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随笔 > 游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有感随笔

游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有感随笔

时间: 陈响897 分享

游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有感随笔

  原标题:漂亮的佛像会说话

  十年前去过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那时候,仅是将这两个地方当成了旅游景点,去了、看了也就结束了。

  龙门石窟群和云冈石窟群给我的感觉更多是震撼,在一个山上雕琢那么多佛像,工程非常浩大,看起来很美,但是,他们有多美,在参观的时候我还是说不清。

  第一次对佛像感兴趣在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进门的第一个展厅就是“中国雕塑馆”。看到这个名字,我觉得还有些奇怪,雕塑是西方的东西,中国什么时候有雕塑呢?进得展厅我马上知道我错了,中国不仅有雕塑,而且雕塑艺术早于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我们雕塑的主题跟西方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宗教题材,我们雕的是山石、木头,塑的是泥胎、夹苎胎或者金属胎(晚期),西方人雕塑的是石膏;我们雕塑的是佛像,西方人雕塑的是各路天神。

  之所以在上海博物馆被震撼了,因为展厅里的塑像摆得非常贴近观众,不像别的博物馆,物品摆的特别远,且还用大罩子罩着,让你不着边际。上海博物馆的雕塑品都是不加罩子的,展品按照时间轴摆放,游客可以近距离地接触文物,甚至可以触摸。

  通过抚摸雕刻的纹理霓饰,实现与古人的心灵沟通,那一座座静立的石雕像,简直就是过去能工巧匠的代言人,因为它们的存在,让我们这些后人知道,远在1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的艺术水准就已经达到了今人无可企及的高度。

  从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元,一直到明清,每尊佛像我都要端详很久,以此来表达对古代匠人的尊敬。记得有一幅雕像,像连环画一样,从上到下有几十个画片,有二十四孝故事,有忠孝仁义故事,因为故事中有相同的人物出现,比如奶奶给孙子讲故事,或者是奶奶给母亲及婶婶们讲故事,虽然画片不同,但是不同画片中人物是一样的,这真的是非常神奇的事,要知道,在北魏时期,那时候没有照相机、复印机,那位匠人是如何做到不同画片中相同人物的外貌相同?我不知道答案。这样的画片有底稿吗?假如要是出现差错,匠人如何开始?现在有粘连技术,有修复技术,那时候什么都没有呢!一块碑也许就是一个匠人的一辈子,他是怎么挨过来的,他是怎么造出这幅作品的?

  在陕西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我的外甥问我,为什么古代的匠人做出来的东西那么好?我跟他说,因为这些匠人在拿生命做一件东西。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庙里要修建两座佛殿,寺主请了两队匠人,匠人的工钱以佛殿修成后香火的旺盛程度来确定,香火旺的佛殿,工匠可以拿走一半香火钱,香火不旺的佛殿,工匠一分钱拿不到。

  结果是什么?拿不到工钱的老板,通常只能选择在工人面前以死谢罪,不然,他对不起跟着他辛苦干活的工匠。因为不愿意承担以死谢罪的后果,所以,在建造的过程中,他们将每道工序都当成了生死。我把我知道的故事讲给了外甥听,我相信他应该听懂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

  现在的工匠为什么创作不出伟大的作品?因为他们像“猎狗与兔子”这个故事中的猎狗一样,猎狗是否能抓到兔子,仅仅决定的是一顿饭,兔子是否被猎狗抓到,最终的结果是生与死的区别。我说“猎狗与兔子”这个故事,仅仅是要说明一个道理,这个寓言故事丝毫不影响我对古代匠人的崇敬!

  佛教对中国人来说非常有意思,这样的有意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是在中国得到了发扬光大,至少在佛教研究方面,中国的高僧大德多于印度;二是佛祖释迦牟尼一生布道,他没有写过书,我们后来知道的佛教典籍都是他的弟子根据他的讲话内容结合自身的修行写出来的。在中国也有这么一个神人,他就是六祖慧能,慧能不识字,但是他能凭着一颗慧心顿悟一切,慧能的弟子根据他讲法内容,整理出了佛教典籍《六祖坛经》,这是继释迦牟尼之后的又一个,《六祖坛经》有点像《论语》;三是佛教非常有意思的是,佛对人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说,只要通过修行,谁都能成为佛。而西方宗教如天主、基督、伊斯兰,他们都是有一个主和神在引导着他们修行和修炼,这些宗教徒不知道(或许知道),他们修行一辈子,也不过是主的仆人或者儿子,这样的事,中国人不喜欢。佛教这么被中国人推崇,是不是有这个内在的原因呢?

  自汉明帝“金人入梦,白马驮经”将佛教引入到中国之后,佛教以多种方式在不同的信徒中传播,在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佛教以寺庙为根据地推广佛教文化,在文化欠发达地区,佛教以口口相传、佛像崇拜的形式得以流传。

  自汉明帝之后,经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中原地区佛教多是以佛教故事和禅宗典籍的形式流传,高僧大德、经书文卷流传下来很多,尤其是达摩西来,在河南嵩山开创禅宗,禅宗文化就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了。而在文化落后的地区,他们以佛像崇拜的形式传承佛教文化,无形之中,他们就给我们这些后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笃信佛教的游牧民族,他们无以表达自己对佛的虔诚,于是,他们的子女或家人就以出资造佛像的形式,延请工匠制造佛像,以备他们随时供奉。这样的现象在北魏时达到了顶峰。个人信仰达到极致的时候,刻佛像以供参拜就会成为“国家”的行为,于是,在北魏当权者的资助下,在“首都”大同就建设了云冈石窟群。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率兵南下之后,他们又将造像事业搬到了他们的新“首都”洛阳,在风景秀美的伊水河边建造了“龙门石窟”。

  造像运动从北魏兴起,一直持续到明朝(清朝之后塑像多,雕像几乎没有了)。在佛教漫长的发展历史上,也曾经经历四次劫难,这四次劫难都是由封建帝王发动的。此后,佛教及其事业在北方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佛教雕塑艺术自然也是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佛像承载了人们的审美情绪及意识形态,通过研究佛像也能知道当年的时尚和价值取向。

  比如北魏时期,由于朝廷崇尚本土化,因此,佛像的脸谱逐渐民族化,衣着上,以前印度的袒胸露臂也逐步为褒衣博带式佛装所替代,由于北魏时人们追求瘦削的身体,因此佛像都是秀骨清像,加上魏晋时期,社会上追求摆脱世俗的潇洒风度,佛像的面部表情也就异常丰富,佛面上常常带着不可言说的深意微笑,似乎极具智慧地洞察了事理和人心,这样的洒脱是魏晋时人们追求美的最高标准。

  到北魏后期,人们的审美开始悄然地发生变化,中原地区的以肥为美渐渐占据上风,佛像开始出现小肚子了,尤其到了北齐时期,佛像的脸型已经变得非常饱满,到隋唐时期,佛像就非常丰满了,宋朝以后,佛像基本承袭了唐以来的“福”相,且以坐姿为主。

  看佛像还是要看隋朝之前的,那是佛像历史上最精美的时期,这样的精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佛像的面部表情,唐朝之前的佛像面部表情是生动的,据说有按照皇帝模样做的塑像,也有按照供养人的样子做的塑像,估计还有匠人按照自己的样子做的,不然哪有那么丰富的神态和表情?明朝以后,佛像几乎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一点区别也没有;二是衣服上的区别,北魏时期佛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衣服的面料很薄、很爽滑;而到了北齐时期的佛像,衣服像是湿透了粘在身上,衣服很薄,线条感非常强;而到了隋唐之后,佛身上都穿了很厚的袈裟,衣服跟身体完全分离了;三是头顶肉髻、头发和眼睛上,北魏时期肉髻高、没有螺发、眼睛大且是长条的,而到了北齐时,肉髻就低了,开始出现螺发,眼睛的线条出现了多变的特征,隋唐之后,佛像眉毛修长,两眼似闭未闭,鼻挺唇薄。

  通过历朝历代佛像的对比,很容易发现,雕刻艺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在退步,通过对比北魏及隋唐之后的佛像,非常容易发现艺术的衰退。外形上,无论是面部五官设计,还是身上的服饰及配饰设计,北魏时很美,北齐时最美,隋唐之后开始失去美,这样的失去可能跟灭佛运动有关,很多美的东西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也有可能是一批匠人心灰意冷,慢慢失去了对技艺钻研的热情;难度上,造像的难度也越来越降低了,这样的降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北魏时期的造像都有背屏,背屏上还有精美的飞天、祥云、龙凤等雕塑,北齐及以后就慢慢没有背屏了;二是佛像的高度非常大,很多都是野外直接作业,依山而雕的,如大同和云冈的大佛,后期的雕像都要小得多;三是构图上,北魏和北齐时,佛像以画片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现在说的“组图”,隋唐之后的佛像都是单个出现的,在设计和雕刻上,两者的难度可想而知。

  漂亮的佛像会说话,它说的是无声的话,这样的话要用心灵去倾听,用细心去感知。

  作者:朱晔

  公众号:东方散文杂志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89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