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热门专题>群众路线>征文>

关于窦燕山的作文(3)

时间: 炎玉700 分享

  关于窦燕山的作文篇7

  禹钧有5个儿子,家教甚严,建书房40间,买书数千卷,聘请文行之士为师授业。四方有志学者,听其自至。5个儿子聪颖早慧,文行并优,时人赞为“窦氏五龙”。

  长子仪,字可象,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年),举进士。后汉时,官至礼部员外郎。后周时,官至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北宋时,任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奉命主撰《建隆重订刑统》(即《宋刑统》)三十卷、《建隆编敕》四卷。北宋乾德四年(966年)秋,病逝,宋太祖赠仪右仆射。

  次子俨,字望之,后晋天福六年举进士,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各朝,屡任史官。后晋时,定朝会乐章、二舞及鼓吹十二案。后周初,修后晋高祖,少帝和后汉高祖《三朝实录》。后周显德四年(957年),俨上疏陈“礼、乐、刑、政、劝农、经武”治国六纲之言,周世宗纳之。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任礼部侍郎,奉旨撰定祠祀乐章、宗庙谥号。俨一生著有《周正乐》一二O卷,文集七O卷。

  三子侃,文行并优,后晋天福六年举进士,在后周官至起居郎。

  四子偁,字曰章,为人刚直不阿。后汉乾祜二年(949年)举进士。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拜为兵部郎中,力主“休兵牧马,以徐图之”,阻拦宋太宗北征,被采纳,授予枢密直学士。后充职左谏议大夫,任参知政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秋卒。宋太宗亲临吊唁,赠工部尚书。

  五子僖,在北宋任左补阕,为官清廉,名扬城内。

  关于窦燕山的作文篇8

  窦燕山著名窦燕山,本名窦禹钧,宦至谏议大夫。生有五子,在他的培养教育下,相继登科,成为国家的栋梁。长子窦仪为进士,授翰林学士,任礼部尚书,主要负责全国的科举考试、礼仪祭祀、外交事宜和对没有先例的典礼进行礼仪制定;次子窦俨中进士,授翰林学士,任礼部侍郎,主要负责管理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具体事务;三子窦侃任补阙,主要职责是向皇帝进行规谏;四子窦偁为翰林学士,任谏议大夫,主要职责是专门向皇帝提意见;五子窦僖任起居郎。本为史官,主要职责是记载皇帝的言行,因“起居注”而得名。一时间窦氏门庭光耀,时号“窦氏五龙”。窦燕山教子的义风家法,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曾在大安山刘守光帐下任幕僚,后为五朝将相的冯道,得知窦燕山教子有方的事迹后,写诗赞颂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灵椿”,本指椿树,这暗喻教子有方的窦禹钧,源于《庄子·逍遥游》:“大椿长寿”,“五枝芳”,喻其五子。这便是吉语“五子登科”的来源。“五子登科”,历来是中国民间盼望的大喜事。

  窦燕山,正史无传。只在《宋史·窦仪列传》中,有简略记载,说他“与兄禹锡皆以词学名。禹钧,唐天佑末起家幽州掾,历沂、邓、安、同、郑、华、宋、澶州支使判官。周初,为户部郎中,赐金紫。显德中,迁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致仕。”由此可知,窦燕山为官一生,并与其兄窦禹锡皆善词令,可惜我们目前没有看到他们的作品。在当代编辑的《全宋诗》里,收录有窦仪的《过邠州留题》:“多少樊笼不敢开,强拘物性要相倍。何时得似邠州守,德政临民鹤自来。”诗作反映了他关心百姓生活,同情人民疾苦的心愿。次子窦俨的《北海题渚宫》:“纪南南望水城宽,水色天光混一般。大抵江乡足诗景,咏吟如把画图看。”诗作清新传神,寄托了崇尚大自然的希望之情。从这些作品里,可以感悟窦燕山关心百姓,热爱自然的教子家风。

  窦燕山在家中排行老十,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一直娇惯这个小儿子。虽然家道非常富有,但为人却很恶劣,常常昧心行事,借势欺压村里人,以至于年已30岁,仍膝下无子。这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是件极不光彩的事。一天夜里,禹钧梦见了爷爷和父亲,他们严厉地教训说:“孩子,咱们家虽然富有,由于你的心术不正,所以30岁还没有儿子。这样下去,你的寿命也会大大宿短。”禹钧听了长辈的话,连忙点头称是,并表示要改恶从善。一觉醒来,回想起梦中的情节和自己平时的行为,他决心改恶从善,多做好事。

  窦燕山家中一个仆人偷了钱,后来怕他发现,就写了一张字据绑在十二三岁女儿的胳膊上,说把女儿卖于他抵债,然后远走他乡。窦禹均看到后,把字据烧了,嘱咐妻子将女孩抚养成人,多年后择胥出嫁。其父知道后,感动得从他乡归来当面谢罪。同时请人画了一张窦燕山的像,天天焚香祝他长寿。有一年元旦,窦燕山到延寿寺进香,捡到三十两金子、二百两银子。他在哪里等了一天,也没见到失主,第二天一早,就又来到寺院等候,终于见到失主。原来失主的父亲犯了罪,好不容易借来钱以赎父罪,因喝醉了酒才把钱丢了。窦燕山了解了事情的原委,马上让失主与他一同回家,不但还了丢失的钱,还赠了他许多银两。对于因家庭贫困不能葬埋老人的亲属,窦燕山主动出钱帮助料理后事,这样的人家有27户。亲属中因失去父母置办不起嫁妆的姑娘,窦燕山都慷慨资助以成婚配,这样的人家有28户。即使与他从不相识或只有一面之缘的人有困难,他也乐于相助。同时向朝廷举荐贤士多人。每有来访者,必亲自接待。更令人称赞的是他在自家住宅南边盖了四十间房子,设立义馆,聚书千卷,办起了义学,使无力读书的儿童能够上学。俗话说,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做了许多好事的几年之后,果然连续生了五个儿子。在他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下,先后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窦燕山的晚年,还有8个孙子,也都很有建树。他本人活到了82岁。死前沐浴更衣,和家人谈笑而终。


窦燕山相关文章:

1.关于短篇民间故事

2.儿童三字经朗诵全文在线看

3.关于传承国学经典的演讲词

4.班级朗诵比赛主持词

5.短篇民间故事

6.古代教子故事

220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