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随笔 >

有关文字的散文随笔:文字不是好东西

时间: 莉莎1168 分享

  学习啦:文字是人类用来交流的符号系统,是纪录思想和事件的书写形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文字不是好东西》这篇文章吧!

  文字是奴隶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产物,但是人类思想的启蒙时代比文字早得多,就是说,人类的思想启蒙并不是文字推动的。想到文字,有时候,我感觉文字对于人类思想的跨越式发展未必有利呢。

  中国有一部被后世奉为“经”的“无字天书”——“易”。虽然后世称它为《周易》,但那只是托名周文王而已,其实“易”很早就在黄河流域流传了,早到什么时代呢?应该是文字诞生之前。没有文字,远古时代的人们接受“易”并没有障碍,相反,它以数字构筑起来的庞大系统使得人们很容易就理解了宇宙和人生的一些大问题,诸如世界的总体构成要素,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社会和人的生理的基本运行规律等等。不可思议的是,那个时候的人们能够懂得“易”,而当代的我们却常常不能完全理解这本书了。

  漫长的封建社会有许多以算命为生的瞎子,有的瞎子就那么“掐指一算”还算得非常有谱儿。我们姑且不谈他们算得准的原因,但是我们都知道,瞎子是看不见东西的,当然他们也看不见文字,可是数字是不需要看到的,数字直接记在心里就是了,这就不影响瞎子“读”“易”了。而我们常人因为可以用眼睛去“读”文字,而我们感悟数字的能力便逐步退化了。因而,并不是瞎子才会算命,而是“读”数字化的“易”,我们常人比不上瞎子而已。

  不可否认,商末周初有一群学者或许包括周文王利用文字总结了“易”,使它成为一部书,这样,《易》能够更广泛的流传和被保存,以后的人们读《易》也就由数字化转为文字化了。我们不能也无法估算文字化取代数字化到底是先进了还是落后了,不过,《易》早先的数字化思维模式却被我们后世文字时代有限的继承下来了。《天方夜谭》设计故事不是一千夜而非要再加一夜不可,《西游记》给唐僧的磨难偏要凑够九九八十一,武艺的类别远远不止十八种但是却总是说十八般武艺,等等。而我们近现代和当代继承数字化思维传统的现象更是相对多起来,电报、电话、保险箱密码、条形码、计算机、数字电视等等,数字化科技给当代人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的便利,而数字化不正是《易》最初思维和表达的主要手段吗?

  那么,远古人类是怎样做到数字化的呢?这个答案对于文字化时代的我们来说是不容易解答的,但是,有三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第一,仰视天象。仰视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能力和权利之一,人类从数星星中发现了宇宙的一些奥秘,甚至反过来理解了脚下的这个球体。第二,俯视自己的身体。“万物皆被于我”,仔细研究自己的两只手、两只脚,十个手指等跟固定的数字有关的生理器官,发现了人这个小宇宙的一些奥秘。第三,环视人类生活的世界。环视四时更替、五谷生长、六亲关系等等,环视才能看得全面,才能分析得透彻,《易》又叫《周易》,“周”固然是指周初或者是周文王,其实“周”也有“环视”这一观察方法的含义。

  有人说我们目前处在数字化时代,其实,我们使用文字的机会还是远远大于数字的,但是,数字化占比正在逐渐增加,许多人不再练习书法了,许多人除了签名甚至很少使用钢笔写字了。虽然数字化代表了当代科技的发展方向,但是,我这篇小文无意贬低文字的功能,只是趣聊一下《易》早先的数字化罢了,当然,《易》那时候的数字化科技含量是没法跟当代我们的数字化相比的。

作者:董元奔

  公众号:黄河风文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2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