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教育资讯 > 热点 >

2019年最美基层民警闫昕卓先进事迹材料精选5篇

时间: 燕玲21286 分享

  大家了解“闫昕卓”个人事迹吗?他的个人事迹感动着无数人。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最美基层民警闫昕卓先进事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美基层民警闫昕卓先进事迹(一)

  早晨,为企业外籍员工办理临时住宿登记;

  上午,去居民家中宣传防范常识;

  下午,还得处理留学生和楼上邻居的纠纷……

  每天,闫昕卓 都是忙忙叨叨的。“嗨,谁让咱是‘宇宙中心’的社区民警呢。”

  闫昕卓 今年30岁,2011年,在中国刑警学院就读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进入海淀公安分局中关村派出所,成为了华清嘉园社区民警,至今已经6年,论资历,都称得上是“老民警”了。如今,除了社区民警的身份,闫昕卓 还担任着华清嘉园社区党委副书记,而且又逢“吹哨报到”工作与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工作相结合,他每天变得更忙了……

  闫昕卓 之所以来到华清嘉园社区,也是有原因的--小伙子英语不错,而华清嘉园是中关村街道最大的社区,紧邻的五道口,周边高校云集、商圈密布,有来自50个国家的800余名外籍学生、科研及务工人员长期租住于此,被网友形象地称为“宇宙中心”。

  和不少人一样,闫昕卓 的英语最初也是停留在笔头上。一开始入户走访,敲开一名留学生的房门,比划加单词,才向对方说明来意:我是社区民警,要检查租的房屋是否安全。

  “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人家才把我让进屋。”这次经历,让闫昕卓 明白:语言,是敲门砖,否则,连门都进不去,还怎么入户走访,服务社区?

  各国留学生都成了闫昕卓 的老师,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语言,悟性极佳的他,两年时间学会了多门语言。如今,闫昕卓 除了可以用英文流畅交流,还可以用日、韩、法、俄等外语简单和他人沟通。

  “会对方的语言,一下子就能拉近距离,更容易开展工作。”闫昕卓 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北京求学、工作、生活,很多人都需要办理临时住宿登记,如果能在首次见面时和他们顺利沟通,快速办完全部手续,他们会信任自己,今后遇到各类问题,也会像北京老百姓一样,第一反应就是“有困难找民警”。

  闫昕卓 不仅是“语言通”,处理矛盾,招数也很新颖。

  一些留学生习惯举行派对,经常造成扰民问题。

  闫昕卓 办起了“中国文化班”--教外国人包饺子。不少留学生感兴趣,纷纷参加,而“老师”们则是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理解的邻居。在擀皮、调馅的过程中,大家聊得开心,消除了误会。

  除了传播中华文化,闫昕卓 还邀请来自日本、韩国的朋友,教居民制作寿司和泡菜饼。

  在多样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彼此都多了一份理解、尊重和包容。

  闫昕卓 还依靠社区党委,发挥“穿警服”副书记作用,组建了楼宇巡逻队,针对各类案件以及交通秩序、扰民、卫生等问题,群策群力、协作自治、一线化解,实现了社区连续4年发案大幅下降,去年社区入室盗窃更是“零发案”。

  “‘吹哨报到’对于公安民警来说,要做到不等‘吹哨’、主动‘报到’、随时‘在位’,力争做到最先发现隐患,在居民遇到麻烦之前就能解决问题。”

  闫昕卓 还不失年轻人“互联网+”的思维方式,率先在辖区推行外国人住宿网上预约服务,实现网上信息先行登记、住宿手续按时办理的模式,不仅第一时间掌握辖区外国人入住状态,确保了百分之百的居住登记率,更是大幅提升了办事效率。

  “社区民警嘛,就得事事关心。我多跑一点,居民就能少跑一点,把居民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就能切切实实解决很多矛盾。”在闫昕卓 看来,确保社区平安,提升居民幸福感,是每名社区民警的初心和使命。

  最美基层民警闫昕卓先进事迹(二)

  作为华清嘉园社区民警,闫昕卓 创新涉外警务管理机制,在辖区试点推广外国人住宿网上预约服务,实现了网上信息先行登记、住宿手续按时补办服务模式,大大减少了外籍人员办事时间成本,提高了登记率。他以“互联网+”新模式延伸管理触角,搭建以警务团队群为核心的微信管理群平台12个,涵盖辖区社会综治力量800余人,极大提高了门店动态管理、安防宣传、案件串并、征集线索、落实隐患整改等工作效率。他“依托群治,齐抓共管”思路,发动辖区商业街所有商户组成“治安秩序协作行会”,针对刑事治安类案件以及交通秩序、扰民、卫生等问题高度关注,通过协会自治、一线化解、群策群力,实现了商业街车流畅通

  最美基层民警闫昕卓先进事迹(三)

  “楼上的俄罗斯小姑娘和楼下的老夫妻吵架,巴西小伙子丢自行车,这些事,我都要管。”今年30岁的闫昕卓 是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中关村派出所华清嘉园社区民警,他所管辖的社区中住着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境外人员。因此,社区被网友戏称为“宇宙中心”。作为“全宇宙”的“大家长”,闫昕卓 成了各国人之间的纽带。

  闫昕卓 在对社区内快递员进行安全检查。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毕业被分到“宇宙中心” 刚开始也慌

  “社区里住着来自43个国家500余名外籍人员。最高峰时,社区里有近千外国人居住。”社区民警闫昕卓 今年30岁,高个子,圆乎脸的他一到夏天就被太阳晒得黢黑。今年是他做社区民警的第七年。从中国刑警学院毕业,他就被安排分管了“宇宙中心”。

  最初面对这么多外国人,闫昕卓 也有点慌张。“刚开始做警察没有经验,面对这么多外国人,心里有点虚。更害怕做不好工作,给北京警方丢人。”为了做好工作,闫昕卓 决定,先摸清楚情况。

  每天早上8点,他准时守在小区北门。看见从小区内离开的外国人,就会上前询问住宿情况和个人信息。“比利时的一家四口住这栋楼、两个英国女孩住在旁边那栋楼的四层。”一个月后,闫昕卓 终于认识了社区内居住的外国人。

  靠一家一家走访摸清情况,无法了解全部的信息,闫昕卓 思来想去,开始在辖区推行外国人住宿网上预约服务。在入住前,先要在网上进行个人信息登记,如果已经入住的外籍人员,也可以进行住宿手续补办。

  闫昕卓 在对社区内健身俱乐部进行安全检查。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闫昕卓 在对社区内健身俱乐部进行安全检查。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楼上楼下闹矛盾 社区民警做纽带

  社区内的外国人,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有时会和邻居产生矛盾。尤其是夜幕降临后,外国人繁华喧嚣的夜生活,让一些本地住户不能接受。

  俄罗斯女孩罗斯在五道口附近上学。自从罗斯搬到小区里住,楼下的老两口经常休息不好。72岁的徐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每到晚上八九点,总能听见楼上高跟鞋跑来跑去的声音。一群男男女女,大声说笑、音乐声,能把我们从睡梦中吵醒。

  两位老人找罗斯理论,却因为语言不通,每次都闹得不欢而散。“我说我的,她说她的,根本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老两口想办法和罗斯沟通,但都因语言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闫昕卓 听完老人的抱怨,敲开了罗斯的家门。20岁的罗斯很热情,请闫昕卓 进屋聊。大学英文六级证书拿到手,我对自己的英文还是比较有自信的。但罗斯竟然不懂英文。

  因为语言不通,闫昕卓 和她沟通起来也十分困难。两人用手机翻译软件,连比画带猜,聊了两个多小时,双方才明白。原来,罗斯一个人到中国留学,感觉特别孤单,才总找同学来家里聊天聚会。在她的国家,深夜喝酒听音乐是很正常的事情,她没有想到会影响老人的休息。

  闫昕卓 将情况告诉了徐先生老两口。老两口理解罗斯一人来中国留学不容易,后来老人包了饺子,做了炸酱面都会给她送一些,三个人相处也不再像从前,罗斯也会给老两口送一些小礼物。晚上也不在家里聚会了。闫昕卓 说:“我想起个纽带的作用,让邻里间相互理解。”

  找回一辆自行车 收获“国际联盟”成员

  有了罗斯的经验,闫昕卓 发现,虽然自己的英文不错,但是还不足以和各国人交流。为了能够和不懂英语的外国人交流,他还用手机下载翻译软件,专门请了英、日、韩、法、俄语老师勤加学习。闫昕卓 遇到外国人来寻求帮助,从来不会“怯场”,而是用尽自己所学,和外国人交流。“和他们交流,也是锻炼口语的好办法。”闫昕卓 认真的态度,让社区内的“老外”感动,很多人自觉成为了“国际联盟”的成员,帮助闫昕卓 宣讲中国法律。

  来自巴西的席森就是其中一员。喜欢喝啤酒看足球的席森在世界杯期间把自行车丢了。他找到闫昕卓 ,想让他帮忙将车找回来。闫昕卓 开始四处走访。最终,在酒吧后身的存车处找到了他的车。“原来是酒吧工作人员嫌车子挡门,给挪了过去。”

  经过这件事,席森总和其他外国留学生说,闫昕卓 是他的“friend”,自己愿意帮助他宣传中国的法律和规定。今年年底,席森就要离开中国,回到巴西。他亲手做了一个小鱼缸,送给闫昕卓 。“这个代表友情”,席森指着鱼缸,用并不流利的中文告诉记者。

  东升园小区是个老旧小区,各项设施落后,门锁老化。这片居民有个习惯,家门虚掩着不锁,这个习惯让这片成了入室盗窃的重灾区。闫昕卓 每每走访,总会劝说,但效果甚微。为了解决问题,闫昕卓 协调街道组建了一支楼宇巡逻队。

  每天夜里,闫昕卓 都拿着手电筒,带队在小区中巡逻。小偷小摸知道小区里有警察,也不敢上门。白天走访,晚上又彻夜巡逻,闫昕卓 每日的步行数总能占据朋友圈排行第一。

  东升园的住户小王告诉记者,201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他听见大门外有声音,就走出来关门。“没想到,我走出来竟然吓跑了两个准备入室行窃的贼。”更巧的是,慌不择路的两个盗贼刚跑出楼门口,就被闫昕卓 带领的巡逻队逮个正着。“他们跑得再快点,就要直接冲进我怀里了。”闫昕卓 开玩笑说。

  经此一事,小王明白了闫昕卓 每天的“唠叨”不是说说而已。他向闫昕卓 申请,加入了巡逻队。“要做的还有很多,多理解多沟通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闫昕卓 说。

  最美基层民警闫昕卓先进事迹(四)

  闫昕卓同志始终把“辖区平安,百姓幸福生活”作为目标追求,依托党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工作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认真当好社区“外交官”“大管家”“守护人”,通过搭建“互联网 ”管理平台、探索协会自治等形式,极大提升社区治安管理效率,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作为全局4103名兼任社区(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党员社区民警代表,他参与“遇见最美”网络直播活动,参加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讲述北京警察故事》专场演说,并在北京市委组织部与北京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专题节目中作经验介绍,持续讲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先进经验和生动实践,在全局队伍中得到充分认可,在社会群众中得到广泛赞誉。

  最美基层民警闫昕卓先进事迹(五)

  闫昕卓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中关村派出所民警,中关村街道华清园社区党委副书记。

  华清嘉园社区是中关村街道最大的社区,来自50个国家的800余名外国朋友长期租住于此。2013年,闫昕卓 分管了这个“联合国社区”。为了更好地服务外籍朋友,闫昕卓 学习了英、日、韩多种语言,并组织不同国籍的租户组建“国际联盟”,帮助他宣传中国法律、化解矛盾纠纷,闫昕卓 成了不折不扣的“社区外交官”。

  租住于华清嘉园的北欧、非洲、韩国人经常有夜不闭户的习惯,为了还小区居民安全感,闫昕卓 协调街道组建了一支楼宇巡逻队,每天夜里,他都亲自带队巡逻。

  2013年,韩国务工人员崔某因突遭变故濒临破产,请求房东和中介缓收房租遭拒,崔某酗酒后情绪失控。经过闫昕卓 七个小时的劝说崔某平静下来,随后他促使双方达成了协议。深夜,闫昕卓 驾车送崔某到朋友处借住。不久崔某回国,给闫昕卓 发来短信:“您让我知道北京是一个不仅安全而且有温暖的城市,希望我还能再来这里。”

  作为社区党委副书记,闫昕卓 还主动融入社区党组织建设,积极发挥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发动辖区商户组成“秩序维护联防队”,针对刑事治安案件以及交通秩序、扰民、卫生等问题,群策群力、协作自治、一线化解,并以小微信撬动大警务,搭建警务团队微信群18个,涵盖辖区社会综治力量1032人,实现“全网互通”。依托群治加现代警务打造了安全长城,2013年以来,社区实现了连续四年发案大幅下降,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侵财类案件,2016、2017年同比降幅85%、 63%,2018年社区入室盗窃“零发案”,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上升。

23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