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语文知识大全>

李遥杀人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时间: 玉凤862 分享

  李遥杀人案一般指李遥买杖,《李遥买杖》是一篇寓言故事。李遥杀人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李遥杀人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李遥杀人案文言文原文

  李遥杀人案

  出处:《梦溪笔谈》

  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人亡命。逾年,至秭归,因出市①,见鬻柱杖者,等闲②以数十钱买之。是时秭归适又有邑民为人所杀,求贼③甚急。民之子见遥所操杖,识之,曰:“此吾父杖也。”遂以告官司。执遥验之,果邑民之杖也,榜掠备至④。遥实买杖,而鬻仗者已不见,卒未有以自明。有司诘其行止来历,势不可隐,乃递随州,而大洪杀人之罪遂败。卒不知鬻杖者何人。市人千万,而遥适值之,因缘及其隐匿,此亦事之可怪者。 (选自《梦溪笔谈》)

  李遥杀人案文言文注释

  1出市:路过市场。

  2等闲:轻易,随意。

  3贼:此指凶犯。

  4榜掠备至:榜,古代刑法之一,杖击或鞭打;掠,拷打;备,完备,尽。一切拷打手段都用尽了。

  5逾:超过

  6适:恰巧

  7执:抓起来

  8诘:问

  9卒:终究

  10鬻:卖

  11败:破案

  12缘及:牵连到……

  李遥杀人案文言文翻译

  随州大洪山镇有个叫李遥的人,他杀了人后就逃亡外地。过了一年,李遥来到秭归县城,在城中的集市上,他看到有人在出售拐杖,因为价格便宜,就花几十枚铜钱买了下来。当时秭归城中恰好也出了一桩人命案,官府正在急于抓捕凶手。被害人的儿子在街上看见李遥,认出他手中的拐杖是自己父亲的,于是就向衙门报了案。衙役们把李遥逮住,经验证,果然是被害人的拐杖。李遥称自己是买拐杖之人,并非凶手。但是差官们在市场上没有找到那个卖拐杖的人。于是又对李遥进行审问,问李遥是哪里人,李遥知道无法隐瞒,就说出自己的真实住址。秭归县衙与随州地方官府取得联系后,得知此人就是大洪山杀人潜逃的嫌犯,于是大洪山杀人案告破。李遥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文学常识

  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1] 》

  说“官”。在古代,做官的可统称为“官吏”,但有时“官”与“吏”是两个概念。“官”是朝廷任命的,县官为七品衔,俗称芝麻官。上文“遂告官”,此“官”指官府,官府的头头就是县令或州官。而“吏”是官府中的办事人员或差役。上文“吏执遥验之”中的“吏”,即差役,实际上是“吏执遥令(县官)验之”。又,《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其中“吏”也是指差役。

  李遥杀人案阅读训练

  1、解释:

  ①亡:逃亡

  ②逾:超越,超过

  ③市:市场

  ④适:适逢

  ⑤备:都,尽

  ⑥诘:责问,追问

  2、翻译:

  ①遥实买杖,而鬻仗者已不见,卒未有以自明.

  译:李遥确实买的是拐杖,然而卖拐杖的人已不见了,他最终无法给自己辩白。

  ②市人千万,而遥适值之,因缘及其隐匿,此亦事之可怪者。

  译:集市上的人千千万万,而李遥恰巧遇到卖拐杖的人,就此触及到他的过去导致隐情败露,这一件事也真的蹊跷啊。

  3、李遥买杖最终导致案情暴露,这一事件告诉我们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恶有恶报、善有善终或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看了李遥杀人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的人还看了:

1.唐太宗吞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世无良猫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3.截竿入城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4.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5.桃花源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6.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7.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8.曾子杀彘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9.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10.木兰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李遥杀人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李遥杀人案一般指李遥买杖,《李遥买杖》是一篇寓言故事。李遥杀人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李遥杀人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李遥杀人案文言文原文 李遥杀人案 出处:《梦溪笔谈》 随州大洪山作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小儿不畏虎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小儿不畏虎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小儿不畏虎》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东坡全集》,主要讲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来,妇人慌忙潜入水里

  • 观潮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观潮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观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经典作品,节选自《武林旧事》第三卷。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

  •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题目是后人加的。内容带有劝喻型性。文章以时间为序,以蔡桓公(桓侯)的病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扁鹊

  • 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一一《资治通鉴》。[1]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

293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