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大全 > 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

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

时间: 忠文943 分享

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

  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意指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脍炙人口基本解释

  脍炙人口 [kuài zhì rén kǒu]

  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褒义

  出 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例 句

  唐诗三百篇,篇篇都~。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口碑载道 喜闻乐见 流脍人口

  反义词 平淡无味 鲜为人知

  典 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尽心下》,曾哲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春秋时,有父子两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哲爱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当然是脍炙好吃,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只戒吃羊枣呢?”孟子回答说:“烩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烩炙,但却是曾哲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释义

  脍炙人口,意指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日振》:“ 李涛 , 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 贺方回 、 柳耆卿 为文甚多,皆不传於世,独以乐章脍炙人口。”

  英文翻译

  appealing to the masses; universally appreciated (idiom)

  脍炙人口造句

  1 在这美不胜收的地方,流传着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歌。

  2 一年一度的阿里山樱花季,素来脍炙人口。

  3 他秒笔生花,写出不少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4 他的生花妙笔与政治分析相得益彰,使他的文章脍炙人口。

  5 李白的诗歌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6 李白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诗、好词。

  7 这家的小笼汤包脍炙人口,许多人慕名而来,天天高朋满座。

  8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很感人、很细腻,并且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9 这部小说雅俗共赏,脍炙人口。

  10 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灯游园会早已脍炙人口。

  11 贺敬之创作的《回延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

  12 桌上摆满了脍炙人口的佳肴,令人垂涎欲滴。

  13 真正的经典,往往能传诵不绝,脍炙人口。

  14 这部电影必定有其特色,否则为何能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15 谈到武侠小说,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金庸的作品。

  16 我国古代大诗人李白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

  17 凡一代文学作品,有脍炙人口者,亦有默默无闻者。

  18 著名的唐代诗圣李白先生,他创作的诗总是脍炙人口。

  19 唐诗三百篇,篇篇都脍炙人口。

  20 脍炙人口的意思:脍:切细切薄的肉、鱼;炙:烤。烤熟的肉。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

  21 唐诗三百首,首首都脍炙人口。

  22 我要好好学习写作文,好让我的作品也像李白、杜甫的诗那样脍炙人口。

  23 有一天,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考你一个成语脑筋急转弯:拿筷子吃饭。”妈妈想了想,摇了摇头说:“想不出来!是什么呀?”我说:“是脍炙人口呀!”妈妈大笑起来:“原来是这个成语呀,真有趣!”。

  24 去年中秋节的晚上,我一袭长袍,手执酒杯,对天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几句脍炙人口的词和我那惟妙惟肖的神态惹得父母开怀大笑。

看了“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的人还看了

1.脍炙人口的意思是什么

2.脍炙人口的意思和造句

3.脍炙人口的意思和故事

4.脍炙人口的故事

5.一张口一双筷子打一成语的答案口就是嘴巴,是我们说话和吃东西...

2808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