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词语大全 > 典故 >

不遗余力成语相关典故

时间: 楚雯20 分享

不遗余力,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yí yú lì,指做事已经拿出全部力量。你知道关于成语的典故具体有哪些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不遗余力的典故,供大家参考。

一、不遗余力成语解释

遗:留下;余力 :没有使完的力量。指把所有的力量全部使出来,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形容做事卖力。清·李宝嘉《文明小史 》第四回:“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 ;绅士责言,控诉不遗余力。”

二、不遗余力成语典故

秦国发兵攻打赵国,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 县)摆开了战场。但赵军 抵挡不住秦兵,连连溃败。怎么办呢?赵王召来大臣楼昌和虞卿 商议对策。赵王说:

“长平战事,我们不胜,新近又战死一员都尉。我想再增派军队往长平去抵挡秦兵,你们的看法如何?”

楼昌说:“再增派军队也没用。不如派大使到秦国去求和。不然,我们的军队将会彻底被秦兵消灭。”

但虞卿不同意楼昌的见解。他说:

“我看现在不必去求和。主张求和的人,总是强调“不求和,必破”。其实,未必是这样。大王,你说,秦国攻打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消灭我们军队呢?”

赵王说:“是啊!秦国不遗余力,看来是定要消灭我们的部队才甘心啊!”

虞卿说:“就按大王说的,秦国要消灭我们军队,我们应该去求和,现在也不能派大使到秦国去。请听我的话,先派使者带着宝物去赠送给楚国和魏国。楚王和魏王要是得到了赵国赠送的宝物,便一定会高兴地接纳我们的使者。一旦我们的使者进入楚国和魏国,秦王 必定会怀疑天下人要联合起来对秦,因而感到惶恐。那时,和谈就好进行了。”

可是赵王不以为然,终于没有接受虞卿的意见。

不久,赵王派郑朱为特使,到秦国去求和。郑朱走后,赵王又召来虞卿,问道:“我已派郑朱到秦国去和谈,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呀?”

虞卿回答说:

“和谈不会成功。但这样一来,赵国的军队很可能为秦国所破灭。这是因为,郑朱是我们赵国的一位显贵的人物。他到了秦国,秦王以及应侯范睢 一定会借机宣扬他们的胜利。天下的诸侯也一定向秦国祝贺。而楚、魏两国以为我们跟秦和 谈了,也不会派兵来援助了。在这种情况下和秦国和谈,秦国的条件一定会很高。如果我们应允,秦国是一定不肯让步的。所以我说,和谈不一定能成功。”

果然,郑朱一到秦国,秦王和应侯范睢便借郑朱的到来向天下扬言说他们攻打赵国取得了胜利。还说,秦国终于不肯与赵国和谈。

随之,长平之战爆发,赵国溃不成军,赵国的京都邯郸也被秦兵包围了。

结果,赵王割了六县送给秦国作为求和条件,秦兵才解除了对邯郸的围攻。事后,虞卿问赵王说:

“秦兵不围困邯郸了。您以为是秦兵疲倦了才撤退的呢?还是他们的力量能持续下去,因割了六县给他们才撤退的呢?”

赵王说:

“秦国部队攻打我们是不遗余力的,我看也许是因为兵卒疲倦才撤退的。”

虞卿说:“是的,秦国以它的力量击他所不能取得的,结果,搞得疲惫不堪而退兵。可是您又以它的力量所不能得到的奉送给它,这无疑是帮助对方来攻击自己啊”我看明年秦国还会再来攻打我们的。到那个时候,哈哈,我们也许就可能无可救药了。”

虞卿一席话,引起了赵王的深思。

后来,赵王又把虞卿的一席话说给一个名子叫做赵郝的臣子去听。对于虞卿的话,那赵郝很不以为然,说道:

“虞卿说的真是那么一回事吗?六座县城不过像弹丸之地。现在不割让给秦国的话,秦国可能明年还要来攻打我们赵国,到那时候恐怕还得割让土地去求和呀!”

听了赵郝的话,赵王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三、不遗余力成语造句

1、人的一生,应当不遗余力地奉献一切于社会。

2、有绝妙的计划,必须不遗余力地实施,而且今天就做。

3、只要是朋友有需要的地方,他都会不遗余力地伸出援助之手。

4、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他不遗余力地作准备。

5、今年我们要把整个球场都跑起来,自始至终,不遗余力。

6、由于他不遗余力地宣传封建礼教,学生们十分反感。

7、老师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

8、为了赶快救出受伤的小女孩,消防战士不遗余力的进行破拆抢救!

9、王师傅带徒弟不遗余力,全部本事和经验都传给了徒弟。

10、小明在学习上从来都是不遗余力,以期望在考试时获得好的成绩。

不遗余力成语相关典故相关文章:

不遗余力成语造句简单

如何用成语不遗余力来造句大全

含有“一”字的成语典故5篇

成语对对子鞠躬尽瘁

源于寓言故事的经典成语有哪些

不遗余力成语接龙

不遗余力的意思是什么

高三年级语文高考试题

成语雪中送炭的对对子

各类历史故事

79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