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热门专题>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三讲一通报心得

时间: 春芳953 分享

  党的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三讲一通报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讲一通报心得篇一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央高度重视。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后,中央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各省(市、区)党政主要领导都参加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来,由省(市、区)党委书记和省长给中央签的第一个责任状就是脱贫攻坚战的责任状。中央的会议,所有的政治局参加,、作了重要讲话。今年2月以来,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议4次,提出了10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市第七次党代会把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作为奋斗目标。中央、省委、市委高度重视,密集发声,足见脱贫攻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我们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聚焦靶向消除绝对贫困。按照“五年脱贫攻坚、一年巩固提升”总体安排,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全面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分年度、全覆盖、个性化推进脱贫攻坚。坚持“五个一批”脱贫攻坚路径,科学规划、引导预期,区别对象、突出重点,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大力实施贫困群众收入倍增计划,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促进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统筹推进脱贫与奔康,对脱贫退出的贫困户、贫困人口,保持政策稳定性、扶持连续性,实现稳定脱贫、稳步发展、稳健奔康。

  我们要坚持基础先行产业同步,不断改善区域发展条件。深入实施“十二项重点扶贫工程”,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短板,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农田水利建设、产业发展布局、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贫困地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着力培育脱贫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提升贫困地区产业支撑能力。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

  我们要坚持党政主责群众主体,汇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脱贫攻坚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严格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党员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落实脱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制度,逗硬执行“一票否决”制度。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保持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教育、引导、发动群众,增强脱贫信心,提升发展能力,培育文明新风,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让贫困群众通过辛勤劳动,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决胜脱贫攻坚,关键在精准,成败在精准。国务院副汪洋特别强调,要转变观念,把过去整体推进贫困县、乡、村上水平的思路,转变到精准发力,解决好建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上来。同时,还要重视精准去穷根。近两年来,广元不仅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而且在精准去穷根上作出了努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我市贫困人口的主要原因之一。昭化区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实行了“劳动力恢复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看不起病、看不好病的问题。这一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肯定。在移民搬迁、教育扶贫、基础扶贫上,广元也总结出了一大批好的典型和好的经验,有的已经在全市、全省推广。相信在新一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会实现从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的伟大跨越。

  三讲一通报心得篇二

  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明确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总体要求。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就要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使扶贫开发工作站在高处,想在远处,干在实处。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新的显著进展。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脱贫攻坚先易后难,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主动作为才能克难前行。今天,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同志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上来,动员全国全社会力量,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向贫困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下新的光辉篇章。

  三讲一通报心得篇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不能落下一个民族、一县、一镇、一村、一户、一人。针对一些地方基础差、底子薄、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等困难和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必须深入调研、精心谋划,补齐发展的短板,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助力脱贫奔康。

  补齐产业短板,让农民能够持续增收。不少贫困地区的农民不愿意搞产业,原因在于:一是以往的产业发展效果不理想,农民不愿意冒险搞产业;二是贫困户知识水平、素质与产业发展要求有一定距离,能力不足;三是贫困地区自然条件的局限客观上又增加了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的难度。因此,在产业项目选择上,各级地方政府应事先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同时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真正把群众最急需、最企盼的项目放在优先位置,但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以发挥当地优势为基础,力争全面掌握市场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使发展起来的产业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强有力支撑。

  补齐设施短板,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不少贫困地区水、电、路、通讯配套设施不完善,仍然是制约地区发展、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不少贫困地区依然存在“出行难、行路难、运输难”问题,还需不断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在水利设施方面,应该大力实施“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着力构建精准到户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光伏工程建设,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全覆盖,积极探索建立差别化的电价机制。推进“宽带乡村”惠民工程和农村4G网络全覆盖,加快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建设,切实解决贫困地区信息闭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脱贫致富的后劲。

  补齐医疗短板,完善医疗民政救助体系。有些贫困户缺乏劳动力、残障、生病,属于弱势群体。因此,应该利用好现有政策,将建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大病商业保险,建立医疗救助基金。配齐县、乡镇、村基本医疗设备,建立村到乡镇、乡镇到县双向培养协作机制,大力培养乡村全科医生,开通县乡两级远程医疗。把丧失劳动能力、通过帮扶仍无法脱贫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将农村低保线逐步提高到扶贫线,对残疾人、精神病人、重大疾病等扶贫对象实施生活费补贴,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医保局、扶贫移民局、民政局等,应及时开展建卡贫困人口数据清理比对,确保参保率和报销比例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为脱贫致富增加劳动力。

  补齐住房短板,推进贫困农户住房保障建设。一些贫困户房屋破旧或者没有住房。因此,应利用整合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易地扶贫搬迁、残疾人家庭建房补助等项目资金以及农村危房改造贷款贴息、搬迁建房贷款贴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推进危房改造、重建全覆盖。通过加强农村廉租房建设,采用改、租、调、购等多种手段盘活关闭煤矿职工宿舍、村级小学空余教室及农户闲置房屋等方式,由政府进行安置兜底,让无房户有所居。对人均住房面积不达标和住房破烂的困难户,采取补助资金扩建和“三建三改”的方式改善住房条件,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实增加贫困户的幸福感。

  补齐教育短板,加强贫困地区学生上学和劳动力就业培训。不少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困难,劳动力缺乏技术造成就业难。因此,必须贯彻落实“3+9+3”免费教育,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五大工程”建设,严格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大力实施贫困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并统筹资金建立资助系统,让贫困地区学生都能接受教育。大力实施本地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将建卡贫困户子女逐步纳入入学范围,为贫困学生核发生活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依托党校、职业学校、农广校等资源,对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开展贫困人口专业技能订单培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广大领导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让短板变快板,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看了三讲一通报心得的还看了:

1.三讲一比心得体会

2.教师学习三讲三当心得体会

3.检查工作心得体会

4.企业骨干培训心得

5.安全大检查心得体会

6.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心得总结(2)

7.企业骨干培训心得体会(2)

3265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