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亲情文章 > 父亲母亲文章

父亲母亲文章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父亲母亲文章

  父亲和母亲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父亲母亲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父亲母亲文章:我父亲和母亲

  我父亲是位生意人,做猪肉生意的,也就是某些骄傲而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称他们职业的人为“屠夫”。我母亲是家庭主妇,乡村式的家庭主妇。

  我的父亲以及我父亲的职业。我父亲今年年龄不是很高,今年只有46岁,但看起来却有50多了。他和其他做猪肉生意的一样,在市场卖猪肉,不是在超市。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吃过很多的苦,他们三兄弟,估计我父亲吃的苦较多吧。听我奶奶说,我父亲16岁就开始做猪肉生意了。16岁,我初中刚刚毕业考高中,没有任何赚钱的意思,就算是至今我读大学了,还在伸手他们要钱吃喝住。他年轻时,娶我妈妈,买房子需要600块,没有那么钱,家里大人也没有,没有办法了,跟某位借了几百斤谷子卖,才筹够的。那时,他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才把好不容易借来的谷子运送到卖场的,得到刚刚好的600块,买了两间瓦屋,我和我兄弟就在那幢瓦屋里出生长大的。这段历史我已经忘记听大人讲了多少遍了,每次都听得泪流满面。

  我父亲的职业是卖猪肉。他每天凌晨3~4点钟就开着车子就出去采购猪肉,着个时候大多数的人还在熟睡中吧。无论暴风雨雪多么的恶劣,天天都是这样。以前,我们小时候,也就是他还没有买车时候,去的更早。我寒暑假都会回去,每天都知道他什么时候出去。他每天出去的时候,都会到我和我兄弟的房间里面去转转。在夏天,看看有没有蚊子,若有,点上一支便宜的蚊香,驱蚊效果很好,点上了就没有蚊子来咬我;冬天看看我们的被子盖地严不严,会不会冷到,其实,我知道他的鞋子如果晚上没有烘干,都是穿着湿的出去的。夏天还好,车子行路很好,比较顺利,但是生意比较难做,一天赚不了多少钱,夏天时家里的事情也比较多,有时候做到很晚才去睡觉,但是起床还是的早。有些好心的同学和叔叔都劝我暑假不要回去了,在外面学习和打工也是一样的,但是我还是坚决的回去了,不为别的,就为我父母为我们少累点。如果我不回去,我父母需要靠他们两个人的双手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一点一滴都做了,那又多累就有多累;如果我回去了,我弟弟也会去了,一家人团圆了,虽然许多事情我不怎么做得好,但是我总多多少少可以做一点,哪怕就是煮一顿饭,炒个青菜,等着他们回来有热饭热菜吃也是好的。冬天的时候天寒地冻,他也是一样早的出去做生意,因为一天不去做生意一天就没有钱给我们用,但是他从来没有在我们要钱的时候没有给过我们。冰雪冻路,路面很滑,开车需要十分谨慎,还要保护好车子后面一天的希望。车子开起来,寒风刺骨,就那么点点衣服和围巾怎能抵挡住那种很冷?我寒假在家里,看着他每天都是蜷缩着开车回来的,回来后就往火炉边烘几分钟火,然后开始做菜吃放。就这样一天天的做着生意,一天天的赚着我们的所需要的学费,生活费。即使是在大年30,她上午也是要去卖掉那点猪肉,中午回来吃放,下午我们和伯叔一起去祭祖和做年夜饭。

  我妈妈是家庭主妇,乡村中典型的那种家庭主妇。她年轻时候很漂亮,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她每天都很忙,忙了田地里的事情就忙家务。她每年都会种植和收获许多农产品,我们每年寒暑假回去了都会有很多东西吃。家里种了许多辣椒,其他人家都没有辣椒吃了,我家有,而且还有辣椒灰(辣椒粉末),有时候他们还到我家的田地里面去采摘。他们家每年都需要买花生,我家过年花生都是一斗一斗的炒。他们家的花生炒得黑乎乎的,我家的炒花生,你绝对看不出是炒过的。我家鸡鸭成群,暑假吃我最爱吃的血鸭,还有东安鸡。最累的是家里种了十几亩水稻,在双枪期间,都是从天刚刚开亮口忙到看人不清楚的。如果需要抽水,可能晚上都睡不了一两个小时。我每个暑假都是回去帮助搞双枪的,今年我干了一个月。

  我妈的脾气又点急,有点暴躁,从小会严格要求我们。小时候,我们做错事情经常是要被打骂的。因为她的打骂,我和兄弟都比别人家的孩子听大人话,比较有礼貌,比较能吃苦,比较勤奋。虽然今年上半年兄弟的路走得不太顺利,但也证明了他的实力和能力不菲。近几年,母亲的脾气好多了,虽然有时候还是被家训。她也有柔弱的一面,和全天下的母亲是一样的。我上大学已经两年了,今年上大三,今年我爸爸没有来送我上火车,只有我妈一个人来的。前面几次他是一定要来送我上了车的,这次可能是生意不怎么好,所以没有来。我妈早起来,做了清香可口的饭菜,煮了奶奶送我鸡蛋。我们吃了饭,一路沉默到了车站。我去买了张站台票,反回时远远地看着她坐在抬价上抹眼泪。厚厚红红的眼袋,流露出对我们平时说不出的爱。上了车,帮我把东西放好。我看着她,想找些话多跟她多说几句话,找出来的话题也说了几句就没有了。后来又是沉默,过了没有一分钟,离开车还有10多分钟,她说要下去了不然车就要开了,可是我是多希望在多看看她啊。她下去后,我在车上就看不到她了,后来,车子走时,我看到了她,正在抹眼泪,眼睛红红的。瞬时间,心里楚楚的,鼻子酸酸的,眼泪模糊了我的视线。就这样无情,车子带着我离开了,离开了我的父母,离开了我的家。

  父亲母亲文章:我的父亲母亲

  听姥姥讲,我的母亲从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在十几岁之前生活都难以自理,和同龄人比起来,她显得弱智一点,嫁人便成了最令姥姥姥爷头疼的事,而我的父亲家境十分贫寒,在别人的撮合下,父亲勉强娶回了母亲,也许当时对正常的父亲来说有点委屈,但是现在足以证实,父亲是"捡"回了一个宝!他们的结合真的是天作之合,父亲因母亲的到来逐渐有了好运,而母亲的成熟也是从结婚后开始的。

  19岁,母亲生下了大哥,拮据的日子让她和孩子没有营养,娘家便成了接济他们的唯一依靠。二哥和大哥差4岁,而我和二哥仅差2岁,父亲从20岁开始学习当电工,母亲在家一个人拉扯三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有次晚上母亲拉着大哥背着我,大哥牵着二哥,我们一家4口去戏院看戏,散场时人多拥挤,挤倒了母亲,我们母子4个摔在了一起,亏得一个好心人我们才没被人群踩到,后来母亲发誓不再去看戏,自此,她真的十几年没有踏进过戏院。

  我的父亲为了孩子们和这个家,艰辛地在外拼搏,那几年正赶上农村电网整改,为了多赚点,父亲走东村串西村,常常几天不回家,有一次,父亲在十几米高的电线杆上作业时突然跌下,幸好父亲身手敏捷半空用脚钩住电线,才没有造成悲剧,而这些我们都是事过多日才听邻村人提起的,而父亲不论在外受多少罪多少苦,从来不让我们知道。

  父亲母亲种了好几亩地,这几亩地也成了我们上学的依靠,他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粮食也经常被父亲粜到粮店换成我们的学杂费,为了节省钱,十几年母亲从没有舍得买一件新衣服,都是在亲戚那里捡回别人穿旧的衣服改改当新衣服穿,而我们每年在过年时才能穿上新衣,但是我们兄妹从来没有埋怨没有争讨过,不论家里有多困难父亲从来没有拖过我们的学杂费,我们只能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之恩,那时,最让父母引以为荣的是我们家主房东西两面墙上贴的满满两墙奖状,家里穷,没有什么家具,看上去很寒酸,但是就那一百多张奖状不论多会都被母亲擦拭的干干净净。我知道,那是他们的精神之柱,是他们艰辛奋斗的动力。

  上天不负有心人,两个哥哥在同一年考上名牌学校,在当时的小山村这个好消息象插上翅膀飞向四面八方,所有听说的人都来祝贺,大队还放了三个晚上的电影,请村里最有名的厨师做菜请所有来道贺的乡亲,那几个晚上,父亲每晚都喝醉,我们都知道,他是高兴的,母亲没有责怪父亲,让他尽情地高兴,尽情地炫耀!是呀,是该让他们高兴高兴了,为了孩子们,父亲母亲付出的太多太多了,我们无法计算......

  母亲自来到我们村,多少年来从没有与任何一个人吵过嘴骂过架,她是村里人缘最好的也是最孝敬老人的媳妇,我们没有奶奶只有一个爷爷,母亲把爷爷当成自己的亲爹,爷爷病重的那一年,母亲一边照顾爷爷一边养蚕填补家用,那时候我半夜醒来经常看见母亲喂爷爷喝了药后还要喂蚕,一夜要起来好几次,爷爷在临终前做的最多的动作就是对着前来探望他的人们向母亲翘起大拇指,我11岁那年爷爷走了,他没有留下任何遗憾,他很满足,这辈子遇上一个这么好的儿媳妇!母亲没有文化不会讲大道理,但是她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了三个孩子的一生,我们从小就懂得了勤劳自力,与人为善,做人上人。

  说到勤劳,更得感谢我们的父亲,在我们很小时,逢到节假日父亲就把我们带到地里锻炼地干农活,地里的活我们三个到现在都拿得起放得下,那时我们还经常埋怨父亲为什么不让我们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呆在家里,想疯到哪玩就疯到哪,我们瞪着迷茫的眼睛想不通,父亲怎么像一台机器总是那么有用不完的精力,渐渐地才明白,不是父亲精力非人,而是为了孩子为了家庭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他别无选择,他只有默默地奉献,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父亲因常年接触电线做农活,手指头总是被黑黑的胶布缠的一层一层,每一次换胶布时我都能看到他的手指头裂的血痕斑斑......

  父亲母亲的苦日子一直到我们都成人后参加工作,当我们拿到自己赚的第一笔钱时,我们都发誓,不会再让父母回到以前的苦日子,以后一定要让他们享清福,健康快乐地度完后半辈子!

  可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疼爱是永远割舍不断的,我们要成家立业,还是要让父母操心,看到孩子们都过上了自己的幸福小日子,父母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多少年来,开明的父亲从来没有干涉过任何一个孩子的就业、择偶等事,父亲说孩子们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就应该给他们自由的天空,虽然有这么开明的父亲,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给他们丢过人,我们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努力做到最好,我们要让父母永远为我们骄傲和自豪!

  去年母亲胃不好,大哥让我带他们到北京最好的医院检查,也是哥哥曾经进修过的解放军总医院,一个全面的检查在那花了3000多块,其实在咱们当地只需要几百块,母亲一个劲地埋怨大哥花了冤枉钱了,她哪里知道学医的研究生儿子岂能不懂这些 ,但是儿子是在为父母尽孝心,别说花钱就是拿我们身上的任何器官换给父母我们三个都不会犹豫片刻,因为,我们欠父母的太多太多了......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我只想说,如果有来生,我们还要让他们做我们的父亲母亲!

  父亲母亲文章:我的父亲母亲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十年,而他的音容笑貌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和梦中,越来越清晰,仿佛他不曾离去,就在我的身边,这一生我最大的遗憾就是父亲临终前我没能见上他一面,而现在我有事无事时回味和他在一起的时光,回忆他的点点滴滴,想起父亲,心就隐隐作痛,后悔莫及。

  父亲中等个儿,一幅结实的身板,浓眉大眼,高高的鼻梁,整天乐呵呵的样子,让人看不出他的任何忧愁烦恼,喜欢带着上海滩式的无沿帽,常常旁若无人地哼起他的小调,让人忍峻不住,用我母亲的话讲:他年轻时是漂亮人里的数。母亲年轻时也是个漂亮的人儿,总是甩着齐腰大辩,(十九岁时就当队长,总是领着一大群人,那时是大集体)父亲母亲是指腹为婚的,那时我爷爷和我姥爷都是干部,天天在一起共事,关系好得不得了,用母亲的话讲,好得割头换了颈,当时我奶奶和我姥姥同时怀孕,于是他们就一锤定千音,于是就有了我们,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故事,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悲欢离合生死离别……

  父亲是个忠厚善良的人,他最大的乐趣是做好事,并且时常在我们兄弟姐妹耳边传输这些思想,父亲做的好事不计其数,很多人说他傻,他又是个少言寡语的人,但他一开口,让人捧腹大笑,一旦讲起故事,滔滔不绝,闲暇时拉起他的二胡,有时拿起他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小鼓和快板唱起他的评书,父亲的评书是他自编的,坐在身边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不忍离去,他的故事里总是那些历史传奇人物,那时没有电影电视,饭后茶余时光,听父亲弹唱是人们最喜欢的唯一的娱乐。

  小时候我和弟弟喜欢跟父亲睡,每天放学回家后就盼着天黑,好钻入被窝听父亲讲故事,让他用他的大手将我冰冷的脚捂在怀中,听着父亲的故事进入梦乡,那几年的冬天我是不冷的,特别是有父亲的冬天。

  弟弟是家里的宝贝,妈妈最宠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是让弟弟先吃,我们只能吃他剩下的,有一年的夏天,弟弟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吃冰棍,天天吵着要冰棍吃,父亲不声不响地到山上砍了一担柴,第二天半夜起床挑到集镇上卖了几毛钱,花了两分钱买了一根冰棍小心翼翼地装进口袋,可回到家时掏出来的只剩下棍子儿……那时的路是坑坑洼洼的山路,不象现在的沥青路,来回要走两三个小时。

  小时候的我是最调皮最刁顽的,象男孩子一样,可父亲最爱我,总把我抱在怀里驮在背上,夏天的夜晚,我们睡在外面的竹床上纳凉,父亲一边拿着扇子给我们拍打着蚊子一边讲着故事,夜深了,父亲喊着我们的名字叫我们回屋睡,我假装睡着,父亲只好一个个地抱我们,当抱到我时,我拼命地憋住嘴偷偷地乐着,父亲哪里知道,我就是想他那一抱啊!整个夏天(只要不下雨)父亲每天晚上就这样一个个地抱来抱去。

  这一生中父亲只打过我一次,那是我七.八岁时,有一天我在山上放牛边捡蘑菇,遇到一个猎人打猎,只听到“砰”的一声响,我看到一只兔子跑到我旁边挣扎一下死了,我趁猎人不备捡起兔放在一坑里然后拿些柴禾盖住,那猎人气喘吁吁跑过来,东翻西找了一番后失望地离开,等那猎人走远,我拿起兔子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我跟父亲母亲说是捡的,隐瞒了猎人的那一幕,以父母亲的个性,我知道如果说了真话那兔子肉肯定是吃不成的,那个时候只有过年才能闻到肉味的,母亲拿着兔肉忙碌起来,接着父亲要我去叫爷爷回家吃兔肉,那时爷爷一个人住在深山老林里看树,到他那里要翻几座山越几道岭的,我心想兔子是我捡的还要我跑路?我象立了功的大臣一样洋洋自得,父亲见我不理他,拿着棍子吓唬我,我往床上一躺,父亲见好说歹说无效,一气之下朝我头上打来吼道:“去不去去不去?”我这人很犟,吃软不吃硬,从小到大都这样,我大喊:“不去不去不去!”父亲瞪了我一眼,无奈地放下手中的活自己去找爷爷。(我躲在被窝哭,后来我的头又痛又昏了很长时间,但我没告诉他,暗暗地恨了他很久

  父亲只骂过我一次,那是我上初中的时候,每星期回家一次,星期一一大早天没亮起床拉开房门往外冲,(那时没电灯)随着鸡的一声尖叫,我感觉到脚下一团毛绒绒的东西,心想:坏了!踩到鸡了!(那时孵了一大群小鸡)随后听到父亲起床的声音,父亲点燃灯,捧起那只垂死挣扎的鸡,拿脸盆把它盖住,在上面敲打着,嘴里还不停地念叨什么。踩死一只鸡不打紧,要紧的是第二个星期回家,上学那天早上悲剧又重演了,又一声鸡的惨叫,我脚下又多了个毛绒绒的东西!父亲在床上大喊:“你娘卖瘟的,又踩死一条牲命了!”我做贼心虚地扯开大门夺路而逃……

  父亲读过三年私塾,在那个年代没多少人认识几个字的,而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每年春节前夕,找父亲写对联的应接不暇,父亲爱看书,,从我记事起,家里总是没完没了的厚书,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封神榜〉〉<<西湘记>><<水浒>>等等还有其他的说不出名的书,母亲不停地烧,而家里总是不断地从不同的地方冒出这样的书来,我们兄妹几个都爱看书爱写喜欢文学,(哥哥现在是小有名气的诗人),我从小学三年级起就酷爱看书,爱书如命,特别是长篇小说,看起书来就忘了别的,不知是父亲的遗传还是受他的影响,也许是父亲无形中灌输给我们的。那时的书没有现在的种类多,没有作文选等等那些课外书,也没钱买,我看的都是父亲的书。

  母亲不识字,但她泼辣能干,能说会道,敢说敢做,雷厉风行,没有几个人能说得过她的,做事象男人一样风风火火,她总是在村里当干部,不是妇联主任就是大队长,做什么事情总是起带头作用,在我记忆中,总是没完没了的开会,挣工分,忙家务,母亲就象转过不停的陀螺,(直到现在,六十多岁的母亲在我们当地威望很高),父亲总是忙里偷闲看他的书,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父亲怀里总是揣着书,往往没挣到工分反扣工分,而他又不善家务,因而家里的重担全落在母亲的肩上,尽管母亲挣的工分比男人多,但家里总是敷不入出,而家里有点什么父亲就拿去资助人家,再加上那时我和姐姐很小,弟弟又嗷嗷待乳,母亲不停地数落埋怨,父亲的倔犟固执,直至动枪动刀的打闹,父亲总是败下阵来,有时头破血流,我和弟弟吓得大气不敢出,学着哥哥姐姐们那样跪在母亲面前,至到父亲的离家出走才告一段落,这样的闹剧三天一小演五天一大闹,不断地重复,这种打闹一直伴随着我长大,上小学时坐在教室里都是提心吊胆,学校正在我家旁边,有时上课时教室后面的山上传来父亲和母亲的追打吆喝声,父亲在前面跑,母亲在后面追,每当那个时候同学们都把古怪的眼神转向我,我的自卑就是那时形成的,幸好这些没影响到我的学习,我的成绩始终是第一名。那时最怕的就是回家,那个战火不断的家,家里的空气无时不刻地弥漫着火药味。

  小孩子都喜欢过年,我们也不例外,可那时我们盼着过年又怕过年,在我印象中我们家从来没过个好年,都说过年是团圆的日子,可我们家过年总是缺少一个人,那就是父亲,尽管母亲想法设法弄出一桌好菜,可大家都不动筷子,死气沉沉的,虽然都不说话,但我知道大家都在想着父亲,那气氛令人恐惧。

  小时候的我判逆心很强,总为父亲感到不平,一有空就抱着书看,母亲要我帮忙做事我置之不理,总是顶撞她,和她反着来故意气她,不象哥哥姐姐们那样服服帖帖,为这没少挨她的打,多次和她大打出手,有时和她打架好象抱着为父亲报仇的心理。我爱父亲,同情他,我也爱母亲,但恐惧多于爱,小时候母亲在我心目中是凶恶霸道的形象,虽然有时怨恨她但又佩服她,她不但是家里的顶梁柱,又是我们的保护伞,甚至是父亲的保护伞,尽管她和父亲总在打打杀杀,但父亲在外面有什么事母亲总是第一时间赶到那里,因为父亲是个正直的人,看不惯的事和人爱说直话,喜欢打抱不平,往往得罪不少人,惹下不少事端,而最终父亲又不是别人的对手,每每这时,母亲一出现几句话就摆平。母亲总是解决了这件事又面临另一件事,我爱母亲又不敢亲近她,无形中和母亲在心理上拉开了距离,直到现在。

  总记得小时候的愿望,那是多么希望父亲和母亲能合睦相处不再打架,多么希望高高兴兴地过上一个好年啊!父亲和母亲给我们留下太多的迷惑和不解,幼小的我总在想但总也想不明白。

  后来有一年过年父亲在家,而又没有我,听母亲和姐姐讲,父亲一句话也不说,在菩萨面前跪了好久,然后默默地拿出一只碗和筷摆在桌上。

  走入社会那年,我十六岁,我好象一下子长大了,猛然间我懂了母亲,我为小时候曾有过怨恨母亲的想法而自责,母亲是多么的不易啊,她哪里是凶恶霸道,她是生活所逼,是无奈的宣泄!那么大的一个家全靠她一个人撑着,再加上上几代人没完没了的恩恩怨怨,母亲一个人受着,而那时我们都不理解她,都和她对着干。于是,我拼命赚钱想给家里减轻负担,为的是回报母亲,更多的是想弥补对母亲的愧疚之心,母亲的形象在我心目中一天天高大并清晰起来,同时也理解了父亲。

  九十年代初,家乡开发成旅游区,修了一座大寺庙,父亲每天翻山越岭地到那里卖些香纸挣些零用钱,每天风吹日晒地地坚持了两年,第二年我拿出所有积蓄买了辆货车跑运输。开车回家那天,家乡的老人长辈都朝我竖起指头,那时候家乡是没有女司机的,男司机也很少,更谈不上买车,尽管是小小的货车,但在那偏僻的山村还是稀奇的,所有的人都用佩服的眼光望着我,特别是父亲,整天笑呵呵的,象小孩一样,有事没事时拿着抹布擦着车,整天把车擦得橙亮橙亮的,不让他擦他就就拿眼横我

  那天吃过早饭,父亲准备上寺庙,我拉着父亲上了我的车,我要送他,之后我带着父亲向相反的方向遛了一大圈,目的想和父亲别出一致地呆一下,返回的路上,车速太快,路边一只大鹅突然向我扑来,那时驾龄不长技术不行处理问题不当,眼睁睁地看着从鹅身上飞过,心想,糟了!父亲肯定要发火!我眼前又浮现出当年的那两只小鸡,我偷偷地望着反光镜,看父亲的表情,父亲的脸上一点动静也没有,我暗自庆幸,谁知后面传来急促摩托车声,上面的人大喊停车,我开得飞快,企图逃脱,父亲不停地要我停车,那人越追越近,在父亲的一再要求下,我只好停下车,那人追到我面前一幅凶巴巴的样子,我正准备跟他争辩,父亲一把将我拉到后面,走到那人跟前不停地解释赔理道歉,并一再要求赔钱,那人说:“我本来是要你赔钱的,看在你父亲的面上,算了!”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 (这是父亲第一次坐我的车也是最后一次坐我的车。)

  那次离开家三个月后,家里传来噩耗,父亲病了,检查结果是恶性肿瘤,晚期!犹如晴空霹雳!父亲的身体一向硬朗,在那个年代那么恶劣的环境下都不曾有病,如今条件好了,可父亲却……我不敢相信!当我赶回家时父亲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眼前的情形另我不敢相信,我看到的是父亲和母亲有说有笑相敬如宾,母亲给父亲擦脸,跟他挠背,哄他吃药打针,象哄小孩似的喂他吃饭,这些本来是最平常不过的事,可当我看到那一幕时,我的眼睛湿润了,这是我从小就渴望看到的啊,我盼望了多少年啊,如今我终于看到这一幕了!心中悲喜交集,我以为父亲和母亲不会,在我印象中成天打打杀杀的父亲母亲从没好好地说上一句话,从没象这样亲近过,更没看到他俩同一张床睡过,小时候挨打从来不哭的我,看着父亲母亲亲密的样子,笑着流出了泪,父亲有时还和母亲说着悄悄话,我好奇地拉着母亲问她父亲说的什么,母亲面带羞色地告诉我,父亲跟她说:“我想通了,我再谁也不顾,只顾你,我再听你的,等我好了我俩好好地过……”我为我可爱的父母亲感动着,可这一切来得太迟了!这该死的病啊!

  两个月后,又传来消息,父亲快不行了,做手术后的父亲癌细胞扩散,我以最快的速度开车回家,父亲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眼角的泪水未干,我抓着父亲的大手,抓着这双曾给我温暖的手……我恨自己,在父亲最需要儿女时,我却不在他身边,还在想着赚钱,可赚到钱有什么用呢?我的父亲没了!世界上我最爱的人没了!可是父亲啊,女儿赚钱就是为了给你治病啊,你为什么就不等等女儿呢?哭喊有什么用呢?父亲已离我们而去。我把自己关在房里拼命地撞着墙,心中悔恨交加,还没来得及孝顺父亲,他就这样匆匆地走了,可有些事可以做到的啊,而我没有做到,谁知道父亲会这样匆匆地走呢?心里道不完的悔和痛

  父亲就这样走完了他的一生,我不敢说父亲和母亲的结合是不是一种错误,也许他们的性格不合,但我想更多的是上一辈的恩怨造成他们之间的误会和矛盾,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某些因素又使他们的矛盾激化,就这样日复一日地恶性循环,总之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我还是看到了他们的互相依恋,尽管来得太迟。

  父亲离开我们的那段时间,母亲不吃不喝,我知道那是母亲撕心裂肺的痛!

  父亲走的那年,他57岁。

  看过“父亲母亲文章”的人还看了:

1.写给父亲母亲的一封信作文800字范文4篇

2.父母去世纪念文章3篇

3.我的父亲母亲影评3篇

4.感恩母亲感恩父亲散文

5.父母母爱文章3篇

77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