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观后感 >

2019影片《古田军号》观看有感,《古田军号》观后感影评精选

时间: 庄宇21208 分享

  《古田军号》取材于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历史,以一个红军小号手后代的视角,讲述了1929年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达闽西后那段鲜为人知的岁月,真实再现了年轻的军队,在绝境中历经艰难探索真理,开辟革命成功之路的非凡历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影片《古田军号》观看有感,《古田军号》观后感影评精选

  2019《古田军号》观后感

 

 如果当代的年轻人,可以找机会和自己的长辈有着更多交流,其实也是一个从他们眼中看世界的过程。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长辈们也正在经历;而我们未曾经历过的革命时代,听着长辈们娓娓道来,何尝不是一样新奇体验。

  8月1日上映的《古田军号》就是这样一部用年轻人的视角,用孙辈的旁白来讲述革命时代故事的特殊献礼电影作品。与以往的红色题材影片有着更多创新之处,同时,也让更多的年轻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有了代入感,更贴近年轻观众。

  独特小号手视角,孙辈旁白更亲切

  《古田军号》讲述建国前20年,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年轻的革命领袖带领年轻的红军,走上坚定革命道路的故事。青年时的朱德与毛泽东在很多看法上有着矛盾,而作为一名红军小号手的“我爷爷”当时不过是十岁出头的少年,这位少年眼里的伟人和革命故事,详细地讲给了孙辈。

  在孙辈如同龄人谈话的气氛中,电影的旁边显得格外亲切。这种给观众讲故事的电影叙事方式,《肖申克的救赎》也曾用过。在孙辈的旁白中,观众仿佛是在和同龄人进行一场真切对话,引人入胜。

  生活细节接地气,以小见大看时代

  彼时的红四军,军装,军饷各个细节都必须得到落实,万丈高楼从地起,一切都是从头开始。青年毛泽东更是在寒冬时节睡在稻草堆上取暖,奋笔写下三万字的8个决议案,奠定了伟大的革命基础。领导干部之间,就不同意见展开探讨,选择最优方案,方才决定了此后20年的红四军之路的方向。

  为了红军军装领口是用红色还是用黑边镶红色,电影中将此细节都有着深刻讨论。如用黑边镶红色,是否纪念列宁同志,黑边应该是宽还是窄,红四军的宗旨是否贯彻农村保卫城市……诸如此类,都成了彼时的严肃讨论。会议过程中,张一山和胡兵等多位演员的精彩表演,为这部献礼电影增色不少。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如今再回头看九十年前,从生活细节上的这些问题,其实可以想见当时的大时代。电影的这一主旨,也正好贯彻了“小人物大时代”方针。

  伟人思想的碰撞,实践之中出真理

  可以从电影《古田军号》中看到年轻时期的朱德与毛泽东二人的深厚友谊。两个人的房间只隔着一个木板,从木板的缝隙中,二人在深夜传送文书,探讨工作。这些电影细节做得非常到位,是以往的红色题材影片中未曾见到的,也能从细节中见到两位革命家的情怀与情谊。在闽西的那段日子里,是革命领袖在绝境中探索真理的过程,20年后的革命成功,这段非凡历程永远值得新中国的每一位人民纪念。

  曾经作为一名小号手的“我爷爷”,如今已是年过百岁的老人,但身体依然健康,他说自己如今的心愿是好好活着,多看看世界。其实这个小小的心愿,和作为孙辈的我们一样,有着同样的信念——好好活着。

  《古田军号》这部电影,用老人和年轻人的互动,奏响了爷孙之间两个时代的“好好活着”。革命时代的人要好好活着,和平年代的我们更要好好活着。老人不辜负年轻时候经历过的动荡,不辜负如今的盛世生活;年轻人不辜负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辜负充满挑战的时代,更加不辜负自己的青春。

  2019《古田军号》观看影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样也是“古田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歌,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古田会议”,解决了党和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问题,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影片《古田军号》,就以这次著名的历史事件为原型,采用丰满细腻的笔触和颇具艺术性的表现手法,真实再现了90年前,改变中国革命历史的神圣时刻。片中,既有革命领袖对革命事业的求真务实,又有普通群众和战士的真情实感流露,更有红军小号手孙子的独特视角代入,无疑是对那段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和充分还原。

  整部影片,围绕着红四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后,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年轻一代革命领袖对革命事业的追寻与探索来展开剧情。既有革命领袖思想层面的激烈碰撞,又有对真理的不懈探求,更有对革命工作的全情投入,尤其是毛泽东和朱德两位领导人的形象更鲜明具体、清晰可见,与以往的作品中对革命领袖的解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光令人眼前一亮,更称得上是一部题材独到且颇具匠心的作品。

  《古田军号》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并没有采用主旋律影片常见的表现手法,而是处处体现着新意。影片没有从革命领袖入手,也没有从战争的角度出发,而是以红军小号手给孙子讲故事的方式切入,透过红军小号手孙子的视角来展开故事,带领观众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重现那段改变中国革命历程的进程。看得出来,影片在编排上相当走心,以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所见所得来引领全局,不光视角独特代入感强,更是能够以小见大,从而也摆脱了传统的说教意味,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和吸纳。

  为了真实再现90年前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带领观众重温峥嵘岁月,导演陈力煞费苦心,多次前往古田会议旧址实地探查,并走访毛泽东、朱德等革命领袖当年工作、生活、学习、战斗过的地方,虚心向当地老人了解请教,并多次召开座谈查疑补漏,令影片的故事和情节更加严谨,更经得起推敲。除此之外,影片对细节的还原更为严苛,无论是枪支弹药,还是军装领章,都与所处年代有着高度的契合,而“红四军司令部旧址”、“红四军前委机关旧址”、“闽西特委机关旧址”等场景的出现,更是极具感染力、亲和力和现场感,从而多角度、立体性、全方位,还原90年前改变中国革命历史的神圣一刻。

  影片的导演陈力,曾执导《声震长空》、《谁主沉浮》、《湘江北去》、《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影片,尊重历史,呈现细节,也是导演陈力一贯的表现手法,《古田军号》也不例外。对细节的精准把控,对年轻领袖的全新刻画,长达七年的精心准备、搜集资料和体验生活,以及对剧本的反复打磨,都极为细致和苛刻,从而带给观众一部制作考究,值得用心体会的作品。

  进入到暑期档,影院里也是热闹非凡,一众影片你方唱罢我登场,科幻、动作、温情、悬疑等不同题材轮番来袭,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态势。说来,当下的影片,大多还是以“爆米花”似的娱乐为主,缺乏内容深刻、主题生动、值得回味的作品。而拨开厚重历史,重现革命岁月的《古田军号》,既有对重要历史时刻的充分还原,又有对革命领袖的全新塑造,更注重对故事和剧情的把控,无疑更值得观众细静下心来细细解读和品味。

  2019《古田军号》观看心得

 

 2019年5月30日,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河北广电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湖北长江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史诗电影《古田军号》全国路演专场活动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举行。我很荣幸和同志们能够参加这次有意义的活动并认真的观看了电影。

  影片取材于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经历,用真诚的艺术表现和创新的手法,以一个红军小号手的视角,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年轻的革命领袖带领年轻的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了中国革命成功的非凡历程。影片并没有回避9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革命老前辈为了共同的信仰,为探索革命真理而发生的情感冲突,并经过激烈的冲突后形成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和新的基础上的紧密团结,这也让整个影片更加丰满,更加立体。

  这部影片改变了我对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偏见,让我知道原来革命电影也能激情生动、诙谐幽默、富有现代气息,很符合我们年轻人的口胃。作为90后,我们没有经历那个峥嵘苦难的岁月,它让我们非常直观的了解了当时红军的境况是多么的艰难,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由毛泽东主席倡导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重要性。

  作为新时代法院的青年干警,我们要认真学习古田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尽心尽力地干好本职工作,并且我们有责任传承好、发扬好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使命担当,积极为革命老区的平安稳定保驾护航,奉献我们的青春和力量。

  2019《古田军号》观看体会

  2019年5月26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古田军号》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主会场举行“成功从古田开始”—全国路演专场活动。全国政协委员、八一电影制片厂艺术指导、著名导演陈力携主演王仁君(饰演毛泽东)、王志飞(饰演朱德)、胡兵(饰演刘安恭)、董玥(饰演贺子珍)等主创人员参加了路演活动。龙岩市委书记许维泽,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省电影局局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陈立华,龙岩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邓菊芳,龙岩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魏东,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副董事长、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宜民,福建省电影局电影处处长王江,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故事片部政委秦华,福建电影制片厂总经理、执行厂长张卫等领导和嘉宾出席路演活动。

  影片取材于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历史,用真诚的艺术表现和创新的手法,以一个红军小号手视角,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年轻的革命领袖带领年轻的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了中国革命成功的非凡历程。影片并没有回避9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中,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人为了共同的信仰,为探索革命真理而发生的情感冲突,并经过激烈的冲突后形成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和新的基础上的紧密团结,这也让整个影片更加丰满,更加立体。把伟大人物还原到生活常态,在生活常态中凸显人物性格,同时赋予其更多的历史内涵和人文内涵,这是红色经典历史题材影片的重大突破。

  参加观影的年轻人说:红色题材拍成这样真的很圈粉,既接地气又有内涵,细节很吸引人,通过看了这部电影,真正知道了九十年前为什么召开古田会议,这是一部不一样的献礼片。

  一位参加“自驾从古田出发,重走长征路”活动的闽西客家姑娘看了影片后感慨良多,表示影片给了她前所未有的震撼,有话想说,却说不清,眼眶总不自觉的泛泪…这部电影,仿佛打开那扇红色记忆的大门,通向那段恢宏的历史,每一帧大气与细腻的定格,每一个熟知的场景,从丁屋岭到文昌阁到廖氏宗祠,每一段历史近真实的还原,远去情怀,油然而起,那是伟人们最艰难的岁月…

  为了拍摄好这部影片,陈力导演带领主创团队多次深入生活、重温革命历史、潜心艺术创作,深入挖掘与影片有关的创作素材,陆陆续续采访了很多人,还采访了一位101岁的老人—毛主席当年的学生。从这些讲述中提炼出很多特别打动我们的生动细节,并反复到毛泽东、朱德当年工作、生活过的数十个场景现场感悟,深挖人物内核,不断提升完善导演台本。

  影片采用青春演员+实力戏骨表现伟人们的青春奋斗史,毛泽东扮演者王仁君、陈毅扮演者刘智扬、林彪扮演者张一山等青年演员没有一个演过领袖,但都心怀对革命前辈的崇敬,走进年青领袖的精神世界,全心投入塑造全新的角色。著名演员王志飞(朱德饰演者)、胡兵(刘安恭饰演者)倾情出演,勇于挑战新角色,呈现给观众一个全新的个性鲜明的形象。著名表演艺术家孙维民、李幼斌此次甘做“革命军中马前卒”,饰演的老裁缝、印刷厂老板虽然戏份不多,但这两位老戏骨的出色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极为生动地表现闽西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政治风貌。

  影片试映期间受到90后和00后的青年人高度关注,他们讲“想不到这样的历史题材会拍得如此吸引人,让我们既知道了这段历史的重要意义,还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口气看完了热血沸腾,节奏感特别好。”

  一位老区人民说:“影片太感人了,每次出现小号手的戏,我都忍不住掉眼泪,我爷爷在世时也常常跟我说当年红军在闽西的故事,相当感人。”

  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一个个感人的细节,一段段经典的台词,《古田军号》有望让观众跨越时空与那些革命先驱形象和那段历史岁月深情对望,从而获得对历史的沉思和现实的启示。

  陈力导演说:“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是为了和当代的青年人保持同样的语境,给他们有更多的带入感,从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正是秉承着“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的信念,陈力导演拍了不少讴歌人民,讴歌时代的影视作品,但始终牵挂着古田会议这段最有魅力、最能展现伟人情怀的朱毛兄弟之争、兄弟之情的历史。2011年开始抓剧本创作和不断打磨,历时8年,2018年正式开机,2019年成片,成功打造出了《古田军号》这一部无愧于英烈和时代的红色史诗电影。

  一年前,电影《古田军号》在古田会议旧址隆重开机。今天,陈力导演及主创人员带着成片再次走进这片红土地,在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主会场参加这场路演专场活动,向老区人民汇报,请老区人民检阅,并将从古田再出发,走进全国革命老区、走进军营、走进校园,与广大群众、官兵进行交流互动。据悉影片将于八一建军节登陆各大院线。

  对于《古田军号》来说,90年前历史拐点上的重大事件是艺术创作的厚土,表现手法上的大胆创新则走出了传承的新路,用激情吹响《古田军号》则让红色文化有望在银幕上血脉永续。

  2019《古田军号》观看有感

  这是一把浸透鲜血与荣耀的军号。它那悲凉雄壮、深沉悠远的旋律,恰似晨钟暮鼓,警醒着我们……

  电影《古田军号》取材于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历史,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艰难历程。编导在挑战面前,显示出高度的思想水平和艺术驾驭能力。

  首先是戏剧冲突的把握恰到好处。古田会议是中共党内、军内斗争的产物,是正确思想战胜错误思想、正确路线战胜错误路线的产物。这种斗争必然要反映到毛泽东、朱德、陈毅、刘安恭等领导人物当中。编导一方面不回避矛盾,大胆地揭示这种矛盾,另一方面又准确地把握这种斗争的“火候”。影片浓墨重彩地刻画了这四位领导人的极为鲜明的个性:毛泽东原则性极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绝不后退一步;朱德善气迎人,又有其倔强的一面;陈毅为人随和,但不失知错即纠的党性原则;刘安恭处事刻板、教条,却富于牺牲精神,可谓姚黄魏紫、各有千秋。但是他们的性格又有其一脉相通的共性,这就是对于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磊落襟怀。正是这种共性,使得他们即使发生再大的冲突也不会破坏纯洁的同志关系;正是这种共性,使得他们经过激烈的冲突后能够形成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和新的基础上的紧密团结。这种矛盾冲突的把握,是历史逻辑、性格逻辑和艺术逻辑的统一。如果为了某种考虑而把他们的矛盾冲突人为地降低强度,则不足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如果人为地夸大他们的矛盾冲突,则有可能产生某种消极的社会后果,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这就是艺术分寸的绝妙所在。

  其次是自觉的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来自人民,又是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组织。没有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一切都无从谈起。编导匠心独运,在有限的艺术空间内尽量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充分展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而为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例如林裁缝的形象,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凭借孙维民的出色表演,极为生动地表现了闽西人民的政治诉求和精神风貌。

  再次是宏大叙事与艺术细节的完美结合。整部作品气势磅礴而不失于粗疏,精致典雅而不失于匠气,使人如入“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目,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鲁迅《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语)。比如毛泽东与刘安恭在红军领章设计的问题上曾发生分歧,但在刘安恭牺牲以后,毛泽东却主动选择了刘安恭生前选定的那种款式。看到这里,谁人不被毛泽东的宽阔胸怀和真挚的战友情义所深深感染呢?

  古人说:“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越是接近成功,越是备加艰难,越是容易懈怠,越是有可能出现功亏一篑的错误,越是需要慎终如始、日乾夕惕。《古田军号》的上映,为我们进行了一次提醒。

7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