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法律知识 > 政府哪些部门能强制拆除违法建筑_违章建筑强制拆除的法定程序

政府哪些部门能强制拆除违法建筑_违章建筑强制拆除的法定程序

时间: 炜杭741 分享

政府哪些部门能强制拆除违法建筑_违章建筑强制拆除的法定程序

  众所周知,对于违法修建的建筑,政府有权签字进行拆迁。不过,人们对于政府的哪些部门有权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就不清楚了。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介绍能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政府部门。

  能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政府部门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拆除违法建筑将不予以拆迁补偿。因此,对违法建筑的认定查处也就格外重要。而对违法建筑的认定和查处权取决于违法建设行为成因。成因不同,执法主体也会不一样。针对不同的违法情形,拆迁律师总结,有权查处违法建设(建筑)的单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国土资源管理局

  有权代表国家行使土地管理权,对违法占地建设行为享有查处权。存在《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第七十六条和第七十七条规定的违法占地建设情形之一的,国土局可依法作出处罚决定,责令限期改正、治理、停止施工或责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但拆迁律师提醒大家,国土局没有强拆权,不能自行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和设施。当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诉讼期满不起诉又不自行拆除的,应该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三条之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城乡规划局

  有权对城市规划区内违反规划建设行为和非法临时建设(建筑)进行查处。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和第六十六条规定,对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以及非法临时建设(建筑),可以结合具体情形作出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罚款、限期拆除及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等行政处罚。但当事人不按照处罚决定要求停止建设或拆除的,城乡规划局不能径行拆除,需要按照《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向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三)乡、镇人民政府

  系乡、村庄规划区内违反规划建设的行为查处主体。按照《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四)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

  对未依法办理施工许可手续进行建设的违法行为,有权按照《建筑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作出责令改正、停止施工及罚款等处罚决定。

  有句俚语说得好,“冤有头,债有主”。我们要弄清楚是谁侵犯了我们的权益,找对行为主体,才能“有冤的抱冤,有仇的报仇”。采取合法手段,找到对的方法对的人,划破层层雾霾,冬日的阳光依旧温暖人心。

  市城管执法局有权利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吗

  符合一定的条件时,行政机关对违法建筑有权强制拆除。根据行政强制法第44条规定,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但是,此处的行政机关究竟是哪些机关呢?

  根据我国城乡规划法第68条的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可见,强制拆除的决定主体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具体实施强制拆除行为。

  典型案例:

  李某在自家屋外的空地上搭建了房屋,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认为李某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违法建筑,限李某在三十日内自行拆除违法建筑。李某不同意,但没有提起行政诉讼,也没有提起行政复议。市城管执法局向李某送达了催告履行通知书。李某仍然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市城管执法局遂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并张贴了公告,公告期满后,市城管执法局自行组织实施了强制拆除。

  分析:

  本案中,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自行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行为是违法的。因为法律并没有赋予政府工作部门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权力,即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成政府工作部门强制拆除违法建筑,也只是受委托执行强制拆除而已。也就是说,拆除违法建筑的强制执行主体应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同意,政府工作部门无权实施。

  另外提醒大家的是,房屋征收中,违法建筑是不能获得补偿的。所以被征收入应当及时办理房产证,以免自己的房屋被认定为违法建筑,自己的权益遭受损失。

  违章建筑的认定方法

  违章建筑一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4月《批准中央气象局关于保护气象台站观测环境的通知》这一国务院文件中,从1984年1月颁布并施行的《城市规划条例》起,该等用词开始见于国务院的多部行政法规上。

  从我国整个行政法律体系来看,在法律层面上,对违章建筑一词并未作明确界定;但基于行政效率等方面的考虑,我国土地、房屋、规划、建设、市政、环保、防洪、消防、公路、铁路、航空、港口、防震减灾、文物、园林、水等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对于违章建筑作出了不同的界定规则。这些规则杂乱而无序,常常混淆了一般违章与严重违法之间的法律边界,成为行政机关背离依法行政原则超越职权甚至滥用职权作出损害行政相对人利益之具体行政行为的基础依据。《物权法》第5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即物权法定原则;对于物权的否定,依法的一般原理也应当法定,故目前对于违章建筑的界定尚属法律保留事项。

  在拆迁征收领域,被拆迁征收人之违法建筑多为居民为解决居住困难而私自搭建的建筑物,或者农民之间转让宅基地、承包地并在其上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等情形。对于该等违法建筑的界定,其依据的主要法律是《城乡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

  现实中,诸多立法和执法人员习惯地将违章建筑与违法建筑混为一谈。为更好地区分违法建筑和违章建筑,有必要将违章建筑作狭义理解,即:所谓违章建筑,系指违反除法律、行政法规之外的行政规章和各种制度的规定而建造的建筑物;而对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而建造的建筑物,我们则称之为违法建筑。

  在拆迁征收领域中,违章建筑的类型主要有:

  (1)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虽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未按批准范围、内容施工的;

  (2)自建房,即在现有房屋四周、院落、屋顶、阳台自建建筑物;

  (3)未经批准在包括承包地、宅基地在内的集体土地上新建、修建和扩建的建筑物、构筑物,且该集体土地使用权系通过农民私自转让取得;

  (4)占有国有土地和在农村非法占有集体土地新建、修建和扩建的建筑物、构筑物;

  (5)未经批准占用过道、马路边、公共绿地内、过道、人行道等搭建的固定亭棚、房屋等;

  (6)在拆迁征收范围确定后实施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

  违章建筑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未经批准、无证建造且政府已出面制止,确属违章建筑的;

  (2)相关法律出台前已建成的建筑物,不存在合法或者违法之说,法律出台后未办证,相关政府部门也未要求办证;

  (3)确实无证、客观上属于违章建筑,但在建造过程中当事人主观上不知道是违法;

  (4)当事人建成的建筑物系违章建筑,但政府亦违法,不给办证甚至连答复都不给;

  (5)当事人建成的建筑物系违章建筑,但是政府默许;

  (6)通过受让取得他人的违章建筑;

  (7)棚户区;

  (8)政府拆迁征收时违法吊销当事人证照造成事实上的违章建筑。

  >>>下一页更多精彩“政府可以实施强制拆迁吗”

5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