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健康养生知识 > 如何泡脚最养生

如何泡脚最养生

时间: 杭威854 分享

如何泡脚最养生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早就有“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热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的记载。但是泡脚有益的前提是正确地泡,包括水温、时长等等。此外泡脚也不是百无禁忌的,一些特殊人群和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宜泡脚。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来告诉你如何泡脚最养生。

  泡脚最佳时长:

  泡脚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天泡1次即可。

  泡脚最佳水温:

  泡脚的水温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足浴时水深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

  晚上9点泡脚最养肾:

  专家建议晚9点泡脚最能养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体内血液循环。

  上班族早上泡脚精力充沛:

  早上洗脚方法很简单,水温控制在40℃左右,以舒适不烫为宜,浸泡5~10分钟左右。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按摩双脚涌泉穴各1分钟左右,再按摩两脚脚趾间隙半分钟左右。为保持水温,可分次加入适量热水,重复3~5次。

  泡脚的禁忌:

  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 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严重心脏病、低血压病人当心晕厥 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糖尿病患者千万留意水温 糖尿病患者应特别留意水温的高低,因为这类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

  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宜泡脚。

  老年人泡脚不宜过久 老年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即可,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

  推荐泡脚处方:

  基本方:当归、川芎、艾叶、紫苏叶各50-100克,加入适量的水烧煮,煮好后兑入温度适宜的泡脚白水中,能够行气活血、舒通经脉。

  痛经、月经不调: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入的素馨花、玫瑰花各20-30克和赤芍50-100克,如上法烧煮并兑入温度适宜的泡脚白水中,加两匙羹左右的醋,可以活血调经、活血祛淤。

  失眠多梦: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入酸枣仁50-100克,如上法烧煮并兑入温度适宜的泡脚白水中,可以养心安神。

  慢性胃肠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入香附、干姜各50-100克,如上法烧煮并兑入温度适宜的泡脚白水中,加两匙羹左右的白酒或黄酒,能够温胃散寒、行气通络。

  头痛、偏头痛: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入白芷、蔓荆子各50-100克,如上法烧煮并兑入温度适宜的泡脚白水中,能够去头风止头痛。

  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入两匙羹左右的醋,能够通经活络,有助于消脂降压。

  泡脚小提点:

  ①水煮药材的时间不宜超过半个小时。因为艾叶、紫苏叶等属于芳香走窜的中药,煮太久会令其香味挥发殆尽,大大地降低了其药效功能。

  ②泡脚并非冬天的专利。一般人习惯冬天泡只是因为此时泡脚会令身体的舒适度更高,实际上春夏秋三季用药材泡脚也有利于身体的吸收。要泡出健康,必须持之以恒。

  ③注意个体差异性。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同样的病对不同的人而言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以上只是针对大众、辅助性的通治处方,要让泡脚起到有针对性的作用,个体最好遵循医生的指导。

  泡脚讲究三个“度”:

  泡脚时间的长度: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20分钟左右为宜。目前坊间有一种说法,认为泡脚要泡到身体出汗才有效。对此,庄礼兴主任指出,用白水泡脚泡到出汗其实是比较困难的,除非是在泡脚水中加入了药材。身体是否微微出汗,并不能作为泡脚时间是否足够长的标准。

  泡脚水的深度:水的深度要浸到小腿部才能充分扩张血管,有效发挥药物作用。

  泡脚水的温度:水温不是越高越好,最好控制在45摄氏度左右。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尤其要严格控制温度。因为糖尿病往往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患者的手脚出现感觉障碍,对温度的感觉远不如常人灵敏,因而在泡脚时容易烫伤,且烫伤后很难治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调节能力较弱,泡脚时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因而一旦感到头晕、不适,就应马上停止。

 
 
121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