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自然科学知识 > 雹的形成原因

雹的形成原因

时间: 炜杭741 分享

雹的形成原因

  你对雹有多少了解?空中水蒸气遇冷结成的冰粒或冰块,常在夏季随暴雨下降。雹以雹胚(霰)为核心,外面包有好几层冰壳。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详细介绍雹的相关知识。

  雹的形成原因

  冰雹是雷雨云中水汽凝华和水滴冻结相结合的产物。直径小于5毫米的小冰雹又称冻雨或冰丸。雹形成时需要有强上升气流的对流云(如积雨云),因此常伴有雷暴。


雹的形成原因

  形象

  雹以雹胚(霰)为核心,外面包有好几层冰壳。雹的密度大致在每立方米300千克至900千克之间,平均为每立方米700~800千克,大冰雹的降落速度可达每秒30米或更大。大雹块中透明和不透明的冰层交替出现。

  这是由于冻结率不规则所造成的。在温度略低于0℃的区域内,冻结缓慢,渗杂于其中的空气能够散出,形成透明的纯净冰。随后雹块进入冷得多的区域时,冻结迅速,就会加杂空气而形成白色的冰层。曾经在雷暴时降落过直径15厘米的雹块。雹暴在中纬度地区最常见,往往能持续15分钟左右,一般出现在中午到傍晚。

  产生冰雹的积雨云升降气流特别强烈,这种积雨云也称为冰雹云,它们一般多出现在暖季,在阳光强烈的暖湿季节最容易发生。那时空气中含的水汽很多,而且低层大气又易被太阳晒热的地面所烤热,形成下热上冷的很不稳定的空气柱,从而发生强烈对流,并发展为生产冰雹的积雨云。

  这种云中的上升气流很强,足以支持云中增大的冰雹块,所以能使云中的冰雹随气流升降,不断与沿途的雪花、小水滴等合并,形成一层层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冰块,当它增大到一定程度,上升的气流无法支持时,就降落到地面上来。冬季地面接受太阳的热量少,引不起强烈的对流,而且空气干燥,即使发生对流,也不易形成积雨云。这就是雹为什么出现在暖季而不是冬季的原因。

  夏天地面很热,但在云的底部只有20℃;在云的中部(4000米高处)温度已经在零下了;一块冰雹云的云顶可以伸展到距地面1万米以上,所以说空中有充分厚的低于冰点的低温区可以孕育冰雹块。美国科学家保留着1970年落于堪萨斯的一块冰雹,它重0.75公斤,直径达14.4厘米。

  危害

  降雹形成的灾害虽然是局部和短时的,但后果是严重的。降雹对建筑物和农作物有极大的破坏性,会砸坏农作物、果园、房屋和其它设施、设备,致人畜伤亡。雹害的轻重,取决于冰雹的破坏力和作物所处的发育期。冰雹的破坏力决定于冰雹的大小、密度和下降的速度。可分为轻、中、重3级:轻雹害的雹块直径约为0.5~2.0厘米;中雹害的雹块直径约2~3厘米,雹块盖满地,农作物折茎落叶;重雹害的雹块直径3~5厘米或更大,雹块融化后地面布满雹坑,土壤严重板结,农作物地上部分被砸秃,地下部分也受一定程度伤害。

  防御措施

  ①掌握地区内冰雹的气候规律,合理安排种植制度,使作物主要生育期避开多雹时期。

  ②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使大气下垫面温度变化趋于缓和。

  ③做好降雹预报,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④受害后,对能恢复生长的作物尽量抓紧时机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地温,结合浇水灌溉追施速效肥料,以促进作物迅速恢复生长。

  相关阅读:

  冰雹的灾害表现

  总的说来,冰雹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局地性强,每次冰雹的影响范围一般宽约几十米到数千米,长约数百米到十多千米。

  ②历时短,一次狂风暴雨或降雹时间一般只有2~10分钟,少数在30分钟以上。

  ③受地形影响显著,地形越复杂,冰雹越易发生。

  ④年际变化大,在同一地区,有的年份连续发生多次,有的年份发生次数很少,甚至不发生。

  ⑤发生区域广,从亚热带到温带的广大气候区内均可发生,但以温带地区发生次数居多。

  看过“雹的形成原因”的人还看了:

1.冰雹是怎么形成的(2)

2.霜的形成原因

3.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4.云是如何形成的 有哪些形状

5.雹是怎么形成的

77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