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随笔 >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时间: 木兰832 分享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读完后,我们知道曹先生是把国学看成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那么,来看看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希望你喜欢。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篇一

  回到要介绍的曹聚仁的《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第一篇他讲出了他写这本小书的缘由,是因病住院一个护士姑娘问起他关于国学的事情引起他的感慨。曹先生是以反对读经的观点来写关于国学的文字的。以下摘自曹聚仁的随笔:

  “…'国学',乃是外来语,并非国产。日本人原有'支那学'、'汉学'这样的名词,因此,十九世纪后期,留学日本归来的学人,译之为'国学',也就是'中国学术'之意……“

  “一方面,’国学‘、’汉学‘、’中学‘这一类名词,有着和’西学‘对抗的意味,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学是物质文明,中学是精神文明‘,都有着阿Q型的夸大狂心理作用。清末维新志士们,有过这样的话:‘这国故的臭东西,他本同小老婆吸鸦片相依为命。老老婆、吸鸦片,又同升官发财相依为命。国学大盛,政治无不腐败。’有人嘲笑国粹派的复古头脑:‘倘真正是国粹,何必急急去保?’都是一阵见血的讽语。如今是要‘破旧立新’,‘古为今用’,当然不会让年青的一代埋葬到古人的尸骨中去;叫中学生读《国学概论》的开倒车观点,不该再保存着了。因此,我在医院里,便立下心愿,要写一部教育海外文史老师的书,要他们明白‘国学’究竟是什么?“

  可见国学这个词本身生造出来的,很难有准确的定义,泛指是以先秦诸子的学说为核心,包括中国历朝的各种文化。正是由于其概念不清晰,一般人就把所有传统的东西都当成国学去崇拜。国学仅仅作为古代史或古代思想史,应当用科学考证的方法去研究整理,真切的了解哪些经书说什么事情,了解了古代人类在想什么。但认为里面有什么所谓“微言大义”什么“治国真理”就显得十分糊涂了。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篇二

  读书皆曰利,恐书无益空耗时光,实在不是读书的心境。读经典恐其老旧,无法用于当世;读新潮畏其浅薄,难启己身之智。凡种种读书之忧心实扰读书之心境。我觉得闲书爱读就读一点,不读也没什么,至于混饭吃的书(职业所需的技术书籍)还是读一些,我不把学习技术读的书放入我对读书的定义中。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说和发达国家比,中国书十分便宜但读书的人均时间少得可怜,有网友忧心忡忡的感叹中国人过于势利,过于物质,不爱精神上的享受。其实私以为读书并不比其他人类活动高尚多少。作为生物之一的人类仍然是以获取最大生存及繁衍资源为第一目标,读书是实现这个目标的行为之一。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读书获取生存资源的效率太低,也就没什么用了。在遍地黄金的地方,学习提炼黄金的技术是低效的,你需要的是行动起来——捡。因此,经济发展初期爆发户会比较多,他们行动力更强。书读多了,必定犹疑多思。待社会稳定发达,知识的力量才会逐渐显现。人们爱读书与否与社会获得生存资源的方式有关。孔子当年读书算多了,也四处碰壁,皆因当时需要的是打仗、侵略、富国的学问,孔子那些君子学说就显得无用了。

  以上都扯远了,和所要推荐的书无关。曹先生那代学者是真正的读书人。我是赞成曹先生的观点的,我们现代年轻人没必要,也不应该读古代的经书,学习所谓的国学,那些有志于投身中国古代历史的朋友除外。

  以下摘自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那未,“六经”究竟是什么性质的书呢?我们以为《诗》是一部最古的经集。其中小部分是西周的诗,大部分是东周(孔子以前)的诗。什么人辑集的,当然无法考征了。……《书》似乎是三代的‘文件类编’或‘档案汇存’,应认它为历史。……因为它常常被人称引,于是‘托古’的人们,不免来伪造了。现在二十八篇中,有历史价值的怕不很多。……“

  ”《礼》的部分,《礼仪》是战国时代人胡乱钞成的杂书;清代毛奇龄、顾栋高、袁枚、崔述等人,已经证明的了。《周礼》是西汉末年刘歆所伪造的;……。《乐》本无经,古文家造出了’魏文侯乐人窦公献书于汉文帝,乃周官大宗伯之大司乐章‘之说……,其意殆以此冒充《乐经》。《易》,钱氏以为原始的易卦是生殖器崇拜时代的东西;‘乾’、‘坤’二卦,即是两性的生殖器的记号。初演为八,再演为六十四,后人用做卜筮之用,于是有人做上许多卦辞爻辞,正和现在的签词一样。《春秋》,王安石说它是断烂朝报,梁启超说它像流水账簿,都是极确当的批语。那位战国时的孟轲,为了要借重孔氏,于是造出‘《诗》亡然后《春秋》作’,‘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话来。……”

  虽然这些古老的经书,初民留下的文字记录对于古史研究很重要,但说能指导两千多年后的我们学习生活,就太漠视人类的发展了。当务之急,当然是那些专家通过多方考证,也许重要的是依靠考古的发现,来考证古籍的原来面貌。更让人沮丧的是,还有大量的读书人,借着这些古老发出死尸气味的文字,包装浅显的道理或歪理,四处兜售。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篇三

  仁先生的晚年之作。曹聚仁(1900-1972),浙江浦江人,现代学者、作家、报人。曾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学,主编过《涛声》等杂志。晚年移居香港。平生著述逾四千万字,结集行世的有《上海春秋》、《文坛五十年》、《听涛室人物谈》、《我与我的世界》、《书林新话》、《万里行记》、《北行小语》等,凡数十种。这本书缘起于报章连载《听涛室随笔》,成书为《国学十二讲——中国学术思想随笔》。章念驰先生综合二者精心校订而成为三联书店版《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此书梳理中国传统学术源流,自先秦诸子、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迄清代朴学、民国余绪,以时序为经,以流派为纬,博引文献,又不乏裁断,故行世以来,颇受学界推重。由于文笔清新洒脱,论说平实易懂,普通读者亦可借此得窥中国学术思想堂奥。可以说是一份简明的中国学术思想史“地图”善本。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相关文章:

1.“整理国故运动”衰歇原因探究

2.作家写鲁迅的文章

3.法律界必读好书:北大国际法学院书单

4.推荐大学生暑假必看的课外书籍

5.推荐大学生暑假必看的课外书籍

6.中外文化的随笔

7.有关《庞朴学术文化随笔》

8.存斋随笔的相关内容

9.平凡的世界阅读笔记3篇

10.池莉散文熬至滴水成珠

1283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