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随笔 > 课题研究教育随笔

课题研究教育随笔

时间: 晓红1066 分享

课题研究教育随笔

  课题研究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有新的认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课题研究教育随笔,希望您喜欢!

  课题研究教育随笔篇一

  去年,我校申请了泰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农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一年以来,理论学习、培训及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思路,也使我对特殊家庭学生有了新的认识,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力去关爱这些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现状,寻找相应的对策。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题会议令我豁然开朗

  开题会议上由课题负责人作课题开题报告后,市级、县级各位专家提出了一些精准的问题给我们讨论,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议。我清晰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觉心中有底了。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特殊家庭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常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总是被单独教育的对象。到底他们的学习现状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况怎样?我们很需要去多加关注这些问题。可是我们注意到也有个别特殊家庭学生各方面表现非常优秀,令老师也暗暗钦佩。这些表现优秀的特殊家庭学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鉴他们的优点去帮助那些学习困惑的特殊家庭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理论学习。 经常性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读书摘记。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理论学习,及时了解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的概况,学习他人好的经验。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特殊家庭学生教育个案。我每一次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案例时,都得到一次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遗憾。每每过后,我都会不断督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的教育任重道远

  当我越深入了解这些学生,我的心情越复杂。他们的境遇令人担忧,他们是社会上最孤独无助的群体,他们的心中渴望理解和关爱。有些特殊家庭学生因为爱的缺失,成绩下降;有些学生由于教育不当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的父母导向而成为问题学生。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应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爱。关心一下特殊家庭学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饱;天气寒冷了,他们有没有添加衣物。他们学习上有困难时,多给予帮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时多与他们谈心沟通。还可以教育其他同学多帮助他们。让这些中学生感觉到虽然远离父母亲,却没有远离父母般的爱,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和渴望。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农村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笑对人生,健康成长!

  课题研究教育随笔篇二

  我校自2009年3月起承担了市级的一项关于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经过一年多的考察、研究、探索、实践,在2010年12月结题,这一路的走来,收获很多,感触颇深,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我们的课题研究主要从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三个子课题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考察、研究。

  1、 行为习惯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要求学生做好行为规范之前,我们教师要先为他们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然后再强调学生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要得体,要适宜。通过一年来的培养和教育,学生基本上能够对于长辈和老师报以尊敬和善的态度;对于同辈,能够做到友善亲切,团结互助。例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进办公楼要轻声慢走,不能大声喧哗;进办公室要先敲门,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进去;上学放学要遵守交通规则;升旗集会时保持安静等。“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坚持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着手,让学生从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从而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此次课题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2、生活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一生的身体健康。”对于学生,在学校里就必须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头发、指甲不要过长,不要在衣着上与他人攀比。自己的学习用品也要摆得整整齐齐。另外,生活在集体中,除了保持好个人卫生,还要爱护班级的卫生。做到积极做值日,不乱扔杂物。而这些,我们也发现学生们已逐渐做到。

  3、学习习惯

  (1)制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定期树立目标,确立自己的赶超对象,给自己的前方竖一面红旗。这样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就不会再感到无所事事,没有压迫感,而成绩也在追赶目标的过程中提高了。

  (2)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办事要讲究效率,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在课堂上,而利用好课堂40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成绩优异的必备条件。

  (3)积极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对新知识巩固复习的一个过程,是检查自己一天的知识是否掌握了的过程,也是一个预习第二天功课的过程,虽然一年级没有书面作业,可为了让孩子养成每天要完成作业的习惯,我们要求任教老师每天都布置读的作业,并且让家长签名,以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并且及时检查,查漏补缺。

  (4)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现在的孩子也许是娇生惯养,上课写字时总喜欢趴在桌子上,尽管总是提醒,可还是坚持不了几分钟,我们在课题研究这一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比较多,从开学初就强调各年级语文教师对写字的“三个一”每节课严格把关,并在学校进行比赛,并对获奖班级进行奖励,鼓励好的带动差的,现在学生的书写习惯已经基本养成了。

  三、注重学校与家庭的有机结合

  一个人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单靠学校教育是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而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和家庭,所以学校教育更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只依靠学校一个阵地,要随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家长工作,请求家长在家里也要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把家庭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轨道上,成为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例如,每天作业、课堂订正让家长签名,这既能让学生重视作业,按时订正,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每天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也需要家长的及时监督、培养。在这一方面我们所做的工作有点欠缺,这一方面的工作有待于提高。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师教育学生是非常辛苦的,但教师默默的奉献也是有意义的。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生。我们今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养教育学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们的一生,乃至于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所承担的这一项课题也具备一定的意义,我会继续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研究下去,对于他们存在的问题深刻反思,帮助孩子努力改正。

  课题研究教育随笔篇三

  现代语言学认为,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口语交际并不是简单地等于听话加上说话。听话、说话往往是单方面的活动,而口语交际则是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比单纯的“听话”、“说话”要求要高,除了听得明白,说得清楚之外,还要根据对象和场合恰如其分地予以应对。据闻,歌唱家关牧村曾去英国访问演出,在一次酒会上,主人开玩笑说:“你的歌喉太迷人,我们要用市长来交换你!”关牧村微笑着回答:“实在对不起,我只能把歌声留给你们,因为来的时候我把心留在祖国了。”主人诙谐幽默,客人答话更是大方得体,既不失对外国友人的友好态度,又把自己热爱祖国的一片真情充分地表露在他们面前。由此可见,口语交际能力,乃是一种在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敏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的能力。教学实践也证明听话、说话的能力,是在长期语言实践中历练出来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应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有三个主要方面:

  一、规范与提高小学生的口头语言。儿童进校前是在自然状态下学习语言的,而且往往带有自己的特定的方言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刚入学的儿童,其口头语言普遍存在着缺陷,如说话不完整,缺乏条理性,用词不当,夹带方言土语,常有重复等等。儿童入学后,教师应注意用书面语言来规范儿童的口头语言,要求他们坚持说普通话。在儿童表达时,教师随时、及时地纠正其语病,并要求他们说话完整清楚,让对方听明白。

  二、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他们“听人说话领会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要注意言谈举止,讲究文明礼貌。有没有礼貌直接关系到口语交际的效果,“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一、结合生活实际练习。

  在训练口语交际的方法上,强调的是双向互动,这是不同于以往说话训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的训练都是现实的口语交际,至少也要让学生感到是现实的口语交际。用于永正老师的话说,就是抓住生活中提供的交际机会进行口语训练,或者是在课堂中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是相当频繁的,我们要善于抓住生活中提供的交际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开学了,班上来了插班的同学,老师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和“互相介绍”。学校开展读书活动,老师在班上组织学生进行“小蜜蜂读书交流会”,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把自己一些好的做法或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因为某些原因需要调课,请学生帮忙找科任老师协商……笔者就曾经有过这么一段经历:老师正在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兴致昂然地陶醉在课文的情节中,可是隔壁教室却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吵叫声,影响了大家的学习。学生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向门外、窗外投去很不满的目光。老师便抱歉地对孩子们说:“大概是别班的同学在玩游戏或比赛什么的,太激动了。这可怎么办呢?”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便七嘴巴舌地帮助出主意:“去向他们提意见。”“找上课的老师说一说,让他们注意点。”“好,咱们就派代表去说一说。”

  像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就能够发现不少有意思的口语交际训练的课题。

  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事事都在生活中进行,所以大量的口语交际训练还是模拟性的,即采取创设交际情境的方式进行口语训练。以下是于永正老师的一个课例。

  于老师一走进课堂便对小朋友说:“这节课我来画几朵美丽的菊花,小朋友一边看一边练习说话,好吗?”说着,便伸手去拿彩色粉笔。可是,粉笔盒里没有彩色粉笔了,于是抱歉地对小朋友说:“真对不起,老师太粗心了,没有彩色粉笔,这可怎么办呢?”老师的话音刚落,小朋友便七嘴巴舌地帮助出主意:“去借!”“去向一(1)班的李老师借!”“可是怎么借呢?该向李老师说些什么呢?”这样老师就把儿童带入情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老师告诉小朋友,借东西要说清楚借什么,借多少,还要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当儿童领会了怎么说之后,老师便在课堂上组织他们进行演练。

  通过抓住契机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还要有双重的角色意识。教师和学生,除了构成教与学的双边关系之外,还要像日常的口语交际中的某甲、某乙那样,构成交际关系。

  二、通过读写促听说。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孤立地发展的,口语交际能力与思维能力等息息相关。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口语交际的能力。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组织交流讨论。要抓好朗读、背诵、复述,注重语言积累,注重语感培养。让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多读报纸,多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等等。这些训练抓好了,就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323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