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民俗文化 > 谚语 >

相关农事俗语合集

时间: 燕琳21290 分享

  "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农事的俗语,欢迎大家阅读。

  农事俗语合集1

  林牧谚

  不怕磨十天,单怕猛三鞭。

  牛要四角圆,猪要四脚粗。

  鸡暖(孵)鸡,二十一(天); 鸡抱鸭,二十八(天)。

  猪离母,四十五(天)。

  鸡娃蛋,粮食换。

  猪娃不吃闷心食。

  家有万贯,不如牲口满圈。

  沙滩没有林,有地不养人。

  河边树成排,不怕洪水来。

  大麦上场,核桃半瓤;小麦上场,核桃满瓤。

  养猪不垫圈,不算庄稼汉。

  麦子锄三遍,皮薄多出面

  种麦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洋芋勤摘花,挖时拿车拉

  种麦不倒茬,枉费犁和铧

  麦怕胎里风,谷怕老来雨

  人家的庄稼好,自己的娃娃亲

  麦盖三床被(雪),头枕馒头睡

  巧种不如多上粪

  井淘三遍吃甜水,稻薅三遍吃白米

  蛇出洞好打,草出土好锄

  河边树成排,不怕洪水来

  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阳李子酸透心

  农事俗语合集2

  节气谚

  冬至当日回(指白天从此逐渐变长)。

  过了五豆长一斧头,过了腊八长一杈把,过了年长一椽(指白天长了)。

  要知来年闰,取过冬至数月尽。

  早晨立了秋,后晌凉飕飕。

  一场春雨一阵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春东风,雨咚咚;秋东风,一场空。

  正月二十没星星,暮里暮囊到清明。

  六月初一晴,家家搭凉棚(天旱);六月初一落(下雨),家家打赤脚(雨涝)。

  重阳不雨看十三,十三没雨一冬干。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四六不开天,开天晴半天。

  水瓮哭,茅池翻,下雨不要两三天。

  白雨不过犁沟,白雨连三场。

  蚊子聚堂中,明朝披蓑篷。鸡鸭早归笼,明日太阳红。

  青蛙哇哇叫,大水漫锅灶。

  炊烟地下埋,不久雨就来。

  瓦块云,晒死人。

  云向东,一场风;云向南,水打潭;云向西,水汲汲;云向北,晒干麦。

  东虹日头西虹雨,南虹出来卖儿女(指遭灾)。

  戴云山戴帽,明天睡觉

  久晴有久雨

  消沉的买卖,紧沉的庄稼

  春偷懒,秋瞪眼

  三月苞谷点的早,七月避旱八月避涝

  深谷子,浅糜子,荞麦种在浮皮子

  洋芋要长大,刀口要朝下

  红苕不怕嫩,八月十五尝一顿

  七十二行,庄稼为王

  旱不死的芝麻,瘪不死的黄豆

  人怕老来穷,禾怕寒露风

  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

  没土打不成墙,没苗长不出粮

  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

  地不翻,苗不欢

  种地无巧,手勤肥饱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霜降到立冬,翻地冻虫虫

  锄头底下三分水麦倒一包糠,谷倒一包秧

  桃三年,杏四年,梨子核桃各五年,枣子当年见现钱

  水不紧,鱼不跳

  市上无鱼蛤蟆贵

  涨水青蛙落水鱼

  水深不响,响水不深

  寸草锄三刀,无料也上膘

  霜降配羊,清明分娩

  猪吃百样草,看你找不找

  菜不移栽不发,牛无夜草不肥

  冬牛不瘦,春耕不愁

  养兔无巧,地干不喂露水草

  出门一把抓,过门再分家

  新春大似年。春打五九末,黄稻胀破壳。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要明,谷雨要雨。谷雨前后,种瓜种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老牛老马,难过二月八。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三月的老芥菜,起了心。四月八雨洒洒,湖田撒芝麻。雷打惊蛰前,二月雨连连,三月无秧水,四月无水插稻田。

  三月火烘脚,大麦胀破壳。夏前三天割不得,夏后三天割不掣(大麦)。立夏不下,无水洗耙。小满不满,无水洗碗。小暑打雷,大暑破圩。春雾有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雾露满山脚,有雨也不落;雾露满山头,有雨不用愁。人到夏至边,走路要人牵。吃了端午粽,棉衣件件送。六月六,盆装肉,还有茄子加葫芦。

  过了七月半,日头沿山蹿。过了八月中,只有梳头洗脸工。大干不过七月半。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一日一暴,田埂都长稻。一场秋雨一场凉。过了重阳无时节,一场雨来一场雪。十月小阳春。早插三天是稻(晚稻),晚插三天是草。七上八下,九月连根拔(红薯)。

288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