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办事指南 > 政策法规 > 2017国家对盐的开放政策

2017国家对盐的开放政策

时间: 嘉敏1004 分享

2017国家对盐的开放政策

  2017年1月1日开始,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食盐批发企业开展跨区域经营。对于盐价的放开政策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消息。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国家对盐的开放政策,希望你们喜欢!

  2017国家放开盐价政策

  为何要进行盐业体制改革?

  食盐专营体制下实行区域封锁,跨区域用盐将会受到处罚。专营主体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既从事盐政管理,又从事盐业经营,政企不分,容易滋生腐败。而且,消费者基本只能选择中盐的加碘食盐,其他的在市场上很难买到,这一定程度上讲等于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另外,各级盐业公司垄断食盐销售,有的地方盐价甚至翻了10倍。目前市场上400克装的食盐售价大概在两三元左右,但据一生产商透露,每袋食盐的成本仅在0.5元左右。这种负担无形中被转嫁到了老百姓身上。

  盐改后会不会出现“天价盐”?

  新政出台之后,食盐价格由政府调控变成企业自主定价,在投机、心理预期等一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一开始价格波动在所难免,肯定也会有一些奸商借机提价,甚至制造恐慌,哄抬盐价。

  但是机智的小伙伴们,千万别被骗了。正是因为价格和区域限制放开了,受市场经济调节作用,企业反而能够实现充分竞争。市场上食盐年度需求量平均为1000万吨左右,不过我国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产量就已超过4000万吨,属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在盐业整体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部分企业不仅不会卖“天价盐”,反而可能以低于成本价卖出,以此来去库存。

  最终,食盐价格将由企业根据生产成本、营销成本、食盐质量、供求状况等因素来自主确定。

  再退一步讲,真有天价盐现象出现,国家对食盐的投机、囤积/炒作等行为还是会严厉打击的。

  偏远山区贫困地区会不会出现缺货现象?

  食盐价格放开后,偏远地区因受运输距离远、成本高的影响,价格有可能会上涨,甚至出现缺货。那么这个时候,还是需要政府出手,稳定市场的供应。

  对此,发改委也回应称,国家让各地组织好食盐的调配和运输,及时采取投放储备、临时价格干预等手段,确保内地山区及边远贫困地区普通食盐稳定供应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同时,要求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政府补贴运销费用或直接补贴贫困人口等方式,保障边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人口能够吃得上、吃得起合格碘盐,并按照已经建立的社会救助机制,确保低收入群体不因放开食盐价格而降低生活质量。

  “舌尖上的食盐安全”如何保障?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食盐放开价格后,市场上难免还会出现投机倒把分子,将用工业盐冲销小包装食盐和腌制用盐这类案件可能会多发。

  监管难度增加,相关部门在质量监管方面必须投入更多力量,保障食盐质量。

  公安、司法、卫生计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等部门需要一起配合,对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实行更严格的规范条件,建立食盐质量追溯体系,让百姓吃上放心盐。

  哪些盐业企业会受影响?

  取消食盐专营,盐业专营企业首当其冲的会受到影响,对政策保护依赖过重的企业无疑将是重磅一击。行业会经历一轮洗牌,一些产销一体、跨区域经营、具有资源品牌技术优势的大企业会脱颖而出。由于普通用盐的价格和供应还是会维持相对稳定,中高端食盐的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相应的企业也会逐步壮大。

  开放食盐价格 取消食盐专营

  改革前后对比

  产销一体

  改革前: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只能销售给指定批发企业。

  改革后:允许生产企业进入流通和销售领域,自主确定生产销售数量并建立销售渠道,以自有品牌开展跨区域经营,实现产销一体,或者委托有食盐批发资质的企业代理销售。

  跨省经营

  改革前: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销售。

  改革后:允许向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购盐并开展跨区域经营,省级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省经营,省级以下食盐批发企业可在本省(区、市)范围内开展经营。

  放开定价

  改革前:食盐由政府定价

  改革后: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盐改攻坚战”

346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