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亲情文章>

寻回忆母亲的文章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对母亲的追忆,还存在多少,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寻回忆母亲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寻回忆母亲的文章:母亲节里忆母亲

  5月12日---母亲节

  在这祝福满满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你----我亲爱的母亲。

  2009年10月21日晚上8点30分,母亲走完了她61年短短的人生旅程,带着彻骨的病痛、带着满怀的遗憾、带着深深的眷恋永远的离开了。

  时光飞逝,转眼,母亲离开已有5个年头了。岁月模糊了我几许记忆,时间也冲淡了我许多伤痛。原以为自己对母亲的记忆也会在日复一日的时间轮回中支离,在年复一年的岁月蹉跎中破碎。但是,在这一千多个如水般流荡的时光里,关于母亲的记忆却被冲洗得更加清晰,更加深刻,更加久厚重。

  记忆中的母亲矮小而清瘦、勤劳而善良、隐忍而坚强。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六七十年代,父亲为了我们姐弟几个,经年累月奔波在外做木工及泥水工,只有在农忙收割时才会回家帮忙。平时家里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是母亲一个人独力支撑,老老少少的人也是母亲一个独自关心。白天的母亲也许会忙碌劳作在田野间,又或许会放牧于高高的山林上,又或许会打柴挑担于深幽的大山里。风里来雨里去,一肩挑风雨,一肩披日月,几多汗水,几许疲惫。晚上回到家,忙完了养猪喂狗后,她也许会就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缝缝补补,又或许会做些家用的咸菜。早上4点多钟起床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后来爷爷奶奶相继生病,又是母亲端屎倒尿、递汤送药、洗衣做饭服侍于床前,直到爷爷奶奶无憾的离去。

  母亲就是这样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忙碌疲惫中、清贫困顿中透支着她的青春、她的健康。用她矮小而瘦弱的身躯为我们遮风挡雨,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让我们健康平安的长大。用她的辛苦与劳累换来我们生活的无忧。用她的善良与坚韧支撑着我们度过生命中所有的沟沟坎坎。

  在母亲的辛劳中我学会了努力。

  在母亲的善良中我学会了感恩。

  在母亲的隐忍中我学会了自省。

  在母亲的坚韧中我学会了坚持。

  母亲的怀抱是我永远的眷恋。

  母亲的离去是我此生的伤痛。

  我泣泪长叹:此生我何处喊母亲?只有在梦里…

  我掩卷长忆:母亲永远在我心中....

  我泣泪祝福:愿母亲在另一时空,岁月静好,安享流年…..

  寻回忆母亲的文章:重阳忆母亲

  过完了中秋,重阳节就快到了。夜幕降临,幽风拂面,记忆的长河恰似一江春水在我心弦萦绕,其中最刻骨铭心的一页,始终属于我的母亲!

  母亲一生勤劳、俭朴、正直、善良,为了儿女不舍得吃穿,她的美德一直在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去勤奋工作,好好做人。她的育儿经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让她的子子孙孙受益无穷。

  做人要孝顺。奶奶有六个儿女,父亲是老大,奶奶家很穷。“我们有的,老人要先有……”母亲始终用行动执着她的信念!小时候,每到周末母亲买些好吃的东西带着我和哥哥一起回老家看奶奶爷爷,有时父亲出差回来带一些“稀罕物”儿,像葡萄干、香蕉等水果,母亲总是先挑一些好的给奶奶爷爷送去。特别是过年,母亲办年货都要准备两份,炸鸡块、炸鱼块、炸藕块、炸豆角、炸馍丸子,样样都得给奶奶家送去。有一年的腊月二十九雪下得特别大,母亲让哥哥步行十几里把年货给奶奶送去,由于雪大路滑,哥哥身上被摔的青一块紫一块。母亲就是这样,始终用她的实际行动来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我们结婚成家后,母亲又教育我们要孝敬爱人的父母,要善待爱人的家人。

  做人要节俭。母亲一生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即使在过去最艰苦的年代,母亲也想方设法变着花样给我们改善生活。做馍时母亲把白面和杂面铺成两层做成花卷,既好看又好吃。母亲做的馍团更好吃,母亲把玉米面拌着葱花在锅里炒炒做成陷,外面用红薯面裹着上锅蒸,蒸熟的馍团吃起来特别香。母亲的手很巧,常把她过去的衣服经过修改,在胸前或裤边绣一些小动物、花草样式的图案,穿在身上很好看,同学们都羡慕我穿的衣服漂亮。相比之下,那个艰苦年代我们吃的穿的都比别人家的孩子强。受母亲的影响,我们长大后也很俭朴,从不与别人比吃穿,摆阔气,而是能节省者皆节省。

  做人要感恩助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母亲教育我们做人的原则。她时常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抱有一颗感恩之心,才能孝敬父母、善待亲朋、回报社会。“帮助别人也是一件乐事。”这是母亲帮助别人时常说的一句话。母亲很热心肠,我小时候耳闻目睹了母亲帮助一个残疾孤儿的感人事迹。邻村一个残疾孤儿与老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很困难上不起学。母亲就经常帮助他,给他送钱、送衣服、送吃的,一直资助他上到初中毕业,又托人在工厂里给他找份工作,帮他娶上媳妇。他也很感激母亲,逢年过节不忘来看看母亲。

  做人要乐观敬业。“干工作没有累死的。”这是母亲生前经常告诫我们的一句话,母亲最看不惯工作上偷懒的人。母亲是生铁冢乡供销社收购点的一名会计,当时收购点的工作特别忙,收购烟叶、棉花、红薯片、红薯粉条、草帽、废旧物品等,母亲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到深夜。记忆中我们是伴着母亲那劈劈啪啪的算盘子声入睡、长大的。让我记忆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弟弟出生的那年冬天,在弟弟出生的前一天晚上,天气突变下起了大雪,母亲在忙完自己的工作后,拖着笨重的身体又帮助其他人把院里收购的棉花全部搬到大棚里面,一直忙到深夜,姥姥责怪母亲不能这样不要命的干,母亲笑着说干工作累不死人,天亮弟弟就出生啦。母亲退休前,每年的先进工作者都有母亲的名字。母亲是个心直口快、心胸宽广、遇事想得开的人。她很知足,经常乐呵呵的,母亲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种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很严重,经常发作,去北京阜外医院做手术,因母亲的病情复杂医生都不给做手术,建议保守治疗,全家人都很担心。可母亲对自己的病情一点也不担心害怕,还是乐呵呵的。母亲去世时,脸上的表情很安详,象睡着一样,没有丝毫的痛苦。听父亲说,在北京看病时,母亲的心脏血管有7处堵塞且很严重,医生说母亲最多能活一年多的时间,因母亲心态阳光生命又多延续了4年。

  九月九,重阳久!在这特别的日子,就让这一页孤舟承载着我的哀思与祈祷,告慰母亲在天之灵。让我们感谢这个传统的节日,让我们更加思念亲人,更加珍惜、善待每一位老人;更加哀思我们祖祖辈辈的先人和已过世的亲人,送去我们对他们深深的怀念和问候。节日来临之际,让我们祝福天下老人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幸福永远!

  寻回忆母亲的文章:忆母亲

  十四年前的那天,一个寒风凛洌的日子。我的母亲——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位慈祥的母亲,带着对儿孙不尽的牵挂,不顾儿女的声声呼唤,永远地闭上了她的眼睛。从此,我失去了一位最亲的亲人。

  母亲今年八十六岁,生在旧社会,从小就跟着外婆讨米要饭,没有读过一句书,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十三岁就嫁给我父亲当童养媳,她不仅饱受生活的折磨,还遭受过日本鬼子的欺凌。母亲曾告诉我,她十九岁那年(一九四四年),母亲背着我半岁的大哥和父亲在地里干活,被几个下乡扫荡的鬼子看见了,他们对母亲穷追不舍,手里还握着长长的军刀,母亲凭借自已的机灵在熟悉的山里东躲西藏,硬是检回了两条人命,事后父母只能痛哭一场,以泄心中的仇恨。

  解放后,生活有所好转,世道也太平了,但由于我家人多劳少,爷爷又年老多病,生话的艰辛不言而喻。母亲一共生了七个孩子,由于当时农村的医疗条件很差,我先后有二个哥哥和三个姐姐病死了,每一个孩子的夭折,对母亲来说都是撕心裂肺的痛,母亲经常以泪洗面、哭得死去活来。尽管如此,母亲还是不屈不挠的地跟命运抗争。擦干眼泪继续承担家庭和生活的重担。

  那个时代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没有男孩子别人是看不起的。母亲四十岁才生下我,一心想再生个男孩的母亲,对我这个不期而至的女儿,不仅不嫌弃反而悉心照顾、疼爱有加。母亲宁可自已挨饿,也要让我和姐姐吃饱。有一天,我看见同伴吃月饼,很嘴馋,回家后告诉母亲,母亲为此走了十几里山路托亲戚买月饼,看着我们姐妹俩甜甜地吃着月饼,母亲脸上露岀了开心的微笑。

  从我记事起,母亲总是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因为过度的劳累,五十岁不到的母亲显得十分苍老,脸上布满皱纹,一双手上长满老茧,就像别人家的老奶奶。我六岁时,唯一的姐姐远嫁他乡,父亲的脖子上又生了个“对口疮”,我也上学了,因此,欠下了几十元的医药费和三元钱的学费。那年春天,母亲每天天不亮就去摘茶,摘一斤才换回三分钱的工钱,不知母亲要赶多少个早才能还清欠款。

  母亲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从未跟邻居红过脸。记得有一次,母亲为了给父亲补身子,把家中仅有的一只老母鸡炖了汤,也没有忘记要送一碗汤给隔壁的五保户奶奶。

  母亲没有读过书,却经常教育我怎样做人。有一次,我从邻居家的鸡窝里捡了个蛋回来,母亲知道后,告诉我饿死都不能为盗,还亲自带着我把蛋还给了邻居。

  父亲患病期间心情不好,经常对母亲发脾气,我看不顺眼就想为母亲打抱不平,母亲对我说:你父亲是个勤快人,现在身休不好,不能下地干活,他心里难过,我们多让着他。

  初中毕业时,我不忍心最让年迈的母亲挣钱供我上学,不顾母亲的极力反对,丢下书包背起锄头和母亲一起去种田;为了照顾两位老人,我放弃了进城的机会,选择在家招上门女婿。

  我结婚时,母亲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她因为多年的劳累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为了让我安心挣钱养家,她把带小孩、做家务的活全包了,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她像疼我一样疼着孙子、孙女。女儿刚学会写字,就在墙上写下了:“我爱奶奶,奶奶爱我”八个大字。母亲的一生都在劳动,没有休息过一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二零零一年冬天,前夫因有外遇天天跟我吵架,有时甚至拳脚相加,为了摆脱痛苦的婚姻,也为了给老人、孩子一个安宁的环境,我含泪借了五万元钱给他作为补偿,与他协议离婚,并且全部承担两个孩子的抚养费。当时,我上有八十五岁的老父亲,下有十三岁的儿子和十一岁的女儿,还有八万多元的债务。是母亲的品格激励着我,让我闯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如今,父亲早已过世、债务早己还清,两个孩子也大学毕业了,生活也慢慢好起来了。

  没有母亲的呵护,就没有我幸福、快乐的童年;没有母亲的勤劳,就没有今天拥有的一切。母亲,如果你还健在,我一定要好好孝敬您老人家;母亲,如果还有来生,我还要做您的女儿。

  母亲离开我们十四年了,但她从未离开过我,母亲的音容笑貌,时常岀现在我的脑海里、闯进我的梦里。十四年过去了,母亲的坚强一直影响着我,让我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十四年过去了,每年母亲去世的那一天,我都要到母亲坟前看看,诉说着女儿对母亲的思念。

  “树欲静而风不止,儿欲养而亲不待”,面对一堆黄土,我只能把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变成一串串晶莹的泪珠洒在母亲的坟头……

  
看过“寻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1.悼念母亲的文章3篇

2.关于怀念母亲的文章3篇

3.怀念母亲的文章3篇

4.悼念母亲文章3篇

5.母亲节怀念母亲的文章3篇

80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