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人生哲理文章>

有关于写鱼的哲理文章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哲理文章相信都看过不少了吧?那关于鱼的哲理文章你又看过吗?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于写鱼的哲理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于写鱼的哲理文章:鱼有佛性

  有人问寺院大师,为何念佛时敲木鱼而不敲鸡、羊或其他什么。大师答曰:世间最勤快的生物莫过于鱼,从不合目,终日游动。如此勤奋还需敲打,何况人乎?原来名为敲鱼,实为敲人。

  又听说鱼的记忆力只有7秒,所以快乐稍纵即逝,烦恼也是蜻蜓点水;所以无所谓露喜,也无所谓含忧。这是否也暗合了佛家的空呢?

  鱼在水中游摆,既不是追逐什么快乐,也不是摆脱什么烦恼。只要生命还在就摇尾而游,不追念前世甘苦,也不奢求来世幸福。正是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纤尘不曾落过,杂念更是不曾滋生。

  鱼从不考虑人如何看待它们,也从不考虑明日的是非祸福,它们只是终日四处游动,有吃的便吃,没有便继续游。就如云游的和尚,缘起随缘,缘未到亦不强求。

  鱼甘做木鱼请佛终日敲打,警醒自身。佛理也化作无数的鱼警示世间,只是我们不曾理会罢了。

  鱼的思考

  鱼是否曾经或正在思考过?然而我们不是鱼,又怎知它思考与否。于是就出现了庄子与惠子的对白:汝不是鱼,焉知鱼的快乐;而汝不是我,焉知吾不知鱼的快乐。

  我把我心化在水里,与鱼共舞。

  亘古至今,似乎没有哪种生物能久远过鱼,也没有哪种生物的种类多过鱼。许多的生命禁不起历史长河的冲刷,渐渐销声匿迹,唯有这鱼从河里游到江里,从江里游到海里,又从海里游到陆地上,也终成了两栖动物。

  为何鱼的生命力如此恒久?它的祖先有没有告诉过它如何生存,如何与人相处。我们没有思考过,不代表鱼也没有思考过。

  也许从古游到今的鱼的确没有任何思考,可正因为退却了矫情的思考,没有了思考就成了高层次的思考。所以所有江河湖海、浅水深海,只要有水的地方,大鱼小鱼比比皆是。

  鱼的智慧

  据说即使是庄稼地里,一旦水多成涝,日子稍久,那田间就会有鱼苗跃动,而这鱼苗就是不知蛰伏了多久的鱼籽,遇水就得以重生。

  这便是智慧,不求安居乐业,唯有随遇而安。众多生物,霸道如恐龙不可一世,珍稀若袋狼种种。稀有的濒危了,珍贵的灭绝了。唯有鱼,个个看来呆头呆脑,只要有水便成。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挑剔,而恰巧水占了我们星球的70%。浅水就是浅水鱼,深海就是深海鱼,淡水就是淡水鱼,即使见不到阳光的地下水里也有石鱼自在地徜徉。于是,鱼成了世界上种类最多、数目最多的生物

  你把鱼养在鱼缸里,它自由自在地游,不会抗议空间有限;你把鱼放在水族馆里,它也不嫌吵,翻来游去,自得其乐;你把鱼养在水库里,它乐在其中,偶尔会跃起欣赏夕阳无限美。

  成为案板肉时,它也许会挣扎。但正因为不断被伤害,它们的繁殖能力也最强。

  鱼不择水而生,而是遇水则游。

  鱼的生存智慧就是这样——遂了外界的心愿,自己遨游的世界才更宽阔。

  有关于写鱼的哲理文章:鱼和海故事

  这是一尾柔弱的小银鱼,它特别美丽,当它还在鱼卵里隔着薄膜感知的时候,它就喜欢上了大海。它多渴望能快一点的出生,快一点零距离的进入大海啊。小银鱼终于出生了,当它不再受拘束自由的摆动身躯时,它快乐极了。

  大海也喜欢小银鱼,原因是他同情这个小东西,一出生就没有了妈妈。可是,后来,小银鱼的快乐,可爱感染了大海,更重要的是,它让大海麻木的心有了那么一点柔软,有了想要呵护的东西。

  在小银鱼的眼里,大海是那么温柔,总是对自己倍加呵护,你听,那浪花的歌声,舒缓而宁静,你看,那海水的颜色,在阳光下透彻而纯净。小银鱼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它快乐的,毫无负担的在海里嬉戏……

  大海可没那么轻松,小银鱼越信任自己,他就越怕伤害小银鱼。于是,他想尽了办法给小银鱼的游域保护起来,使小银鱼每天都和自己大小差不多的鱼儿或者更小的鱼儿在那里游戏,既不孤单也从没受过一点惊吓。尽管大海很累,他大声咆哮着对别的领域发脾气,背过脸去给小银鱼的永远是微笑。

  小银鱼一天天长大了,它学会了思考,它小小的心突然惶恐起来,因为它的伙伴们眼里和嘴里的大海竟不是自己看到的样子,它信任大海,可不愿意这些鱼诋毁自己的偶像,所以它开始远离伙伴,拒绝和它们在一起。就这样,它越来越孤僻,大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是他不知道如何告诉小银鱼,什么是真实的自己。海也开始忧郁……

  小银鱼很不甘心,它悄悄的起早贪黑的练习远游的本领,决心靠自己的努力去了解大海,它要知道大海的全部,它拒绝和大海之间越来越疏离。大海急了,他知道小银鱼的执拗和坚持,可是这样的话,小银鱼会累死,再说,即使自己能力再大可是也有疏漏的时候,单纯而善良的,没有出过自己保护游域的小银鱼怎么可能是那些狡猾凶狠的大鱼的对手,于是,他开始冰冷起来,他开始让小银鱼看到自己凶起来的样子,开始想办法吓唬小银鱼,他想阻止小银鱼的出游,因为,他怕永远的失去。

  小银鱼开始无可抑制的悲伤起来,它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才让大海变成了这样子,它不再游来游去,不再有欢声笑语,它总是躲在角落里,海藻中,静静地,呆呆的望着海面,它默默地等,也不知道在等什么……

  大海的心疼的翻来滚去,他努力克制,可是悲伤像海水一般弥漫到了各个角落。海变黑了,变混了,变得不再像自己。

  躲在角落里的小银鱼其实无时无刻的都在关注着海的一举一动,它开始恨自己,它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渺小,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

  它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了,它游出了海藻,奋力往海面游去,它要离开大海,它想这样海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

  小银鱼奋力地跃起,海面上银光一闪,它看到了,海竟然无边无际,它又落到了海里。此时它笑了,原来海还真不是自己所看到和所想到的样子,它真幼稚,那里还藏有多少秘密呢?它没能力知道也不想知道了,它只想尽快尽力的离去。

  小银鱼游啊游,躲过了好多大鱼的袭击,找准了靠近岩石的海域,拼尽自己全部的力气,跃出海面后往前猛扑,“啪”的一声,它重重的落在了裸露的被太阳炙烤的火热的岩石上,它疼的无法喘息了,可是还是尽力摆正了身子,它想,即使海能再看它一眼,它也要保持当初那美丽的样子,可是,不能再想了,它已无法呼吸,在它失去意识的前一秒,好像听到了谁在哭泣……

  时间过了好久好久,一天,一个外出写生的女孩子竟然在山里捡到了一块鱼的化石,那姿态美的无可比拟。女孩像珍宝一样把它带了回去,她把它画到了纸上,参加了学校的展览。后来,这幅画给了一位珠宝设计师灵感,他把这条小银鱼设计成了项链,并把第一条送给了那位最初发现化石的女孩子。

  夜晚,挂着这条项链的女孩恬静的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小银鱼对她说:“孩子,要勇敢的追求幸福啊,可是,别弄丢了自己,记住,不管什么样的境遇,都要让自己最美丽!”

  有关于写鱼的哲理文章:蚂蚁和鱼,谁是弄潮儿

  蚂蚁家族的洞穴原本在离海几百米的荒草地,由于食物短缺,各个家族的竞争相当激烈。蚂蚁家族成员几乎倾巢出洞,每日也很难寻觅到足量的食物,大量的蚂蚁因饥饿而死。好端端的一个大家庭,日渐衰败,活下来的成员真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蚁后做出重大决定,举家搬迁到海滩上去,因为那里起码还有一些水草和虾肉可吃。家族成员虽有担心,但仍按蚁后的命令立即行动。蚂蚁们日夜劳作,很快挖掘出一条条通道,并在岩石后“装饰”了洞口,海水很难入侵。蚂蚁家族暂时缓解了危机,至少不用再为食物短缺而日夜奔忙和担忧。

  每天出去觅食的蚂蚁总能有所收获,这让蚁后颇为欣慰,她决定大量生育重新壮大自己的家族。但不久,她发现成员数量并没有增加,就问出行归来的蚂蚁发生了什么事。蚂蚁告诉蚁后,许多兄弟姐妹在沙滩上遇难了。原来,波浪将弱小的蚂蚁卷到了海里,蚂蚁天生会游泳,照理不会有危险,但鱼把它们当做了美食。

  面对体积庞大的鱼,弱小的蚂蚁确实无力反抗。蚁后召集家族成员商讨对策,有的提出重返荒草地,有的反对,因为荒草地的状况比这里更糟;有的建议往更远处搬,有的反对,因为更远处是沙漠,比荒草地的环境还差。更多的蚂蚁闭口不言,因为它们无计可施。

  蚁后沉思良久再次做出重大决定,要求所有成员一概不允许爬出洞穴。蚂蚁们对蚁后的决定颇为不解,长此下去不是坐以待毙吗?蚁后强调,这是一次按兵不动的“报复行动”,必须严格执行。

  几天后,风云突变,潮水汹涌。退潮后,蚁后命令所有成员倾巢出动。蚂蚁们迅速赶到沙滩,眼前的情景令它们吃惊不已:好多曾经吃掉自己同伴的鱼直挺挺地仰面躺在岸边。如此多的食物,蚂蚁家族真是享用不尽。蚂蚁们惊异于蚁后的远见卓识。

  涨潮时,鱼吃蚂蚁;落潮时,蚂蚁吃鱼。这个世界,原本没有绝对的强大与弱小,有的只是思维和精神的辽阔与狭隘。鱼和蚂蚁的命运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看过“有关于写鱼的哲理文章”的人还看了:

1.有关人生哲理文章

2.垂钓钓鱼散文

3.关于动物的哲理散文

4.写景哲理散文精选

5.职业励志文章阅读精选

1097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