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幼师五月份随笔

时间: 木兰832 分享

  五月,幼师都写什么随笔呢?那么,来看看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幼师五月份随笔,希望你喜欢。

  幼师五月份随笔篇一

  有人说,一个人分为情商和智商两个部分。情商高的人,智商不一定高;智商高的人,相反,情商也不会高。如果这有科学依据的话,情商和智商都高的人,应该是少之了了,实在是难得的。不知道在一个城中心的小学当老师是不是一种幸福,总体来说,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也许不太了解孩子的心理,但是经过了快两个学期的相处,好像从一个个个性身上找到了某些共性。一般来说,现在的家长在总体学历上来讲,肯定是比我们成长的那一代的父母是高的,而且大部分家长或多或少也朦胧地对“教育”这个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这是从我自身的经历出发的,因为我们成长在农村,父母学历也是不高的,只记得小的时候父母也不太过问我的学习,一方面,他们不太懂得,另外一方面,他们也无心去过问,更无从谈起他们有任何的“教育”理念,如果有,也只能算是勉强地说,他们的“教育理念”是“任我自由发展”)。现在的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无论是从质量上来说,还是从数量上来说,都是比我们小时候成长的过程中接受的都要多,可以说,与我们小时候的成长经历相比,这些孩子是幸福的。而且现在是一个独生子女较多的年代里,他们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一个人故然需要有爱才能更加幸福、健康地成长,对于孩子尤其如此。比如现在的很多父母都很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也很尊重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孩子学习成绩考得不好,家长也是报着鼓励的态度,说服自己和孩子,考不好没关系,还可以继续努力。但是,有时候爱就像一展镁光灯,当孩子受到太多的关注,集万众光芒于一身时,孩子们也很容易迷失自我。甚至会变得“唯我独尊“、”舍我其谁“,被自己所陶醉,甚至在任何场合都将自己看成了唯一,自私自利的品性也很容易在这种身上滋生。

  在一次班队课上,我突然问孩子们“你们有没有谁在家会主动帮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一个班48个孩子,自信地举起小手的却不到一半,我不禁感慨道:“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可是也多不幸运啊。”是啊,父母给了他们太多的爱,太多太多的爱,以至于他们将父母对他们的好当成了理所当然,或许母亲就应该每天上班挣钱、下班回家做饭,为我提供我想要的任何物质上的东西。他们习惯了别人为他们付出,习惯了接受别人的爱,却不知道,这种爱是需要回报的,是需要流淌在他们心里的。重要的不是孩子们为不为父母做事,而是孩子们有没有这个心意去做这些事情。我认为,衡量一个人的品性的好与坏,成绩太微不足道了,“要成才,先成人”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可以理解“无论怎样努力还是提高不了成绩”的学生,但却不可以原谅不努力,却也不懂得为人处事,关爱别人的孩子。我一直在思考,该如何让这种对家人、对朋友、对同学、对师长的爱流淌进现在在孩子的内心。也许还需要不断地摸索……

  幼师五月份随笔篇二

  本月孩子们在科学活动中重点是学习有规律的排序,通过观察和操作利用学具的不同颜色和形状来完成有规律的循环排序活动,孩子们先是观察老师的范例,老师引导小朋友观察发现老师摆好的学具中,都“藏着”什么规律?请你大声读出来。小朋友通过观察基本上能发现颜色上和形状上有循环变化的规律。通过摆弄与操作,孩子们发现了规律的特点是“重复”,于是老师引导小朋友说说生活中大自然中什么事情是有规律的?白嘤咛第一个就说:月亮的变化时有规律的。(原来以前的时候,妈妈在中秋节期间和白嘤咛观察记录过月亮的变化,白嘤咛一下就想起来了。) 赵佩希:“太阳晚上落下,早上升起来是有规律的。” 王梓如说:“早晨上幼儿园。晚上回家,每天都这样,是有规律的。”乐乐说:“钟表是有规律的。陶陶说:花开花落是有规律的!萱萱说:秋天落叶、春天长叶!明明说:秋天大雁到南方,春天又回到北方。朱朱说:城铁的进站和出站都是有时间规律的。王子正说:每天都有:早晨、中午、晚上。莹莹:大钟12个小时转一圈有规律。琪琪说:树叶到秋天就会变颜色……

  注重用引导的方式,鼓励幼儿发现和思考。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须知,任何一种创造性思维都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任何一门学问都是要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传递——接受;现代的教学模式应该是:问题——发现。在问题——发现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性语言。

  再如:在本月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都大胆在集体面前讲了“我最喜欢北京的……”,琳琳小朋友和妈妈准备了:“我喜欢北京的的水,北京是个缺水的城市,我们都要节约用水”。闫睿褀的问题一说出来,老师就引导小朋友讨论:在幼儿园我们应该怎样做就可以节约用水呢?小朋友马上安静下来思考:又是白嘤咛第一个发言:她说水管的龙头开小一点可以节约水,萌萌说:“老师给倒的水全都喝下去!”明明说:洗手时手上不要抹太多的香皂,可以节约用水!于是老师又把问题留给小朋友:“回家以后再和妈妈讨论一下,看看在家里还可以怎样节约用水?请把你想到的办法用相机拍下来,拿来给大家讲一讲吧!”结果在家长们的帮助和参与下,很多孩子都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和设计出了节水方案,家长们把孩子想出的办法拍成照片,又用照片做成了PPT的图片,使孩子们也能用PPT和同伴交流了,兴趣很高,效果很好,孩子们的节水意识建立起来了。

  尊重幼儿,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需要种类很多,即尊重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赞扬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等。我们老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满足幼儿的需要。儿童是稚嫩的,无知的,但是儿童本身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能和可塑性,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起到引导儿童成长,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霍林斯基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作为一名幼师,只有尊重幼儿的人格,顾及幼儿的自尊心,幼儿才会更加理解、信任老师。总之,在尊重中赢得每个幼儿,在尊重中让幼儿获得激励,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投入更有活力,更有生机。我们的幼儿教育之路越走越宽敞,越走越明亮。

  幼师五月份随笔篇三

  进入大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做好幼小衔接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什么是“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其实就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幼小衔接工作就是帮助幼儿形成一种适应小学生活规律的行为模式。而这项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的不仅仅是说教、检查,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将其细化,具体的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点滴积累、培养、逐步的形成、完成的。

  1.关注生活细节促进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立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的教育是保教结合的,老师会对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给予细心的照顾。而升入小学后,在仅仅1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里,孩子们要完成喝水、小便、放松调节自己等多项内容,容易出现下课了先去玩,等到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才会急急忙忙去厕所或是来不及喝水和上厕所就上下一节课的现象,久之对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大班的孩子们已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但幼儿园里教师不间断的提醒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许多孩子如果没有教师提醒的话,自己是想不起来该喝水还是入厕的,所以从本学期开始,我们的工作重点就不仅包括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自我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指导行为中细节的转变来促进培养孩子自理、自立的意识。如:

  (1)、从最初的每次活动后都要求孩子们去小便、喝水改变为每次活动前询问刚才是不是都去喝水和小便了,同时由生活班的老师负责监督饮水量、幼儿记录喝水次数等来使孩子养成在活动间歇时间里首先做这些事情的习惯。

  (2)、在天气预报的环节中,加入与昨天气温相比较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受温度的升高与下降,讨论应该增还是减衣服。同时,在户外活动前,孩子们穿脱外衣的环节中逐步减少教师的帮助成分,教会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如学习自己拉衣服拉链;对着镜子系围巾、戴帽子;当羽绒服太长、太厚系不好拉链的时候,两个人一组互相帮助等,让幼儿学会照顾自己,解决一些经常会遇到的小问题。

  (3)、提供自我服务工具,培养保持着装整理的习惯。在生活区提供镜子、梳子、发夹等,男孩子和短头发的女孩子午睡后自己梳头、进餐后看自己的脸是否清洁、外出前戴帽子围巾等。而对于冬季里幼儿露肚皮的现象,我们由原来的多次提醒和帮忙改为要求幼儿随时掖好衣裤,并请小朋友互相检查督促,使孩子懂得注意自己的仪表和着装,既是尊重别人,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益。

  2.调节说话方式提高幼儿的听觉理解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还包括由于听不懂老师提出的要求,造成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差。分析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小学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讲话方式不同;二是孩子不会倾听,不能够抓住老师说话的重点。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调节讲话方式是关键。

  (1)、讲话突出重点,忌罗嗦。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幼儿园的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活动时,都比较有耐心,会很细致的说明要求,有的时候还会形象化、具体化的加以说明,这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大班教师来说,要控制自己的就是要避免罗嗦,不要怕孩子听不明白而反复强调要求,如:在集体活动前,我们就会提出好多相关的要求,像玩具收好,手放好,别讲话,眼睛看老师等,其实一句“请小朋友坐好”就可以表达所有的要求了。久之,形成了孩子们听话时只听老师不让做什么而不明白老师到底让做什么,行为的自觉性必然会降低。所以说:教师提出要求前一定要先理清思路,明确自己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然后用最直接简洁的语言提出要求,使孩子能明白老师让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就可以了。也许一开始的时候幼儿会出现一些抓不住重点,无所适从的现象,但是,教师说话方式的改变一定会促进幼儿倾听方式的改变,所以改变中的不适应和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而我们要做的工作就包括把这个适应过程提前到幼儿园而不是推到幼儿升入小学以后。

  (2)、要求只讲一遍,忌反复提醒。

  留意到自己的说话方式,我又发现了一个工作中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虽然在活动前强调了要求只说一遍,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却由于担心孩子们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不断的提醒孩子们注意这样、注意那样,结果孩子们会产生依赖性:我听不清要求没关系,反正老师一会儿还会说的。所以,在活动中我们还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反复提醒,使幼儿懂得老师提出要求的时候不认真听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容易弥补的,从而督促幼儿形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3)、教师要及时采取与要求相对应的措施,忌虎头蛇尾。

  也许是由于幼儿园里工作的琐碎,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很喜欢随口就提出一些要求来,也容易出现执行起来虎头蛇尾的现象,这就造成部分孩子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不以为然,得过且过的不良习惯。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就尽量少说一些不必要的要求,而对必要的要求提出后则一定坚持严格的执行,并针对幼儿的表现及时总结,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一个要求就有一个结果,让孩子知道老师提出的每一个要求都是非常重要并应该自觉、认真地去完成它。

  3. 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

  大班强调学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并不等于这项工作只局限于大班阶段,其实,整个幼儿园的教育都是在为幼儿进入小学乃至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教师的指导重点也应该更多的倾向于帮助幼儿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的引导也是循序渐进的,每当一个要求转化为幼儿自觉的行为习惯后,教师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一切好的习惯都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从中班时期开始就有的值日生工作,原来是由教师每天插卡,在值日板上显示出来并由教师每天提醒,后来变成值日生插卡家长督促提醒,现在是不需要提示,每个幼儿都记得自己哪天值日,该做些什么工作;而值日生的天气预报也由原来的有人记就可以,到约定谁记录再到现在全体值日生参与预报;幼儿记录天气预报的方式也由最初的绘画记录到符号记录或是文字记录再到现在一些幼儿不用记录而直接凭记忆预报,关注天气变化已成为幼儿生活当中的一部分。看起来每天都在重复的值日生工作,却在这循环的重复之中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孩子们行为的动力由最初的教师推动逐渐进入到了幼儿自觉在集体中承担一定义务和责任的阶段。要促进这一转变,教师必须善于从幼儿的现状中发现问题,找到帮助孩子实现行为自律的突破点。以做智力训练为例:我们发现做题时有的孩子很认真,但是不得法,做起来很吃力,还有的孩子很聪明,但是不认真,常常由于马虎出现问题。这里就包含了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契机。于是,我们从最小的环节抓起:拿到智力训练题第一件事——在第一页的上方写名字;接下来观察每一道题,根据提示中的符号猜测题意;然后听教师讲解每题的要求,操作,最后自己检查一遍,交上来。这是一个流程,在经历了由教师提示到慢慢自觉完成的过程里,大部分的孩子都形成一个良好的答题习惯。但习惯不等于定式,实现自律还必须学会解决一些问题,如:我们发现在做题的过程中有的孩子遇到难题后会停滞不前,就教他们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先放下,做后面会的题目,最后想这个问题,以免耽误答题;有的孩子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后为了改正错误把卷面画的乱七八糟很沮丧,我们就告诉孩子尽量想好再做,一旦发现错误后可在上面打个叉,在旁边写上新的答案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对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意志品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4. 注重个体差异的不同教育方式、方法的训练培养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教育目标要着眼于幼儿一生的发展,但在具体工作上则一定要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中。学前教育准备工作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而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这些具体细节的训练、培养和引导,来帮助孩子们积累起更多的生活、学习经验,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心去迎接展现在他们面前的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幼师五月份随笔相关文章:

1.学前班幼师教育随笔

2.中班幼师教育随笔

3.关于午睡的幼师随笔

4.中学语文教学计划3篇

5.幼儿教师述职报告范文6篇

6.2016年幼儿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7.小班11月份总结

8.小班观察记录笔记

9.幼儿园新教师培训计划3篇

10.2016年春季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幼师五月份随笔

五月,幼师都写什么随笔呢?那么,来看看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幼师五月份随笔,希望你喜欢。 幼师五月份随笔篇一 有人说,一个人分为情商和智商两个部分。情商高的人,智商不一定高;智商高的人,相反,情商也不会高。如果这有科学依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28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