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人生哲理文章 > 励志文章精选阅读

励志文章精选阅读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励志文章精选阅读

  人生这么短暂,你需要的是励志,而不是得过且过,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励志文章精选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励志文章精选阅读:女人的美丽

  沉静的夜,习惯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电脑前,写点什么。此刻的我,思绪却有些凌乱,苦思冥想,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面对着江山那些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读者喜爱的作者,看着自己这些浅薄、苍白、空洞的文字,感觉自己有些文思枯竭,有种“江郎才尽”之感,少了灵感的触动。

  此刻的我不由自主的扭过头,扫了一下书柜里排列有序的书籍,似乎想从那里能找到一点点灵感。我站了起来,走到书柜前,仔细的翻看书的目录,期望它们能触动启迪我。瞬间,我看到了在书柜的一角,摆放着两本看上去似乎有些旧,书的纸张都有些微黄了,我知道那是母亲读过的小说《我的一个世纪人生》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这两本母亲留下的自传体小说。搬了好几次家了,我都没有舍得丢弃,因为这是我喜欢的俩本励志的小说。她们的美丽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我前后不知看过多少遍了,故事的情节我几乎都能背下来。但还是百读不厌。

  取下书来,我慢慢的翻阅着,看到很多地方被母亲圈过的笔迹,妈妈的絮叨话又在耳畔响起了,妈妈总是说:女孩子不一定精通诗琴书画,不一定博览群书,但一定不能浅薄。要好好读书,多读书,才会知书达理,才会气自华,才会懂得怎样为人处世,才会成为一个内心丰富,有智慧,有魅力的好女人。我从小受家庭影响,特别是受父母的耳濡目染、养成读书的习惯,也喜欢藏书。虽然藏书不是很多,但是毕竟可以有书可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喜欢书,喜欢读书,虽然谈不上博览群书,学富五车,但我读书兴趣广泛。书一直在充实了我的生活内涵,丰富了我的人生。

  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这是董竹君97岁时在自传小说《我的一个世纪人生》页面写的一段话。我被她的精神所感动,所动容……这是一位世纪老人坎坷的经历。董竹君,一个洋车夫的女儿,12岁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凭借她天生丽质的外表,秀外慧中,聪明伶俐的性格,偶尔的机遇,让她结识了革命党人,从而跳出火坑,成为”督军夫人“。婚后,因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统治,再度冲出樊笼,只身去日本求学。一个弱女子在千里迢迢的求学路上,历尽艰险,饱受磨难。她从一个目不识丁,胸无点墨的青楼女子,成为一个睿智,温文尔雅,气质超脱,有着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纪的魅力女人。成为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在她97岁高龄时发表了自己自传体小说《我的一个世纪人生》。她的成功证实了成功是分两半的,一半在上帝手中,那是宿命;另一半在自己手中,那是拼命。

  “我觉得自己犹如一只啄壳的雏鸡,用那尖尖的小嘴,不断啄破外壳,终于有一天伸了伸脚,展翅一跳,跳到了壳外面,看到了一片葱绿。我终于不仅被周围的世界所吸引,而且我自身的存在,也吸引了周围的世界”这是《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作者周励在代序中这样介绍自己。1985年30岁的她,不甘心在上海外贸一份安逸的工作,带着40美元到美国求学。在异国他乡,她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她从来不肯低头屈服,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认真做人,做事,她一直在奋斗,总是在设法改变命运,在艰难中仍然憧憬着未来。只有短短的几年的时间,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价值。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俯瞰着纽约全城,远处一扇扇高大的窗户,映衬着深蓝色的天空,即便是在深夜纽约也是这么美。在这里,在这个窗口上,我找到了世界上最适合我的位置。”她在曼哈顿有自己的公司,在曼哈顿是街心公园有自己的公寓,她有一个爱她的丈夫,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周励在自传体代序中写的“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靠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这段话她引用了美国教育家卡耐尔的话。她说:“能够从我这本书中得到一点启发,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认识到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这个道理,那对我来说是极大的安慰了。”是的!作为与作者基本同龄人的我,无论是在工作学习以及家庭生活上这两位魅力的女人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与激励。虽然我这一生不一定是成功的,但我并没有遗憾——因为我努力过了……

  我掩卷深思,感叹道:女人自爱,胜过所有的人爱自己。女人自尊、自重、自爱,是女人最能摄人心魄的美丽。

  励志文章精选阅读:每次只追前一名

  一个女孩,小的时候由于身体纤弱,每次体育课跑步都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极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时,女孩的妈妈安慰她“没关系的,你年龄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你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就是:只追前一名。”

  小女孩点了点头,记住了妈妈的话。再跑步时,她就奋力追赶她前面的同学。结果从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二、第三、第四……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她的跑步成绩已到中游水平,而且也慢慢地喜欢上了体育课。

  接下来,妈妈把“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引申到她的学习中,“如果每次考试都超过一个同学的话,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

  就这样,在妈妈这种理念的引导教育下,这个女孩2001年居然从北京大学毕业,并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唯一一位中国应届本科毕业生。她就是朱成。其后,朱成在哈佛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她当选为有11个研究生院、1.3万名研究生的哈佛大学研究生总会主席。这是哈佛370年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学生出任该职位,引起了巨大轰动。

  “只追前一名”,就是所谓的“够一够,摘桃子”。没有目标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期望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期望便失去了动力。但是,目标太高、期望太大的结果,不是力不从心,便是半途而废。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才能引领人脚踏实地,胸有成竹的朝前走。

  ——摘自《班主任之友》2009年第五期

  【读后感悟】“只追前一名”的理念不像其他的大道理难听又难懂,相反,它简单易行,很容易激起孩子的自信心和高昂的斗志,目标虽小但是具体。在实现这个目标时,孩子会心无杂念,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去做,摒弃了华而不实。孩子在一次次小的成功中,得到了他人认可和赏识,就会逐步走向大的成功,就会做出一番大的事业来。

  一句话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信心,甚至破灭他对生存的希望;但一句话也可以鼓励一个人从失落中走出来,或让人从新的角度认识自己,从此改变他的人生。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不要吝啬说一句鼓励的话,给一个信任的眼神,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一个人的力量对于自己也许是很有限的,但他却可能帮助激发另一个人的无穷潜能。

  励志文章精选阅读:一条拒绝沉没的船

  他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他常常被别的孩子一次次打倒在地,不甘受欺负的他迷恋上了拳击,骨子里的硬气,激励他成为拳王阿里那样的传奇英雄。高中毕业以后,他踏上了职业拳击手之路,不服输的他曾创下5年内17次击倒对手的骄人战绩。但在1971年的一场拳击比赛中,他脑部受到了对手的致命重创。无可奈何,他含泪告别了拳坛。

  身无分文的他只身来到纽约,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参加了一个演员培训班,白天靠打工维持生计,晚上拼命学习表演。默默地跑了足足7年龙套之后,1979年,22岁的他得到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在大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1941》中充当了一个小角色,踏入了好莱坞之门。就这样,他一步步走出困厄。

  1983年,他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主演了电影《局外人》和《斗鱼》。这两部大戏,他的戏码很重,演得也格外出彩,一时间好评如潮。他的性感形象深入人心,被评为“美国最性感男人”。年少轻狂的他开始目空一切,生活也更加放荡不羁。但命运之神摇摇头,为他打开另一扇门。他主演的黑帮片《龙年》,由于讲述的是美国警察对抗纽约华人黑帮的故事,上映后遭遇到了当地华人的强烈抵制,票房继而惨败,这对于正扶摇直上的他是个不小的打击。性格暴戾的他决定重返拳坛。

  4年的职业拳击手生涯虽然算得上战功彪炳,只可惜代价太惨重。沉溺酒精、烟草,还有对手疯狂的击打,都让大帅哥的脸开始严重变形。更惨的是整容还碰上庸医。嘴被整得干瘪,额头因为注射了玻尿酸变得不再生动。从他的脸上,已经看不到当年那个好莱坞宠儿的一丝影子,脑子也在无数次无情的击打中严重受损。无奈的他再一次回到影坛,渴望东山再起。由于不能收敛自己火暴的脾气,1994年,他因被控家庭暴力而锒铛入狱。

  残缺不堪、反复无常的命运令不能左右自己情绪的他痛苦万分,甚至一度想到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当看到自己的那个亲密朋友吉娃娃Loki可怜巴巴地看着自己,似乎在说:“如果你死了,谁来照顾我?”。他打消了可耻的想法,他不忍让这条陪伴自己18年的老狗无人照看。他决定振作起来,第三次杀回影坛。

  再次杀回影坛的他英俊消逝,时光也将他的尖锐磨平。屏幕上多了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新面孔”。斑驳的脸、花白的头发和永远都叼着的烟,一个中规中矩、内心平静的个性演员。在《罪恶之城》中他扮演了面目狰狞、心地善良的壮汉马弗,他为了心爱的人而豁出性命去复仇,这部影片获得了影迷的认可,他也再次赢得关注。

  新影片《摔角王》再一次给了他重新实现自己的绝好机会。现实中的他和片中主人公兰迪的境遇如此相像,他觉得就像是自己在演自己。不同的是,兰迪倒在了摔角场中,而米基重新站了起来,保持一个男人的胜利姿势。《摔角王》不仅获得了威尼斯金狮奖,也为他赢得了多个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爱过方知情重,醉过方知酒浓。这个名叫米基·洛克的男人早已不是《斗鱼》中的性感帅哥,也不是拳击场上嘶吼拼命的毛头小子。经历了30年浮沉,53岁的他早已淡定的面对一切,人间红紫,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

  英国一家船舶博物馆收藏了一条船,这条船自下水以来,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27次被风暴折断桅杆,13次起火,但是它一直没有沉没。伤痕累累依然勇往直前、百折不回、拒绝沉没,这是一条船的启示,这是一部戏的内涵,这是一个人的精神。

  米基·洛克,带给我们:一个角色,一股力量,一种精神。

  (文/梁阁亭)

  
看过“励志文章精选阅读”的人还看了:

1.励志文章阅读精选

2.励志文章精选阅读3篇

3.经典励志文章阅读精选两篇

4.关于阅读励志文章感悟精选3篇

5.励志文章推荐阅读两篇

909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