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散文欣赏>散文随笔>

关于描写成都的散文_有关成都的散文(2)

时间: 学良775 分享

  关于描写成都的散文:成都漫记

  一直以来,我对成都的两条广告欣赏有加,“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平常心、竹叶青”。如此精致的广告,必然来自更加精致的山水。前不久终于有幸随国家局的培训班成员踏上了这片土地。所到景区都在群山环抱,苍松绿竹之中。清澈的河水或急或缓的缠绕或穿行在脚下,让人不得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取道乐山,只见山体斑驳如离,佛家的尊严在百年的风雨沧桑中愈见厚重,络绎不绝的朝圣者虔诚的一步三叩,据说隔岸相望的三江源聚汇处新建的高档楼房因了主楼高度超过了弥勒佛71米的标准,至今也无人敢买,足见他在人们心中的神圣。随处可见的出租车车头一律是大佛的标志,让我深信佛教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兴盛是不可避免的。

  都说成都是“天无三日晴”,又说“蜀犬吠日”。我们到峨眉山的那天,万里晴空。坐在全国最先进的索道上,远处的景致历历在目。金碧辉煌的普贤菩萨造像,在阳光下异彩流光,与身后的两座金银大殿组成了一幅吸浩然之气的佛家道场,据说这一道场耗资76亿,开光之日,有上万人参加,仅大德贤能就有几千人。站在山顶的平台山,极目远望,深山沟壑之间,雄伟苍健,让人不得不感叹,人之渺小。峨眉天下秀,此之谓也。真称得上是“天之长子,山之领袖”。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在雨雾中看都江堰。无数次的在史书上读过的故事于眼前鲜活起来。都江堰锁在烟雨之中,静静的让人品味和评判着,分江堤、宝瓶口、鱼嘴和地震中垮掉的秦月楼,仿佛都在诉说那个叫李冰的太守和那段大地震的悲剧——-

  离开都江堰,赶往青城山,心情豁然开朗。青城天下幽,不错的,拾阶而上,古树参天。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青城道观不显山不露水的藏在深山之中,完全没有了峨眉山的大气磅礴。“大道无为”的道教精神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最难得的是如此大名鼎鼎的山至今还有着世界上最原始的索道。有不少景点在地震中损毁无法开放,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对曲径通幽的好奇探索。返回的路上,逗着成群出现的猴子,不知不觉就到了山脚。回头一看,雾气已经弥漫开来了。

  成都之行,一个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到杜甫草堂和武侯祠,便觉得这次山水和宗教场所之行少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有一种错过的感觉。错过也许是一种期待,是另外一种美丽——

  关于描写成都的散文:成都印象

  当九月的雨滴擦去最后一滴眼泪,十月,便在人们的期盼声中,携着一缕暖暖的阳光翩翩而来。

  国庆节,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旅游,已经成为家人最美的期待。成都,是女儿早已锁定的目标。老公与同事相约同行,妹妹一家和姐姐的女儿琦琦,便组成这支不小的队伍。只是今年,爸爸妈妈没有同行,有点遗憾!因为他们要和弟弟一起前往,方便照顾弟弟的小宝贝,我们便不好强求。

  十月一日,黎明时分,我们满载食物,从解放路出发。天空雾蒙蒙的,就像刚睡醒的小孩,还在回味梦中的甜蜜。渐渐地,一缕阳光铺满大地,天空一碧如洗。我们十个人,两辆车,690公里,直奔成都。

  一路上,车辆如蚁,在宽阔的马路上密密麻麻的排列着,错落有致就是最好的描述。透过车窗,两岸青山俊秀,树木苍翠欲滴,稻穗一片金黄,桂花芬芳飘香。

  最美不过十月天,天高云淡,硕果满枝。老公聚精会神地开车,女儿和我的目光总是远眺四周,既要环视周围的“黑马”,还要欣赏大自然的恩赐。

  “妈妈,你看屋檐下的玉米串,金灿灿的,美极了!”

  “妈妈,你看田野的稻穗,沉甸甸的,又丰收了!”

  ……

  女儿的赞叹声不绝于耳,触动我的心灵。让我迷茫的心再一次与久别的故乡连在一起。这不是故乡的模样吗?

  童年的记忆里,十月,该是怎样的忙碌?掰玉米穗,割玉米杆,辫玉米串,挖花生,割稻谷,种麦子,挖红薯……就是十月最好的记忆。爸爸和妈妈白天掰玉米,晚上辫玉米串,年迈的奶奶总是不知疲惫,从白天在阳光下撕玉米穗,到晚上在灯光下摘花生,使我们姐妹也不知疲倦,还乐得合不拢嘴。奶奶常说:“庄稼人,五谷丰登就是开心的事!”尽管那时候,我们似懂非懂,但是看到一家人忙得忘乎所以,心里面乐滋滋的。

  在那样的年代,土地是我们的命根,丰收是我们的希望。对于一个庞大的七口之家,面对四个孩子读书的压力,奶奶和爸妈都是我们艰难的求学之路上最大的支持者和奉献者。玉米,小麦,红薯,哪一样都是学费的牺牲品。女儿没有经历这些贫穷的酸楚,没有辛苦劳动的体会,也不懂得收获的艰辛,但是她能够体会到收获的快乐也让我们感到欣慰。仿佛,耳畔,有一缕阳光,翩翩而来,无比温暖。

  一路前行,一路顺风!累了,停车休息。饿了,分享干粮。不知不觉,已是夕阳西下,成都就已经出现在眼前了。成都七七七宾馆,是我们本次旅行的第一个住处。晚上7点半,安全抵达。房间宽阔,设施齐全。火锅晚宴,麻辣劲道。临江而栖,酣然入睡。

  西蜀第一街——锦里

  翌日,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漫过窗帘,我们便起床,按照计划前行。锦里——享有“西蜀第一街”之美誉的古街,无比诱惑我们的眼睛。

  达到锦里,大约七点。路上,行者稀少,只有我们这一群迷恋者,这么早来找寻古街的风景。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们这群贪婪的鸟儿,满怀憧憬仰望这梦中的宠儿。

  站在“锦里”大门口,金色的两个大字格外醒目!一缕暖暖的阳光略过大门,熠熠生辉,“锦里”这两个字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锦”便是繁华的代名词吧,里面一定是喧嚣的,热闹的吧。

  在秦砖汉瓦的楼宇间,一副对联十分醒目——“史标三国辉秦汉,客聚五洲乐古今!”据说此联是武侯祠博物馆研究员罗开玉2004年为锦里开街所撰,张景岳书。我想这对联正是古老成都与现代成都、开放成都的最好写照。上联“史标三国辉秦汉”指的是“桃园三义”与诸葛光耀秦汉;“客聚五洲乐古今”,指的是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客人快乐畅往于古今之中吧。

  走进锦里古街,古典的褐色木质建筑,散发出历史的芬芳。大红灯笼高高挂,店门敞开喜迎客。特色的小吃,弥漫着川渝的风味。张飞牛肉、汤麻饼、糖人、烤土豆……每一味都让人垂涎欲滴。孩儿们已经忍不住馋嘴,女儿吆喝“妈妈给钱,尝个鲜!”“50元由你支配吧,”看似我很慷慨吧!

  女儿带领着孩儿们在美事摊来回穿梭,我远远地看着。想必是美味馋花了眼,不知道如何选择。

  十分钟过去了,小宝们捧着四小碗烤土豆和两瓶果汁回来了,还满脸沮丧。

  毛毛大声汇报:“二姨,钱不够,只买了这么一点。”

  妞妞说:“东西好贵,买不到四瓶果汁。”

  琦琦说:“真坑爹,学校门口才买五块,这里要十块!”

  馨馨说:“我们上当了,不过已经买了,只有吃了!”

  看着孩儿们稚嫩的小手,高高捧着他们选择的美味,我还是感到有点惭愧。让孩儿们学会当家作主,学会花钱,真是一门学问,看来还得多给他们学习的机会。

  看着鲜红的辣椒皮贴在孩儿们的嘴角,唏嘘着,我就感受到这美食的重口味。懂事的孩儿们,纷纷用牙签将香喷喷的土豆往爸爸妈妈嘴里塞,我连忙拿相机记录了这个画面。学会分享,在今天这个自以为是的社会该有多重要啊!

  古街里,各种艺术绽放光彩!特色的剪纸,活灵活现;逼真的根雕,栩栩如生;莲花府邸,独放异彩;假山长廊,妙趣横生;非洲大鼓,铿锵有力;缘定三生,海枯石烂。游走在这民俗文化的长河里,一缕朝阳翩翩而来,正如生命的延续,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关于描写成都的散文:红袖添香,私语成都

  三月的成都,流光飞舞。霓虹开在城市的路口,像是别家枝头盛放的桃花,只让人匆匆看上一眼,便记住了。转身却也是割舍得了的,若下一次看见了,也没有要拒绝的意思。就像是这个城市的鸽群一样。霓虹是夜间暧昧的丽影,而鸽群却能将这个城市的低矮和高大各自平衡。那些水墨一般的浓雾,也随之荡开了去。

  成都的美都在市井里,没有大鸣大放的张扬。她的美,是收得住的。睡莲一般,安静,且不失观赏性。而这种美又不能让你旁观,你只能走入其中。然后,那种沉静的美,你也收得住,放得下了。不浮躁,且心安理得。

  本是市井生活,却是让成都人活出了另一种味道,也让许多来此地生活的外地人,不遗余力的参与了其中。倒好像是这里没有外地人和本地人之分一样,而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你少见他们的不满。他们的不满是藏在心里的,少对人说,即便是说,你也只是在公交上,巷弄里,听着一群妇人聚在一起,或是一人说多人听,也有多人一起参与的。谈话间充满了生活的油烟味道,你不能说拒绝,也不能接受,只能远远的受着,即使是心里万般的抵触,表面上你也得受着。这不是对生活的妥协,是一种成熟淡定的把握。而更多的人,都是这样受着的。这样受着也没有太多的不习惯,下一个站,或者下一个路口,你也就忘了,即使再次发生,你也会忘记你是见过的。

  就这样收得住自己的骄傲,那你就能更深的融入到这个城市。

  成都是安静的,而这种静不是让人心里不安的静。这种静趋于一种平和,将浮躁不安的人安抚平静,似乎连整个城市所有的声响都是理所当然的。而这种平和的安静也不是随处可见的,只得是你自己细心地去发现的。最能体现这种美的去处便是草堂。

  除去草堂的人文价值不说,你只需要在草堂后门的那一湾茂密的榕树下走一遭便是明白了的。不知是何时生长开来的树,枝叶繁茂,掩盖了道路上空的天色,使得这条街也是低低暗暗的。这种低低暗暗的天色,也就把草堂古朴安静的大门,衬得更加遥远了,像是一个镜头忽的拉开了似的。你就那样静静的立在那里就是了,沉默是对宁静最好的回应。表面的平静也是一种呼应,只是你的心安了,站在那儿,心也是没有波澜的。

  成都的安静是有目共睹的,不是藏着掖着的,那些最能让人安静的地方,却是游人如织的地方。像是广告上看似随意取得的一个景,你就那样有意无意的走了进去,且不准备出来。若不懂得何时收住自己的心,你便是开始沦落了。

  美对于成都是无处不在的,街是美的,人也是美的。街的美,是东门和北门的杂乱无章,这就是地道的生活美。味道醇厚,陈香馥郁。南门和西门的街的美,是直逼人心的美。南门的街从人民南路开始,华丽的张扬着,像是盛开的玫瑰一样,像是邀请,却是拒绝。井井有条的延伸,宽阔,明亮,且是不能居住的。西门的街的美大都是幽深的,天色紧闭的美,像是死守着什么秘密的一样,神秘,且引人入胜。树木高大繁茂,人们深居简出,街上散步的老人,也是那样的风采依旧。你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优雅源自骨子里的骄傲。

  成都是不缺乏美女的,娇小可人,声音里满是柔媚。成都话是软绵绵的,女人说起来更是贴入人心的,恰到好处的安放在人的心上。少了一份做作,即使是做作也是媚态百生的,你不能直接拒绝。成都女子的美,不是直逼人心的美,是安静的沁入心脾的美。若是以为她们只是安静的等待着别人的关怀便是错的,成都的女子,你不能在她的言语上寻找痕迹。只得是在言语背后去琢磨,去参透。也有热辣的,但大都是给你一种不可亵渎的魅力。

  女子的美是最有灵性的,是一种人文情怀的点睛之笔。若是成都无美女,那春熙路的喧嚣便已失色。春熙路便是美女聚集的地方,柔软靠近的芬芳,倒是能让你坐在街边的石凳上,细心地寻找着自己需要看见的那种美了。

  成都的美食也是众所周知的。川菜的麻辣,改良后的,和原汁原味的,你都可以在公交上的电视里找寻得到。需要品尝美食,就需得到市井之中,街边小摊去品味了。一个三轮,一个炉子,一口锅,一锅的串串香。几毛钱一根,你花上几块钱便可以吃个遍了。一直认为成都的美食都在低矮的街区里,从而都不在高楼林立的市中心吃东西。有时你看到被城管驱赶的小商小贩们,竟是想追上前去买一些自己喜欢的美味。这种生活在最底层的美食,也不知传承了多深厚的魅力,竟也能引得西装革履的白领前去品尝。

  美食太多,被人推崇的大都是巷弄里推车上的小吃,也是上不得台面的。你不能将一个放置在煤炉上的串串香放进一个高档酒店,那不是不相衬,而是一种对美的扼杀。这种街边小吃跟小家碧玉一样,不能将她推到人前,那将是把这种美,硬生生的扭曲了。

  巷口茶社里,含烟而笑的妇人。手里和眼里满是麻将的影子,若是谁家一声“胡了”、“杠”便能引起一阵唏嘘。这种市井生活是随处可见的,给人看的姿态似的,也没有太多的难堪。你不能认为这种市井就是低俗,在成都,越是市井的生活,越是有着自己的味道。像是服饰的标签一样,没有那个标签,那件衣服便是掉了档次。而成都在成都人得眼里是有档次的,她的档次不是小家碧玉一样羞羞答答的,而是可以站在台面上给人观看的美。这种美能让你静静的坐着,且不急于离去。只能在心里暗暗的惊叹,又是不得摆在台面上来说的,你是没有办法仔仔细细全都说出来的,说不好,便又是掉了一个档次的。

  在成都麻将的普及应该是最到位的。在成都人的味道里,茶和麻将是不可分割的。少了任一种,便像是菜里少了一料辣味,是不能原谅的。不管是高档的茶楼,还是街边的茶铺,你总是能看到4人一桌的围着,打着成都人自己的成都麻将。说着地方味十足的麻将规则,手边定是有一杯茶,不论是什么档次的茶,都得是人手一杯。

  茶的文化不是成都独有的,但是能让人看一眼就记住的,也就是成都的茶文化。人们对于茶的钟爱应该是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你不能用描述老上海的方式去描述成都,但是成都的味道又和上海陈年的味道是相通的。散漫,且是悠闲。你找不到她的丝毫急躁,似乎她从来都是这样悠悠的走过来的。就像站在一个巷子里,你就坐在一把竹椅上,看着她,悠悠的来,又悠悠地去。身上缠绕的是百合的香,那是收得住的一种百合的香。纯净,且馥郁浓烈。


看过关于描写成都的散文的人还看了:

1.关于描写成都的散文

2.描写成都的游记散文阅读

3.成都锦里游记散文欣赏

4.关于描写成都的散文

5.写成都的文章

86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