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阅读答案 > 阅读答案《我的母亲》

阅读答案《我的母亲》

时间: 惠敏1218 分享

阅读答案《我的母亲》


阅读答案《我的母亲》
多做阅读理解有助于提高个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解答能力哦!以下是学习啦为大家编辑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文具盒

  厉劲的北风篦子似地梳刮着裸露的皮肤,英的手背上就有了一道道血口子……

  娘说,女孩子家能识几个字就行了,遭那个罪咋?

  英听了,眼泪就扑塌扑塌掉下来。常沾泪的那地方便有了印痕,似两片干柳叶。

  过年了,乡里分给村里一些市里人捐的衣、物,村里再分到户。听到吆喝声,娘带着英

  去领。

  村长的家就是村里办公的地方,只比英的家多一张床和两把一坐就吱吱作响的白茬椅子子。

  捐物只剩下一双皮鞋、一件半旧的红毛衣和一个塑料文具盒。村长脸上透出难色,说,

  大妹子,拣一样吧,还有两家哩……

  娘就毫不犹豫地抓起那件红毛衣,抖了几料就往英身上套。

  英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娘说,那物件不挡寒,要它咋?

  村长讪讪地笑了,说,这闺女有出息……

  娘叹了口气,将毛衣在手里窝来窝去,说,你真憨……

  英的眼泪又下来了。娘说,甭哭,依着你还不行吗?

  得到这个文具盒,莫把它当作宝贝,用布包好,放在枕边,从不往书包里装。没人的时候,她就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个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

  漂亮的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会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

  几年以后,英考上了中专,去市里上学。临上路时,她没忘了将文具盒随身带上。

  开学头一天,英拿出文具盒摆在桌上——惟一能和同学一样的,就是这一件了。

  同桌的叫丽,家就在市里。看到那个文具盒,丽不屑地一笑。待英掀开它,丽的眼睛就

  睁大了,那个课程表是她设计的……

  丽说,你真爱惜……

  英笑了,说,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你小时好哭不?

  丽不答,脸却红了。她没敢说这个文具盒是为了让妈再买一个更好的而捐出的。当时妈

  说这还能用,她就闹,还哭鼻子……

  英和丽成了好朋友。临近寒假的一个周末,丽邀英去家里玩。英不去,说,我娘说了,不让我到别人家去。

  丽说,我妈妈主要是想见见你……

  英就去了。

  从丽的家回来,奖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娘,我想要一件红毛衣……

  17.小说开头一段描写说明了什么?(3分)

  答:

  18.面对三件捐物,娘为什么选择红毛衣?英为什么选择文具盒?(4分)

  答:

  19.“英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请解释“扎”在文中的意思,并说说“扎”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分)

  答:

  20.英说“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为什么?(3分)

  答:

  21.英原先执意选择文具盒,最后她又“想要一件红毛衣”,你对此有何看法?(6分)

  答:

  参考答案

  17.(3分)

  说明英缺少御寒的衣服,生活十分贫困。(大意对即可)

  18.(4分)

  娘选择红毛衣,因为它可以御寒,实用。英选择文具盒,是因为英要读书,向往现代文明。(每点2分。第一问能答“御寒”即可;第二问能答“要读书”即可。)

  19.(4分)

  “扎”在文中的意思是“紧紧地盯住”(或“专注地看”)。“扎”字生动地表现了英对文具盒的喜爱,对读书的渴望。(解释2分,只解释为“盯”“看”等给1分;作用2分。意思相近或大意对即可。)

  20.(3分)

  因为文具盒为英打开了一个她所向往的现代文明的学习天地,给了她无尽的慰藉。(大意对即可)

  21.(6分)

  略。(开放性试题。回答此问题,首先要理解英“想要一件红毛衣”表现了姑娘爱美的天性,然后就此提出看法。对美的看法,不论是理解、赞赏,还是批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我的名字,我的心痛

  我一直觉得,“遭遇”离婚,最痛苦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

  父母离婚那年,我12岁。也许是觉得我还小,他们一直没有告诉我,要不是母亲突然带我搬回了姥姥家,要不是那天无意中在母亲衣柜里发现了那本离婚征,我还真不知道他们会瞒我到什么时候。当时,真的很伤心,因为他们完全忽略了我。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几个月后的一天晚上,我刚要睡着,迷迷糊糊中听到母亲说要跟我聊聊。我拉亮了台灯,看到母亲蓬乱的头发,红肿着双眼,顿时吓了一跳,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谁知母亲却开始滔滔不绝的抱怨父亲,说他没出息,不会关心人,懒惰,吝啬……好像父亲成了天下恶人的典型。母亲憔悴的脸庞由于愤怒而变得扭曲,我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刻薄的女人竟是我昔日美丽善良的母亲,也不敢相信那个被母亲说得坏透顶的男人竟是我慈爱有加的父亲。我哽咽着打断母亲求她不要再讲下去。她顿了顿,说只是想让我知道离婚是出于无奈,而且他要我改掉名字随她姓,理由是我被判给了她,那一夜,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回想起从前全家其乐( )(róngróng)的情景,泪水打湿了枕头。那时,我才知道,原来离婚是如此可怕。

  第二天,母亲真的拿给我一本字典让我选字改名,我怯怯地说用不着字典,其实要改,光改姓就行了。母亲发起了火,怒气冲冲地说要我和父亲彻底划清界限,连名代姓一个字不留。看着母亲不容( ) (zhì)疑的表情,我别无他法。

  那天,我在书桌前坐了一整天,被泪水浸湿的稿纸写满了我最熟悉的两个字——吴娟,揉成了团的废纸丢了一地,摊开的字典也被我画得一塌糊涂。不是我找不到合适的字,而是我觉得,多年来这两个字已成为了我身体的一部分;小时候,父亲总是咬着这两个字叫贪玩的我回家,母亲总是哼着这两个字哄我入睡。这一切让我如何割舍得下?

  母命难违,最终还是在这两个字上画上了一个巨大的“╳”,“血淋淋”的像是刻在我的胸口。交到母亲手中的纸,名字已经改成了“田婧”母亲宽慰地笑了,也许她永远发现不了新名字里的秘密。“婧”字里,“女”旁“月”底仍取自于“娟”因为我永远无法忘记为我取名的父亲,而那个“青”头,上面一横是我,下面两横是父亲和母亲,中间那一竖就是一个家,能把我们拴在一起,虽然我知道,那已经永远成了过去。

  阅读记叙文回答问题:

  29. 注音并解释(2分)

  刻薄 吝啬

  30、为文中( )填汉字(2分)

  31、文中加点的“如此”指代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2、第三段中的省略号与文中哪个词相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3、第三段对母亲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发挥你的想象,为第二段“也许是觉得我还小”后面在加两个句子。(2分)

  (1)也许 ;(2)也许 。

  35、如何理解“最痛苦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插叙部分有什么作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你认为母亲做得对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用第二段加点的“要不是……,要不是……,还真不知道……。”造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9.bó 尖酸、小气 ; lìn sè 小气、不大方

  30.融融;置

  31.父母的离婚对于家庭造成重大的伤害。

  32.滔滔不绝

  33.表明母亲受离婚的打击之大。

  34.(1)他们觉得我不懂事。

  (2)他们怕伤害我。

  35.父母的痛苦只是暂时的,离婚给孩子带来的痛苦是无穷的。

  36.说明“我”的家庭也曾经是一个无比幸福的家庭。

  37.略

  38.略

  我的母亲

  中国文化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并寄我母亲的照片一张。照片我有一张四寸的肖像。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已有放大的挂在堂上,这一张小的不妨送人。但是《我的母亲》一文从何处说起呢?看看母亲的肖像,想起了母亲的坐姿。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

  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中央一间是我家。但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是柔软的厚壁,凌空原无妨碍。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所谓西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只椅子。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退堂里就是灶间。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翻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重要。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

  我四岁时,父亲中了举人,同年祖母逝世,父亲丁艰在家,郁郁不乐,以诗酒自娱,不管家事,丁艰终而科举废,父亲就从此隐遁。这期间家事店事,内外都归母亲一人兼理。我从书堂出来,照例走向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的母亲的身边,向她讨点东西吃吃。母亲口角上表出亲爱的笑容,伸手除下挂在椅子头顶的“饿杀猫篮”,拿起饼饵给我吃;同时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给我几句勉励。

  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染坊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部归母亲负担。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里的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住,于是她用了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当时的我看惯了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成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

  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诫告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放假归来的时候,我一进店门,就望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她欢迎我归家,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探问我的学业,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所爱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

  我廿二岁毕业后,赴远方服务,不克依居母亲膝下,唯假期归省。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

  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

  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我母亲坐着了。然而我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候,脑际一定浮出母亲的坐像——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她以一身任严父兼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我从呱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三岁,不,直到现在。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所以现在我每次在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恐惧。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肖( )像 (2)沸( )翻盈天

  (3)训诲( ) (4)瞻( )望

  18.作者写作本文的缘起是什么?(2分)

  19.第一段中母亲的照片“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中的“一向”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有什么样的感情?(2分)

  20.第三段中作者从哪四方面写出了母亲座位的不舒服?(摘引文中语句回答)(4分)

  (1)

  (2)

  (3)

  (4)

  21.母亲座位既然如此不舒服,那她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4分)

  22.第四段开头写到“祖母逝世,父亲丁艰在家,郁郁不乐”,其中“丁艰”一词是书面语,指遭到父母的丧事。我们在初中课本里学过哪一篇文章也写到作者祖母去世,父亲奔丧回家这一情节?(2分)

  《 》

  23.第五段结尾“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中“四班人”都指哪些人?(摘引文中语句回答)(4分)

  (1)

  (2)

  (3)

  (4)

  24.第六段中两次描写了母亲,当作者临行时,先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后写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为什么当作者放假归来时,描写顺序却相反呢?(4分)

  25.第七段中“唯假期归省”与鲁迅的《社戏》中“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两句中的“归省”意思相同,写出这个词的意思。(2分)

  26.第九段引用的陶渊明诗句“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是说明人在年轻时容易犯什么毛病?(答案不得超过10个字)(4分)

  27.“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是深深印在作者脑海中的母亲的形象,这句话贯串全文,重复十次,可见其重要性。结合全文,分析概括出这句话所体现的母亲的性格特点。(4分)

  28.本文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我们在初中课本中还学过一篇这样的文章。写出这篇课文的作者和题目。(2分)

  (1)作者

  (2)题目《 》

  参考答案

  17.(1)xiào (2)fèi (3)huì (4)zhān

  18.中国文化馆的约稿或中国文化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再加上“怀念母亲”)。

  19.深深的怀念之情。

  20.(1)(很)不安稳 (2)(很)不便利 (3)(很)不卫生 (4)(很)不清静

  21.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重要。(或母亲可以兼顾内外)

  22.背影

  23.(1)工人们 (2)店伙们 (3)父亲的朋友 (4)亲戚邻人

  24.为突出母亲对儿子的慈爱。

  25.回家看望父母或回家探亲。

  26.不愿听从长辈的劝告(或不全部接受长辈的训诲)。

  27.严肃 慈爱

  28.(1)朱德 (2)回忆我的母亲[或(1)水上勉(2)母亲架设的桥

450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