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探索皇家寺院云寂寺散文随笔

时间: 陈响897 分享

  云寂寺在香火鼎盛时期曾占地百亩,僧人千计,可谓是皇家寺院。下面就一起来欣赏这篇《探寻皇家寺院云寂寺的前世今生》吧!

  原标题:探寻皇家寺院云寂寺的前世今生(上)

  总有一处明媚的风景,需要匆匆赶赴;总有一段纯粹的遇见,不能轻易辜负。就这样一路逶迤行走,奔波在苍茫尘世间,于历史奔腾不息的长河中,打捞风雨沧桑的记忆。看尽万水千山,饱尝人情冷暖,任凭携带肆意磅礴的思绪而来,只要踏进云寂寺这方佛教圣地,风云万端也会变得平静从容。

  云寂寺,亦称云寂禅寺,民间称之为“杜家硙寺”,历史上曾经是全国名刹之一。传说香火鼎盛时,寺院占地万余亩,僧人上千,南北山门朝暮由一僧人骑快马关启。唐太宗李世民曾途经此寺停留拜佛,当地人便笃定地说它是大唐皇家寺院,还听说玄奘西去佛国取经也在这里投宿过,后因明洪武年间寺里出了一位高僧释宝金而声名远播。相传当年寺院殿宇嵯峨,古木森森,有一景观名曰“槐抱碑”,说的是寺内有一古槐,历经沧桑,树身朽空,雷击后树心竟露出一通石碑来,离奇惊世,堪称奇迹。寺院钟楼和鼓楼遗迹尚存,保存金大定十九年所铸大铁钟一口,一千多年历史的石佛像三尊,明释迦牟尼佛像一尊,碧峰禅师、无静禅师舍利塔各一座,这些镇寺之宝默默诉说着寺庙辉煌的过去。

  1、千年沧桑折射的禅意智慧

  几多徘徊,几次寻觅。终于在永寿县甘井镇北五星村见到了云寂寺。独居乡野,善播世间,虽历经风霜侵蚀,却依然庄严厚重,自有一种超脱物外的气质。这座千年古刹,在承载世人的美好祈愿后,将无边佛法融入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之间,那种独有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的神秘气息,总是让人顺利地抵达旷远、苍茫和深邃之境。

  刚进入景区,人们通过车窗远望,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大片青砖红瓦、重梁飞檐的仿古建筑群,伴着飘逸出好听的佛教音乐和诵经念咒之声,让你知道红尘之外,还有另外一方世外乐土。它就是已经声名显赫了2000多年的永寿甘井云寂寺,该寺不仅具有厚重耐嚼的历史,又有雄伟壮丽同时兼备阿娜多姿的身躯,是人们欣赏甘井地域文化、佛教文化、古建筑文化以及休闲观光的一个绝好去处。

  近前看见,寺院山门紧闭,朱红褪尽,门环锈迹斑驳。一对石狮,神态威武,紧紧贴着山门两边的檐壁。山门上方,悬挂着“天王殿”匾额,殿内供奉未来佛弥勒佛,寓意笑迎八方。左右两侧是钟楼和鼓楼,那翘檐和精致的雕花镂刻,透着古代遗风。这或许是一种暗示,在岁月的变迁中,甘井人有种值得他们自豪的历史承袭。

  从侧门踏入这片充满佛法和智慧的古朴寺院,入目便是殿舍楼阁、古木红瓦,两座灵塔耸立其间。迎面是二重殿大悲殿,门前唐玄奘雕像形神兼备,哼哈二将分立门廊左右两侧,他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后殿的送子观音菩萨手托孩童,脚踩祥云,慈目低垂,栩栩如生。殿内两侧,佛的诸多化身塑像,神态各异,很是精美。殿外前后都有汉白玉雕刻的三龙戏珠,活灵活现,仿佛随时会腾云驾雾。

  大殿左侧有两座灵塔,为高僧大德化骨之所。据传,历史上高僧碧峰禅师当年在云寂寺修成正果,葬舍利于靠右的塔下。它苍凉纯粹,穿透岁月,直达心灵深处。伫立塔前,环顾四周,怀想古寺兴衰,恍若大梦初觉。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比碧峰禅师传说更动人,比舍利塔更坚固的,则是经过千年积淀传承于世的大慈大悲大善大爱的情怀。

  梵音袅袅,云寂寺里弥漫着淡淡的香火味。一位中年妇女,手持焚香,口里念念有词,逢佛即拜,虔诚至极。绕过大悲殿,移步第三座大殿大雄宝殿,三世佛像端坐殿中,他们那慈善的双目,仿佛可以在瞬间洞察人心。不经意间,你会领悟,一心向佛,心诚则灵。心里有所寄托,有所敬畏,甚至有坚定信仰,该是一件多么难能可贵和快乐幸福的事情。

  大悲殿外墙“谁在念佛”的参禅话头格外醒目,触动心灵。于是,你猜想,这世上或许真有哪一次参禅诵经,能够体悟清晰凿然的答案,叫人了然于心,拈花一笑,渡此苍茫。那一刻,你突然彻悟,繁华落尽,如梦无痕,其实快乐很简单,就是心无挂碍,安于当下,宠辱不惊,自在做人,少一些尔虞我诈,多一些宽容理解。

  云寂寺保存的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29年)所铸的大铁钟,仍然悬挂于钟楼内,堪称该寺的最大看点。钟高2.5米,钟裙外径1.8米,重达6吨,原木重击,声音浑厚,响彻方圆几里地。比西安钟楼建造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的明代古钟还重1吨,时间也早了差不多300年。比西安市文物局1997年仿制的景云钟(高2.45米)高出0.05米,钟裙外径(1.65米)宽0.15米,重量相当,由此可见云寂寺当年的盛名和繁华。

  细细想来,从进香道的洗礼,到山门的警醒,再到天王殿的笑对一切,大雄宝殿的佛法无边,佛偈的心理暗示,景观布局的静谧,每一个细节都营造了一种让人们安心的禅意空间。

  在这样一个禅意空间,人们自然达到了一种清逸起于浮世,纷扰止于内心的境界。

  前往距离云寂寺两三里路的农田,在种有庄稼地的沟壑边上,看到了这棵有1700多年历史的豹榆树。该树历经沧桑,颇具传奇色彩,既有周太王亲植以纪念离乡的动人传说,又有百姓兴建庙宇以期获得豹榆树护佑的光辉历史。

  远观该树,树冠雄伟,挺拔高大,枝叶葳蕤,浓荫盖地。树高近20米,相当于6层楼房的高度;树身粗莽,树围有6米多,需要7人才能合抱,姿态颇为挺拔。据介绍,这棵豹榆树的树冠覆盖面积达242平方米。

  走近细看才发现,豹榆树树根凸露地面,盘根错节,犹如青龙巨蟒互相缠绕。更奇特的是,该树树皮为灰色或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状薄片剥落后,露出红褐色内皮,凹凸不平,极像豹皮花纹。正是因为树皮像豹皮,所以民间才称这株榔榆为豹榆树。在全国范围内仅有四棵,被专家称为林木中的活化石。

  当地老百姓称这棵豹榆树为“树王”和“神木”,古时每逢出现天灾人祸,村民就会去树下焚香祈祷,供奉祭祀,以求豹榆树保佑家人四季平安,这种习俗如今依然流行在周围村庄的老者中。

  《永寿县志》上记载,该树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传说距今3000年,或者更久,有人说是恐龙时代的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曾经是长在云寂寺院里的树。寺院僧人每夜骑马去关山门的时候,便把马拴在这棵树上。后来,寺院屡遭损毁,只有这株树,郁郁苍苍,坚守如一,充满禅机。

  此刻,携一份诚心,缓缓地一路穿门过院,于佛前点一炷香,耳边诵经声缭绕,一身浮躁疲惫皆随之洗尽,只余下隐在心间的祈愿和残留在指尖的丝丝檀香。这时会发现每一景,每一物,都蕴含着佛理佛法,其间深藏的道理与体悟,三言两语难以道尽。

  岁月轮回,历史在漫长的时光之路上,洒下文明的种子。花朵绽放,开出一个个智慧的春天。渺小的人类如同沧海一粟,在浩瀚的宇宙中浮沉。生命短暂如同流星,却交织着无尽的梦想与困惑。信仰仿佛尘世中的一盏明灯,闪烁着普世之光,引导众生探寻生命质朴而深邃的真谛。

  佛家有云: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如果真如佛偈所言,所有微小即是全部,有限即是无限,刹那即是永恒。那么,生命的消失也就是永生的转换,每个个体连接起来,就是整个人类生命的持久绵长。

  很多佛教徒把学习佛学作为一种教育,能引导人获得大智慧的教育。

  故事说,一位老法师,在垂暮之年想把衣钵传给一个称职的弟子。在他众多的弟子中有三位悟性最高,法师一时之间难以抉择。

  一天夜里,老法师感到阳寿将尽,他将三位弟子叫到身边,每人发给他们一枚铜钱,吩咐各自去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既能填满整间禅房又最便宜。

  两位弟子领命离去,还有一位弟子,不仅没有出门,还守在老法师身边打禅静坐。

  过了一会,一位弟子回来了,他告诉师傅,他买来了几车的干草,足以填满禅房。老法师听后,轻轻摇头。接着,另一位出门的弟子紧随而至。他从袍袖中取出一支蜡烛,然后把蜡烛点燃,整个禅房被烛光照亮,法师露出满意的神色。

  这时,留在他身旁的那位弟子起身,把铜钱还给了师傅,他双手合十,将点着的蜡烛吹灭,把禅房的门窗打开,空中一轮明月,月光如水般泻入房中,顿时,银辉洒满禅房。

  老法师沉思良久,面露微笑,询问第三位弟子何以想到这个方法。弟子回答:“用干草填满房间,禅房不洁而拥塞;用烛光充满房间,虽然可行但不是最好的方法。然而,月光一出现,整个天地都一片明亮,天明则地明,天地明则心明,月光就是我心中的佛。”老法师闻言,脱下袈裟披在这位弟子的身上,微笑而逝。

  如果细细品味这个故事,还会发现,第三位弟子的修为也还不够,月光可以照亮苍穹,填满禅房,星光、微风和空气同样也可以,如果心中有佛,即使没有月光甚至一片黑暗,同样可以用心中的佛光填满禅房。满和空、有形与无形都是相对而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师傅,无处不在的佛光已将禅房填满,无需再填。”

  弟子是否可以这样回答?

  人类生来就有的苦难之中,当属心灵的最为彻骨,比这种苦难更加难熬的是精神上的无知与迷惘。单从引导的意义而言,菩提树下拈花微笑的佛,指引众生心生敬畏,约束欲望,从痴愚和贪妄中解脱出来,获得从容的勇气和享受的智慧。

  气势磅礴,尊荣显赫,却不止于表面的浮华。万象生机蓬勃,感受佛对众生的包容与呵护。庙宇庄严肃穆,塔身轻烟缭绕,令人心神沉凝。雍容端庄的佛像,珍藏千年的铁钟,岿然屹立的灵塔,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甚至一缕轻烟,一声钟鸣,无不浸润着佛光的智慧,质朴而深邃的真谛,可以在处处微小中豁然参悟。

  2、一座古刹承载的血脉渊源

  踏进寺院,你就穿越了时空隧道,你的眼前便会历尽岁月沧桑,积淀出久远历史。

  云寂寺便是甘井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一块传古承今的人文盆景。

  你只有循着思想的翅膀,肆意发挥无尽的想象,细数这千年古刹的兴衰,荡漾着千载涟波。

  你似乎听见历史天空上悠悠震荡的金钟法鼓之声,为云寂寺平添了无数神秘古韵。

  温煦的阳光映在斑驳的院墙上,足以让人心醉,仿佛从这幽深的寺院一路看上去,就可以洞穿两千多年云寂寺的前世今生。

  咀嚼历史,你会茅塞顿开,你会醍醐灌顶,你会豁然开朗,你会大彻大悟……

  这座寺庙所承载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历史沿革令人慨叹。古寺具体建于何时,一直没有准确的说法。据《永徵原稿》记载:“其寺甚古,创建何年代已远无考证”。由此推测,云寂寺的身世,早就成了不解之谜。

  翻阅史料,终于发现了古寺身世的蛛丝马迹。

  云寂寺在金大定四年(1164年)重修时,院内出土了汉锅、汉瓦,由此可以证实,该寺建于汉代。另从出土的唐三彩佛像碎片得知,大唐时,寺内佛事活动兴盛。

  明洪武十六年,重修云寂寺的古碑残碣,其字不可辨,文不可读。

  清道光十三年重修碑记载:“云寂寺不知始自何代,寺内仅留佛殿五楹,碧峰禅师殿三楹。清嘉庆八年,修钟楼一座,戏台三间,山门一所。而碧峰禅师,法重元明,栋宇金身,未及修葺。”

  清光绪六年重修碑记载:“余社云寂寺,迄今创建者非一,重建者屡矣,不意天降丧乱,兵变中将佛祖大殿五楹、三圣殿三楹、后院东西厢房六间,焚为灰烬。四社人与好善者重新修缺。”

  云寂寺始于汉,名于唐,毁于战火,重建于金,在元末明初时达到鼎盛。寺院分为南寺和北寺两部分,依山傍水,气宇轩昂。北寺位于现在的岳御史村,北靠石牛山势,南依岳家咀山梁,依山而坐,静虑神秘,洞悉天下。寺内三大主殿,供奉华严三圣,即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还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大殿。2012年岳御史村在修建梯田时,出土有观音菩萨等10余座石雕莲花台神像,今存于云寂寺内。

  南寺为现存的云寂寺驻地,寺院内曾有上中下三座五进的大殿。主殿西侧有120尊罗汉;西南方的碧峰禅师殿,其南北各有舍利塔一座;佛爷殿下有一条长约2公里通往西南沟的佛爷洞。旧时寺外松柏千棵,中空而枝繁叶茂,数人方可合围。距寺一公里的西北处有养马场、跑马道,饲驯良马百匹。寺东坳里有耕地千亩。寺院大门两边的钟楼、大剧院等建筑宏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就这样,历经几代王朝眷顾,多次修缮,云寂寺规模空前,令人难以想象。据说,原先的云寂寺东西15里,南北30里,北至岳御史村,南至龙回咀,东至西大路坳里,西至武申河。每天晚上关寺庙的南北山门时,要由僧人骑着快马过去,由此可想云寂寺之大。

  可惜的是,历史更迭,寺院也在时代的洪流中屡遭兵燹。1952年云寂寺部分殿宇被拆,后经““””劫难,几乎被全部拆除,仅留铁钟及钟楼,最初的寺庙已荡然无存,现存的钟楼和鼓楼皆是按当时原貌重建。

  近年,随着寺院香火的日盛和寺内主持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城市的云游化缘,恢复了钟楼、鼓楼,新建了几座仿古大殿,俄罗斯红木立柱,优质松柏作檩椽,庙宇宏阔,青砖红瓦,格外气派。如今寺院内外占地100多亩,古老的殿宇已经修葺一新,为美丽的乡村添上一抹深邃的风景。

  经历漫长的岁月,云寂寺已演变为融佛教、道教、儒教为一体的香火寺院,成为人们祈福、求子、疗病、问卦、辟邪的神秘之地。重建后经政府批准,云寂寺辟为佛教开放点,进行正常佛教活动。方圆百里总有数以千计的信徒、游客远道而来,祭拜求吉。逢会之期,院内击磬诵经,香烟弥漫,善男信女跪拜磕头,虔诚祝愿国泰民安。

  走出云寂寺,骤然间回到了尘世之中,嘈杂的热闹扑面而来,让还游离的心神有些猝不及防。寺院的周围就是当地村民的庄稼地,劳作的农人影影绰绰在田地里晃动,此起彼伏的说笑声热情欢快,不远处就是居住的房屋,缕缕炊烟在屋顶扭着腰肢,碰面的邻居在家门前互致问候,跨出家门就可以迈入寺门。

  神圣的信仰与俗世的生活,早已密不可分。仿佛生活正在继续,幸福也可以一直这样延续下去,亘古绵长。

  云寂寺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迄今经过了两千多年的世事沧桑。两千多年来,云寂寺历经战火的无辜洗礼,却像一个坚强的武士,在每一次被践踏后奇迹般地脱胎换骨,将那种皇家风范演绎得炉火纯青。

  作者:宋红军

  公众号:东方散文杂志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探索皇家寺院云寂寺散文随笔

云寂寺在香火鼎盛时期曾占地百亩,僧人千计,可谓是皇家寺院。下面就一起来欣赏这篇《探寻皇家寺院云寂寺的前世今生》吧! 原标题:探寻皇家寺院云寂寺的前世今生(上) 总有一处明媚的风景,需要匆匆赶赴;总有一段纯粹的遇见,不能轻易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关于相枣树的感悟生活随笔
    关于相枣树的感悟生活随笔

    原标题:相枣 在渭北平原闫良境内的石川河沿岸,有一片古老的枣树林,这片古树林因年代久远保护完好而闻名于世,而让她扬名立万、名垂千秋的更是因

  • 彩虹桥游记的日志随笔散文
    彩虹桥游记的日志随笔散文

    走在婺源清华人梦的边缘,去寻找一座美丽的彩虹。 晨曦微煮着朦胧的感觉,日出前的山水苏醒正在进行时。水声在左前方的暗影里响起,黑暗被光明一分

  • 杭州法镜寺游记随笔散文
    杭州法镜寺游记随笔散文

    法镜寺是天竺三寺中其中一个寺院,也是西湖唯一一所尼众寺院,下面就一起来欣赏这篇《法镜寺,他州阳光照诗心》吧! 原标题:法镜寺,他州阳光照诗

  • 潭柘寺寻宝记散文日志随笔
    潭柘寺寻宝记散文日志随笔

    潭柘寺佛塔舍利之谜一直是人们奔跑的对象,不少游客纷纷踏上寻宝的道路。下面就一起来欣赏这篇《潭柘寺寻宝记》散文吧! 原标题:潭柘寺寻宝记 祖国

3889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