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优秀作文 > 关于钟南山感人疫情事迹大全

关于钟南山感人疫情事迹大全

时间: 炳卓1222 分享

关于钟南山感人疫情事迹大全

  钟南山这三个字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随着这次疫情的爆发,这位伟大的人物逐渐被大家熟知。下面小编整理钟南山感人疫情事迹,欢迎阅读。

关于钟南山感人疫情事迹大全

  钟南山感人疫情事迹1

  最美逆行,不怕牺牲

  他建议公众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

  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已高寿,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拯救重危病人。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

  坚持真理,敢说真话

  2003年,钟南山坚持己见,发表不同于其他专家的观点,最后被采纳。

  会后,有朋友悄悄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钟南山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乐观积极,心态良好

  钟南山院士说:做人要有四“乐”。第一“乐”:知足常乐;第二“乐”:自得其乐;第三“乐”:助人为乐;第四“乐”:苦中求乐。

  钟院士说:“1971年我下乡搞科研时,在竹料镇,过年也不能回家。我就买了点花生、糖,大家在油灯下坐着。我当时就跟大家讲,我们现在是这样,以后会好的,要懂得憧憬美好的未来。”

  强身健体,健康第一

  其实很早就曝出钟院士身体素质非常好,2015年时有记者采访时,钟院士和记者一起爬步梯上十多层楼,结果到第七层楼时记者就跟不上了,之后记者采访得知,钟院士一直都有锻炼的习惯。

  83岁钟南山院士“肌肉照”刷爆朋友圈,28岁小伙自愧不如!

  说出来可能许多人不会相信,就在最近,钟院士的健身照在网络刷屏,引起不少网友转发。

  这是钟院士的手臂肌肉,你敢相信这是一位83岁的老爷爷?完全吊打28岁小伙!

  钟南山感人疫情事迹2

  “非典”之后,

  钟南山连续担任

  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

  他敢说真话的风格一直没有变。

  这一特质,

  让他在“两会”上变成媒体追逐的对象,

  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

  他都会给出自己的看法,

  每一次言论几乎都会引发广泛的讨论。

  2013年全国“两会”上,

  他说“雾霾与肺癌有极大的关系”。

  2015年,

  他又痛批一些公立医院的医生

  不讲医德、违规使用心脏支架创收的行为,

  他举例说:

  “广东某医院的一个心脏导管大夫

  为病人做冠状动脉照影,

  本来问题不大,

  但是最后给放了5个支架。”

  “我自己有一种感觉,

  好像专门喜欢跟谁较劲,

  老觉得不管走到哪儿,

  自己都不太受欢迎。”

  钟南山说他一直记得

  中学时代一位老师曾对他说过:

  “人不应单纯生活在现实中,

  还应生活在理想中。

  人如果没有理想,

  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

  耿耿于怀;

  但如果有理想,

  身边即使有不愉快的事,

  与自己的抱负比也会变得很小。”

  “非典”之后,

  钟南山说自己讲话其实更谨慎了。

  “那些我认为很有把握的话,讲出来,

  通过媒体能够让有关人员

  特别是病者知道的话,

  是有很大好处的。

  我还是推崇这个,

  因为人最可贵的是讲心里话,

  心里话不一定都是对的,

  你拿出来批判也没关系,

  但是能够启发大家

  思考就达到目的了,就很好。”

  钟南山感人疫情事迹3

  84岁,耄耋之年,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不禁让网友慨叹:“大国重器,国士无双。”

  照片中,钟院士坐在嘈杂的餐车一角,他正在赶往武汉的高铁上,面前摆着文件和电脑。又是行程满满的几天,连轴转的会议、奔赴疾控中心、上媒体直播,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恐怕年轻人也吃不消。

  不少网友说,“听见这个名字,犹如吃下定心丸”;但也有人表示,“年轻人也要赶快成长,钟教授如此辛苦,除了敬意,怎能没有愧疚?”

  的确,照片之所以刷屏,因为它表达出了人们的复杂心情,这里面既有对这位高龄院士的崇高敬意,有对奋战在一线的全体医务工作者的敬意;也是在传递一种相信——在疾病面前对医学科学研究者的相信,对战胜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的相信,更是对广大医护工作者平安归来的相信。

  钟南山院士,成为这场对抗肺炎战役中的一个清晰身影。然而还有很多的医护工作者,在蓝色口罩和厚重的防护服下,被模糊成统一的形象。

  人们或许辨别不清他们每一位的模样,但崇高的医师职业道德却闪烁在每一位普通的医护人员身上。

  当医护人员在发热病房坚守432个小时夜以继日,人们能感受到他们身心的疲累。当同济医院志愿者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申请书,当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女医生写下现代版“与夫书”时,人们无不为之动容。

  他们也是父母、孩子、伴侣,却选择在生命危险面前,兑现救死扶伤的诺言,承担医者父母的责任。

  面临危险,始见英雄,他们是真正的勇士,是隔在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防护服后凝重的眼神、坚毅的表情,与时钟争分夺秒的身影,凌晨时依旧灯火通明的医院……这一切,让这场战役变得不再抽象。

  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单单是政府部门或者医务工作者的事情,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休戚相关。

  谨遵医嘱,这四个字在此时格外具有分量。

  平时热衷养生、迷信野味滋补的人,要提高警惕,提升科学素养和医疗知识水平,尤其是在春节、春运期间人员流动性大,更不能轻视疫情。

  无特殊事项不要去武汉,武汉市民尽量留在武汉,有疑似症状及时到医院门诊检测,每个人加强防护戴上口罩,少去人群扎堆的地方,养成勤洗手、不吐痰的好习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是在保护他人,保护那些奋战在生死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

热门文章

350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