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阅读答案 >

李膺字元礼阅读答案

时间: 维维20 分享

李膺来到边塞,敌寇一见他的威势都惧怕降服,将原先抓捕的百姓都送还回来。从此以后,李膺的声威远震边塞。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李膺字元礼阅读答案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膺字元礼》阅读答案及翻译

①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桓帝闻膺能,乃复征为度辽将军。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自是之后,声振远域。

②廷熹二年征,再迁河南尹。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藏罪狼籍,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输作左校。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③顷之,帝崩。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连谋诛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及陈、窦之败,膺等复废。

④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⑤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遗漏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

(节选自《后汉书?李膺传》)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膺谢不受 (2) 膺等复废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无所交接( )

A.结交 B.连接 C.往来 D.沟通

(2)故引用天下名士( )

A.使用 B.重用 C.荐用 D.任用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公事免官 乃以膺为长乐少府

B.乃复征为度辽将军 至乃杀孕妇

C.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 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

D.为司徒胡广所辟 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

19.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20.请择其一例分析文中间接描写的作用。(4分)

21.依据相关事迹,概括李膺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4分)

相关事迹 李膺的品质

矢石破虏 (1)__________________

拒收樊陵 (2)__________________

惩治张朔 (3)__________________

临难不辞 (4)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2分)(1)拒绝 (2)(被)罢免(官职)

17.(2分)(1)A (2)C

18.(2分)C

19.(4分)自从李膺来到边塞,(敌寇)一见(他的)威势都惧怕降服,将原先抓捕的百姓都送还回来。从此以后,(李膺的)声威远震边塞。

20.(4分)间接描写有:第(2)段之末;第(5)段景毅“自表免归”。

其作用:通过“诸黄门常侍”行为收敛,小心谨慎,表现李膺的威严震慑群官, 使之不敢胡作非为。当李膺遭祸,景毅毅然不避牵连,因其子为李膺门徒主动领罚,表现了李膺巨大的影响力及在朝野的正义力量。(例子1分;分析2分;表达1分)

21.(4分)(1)机智英勇 (2)明辨忠奸(3)疾恶如仇(4) 舍生取义

译文:

李膺字符礼,是颍川襄城人。李膺性情高傲,没有什么交际往来的人。最初被举荐为孝廉,调任青州刺史。又被征召,再调任渔阳太守。不久转调为蜀郡太守,因为母亲年老请求不会赴任,被转调监领乌桓校尉。鲜卑屡次进犯边塞,李膺常常亲身参加战斗,每每打退敌人,敌人十分惧怕。李膺因公事被免去官职,回到纶氏居住,教授弟子常达到上千人。南阳的攀陵请求做他的门徒,李膺推辞不接纳。攀陵后来凭着阿谀攀附宦官,官位达到太尉,成为有节操的人感到羞耻的事情。苟爽曾经来拜见李膺,借机替李膺驾了车,回去以后,高兴地说:“今天才能够为李先生驾上车呀。”李膺被人仰慕就像这样。永寿二年,鲜卑侵扰云中,桓帝听说李膺有本事,就再次征召他担任度辽将军。在这之前,老百姓屡次遭受鲜卑祸害、自从李膺到了边塞,鲜卑人远远望见他的气势就都畏惧顺服,先前所掳掠的男女,全都送还到边塞跟前。从此以后,李膺的声威震慑边远地域。再次调动官职,又任命为司隶校尉。当时张让的弟弟张朔任野王县县令,贪婪凶残无道,甚至竟杀害孕妇,得知李膺威猛严峻,畏罪逃回京城,就躲在他哥哥张让的府邻中,藏在夹壁墙里。李膺了解到这些情况,率领将吏拆毁夹壁墙捉住张朔,交给洛阳监狱。录完供词后,就把他杀了。从此黄门常侍们都谨慎小心敛声屏气,按例休假时都不敢再出皇宫了。皇帝感到奇怪询问他们原因,他们一齐叩头哭着说:“怕李校尉。”这时候朝廷一天比一天混乱,纲纪颓败,李膺独自守持法度纲纪,自我保持声名高洁。后张俭事件发生,朝廷缉捕株连的同党,同乡人对李膺说:“你可以逃走。”李膺回答说:“事奉君王不躲避灾难,有了罪过不逃避刑罚,这是臣子的节操。我已经六十岁了,死生有命运的安排,逃走将到哪里去呢?”于是就去了奉诏监禁犯人的监狱。李膺被拷问处死,妻子儿女被流放到边远的地方,李膺的门生、旧吏以及他们的父兄,一律限制不准做官。


李膺字元礼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成人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山东语文高考试题分析(2)

天利38套语文答案2017高考真题

77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