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随笔 >

清明为话题的原创随笔:漫谈清明

时间: 凤婷1158 分享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不期而至,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抒发着对祖先和已逝亲人的无尽思念之情。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时光任苒,日月如梭,悠忽一年。往事如烟,前尘如梦,令人感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不期而至。思念亲人的情愫如乐天居士诗云: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种情感不因已逝亲人的离去而使人淡忘。悲伤,落漠、缅怀亲人的心情在清明之日表达的淋漓尽致。在这一天,无论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抒发着对祖先和已逝亲人的无尽思念之情,可谓华夏同悲,天涯共哀。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特殊节日。据史料记载:此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一家老小,全家出动都要去给逝去的亲人上坟扫墓,进行祭祀活动。这期间为表崇敬祖先之意,前一日就开始不动烟火,吃冷的食物,既有扫墓,还有踏青、打秋千、插艾蒿等一系列活动。在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之际,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就是以这样特殊的方式传达着自身复杂的情感,不仅有对人事无常、岁月沧桑的伤感。也有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

  历史延续今天,清明祭扫活动早已移风易俗,简化不少。但在这一天,人们依然去逝去亲人坟前,供奉酒食果品,焚烧纸钱,叩头行礼祭拜。以寄托哀悼思念之情……这一中国民间风俗依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延续数千年而不衰。

  我个人认为此习俗形成应与先秦儒家经典《孝经》一书成书有关。其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有云:夫孝,始于事亲。是说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的。庶人章第六:自天子至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无论尊卑高下,孝道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三才章第七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天经地义,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丧亲章第十八: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亲人逝后在春天和秋天两季进行祭祀,春季即清明。秋季即十月一,天气转冷需给亡人送去过冬寒衣。用以表示活着的人无时不思念亡故的亲人,不仅在父母在世时要恪尽恭敬之心,在老人去世后也要尽到子女在世应尽的本分和义务,只有做到了这些,才算完成了为人子女侍奉亲人的义务。

  基于上述思想及中华民族敬老孝亲传统美德感召,此种美德根深叶茂,已深入到我们中华儿女的血脉灵魂之中。诗经有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羊有跪乳之恩,鸦有返哺之义。人与禽兽之别,唯孝而已!《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清明祭扫,已深入民心,必将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愿世间儿女莫忘亲恩,都能善事自己的双亲!祝天下的父母老人,都能健康长寿,长命百岁,颐养天年!

  作者:刘晓春

  公众号:东方散文杂志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3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