快乐,家庭本是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的地方,却反而成了塔拉的牢笼,父母本是我们可以最依赖的亲人,她却反而被推的更远。在这座牢笼里,她流血、受伤,被动的接受着周围的一切,不能发声,不得反抗。

  02被掀开的人生一角

  直到她的哥哥泰勒决定离家出去上学,起初塔拉迷茫无措,是什么给了泰勒反抗的力量和勇气?与此同时,一颗好奇的种子,渐渐的在她的内心萌芽,学校是什么样子?外面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当父亲再一次无情地把她推向轧钢的“大剪刀”,哥哥的拳头一次又一次地砸向她时,在泰勒的建议下,她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家,去上学。她通过自学参加了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结果是,她成功了,她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直到她17岁这一年,她的人生似乎才正式拉开序幕。

  03她的双面人生

  大学是如此的不同和陌生,她不认识拿破仑,甚至以为欧洲是一个国家的称呼,她又是如此的格格不入,看到室友穿着吊带背心,喝着可乐,她完全不能接受,因为父亲告诉她这是不道德的,也从来不会收拾房间,清理卫生,因为家庭教育从未教过她这些,以至于舍友和同学都疏远了。虽然她已经走出那片大山,但是她的思想依旧停留在那里。

  为了改变,她拼了命的努力,她的成绩越来越好,从最开始的半额奖学金,到获得去剑桥大学交换的机会。事情似乎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她却感到越来越痛苦。因为她发现,她获得的知识越多,对曾经受到的教育产生的怀疑就越多。两种不同的力量不断地撕扯着她,一方试图压制另一方,她不知道哪个才是正确的选择。

  当她终于用知识赋予的勇气向父亲倾诉童年曾遭受的暴力,却得不到任何回应时,在她的母亲在答应帮助她,而后又背叛她时。她终于意识到,她能依靠的只有她自己,曾经的塔拉已经长大,她不再是当初那个被父亲教导长大的孩子,而他的父亲却依然还是那个养育了他的父亲。

  04找回真实的自己

  于是她更加刻苦的读书,从剑桥来到哈佛,她一步步的重塑自己的人生,然而在父母眼中,这无异于对家庭的背叛。父亲要求她必须在接受拯救和自由人生中作出选择,这一次她没有妥协,代价却是和父母的决裂。

  她已找不到回家的路,准确的说,是家庭放弃了她。她不再属于那里,自由和外面的世界才是她的归宿。

  教育使她与家庭相脱离,但同时也使她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看过塔拉的故事,你能感受到痛,是真实的,感受到希望,也是真实的。在她走进校园的那一起中,她一直在试图寻求一种平衡,是自然真理与愚昧无知的较量,也是内心真我与服从权威的对抗。她曾经努力过,但是失败了,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在一次次的尝试和碰撞中,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她通过教育、通过知识、通过强大的意志力找回了自我,找到了可以创造出更多可能的勇气。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获得更高的学位?为了拥有更多的财富?其实都不是,从塔拉的故事中,我们更深切的领悟到,教育使我们明辨是非,让我们变得诚实而勇敢,对人生满怀希望与热情。教会我们认清自己,告诉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接受福布斯访谈时她说:“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塔拉或许只是千千万万不幸孩子的一个缩影,她的传奇经历无疑是曲折而又痛苦的,但她却又如此幸运,她没放弃自己,拿知识来武装自己。从她的身上我们体会到了许久不曾感受过的力量,不妥协,不放弃爱和期待。正如书中所说,过去是幽灵,未来才是力量的所在。愿所有人无论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像塔拉一样学会给自己安上一双翅膀,勇敢的向前飞,找到最真实的自我!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篇5】

  Educated是一个简洁有力的词,谁都可以读懂。但如果将它直译过来,是否还能保留这种力量?

  它的被动语态,既传递一种结果,又表达一种状态。

  “受过教育”和“教养”是这个词的两个层面,选择任何一个都无法完整地表达原意。

  “受教”更像一个抱拳的动作,生硬而有年代感。

  似乎中文里,再也找不到同样恰当有力的表达。

  在中文版之前,英文原版的《Educated》有一定知名度,已有很多译名:《教育改变人生》《教育的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等等。这些译名直白、约定俗成,将故事引向一个方向——成功。

  但若读过此书,你会知道,这不是一部励志成功学,作者最不想展露的一面恰恰是成功。她的光环是她书中极力轻描淡写的部分,她说,自己不想成为励志美国梦的化身,因为那毫无意义。

  有关书名的困惑,编辑部通过版权代理与作者本人反复沟通商讨,大半年的时间里,双方都纠结在中文版的译名上。作者塔拉理解中文语境很难找到与原书名相匹配的名字,甚至为中文版提供了另一个名字:Things gained and Things Lost.

  只可惜这个书名,同样属于中译过来会丧失味道的语句。我们没有采用,但由此书名更加了解了,作者的用意与我们阅读此书的感受一样:她想强调的不是自己的成就,而是得与失之间两难的境地。

  为了想出作者满意的书名,我们甚至翻阅她的Twitter寻找灵感。内容大多是一些她的读书心得,但其中有一条跳脱出来:

  纽约时报书评发问,如果把一本书纳入高中课程,作家们会推荐哪本书?塔拉的回答是:

  《圣经》拥有文学作品所有的一切。

  就像突然打开一扇窗,新的思路涌进来。我们联系书中的内容,也找到了种.种迹象:作者从小没有上学,仅凭借阅读《圣经》和《摩门经》学会了阅读和写作,书中十几次提到《圣经》,有多个小标题典出其中。

  那时我们早已确定采用英文原版封面:一支铅笔勾勒出大山的轮廓,一个女孩站在一座山头,眺望远方的崇山峻岭,一群飞鸟向着远方的山林飞去。

  一句话浮现了,似乎用在这里正合适: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出自《圣经·诗篇》,这句话本身有双重解释,一种是“逃离”,一种是“找到新的信仰”。

  作者不正是逃离了故乡的山峰,像飞鸟一样去寻求教育,找到自己真正信仰的山林了吗?这种情境与封面不谋而合,也更加贴近作者提供的另一个书名:Things gained and Things Lost。

  4月,台版面世,名为《在垃圾场长大的自学人生:从社会边缘到剑桥博士的震撼教育》。塔拉觉得这不是她想要的最佳译名。这也过滤掉了“教育改变人生”等同样励志向的译名,以及其他添加“佐料”的译名。所以一开始,塔拉没有同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她想保留自己的原词。

  我们尊重作者的选择,决定采用直译。又查询了多个版本的译名,发现一些版本其实也牺牲了被动语态,只单纯保留了“教育”这个核心词(如西语版:Una educación)。有些版本则发散开去,如葡萄牙语版《大山女孩》,瑞典语版《我所学到的一切》,德语版《释放:教育如何向我打开世界》,俄语版《学生:背叛,为了找到自我》。这些改变原词的译法,确实少了一种东西,也可能是各国语言译来译去的理解偏差,让词语丧失了原本的力量。

  一时间,《教育》似乎也是可行的。设计师开始尝试用《教育》这个书名进行排版,可当“教育”这两个方块字出现在主图上,总觉得有点儿不对劲。词语太短,缺乏英文字体的流动性,就像一种沉闷的说教,重重压在铅笔勾勒的大山上。

  《Educated》成了文案会的常客,围绕着“直译”这个原则,我们想出过《我的教育》《春风化雨》《教育的奇迹》等等书名,几乎每周文案会暂定的书名都会在下一周被自己组内推翻,然后新的点子出现,又被否定。无数次讨论后,我们终于想出了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直译——《教育之名》,简洁,保留了一些原文的力量。

  与此同时,塔拉正在一个几乎没有wifi的小岛上度假,处于“失联”状态。就在我们内部决定提报《教育之名》这个译名时,度假归来的塔拉有了新回复:她决定使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作为中文版书名。

  数月来的反复推敲在这一刻化作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我们再次联络塔拉,请她再考虑一下直译的书名“教育之名”。但塔拉仍坚持说自己更喜欢“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不知道是什么促使她的想法有了转变,也许她重读了《圣经》,发现了隐秘的联系,也许有别的理由,但在那一刻,她决定放弃“Educated”,采用一个全新的名字。

  她期待简体中文版尽快出版。这是她的最终决定。没有更改的余地。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句话排到封面上,没有“教育”两字的生硬,与英文名的轮廓完美契合,与插画主图交相呼应。塔拉的故事始于描写故乡的山峰,全书的最后一个字,也落在“山”上。似乎是一个绝妙的巧合。

  书中,塔拉的回忆按照时间的顺序流畅地展开,只有这样一段往事插叙其中:塔拉一家曾救助过一只野生的大角猫头鹰。这个受伤的野性生灵发现自己被囚禁,险些将自己拍打致死,于是他们只好将它放生。塔拉的父亲说:它和大山在一起比和我们在一起更好。它不属于这里,也不能教它属于这里。

  这支小插曲似乎就是对这个书名的诠释,也是作者对自身处境的诠释。她身在剑桥,与周遭所有人都不同,童年的独特经历让一部分的她永远属于那座大山,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这是她无法剥离的原生家庭痕迹;另一部分的她不能被家人所束缚,她注定是飞鸟,要飞往自己的山去。这山是她为自己找寻的山峰,不是家人给她定义的山峰。她就是那只猫头鹰,有着自由飞翔的意志,不能教她属于那里。

  “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正如塔拉所说,“学位和证书”只是“一种体面的虚空”,她想要表达的是Educated带来的Things gained and Things Lost。

  对于引进版的书,我们的基本原则是,通常情况下倾向于尊重和保留原书名的直译, 会竭尽全力去寻找一个最佳直译。极特殊的情况下,我们才考虑换思路采用一个非直译的书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为了尊重原书名所要传递的意涵和力量。Educated就属于这类特殊情况。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似乎是一个“不常见”的组合。对于部分读者来说,初读有一些拗口,不解其中的典故,可能会有点儿迷茫。或许,这个名字的来龙去脉,正像作者对教育的理解: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你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他们应该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塔拉·韦斯特弗,《福布斯杂志》访谈

  塔拉在最后一刻对于书名的抉择,或许正代表了她的教育观点:她接受了一种差异,接受了不确定,满怀激情地拥抱了一种全新的想法。

  希望读者能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特别的中文版书名。

  希望你们喜欢塔拉的故事。

看《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最新读后感读书心得5篇精选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美国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所写,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作者因为这本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30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