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原因大全 > 咳痰多的原因

咳痰多的原因

时间: 乐宁1049 分享

咳痰多的原因

  咽喉有痰会影响我们的呼吸,不及时排除还有感染肺炎的可能,那么,痰多是怎么回事、痰多吃什么好?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咳痰多的原因,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咳痰多的原因

  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

  第二、患有鼻炎,炎症作用下鼻粘膜分泌大量脓性且粘稠度很高的分泌物,经鼻纤毛运送至鼻咽并粘附于鼻咽处,导致咽部异物感,进而通过咳嗽咳出。

  第三、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第四、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痰多食疗方法

  1、川贝梨

  梨,性凉,味甘,能清热化痰。常将梨削皮后,将梨核掏出,放入川贝粉1~3克,隔水炖食,每日2次,每次1只。

  2、蜂蜜白萝卜汁

  取白皮大萝卜1个,蜂蜜。把萝卜洗净后,挖空中心,放入蜂蜜,放入大碗内,加清水蒸煮20分钟,熟透即可食用。每天早晚各1次,适量服用。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痰多者。

  3、甘蔗马蹄饮

  红皮甘蔗1段,马蹄。将甘蔗洗净去皮,压榨取汁,马蹄压取汁,二汁倒人杯中混匀即可。

  4、百合银耳汤

  银耳6克,百合9克,竹沥4.5克,水800毫升。将白木耳洗净,以常温水泡约15分钟,待其泡开后捞起备用,将百合、竹沥及泡开的银耳放入装满800毫升水的小锅中,并放入电饭锅,外锅倒入1碗水(约250毫升),隔水煮至电饭锅开关跳起即可取出食用。若嫌味道不佳,可依个人喜好添加蜂蜜调味。

  银耳具清肺化痰之效,百合能清肺润燥,竹沥可清热豁痰。三药煮汤食用,对于改善热性咳嗽痰多症状有不错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弱,经常腹泻的患者不适用此方。

  5、桂枝桔梗茶

  桂枝6克,桔梗6克,菟丝子6克,水800毫升。上述药材简单冲洗后,放入装满800毫升水的小锅中,并放入电饭锅,外锅倒入1碗水(约250mL毫升),隔水煮至电饭锅开关跳起即可取出食用。

  桂枝具通阳祛寒之效,桔梗能宣肺祛痰,菟丝子可补肾益精。三药煮汤食用,对于缓解改善寒性咳嗽痰多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6、晨起喝水

  早上起床后,按摩之前先喝一杯白开水。以上方法要全年坚持,才见效果。我用以上方法运行三年多,现在呼吸道畅通,一年四季也不咳嗽、痰也少的多了。

  咳痰浓稠要警惕支气管炎

  一、为什么会得支气管炎

  1、感染

  病毒和细菌的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较常见的有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大多数病例可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

  2、气候因素

  当气温骤降时,细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痰液阻塞及支气管管腔狭窄,可以产生气喘等支气管炎症状。另外,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也易致病。

  3、理化因素

  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亦可发病。

  4、吸烟

  吸烟使支气管痉挛、粘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粘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

  5、过敏因素

  过敏性体质的人群有一定的几率出现支气管炎。

  二、急性支气管炎症状有哪些?

  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快,开始为干咳,以后咳粘痰或脓性痰。常伴胸骨后闷胀或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多在3~5天内好转,但咳嗽、咳痰症状常持续2~3周才恢复。而慢性支气管炎则以长期、反复而逐渐加重的咳嗽为突出症状,伴有咳痰。咳痰症状与感染与否有关,时轻时重。还可伴有喘息,病程迁延。

  三、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有哪些?

  1、咳嗽

  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现。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尤以清晨起床前后最明显,白天咳嗽较少。夏秋季节,咳嗽减轻或消失。重症患者则四季均咳,冬春加剧,日夜咳嗽,早晚尤为剧烈。

  2、咳痰

  一般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晨起较多,常因粘稠而不易咯出。在感染或受寒后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粘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痰或伴有喘息。偶因剧咳而痰中带血。

  3、气喘

  当合并呼吸道感染时,由于细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痰液阻塞及支气管管腔狭窄,可以产生气喘(喘息)症状。病人咽喉部在呼吸时发生喘鸣声,肺部听诊时有哮鸣音。这种以喘息为突出表现的类型,临床上称之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但其发作状况又不像典型的支气管哮喘。

  4、反复感染

  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容易发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此时病人气喘加重,痰量明显增多且呈脓性,伴有全身乏力,畏寒、发热等。肺部出现湿性音,查血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易使老年病人的病情恶化,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299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