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观后感 > 2020《一诺无悔》电视剧观后感最新精选【5篇】

2020《一诺无悔》电视剧观后感最新精选【5篇】

时间: 庄宇1208 分享

2020《一诺无悔》电视剧观后感最新精选【5篇】

  《一诺无悔》取材自“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讲述了他在政和县担任县委书记的工作为创作背景,展现了他履职尽责、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一生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诺无悔》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央视《一诺无悔》观后感

  “如果再不努力,我们政和真的就是福建省尾了,尾巴的尾。”“政和在我的任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光明的未来。”

  这两句话来自正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一诺无悔》,来自剧中的主人公,新任福建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前一句话,说的是现实,恨铁不成钢;后一句是许下诺言,要埋头实干,实现政和的光荣和梦想。电视剧《一诺无悔》可以说是最近荧屏上的黑马,不是家庭情感剧,也不是古装玄幻剧,没有年轻明星站台,却带来很多意外。该剧开播之初,有两点特别,一是该剧取材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代楷模”廖俊波的先进事迹,二是导演为欧阳奋强。曾经的贾宝玉和一部当代主旋律电视剧放在一起,多少让人意外。

  然而,当该剧播出十多集后,意外更变成惊喜,“贾宝玉”拍摄出了一部难得的好剧。《一诺无悔》让一位县委书记鲜活地站立于观众面前,他有烦恼、苦闷,但更多的是他有朝气、韧性、不服输,以及充满对百姓的体贴和关心。

  改编先进人物事迹的作品,最怕喊口号,流于形式,把好人好事演“呆板”了,《一诺无悔》跳出了这个“陷阱”,反而进行了生动、有趣的创作,从第一集开始,当廖俊波得知自己要被调到当时的落后县政和当县委书记时,有犹豫,上级领导为此用上激将法;他来到政和的第一天就状况百出,县城交通落后,没有一个红绿灯,结果他的司机就撞倒了一位大娘;新书记人还没到,就有两位重要干部递了辞职书;第一次开会,干部来得稀稀拉拉、人心涣散;会开到一半停电,干部议论,新书记说大话把电都吓停了;廖俊波连夜去企业解决供电的问题;第二天早上,他和司机还失踪了……

  这似乎不像主旋律电视剧的手法,接下来的一些剧情,更是融合了侦探剧等元素,引人入胜:廖俊波和司机“微服私访”,暗中进入一家大肆排放污水的企业,遇到危险;脱险后两人来到上屯村,正逢村里在抢修道路和房屋,二人主动参加劳动。司机口渴后,进入一村民家喝了一瓢水,却被村民当偷水的小偷给抓起来。“一瓢水”有那么金贵?廖俊波大惑不解;此后,他遇到一个叫“老农民”的人,这人有些奇怪;上屯村出来后,司机发现一辆车一直在跟踪他们……

  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如何打开困局,无疑吸引观众看下去,由此,廖俊波这个人物形象立住了。此后,丰富生动的故事,一个接一个,颇让人应接不暇,这和一些电视剧还要靠注水拉长剧情形成了明显反差。《一诺无悔》为什么如此鲜活,据介绍,来源于真实。两位编剧在廖俊波生前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进行采访,收集整理了数百万字的素材和资料。廖俊波走马上任时的闽北政和县,财政收入为全省58个县级行政区中倒数第一。县城甚至连个红绿灯都没有,干部群众情绪悲观低落。如何提振士气,改变政和面貌?廖俊波提出“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廖俊波的车上有几样必备的东西,被子、雨衣、雨靴、手电筒。他的车四年跑了36万公里。四年时间一个省级贫困县从倒数第一转变为经济发展全省十佳县,3万多贫困户脱贫。

  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串起了廖俊波的工作和生活。在导演欧阳奋强看来,“‘再现’与‘表现’之间是有区别的,前者偏向纪实,后者注重艺术感。”《一诺无悔》无疑是后者,它抓住真实的故事精髓进行合理的创作,巧妙地用戏剧元素来构架真实事件,使艺术表现和历史真实得以统一,由此故事流畅、人物丰满,有戏剧感,因为真实所以鲜活。

  真实还体现在演员的表演上,饰演廖俊波的郭广平抓住了角色的“爱”和“情”,对事业的热爱,对百姓的真情,郭广平将角色内心的炽热外化于行,塑造出一位一心为公的书记形象。此外,何政军饰演的丁副书记、魏小军饰演的董县长、白凡饰演的熊一光等等都那么活灵活现,那么热心工作,这也反映出在廖俊波的带领下,政和出现了一批好干部。还有,傅淼饰演的廖俊波的妻子林莉,贤惠知性,非常生动。据介绍,主演们下到基层,在廖书记生前奋斗的地方实地采风,体验生活,这也是他们的表演真实可信的原因。

  《红楼梦》中云: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文艺作品,更是需要下苦功夫,才能出精品。沉下身子,努力挖掘,贾宝玉欧阳奋强这次出手不凡,带来了一部让人感动的精品。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年,县委书记是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官”。此时,《一诺无悔》的播出,无疑能激励县委书记、激励乡镇干部、鼓舞人心,是一部及时、真实的作品,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喜欢。

  央视《一诺无悔》观后感2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廖俊波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就此戛然而止,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用行动和担当书写了为官从政的最美注解,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好干部。向廖俊波看齐,党员领导干部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自觉行动跟进,聚焦对标,恪守为官从政之道,把“为民”装在心中,把“务实”迈在脚下,把“清廉”握在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对党忠诚方能俯仰无愧。入党25年来,廖俊波同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追求,旗帜鲜明讲政治,无论是在乡镇、园区、县委,还是市里,他都牢记党性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对党的无比忠诚。廖俊波的一生,是党性光辉的一生,竖起的是一座党性修养丰碑。对标廖俊波,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旗下的誓言,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敢于同形形色色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原则和制度的现象作斗争,无愧于共产党人这个光荣称号。

  敢于担当方为民心所向。工作27年来,廖俊波同志始终心系群众,以深入一线、敢于担当、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勤勉敬业、忘我工作,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向我们展示了“一线总指挥”的时代情怀。“铁人”、“工作狂”,三年多时间,政和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让我们见证了这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勤政为民的责任担当。廖俊波的一生,是宗旨闪烁的一生,架起的是一座与群众心连心的桥梁。对标廖俊波,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脚步沾土、眼睛朝下,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赢得群众口碑中唱响人民公仆心系群众的主旋律。

  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从政以来,廖俊波同志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秉公用权、修身齐家,从不搞特殊,从不因公徇私,从不关亲顾友,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先进本色。“政和速度”、“政和质量”,主政政和县四年,该县未发生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法犯罪案件,见证了廖俊波干净干事的自律清廉。廖俊波的一生,是两袖清风的一生,站立的是一座廉洁奉公、干净做事的坚强堡垒。对标廖俊波,党员干部要时刻把党纪国法铭记于心,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廖俊波已经离去,但他“肝胆干事、干净做人”的座右铭,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薪火相传,在为官从政之道上行稳致远,续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绚丽篇章。

  央视《一诺无悔》观后感3

  近日,我观看了电视剧《一诺无悔》,廖俊波同志在南平先后历任镇长、县长、县委书记、副市长等职,职务虽然一再变迁,但立党为公、造福于民的初心始终不变。在担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期间,他一如既往,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与时间赛跑,为武夷新区赢得无限商机,直至因公殉职。随着南平市行政中心搬迁,南林村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樵夫精神”勉励自己,发挥党组织堡垒作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失地农民再就业、南林村留置地建设,逐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面临的切身问题。

  廖俊波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用他短暂的一生致力于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计”,他对工作的孜孜以求和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让我感到由衷敬佩。随着南平市行政中心搬迁,市区一体化进程加快,市场肉食品蔬菜供应需求大大增加,食品公司承担着生猪定点屠宰、猪肉产品和蔬菜批发市场供应的艰巨任务,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廖俊波同志敢于担当负责的精神,加快推进生猪屠宰场项目建设进程,以保障和满足市区一体化市场对猪肉产品和蔬菜的供应和需求,坚持不懈推进“菜篮子”民生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是观看《一诺无悔》电视剧最想说的一句话。廖书记解决工人纠纷,日行千里只为政和未来……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一句句铿锵的话语都展现了廖俊波同志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干在实处”的高尚品格。“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要学习您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您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学习您廉洁奉公、干净做事的高尚情操。您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党员的承诺!向您致敬!

  央视《一诺无悔》观后感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廖俊波虽因车祸不幸离去,但他在面对各种“诱惑”“横眉冷对”的政治觉悟和党性原则,在对待百姓“甘为孺子牛”、“扑下身子,没有架子”的服务态度,在对待工作“拼、严、快、实”的奋斗精神将被百姓永远铭记和传扬。

  廖俊波为什么会如此深受百姓欢迎和爱戴?据采访手稿报道,“政和县铁山镇东涧村村主任胡说,“我们村过去多年是空壳村,零村财,900多人的村子,300多人出去打工了。”“村里没钱,你怎么当村主任,怎么做事啊?”廖俊波说,“这么多撂荒的土地要用起来。种花收入多也没污染,你们想干的话,我全力支持!”土地流转起来,村民有了新奔头。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村财也入账10万多元......”,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廖俊波用一名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的真实价值和深刻意义。只要把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俯下身子,把百姓所需作为自己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急百姓之所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亲临亲为,就没有过不了的河,解决不好的“难题”。

  在困难面前是否敢于“面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考验一名党员干部党性是否坚定,能力是否过硬的“试金石”。据采访手稿报道,“武夷新区用“再造一个新城”的决心做招商、上项目。拆迁,地方干部眼中的“天下第一难题”,必然绕不开、躲不过。廖俊波恨不得蹬上靴子自己上阵,一怕贻误发展良机,二怕群众利益受损……”,这是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是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形象的“再现”,是人民好干部的“典范”和“缩影”。正是由于在改革创新和扶贫攻坚的道路上有无数像廖俊波一样“敢于担当”的优秀党员干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才取得一个又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突破性的进步。就拿2016年四川的脱贫攻坚来说,据资料统计显示,四川省在去年扶贫攻坚中,就有27名优秀党员干部在扶贫攻坚中殉职,有50多名在扶贫攻坚中受伤……

  懂得珍惜和感恩的民族才是优秀而充满希望的民族。人民的好干部“廖俊波们”用鲜血乃至生命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筑起了一座座通向富足和幸福的“阳光大道”,应懂得“珍惜”,要心存“感恩”。作为党员干部应继承其“优良精神品质”,踏着“他们”没有走完的“足迹”继续前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积极主动作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事业奋斗不息!

  央视《一诺无悔》观后感5

  以廖俊波为榜样,就是要有一颗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干事创业之心,扑下身子、苦干实干。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踏踏实实努力奋斗,需要会干、真干、实干、苦干精神。从政二十余年,无论是在乡镇、县委还是市政府,无论是灾后重建、建经济园区还是扶贫攻坚,廖俊波善于开动脑筋、敢于啃硬骨头,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心交人,凝聚人心,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大变样。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像廖俊波那样,牢记党的嘱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多想群众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真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以廖俊波为榜样,就是要清正廉洁、率先垂范、无私奉献,永葆政治本色。在对待干群关系上,廖俊波说:“一定要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位置上该怎么办。”廖俊波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服务企业时,他尽心竭力,又始终坚持“亲”“清”二字,严守廉洁底线;他舍小家、顾大家,带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真正做到了事事带头、时时带头、处处带头。我们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靠每一名党员的具体来阐释的。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对照廖俊波这样的“镜子”,照出不足、照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基层干部,做足保障,激发他们立足基层、扎实工作、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热情。

  “一草一木当晓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党的宗旨。”如果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当前,全省党员干部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要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动员和教育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无私奉献,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尽责尽心。

热门文章

38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