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曹刿论战教学随笔

时间: 木兰832 分享

  盼星星,盼月亮,学习啦曹刿论战教学随笔终于盼到你。听说你喜欢曹刿论战这一课,进来看看会更加喜欢。

  曹刿论战教学随笔篇一

  一、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存在两种偏向:一是逐字逐句地串讲,课堂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篇感悟,从整体意会,轻基础知识的落实,学生没有积累文言文知识。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创新,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课堂框架描述: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1、第一环节:从“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2、第二环节: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字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学生自译课文。3、第三环节:思想内容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特别是人物的分析,需要自己理解之处。4、第四环节:拓展长勺之战的战争场面,听“十面埋伏”的名曲,学写古战场的描写。

  三、案例分析:第一环节:从“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选文是名篇佳作,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会对“长勺之战”是怎么取胜的?较感兴趣,会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本文的人文内涵,特别是对题目为什么不改成“长勺之战”等,发生疑问,探究教材的可研究价值。第二环节: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学生自译课文。意在扎扎实实地进行文言文教学。这里说的字词句,主要是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不同的实词,文言虚词,以及文言句子的特殊形式。教学的liuxue86.com重心放在翻译课文上,字词句的学习就会湮没在整个翻译过程及译文中,学生对它们的印象就必然不深。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建筑材料”(词语)和“建筑方式”(句式),当然谈不上知识的迁移。再说,也没必要去整篇翻译,逐字逐句去讲解、翻译,只会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讲到九霄云外去。

  当然,配合教学需要的必不可少的翻译还是要做的。第三环节:思想内容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语言素材,在前一阶段的熟读背诵中,也大致对文言内容有了一点了解。或许此时,他们更想了解文言阅读的规律,此时,正是对学生进行文言语法等教学的好时机。适当的讲解、典型文言语言现象的剖析,都应该在这个阶段完成,因此,语译、讲解应该成为这一阶段重要的教学方法

  第四环节:拓展长勺之战的战争场面,听“十面埋伏”的名曲,学写古战场的描写。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多角度的观察,更新途径重新审视,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发现知识,发现感受,乃至发现自己。这时他们的关注点从对语言知识的转向存在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与美学价值。能够到达这个阶段,那么,学生的文言能力应该是基本形成了。对于“鉴赏层”的,就应该避免逐词逐句的串讲、翻译,立足于整体的欣赏和把握。课后拓展:除了课堂教学上要注意,语文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日常作业、作文、课外阅读指导、兴趣小组或讲座等活动的作用,有计划地综合运用,让它们围绕课堂知识讲授的中心,在思想和认识上作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发现文言文的博大精深,激励学生继承与发扬古代文化精粹。

  四、反思本节课运用了合作研讨的教学法设计教学,强调学生在合作中发现和探究,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自由、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精神和创新意识。将创新教材、创新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二

  一、教材《曹刿论战》是九年级下半学期的一篇重点文言课文。我通过学生自己创作的几幅画用辩论的形式,把有关课文的阅读理解教学放在对画的理解上,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和领会作者的表现意图。由于我教的学生平时就进行过以画传情的训练,例如给课文《故乡》画插图、给文言文《桃花源记》画插图、给每周一诗画插图等等。所以这次给《曹刿论战》画插图从任务的本身来看是没有难度的。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学生的辩论,而难点也是学生的辩论,这是教师无法可以事先控制的。所有的一切取决于临场发挥和临场调控。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必须要符合两个特点:即可操作性;可检测性。首先,从可操作性这一层面我的目标是: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通过辩论和探讨了解他人队课文的不同理解,达到互补促进的目的。其次,从可检测性这一层面我的目标是:通过当场的问题检测,了解学生通过辩论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学生由此也可以知道自己在画面的创作和辩论的过程上可能存在的不足。

  三、教学程序

  关于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我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在绘画和辩论中去学习这篇文章的阅读理解,教师只是起一个调控的作用。设计的本身就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一切以学生的发挥为主,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和舞台。本课的前期准备:男女学生各自推荐十名代表,我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乡人劝说;君臣对话;指挥作战;战后总结),通过抽签男生选择了1和3两个部分,女生是2和4。接着各自回去通过集体讨论对所选的两个部分进行创作,形成两幅插图。然后经过交换,男女生对对方的创作进行集体评议,寻找漏洞和不足,结合自己的理解重新再创作两幅插图,作为当场的展示。

  本课的提问设想事先是无法准备的,因为学生如何进行辩论,会有什么措辞,教师在课前并不知晓,男女双方的辩手也不知道对方会使用什么招数,一切全部是课内的当场发挥。我在课前强调了一点“辩论的依据是课本”。因为我估计学生可能会辩论一些枝节的问题,我希望通过辩论能对课文的整体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对文中的主要人物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评价。整堂课按照介绍、辩论、展示、再辩论的方式进行,最后是问卷检测。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节课采用的是图画结合辩论的方式,从课文本身来看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原文重在“论”字上,语言和形象毕竟是有明显的差异,应该讲是给学生出了一个难题,也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但我的教学初衷不是要求学生通过绘画和辩论一下子把握住文章的精髓。

  其实,对于学生我没有明确的要求,他们能说多少是多少,说得对或者不对(对照认可的标准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要敢说,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每个人对文章都有自己的理解,学生也是如此,她们把理解转化成图画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总有他们自己的道理,我想这就是我这节课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不能令我满意。首先,学生在辩论中往往枝节问题化时太多(以至于检测的时间显得仓促),我不得不中止一次,以提醒双方辩者要以课本为依据,看来此类课教师课前的指导要加强,重要的注意事项要明确。其次,辩论四组图画共八幅显得多了一些,原本我打算让课堂内的其他学生也可以随机发问,增加辩手辩论的难度,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从教学实际来看时间明显不够,所以,我觉得不妨重点突破“指挥作战”这一环节,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曹刿论战教学随笔篇二

  鲁庄公当头儿,够格?

  《左传》中的《曹刿论战》沾了毛主席曾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予以引用分析的光,得以即使在““””那样的极“左”年代也能堂而皇之的登上中学语文课本而不惹祸遭殃,这样,我们当老师的就得以一遍又一遍地以它为点缀象征性的向学生们讲述一点儿可怜的文言知识。?

  《曹刿论战》的确是一篇好教材,好教易学,分析起来得心应手。文章通过战前、战中、战后三阶段中庄公的“鄙”来反衬曹刿的“谋”,正面展现曹刿的深思远虑及指挥才干。

  作为陪衬人物的鲁庄公,也真够“鄙”(在鲁,庄公是最大的“肉食者”,当然“鄙”)。你看他,战前盲目应战,战中瞎乱指挥,战后已获全胜却不知胜所从何来,真是“鄙”得可以。但不知怎的,一看他那副虚心求教的憨态,不仅不生恶,反觉出几分可爱。?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余曾受命去外校讲公开课,讲的就是它。心想,既为公开课,总得出点彩,有点儿新招。于是,常规讲课完毕,我问学生:庄公就那么一无是处,来点逆向思维如何?沉静片刻,发言纷纷。七嘴八舌之下,庄公竟成了极具领导素质的好头儿了。有趣。自此后的《曹刿论战》课上,这一发问,就成了我的传统节目了。?

  是啊,外敌来犯,庄公不假思索即应战,一腔热血可嘉;曹刿请见,不以贫贱拒之而言听计从,破格用人,应属难得;开战后,指挥大权悉数交出,不怕人笑话更没担心大权旁落,这种用人胸襟叫人感动;战后讨教,毕恭毕敬,不敢说虚怀若谷,至少是虚心、真诚。?

  试想,换一位一脸傲气、霸气,专横独断又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自视既为领导就必然高人一等,陶醉于对权力的品味而自我感觉良好,容不得“犯上”,听不得一点儿异样声音,否则即为刺头,是在刁难,是在碍事,是难得管理,不整你个噤若寒蝉不得罢休的角儿,其结果又将如何?群众(下属)畏你、躲你,不屑于理你,成了孤家寡人,其情景又将如何??

  同是《左传》中的《子鱼论战》,宋襄公以“不鼓不成列”、“不重伤,不禽二毛”之愚蠢、迂腐、虚伪和固执而拒绝采纳子鱼的正确意见,其结果只落得军败、自身“伤股”,次年即因伤而亡的可悲可叹为后人笑的下场,实应引以为戒。

曹刿论战教学随笔

盼星星,盼月亮,学习啦曹刿论战教学随笔终于盼到你。听说你喜欢曹刿论战这一课,进来看看会更加喜欢。 曹刿论战教学随笔篇一 一、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存在两种偏向:一是逐字逐句地串讲,课堂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擦鞋教学随笔
    擦鞋教学随笔

    擦鞋是小事,我们可以通过这件小事,看到藏到背后的一点打动我们的东西。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擦鞋教学随笔,希望你喜欢。 一、教学内容及

  • 背影教学随笔
    背影教学随笔

    背影中的情,寄托在细节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在细节中寻找亲人朋友给予我们的爱。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背影教学随笔,希望你喜欢

  • 班主任四月随笔
    班主任四月随笔

    四月,老师的教学随笔中,有老师总结出要走进学生心灵,才能润物细无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班主任四月随笔,希望你喜欢。 班主任四月随

  • 老师教学日记随笔
    老师教学日记随笔

    教育就是为他人送去烛火,从而照亮他人的生活。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老师教学日记随笔,希望你喜欢。 老师教学日记随笔篇一 在培训行业工作也有

105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