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自然科学知识 > 珍珠形成的过程有哪些

珍珠形成的过程有哪些

时间: 谢君787 分享

珍珠形成的过程有哪些

  根据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那珍珠的形成过程你想知道吗?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来给你科普一下珍珠形成的过程。

  珍珠形成的过程

  珍珠是一种有机物宝石,其形成完全是来自生物体,它的诞生是来自一种水栖动物的产物。有别于那些挖掘自地底层中的矿物(我们称之为无机物)。

  珍珠是来自一种水栖动物的产物,称之为「软件动物」(mollusk)。珍珠生产于珠蚌内,因为有异物进入蚌的外套膜内,蚌本身受到刺激,却又无法将它排除时,便分泌碳酸钙与真珠母将它包覆,每天分泌约3-4次,每次覆盖涂满的厚度仅0、5微米,需2-5年的时间,才能长成宝石级质量的珍珠。

  母蚌自海水中吸收钙质,并用来制造珍珠层,海水珍珠吸收海洋微量元素,珍珠氨基酸、牛磺酸(调节中枢神经及内分泌,助睡安眠)、碳酸钙和角壳蛋白,还有少量的金属元素,还含有对人体免疫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的有机硒元素。其中角壳蛋白含有人体能合成和不能合成的单元氨基酸,及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改善肤质、促进新陈代谢)、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等。另外还含有38、8%的钙(Ca)以及微量元素,如镁(Mg)、锌(Zn)、硒(Se)、锗(Ge)等,以及小分子多肽。

  珍珠中富含独特的抗衰老因子-卟啉类、抗氧化剂-硒元素。

  珍珠中含有丰富的高级脂肪醇,易被人体表皮细胞吸收。

  海洋中绝大部分珍贵的微量元素,以及人体需要的营养份,多浓缩在一颗珍珠里面。 均匀规则的珍珠,就是宝石市场的新宠;而不规则的珍珠,则是中药市场的高级药材。

  珍珠的色泽一方面由珍珠表面和内部的光反射和光干涉而产生,另外还与珍珠含有的各种色素和金属元素的本体色有关。经光谱分析法发现,金黄色、奶油色珍珠含有较多的铜和银;肉色和粉红色珍珠内含钠、锌较多;白色和粉红色珍珠中含锰较多。因此,珍珠的颜色和光泽可分为白色系统、粉红色系统、黄色系统、蓝色系统。正圆形的珍珠色泽是从球面发出的,它的色泽不但随光源的种类、强弱和背景的差异而不同,而且随光源和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变化。

  由此可见,珍珠的颜色与水域中的化学成分和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水域不同或育珠蚌的垂放深度不同,珍珠的颜色也不同。随着蚌的年龄的增长颜色略有加深,但色泽的系统变异不大。此外,珍珠的颜色与育珠蚌本身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主要的。蚌的壳色为黄色,育出的珠就以黄色系统为主,但同时可能还出现其它各种颜色,这可能是同时吸收了水域中的金属元素所致。

  珍珠的形成原理

  外因

  蚌的外套膜受到异物(砂粒、寄生虫)侵入的刺激,受刺激处的表皮细胞以异物为核,陷入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陷入的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珍珠囊细胞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把核包被起来即成珍珠。以异物为核称为“有核珍珠”。

  内因

  外套膜外表皮受到病理刺激后,一部分进行细胞分裂而后发生分离,随即包被了自己分泌的有机物质,同时逐渐陷入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形成珍珠囊而后形成珍珠。由于没有异物为核,称为“无核珍珠”。

  人工养殖的珍珠,就是根据上述原理,用人工的方法,从育珠蚌外套膜剪下活的上皮细胞小片(简称细胞小片),与蚌壳制备的人工核、一起植入蚌的外套膜结缔组织中,植入的细胞小片,依靠结缔组织提供的营养,围绕人工核迅速增殖,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从而生成人工有核珍珠。人工无核珍珠,是对外套膜施术时,仅植入细胞小片,经细胞增殖形成珍珠囊,并向囊内分泌珍珠质,生成的珍珠。

  珍珠的功效与作用

  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治惊悸,怔忡,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疮疡久不收口。

  ①《本草经集注》:治目肤翳。

  ②《药性论》:治眼中翳障白膜。亦能坠痰。

  ③《海药本草》:主明目,除面皯,止泄。合知母疗烦热消渴,以左缠根治小儿麸豆疮入眼。

  ④《日华子本草》:安心、明目。

  ⑤《本草衍义》:小儿惊热药中多用。

  ⑥《纲目》: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疔毒。

  ⑦《本草汇言》:镇心,定志,安魂,解结毒,化恶疮,收内溃破烂。

  ⑧《本经逢原》:煅灰入长肉药及汤火伤敷之。

  珍珠的常用配方

  1、治大人惊悸怔忡,癫狂恍惚,神志不宁,及小儿气血未定,遇触即惊,或急慢惊风,搐搦:真珠一钱(研极细末),茯苓、钩藤、半夏曲各一两,甘草、人参各六钱(同炒黄,研极细末)。总和匀,炼蜜丸龙眼核大。每服一丸,生姜汤化下。(《本草汇言》)

  2、治小儿惊哺及夜啼不止:真珠末、伏龙肝、丹砂各一分,麝香一钱。同研如粉,炼蜜和丸如绿豆大。候啼即温水下一九;量大小,以意加减。(《圣济总录》真珠丸)

  3、治小儿中风,手足拘急:真珠末(水飞)一两,石膏末一钱。每服一钱,水七分,煎四分,温服,日三。(《圣惠方》)

  4、治风痰火毒、喉痹,及小儿痰搐惊风:珍珠三分,牛黄一分。上研极细,或吹或掺;小儿痰痉,以灯心调服二、三分。(《医级》珠黄散)

  5、治口内诸疮:珍珠三钱,硼砂、青黛各一钱,冰片五分,黄连、人中白各二钱(煅过)。上为细末,凡口内诸疮皆可掺之。(《丹台玉案》珍宝散)

  6、治眼久积顽翳,盖覆瞳人:真珠一两,地榆三两(锉)。以水二大盏,同煮至水尽,取出真珠,以醋浸五日后,用热水淘令无醋气,即研令极细。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翳上,以瘥为度。(《圣惠方》)

  7、治风热眼中生赤脉,冲员黑睛,及有花翳:真珠一分,龙脑半分,琥珀一分,朱砂半分,硼砂二豆大。同细研如粉。每日三、五度,以铜箸取少许,点在眦上。(《圣惠方》真珠散)

  8、治一切诸毒疽疮,穿筋溃络,烂肌损骨,破关通节,脓血淋漓,溃久不收之证:真珠一钱(研极细末),胞衣一具(烘燥,研极细末);白蜡一两,猪脂油一两,火上共熔化,和入 胞衣末、真珠末,调匀。先以猪蹄汤淋洗毒疮净,将蜡油药,轻轻敷上,再以铅粉麻油膏药贴之。(《本草汇言》油蜡膏)

  9、治下疳皮损肉烂,痛极难忍,及诸疮新肉已满,不能生皮,又汤泼火烧皮损肉烂,疼痛不止者:青缸花五分,珍珠一钱(研极细),真轻粉一两。上三味共研千转,细如飞面。凡下疳初起皮损,搽之;腐烂疼痛者,甘草汤洗净,猪脊髓调搽;如诸疮不生皮者,用此干掺。又妇人阴蚀疮,亦可搽。汤泼火烧痛甚看,用玉红膏调搽之。(《外科正宗》珍珠散)

  10、治发斑:珠子七个研碎,用新水调匀服之。(《儒门事亲》发斑药)

  11、珍珠又是护肤养颜佳品,中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有:“用珍珠粉涂面,可令人润泽好颜色,涂于手足,除面(斑),止泄。”古埃及首都克莱帕托拉的记事中称:“贵妇人为了美化皮肤,在临睡前常用珍珠粉混在牛奶中涂擦身体。”开发的珍珠护肤美容制品种类更加繁多,只要质量有保证,都能起到良好的护肤效果。珍珠膏、珍珠霜、珍珠液等可以被人体表皮细胞吸收,增强细胞活力,促进新陈代谢功能。又由于它们含有高级脂肪醇等,从而有护肤作用。因此,珍珠护肤制品具有防止皮肤衰老的独特功效,合理使用可保肌肤柔嫩白净,滋润光滑,永葆青春美妙。
看过“珍珠如何形成”的人还看了:

1.珍珠是怎样形成的

2.贝壳的珍珠是怎么形成的

3.珍珠是形成的的原因是什么

4.珍珠是怎么形成的

5.黑珍珠是怎么形成的

209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