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教育资讯 > 热点 > 2020《英雄之城》观后感5篇_看英雄之城有感5篇

2020《英雄之城》观后感5篇_看英雄之城有感5篇

时间: 庄宇1208 分享

2020《英雄之城》观后感5篇_看英雄之城有感5篇

  《英雄之城》用镜头真实记录了武汉战“疫”2个月的重要历史时刻,首次揭秘了一些武汉战“疫”中“关键之举”背后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英雄之城》的观后感心得,供大家参考。

2020《英雄之城》观后感5篇_看英雄之城有感5篇

  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心得【篇1】

  很多年后,当人们回望抗击新冠疫情这场战“疫”,一定会想起2020年初,武汉关闭离汉通道那个遥远的日子。

  随着关闭而开启的,不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剧情,而是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武汉,是这场战争的“风暴之眼”。

  有人,在面对恐慌和未知时勇敢拉响警报;

  有人,在举步维艰的条件下与死神争分夺秒;

  有人,在困境中守望施援,重唤人们对美好与希望的向往。

  在这座英雄之城,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对的事,以他们的真心、无畏、正直和同情,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新华社记者在武汉深入采访,勇闯“红区”,用镜头真实记录了武汉战“疫”2个月的重要历史时刻,以及众多凡人英雄的温情大义。

  基于60多位记者拍摄的大量珍贵影像,新华社倾力打造重磅纪录片《英雄之城》,记录这段不应被忘却的历史。

  纪录片首次揭秘了一些武汉战“疫”中“关键之举”背后的故事。

  比如,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如何第一个为疫情防控工作拉响了警报。

  还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教授张笑春,在紧要关头如何奋力呼吁将CT作为筛查新冠疫情的主要依据,推动了相关诊疗方案修订,让更多病患能够被医院及时收治。

  还有一些令人动容的故事,有些是我们未曾了解的普通人,有些是我们在新闻中熟识的面孔,但纪录片以更贴近人性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个凡人英雄的内心世界。

  有一种责任,叫“多做事情才能赢回时间”。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自己是一名渐冻症患者,而他在另一家医院工作的妻子感染了新冠疫情病毒。但疫情期间,他还是每天迈着蹒跚的步子与病魔赛跑,努力挽救更多生命。张定宇说,留给自己的时光只有5到10年,所以他特别珍惜每一点时间。

  有一种使命,叫“倾尽所能,从未放弃”。

  国家新冠疫情危重症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钟鸣,在武汉参与推进重症救治工作。他曾因“十八般武艺都不起作用”而感到无力,却凭着“条件反射般”的职业本能,在极高的工作强度下,努力将一个个危重病人从生死线上拉回。

  有一种担当,叫“我抢着把活干了,让她们有更多精力救人”。

  方舱医院民警张敬畏,每天穿着尺码偏小的防护服,蜷缩着身体连续六小时搬运氧气罐,他怕挺直腰板撑崩防护服,更怕护士姑娘们被重活累垮。

  有一种奉献,叫“停飞不停航”。

  民航飞行员翟晨飞,在停飞的日子里加入了志愿者行列。他们为社区送过菜,为病人买过药,为医护人员送过物资。当朋友问起“为什么去当志愿者”时,一位志愿者发去一张武汉江景图,“不美吗?这城市你不想去守护吗?”

  有一种相伴,叫“我来火神山接你回家”。

  罹患轻症新冠疫情的武汉姑娘阿念,得知外婆抗拒治疗,情况危急。父母问她,是否愿意转去专收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陪同外婆治疗。26岁的轻症孙女和89岁的重症外婆,抉择,对这个家庭来说残酷而无解。但阿念当即决定转院,在她的精心照料和医护人员的抢救下,外婆能成功脱险吗?

  在这座城市,有人千万次逆行,上了战场绝不做逃兵。

  有逝去的亲人,仍把情义留给这个世界。

  有人在与死神抗争的喘息间,仍留恋人间的风景。

  也有生命,迫不及待地降临在这个危险与真情共存的世界。

  新华社记者许杨说,“等我们摘掉口罩的那一天,我想我们不应该忘了我们是怎么戴上它的,又是谁帮我们摘掉它的。”

  这是一场付出巨大代价的战争。

  这是一群面对艰难,仍在努力战斗的人们。

  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对的事,以他们的真心,无畏,正直和同情。

  只要携手并肩,没有哪个冬天不可逾越;

  只要共同守望,没有哪个春天不会来临。

  此刻,春上枝头,又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

  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心得【篇2】

  从一开始的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到现在疫情在全国范围之内获得很好的控制,只经历了短短数月的时间,但是对于那些战斗在一线的人们来说这几个月并不短,因为很多人可能是数月连轴转的工作,抗疫。

  相信多年之后后,当人们回想抗击新冠疫情这场疫情的时候,一定会想起2020年初,武汉关闭离汉通道,为其它地方争取时间的这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

  关闭而开启的,不是一个恐怖的地狱剧情,而是一场见证奇迹的历史。除了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作为公众的双眼,60多位记者勇敢的拍摄并流下来很多珍贵的影响资料,以此来见证这一段奇迹。

  这些记者用镜头真实记录了武汉战“疫”2个月的重要历史时刻,以及众多英雄人物的的温情大义。

  当疫情到来,有人在面对恐慌和未知时勇敢拉响警报,有人在举步维艰的条件下与死神争分夺秒,有人,在困境中守望施援,映照出人们对美好与希望的向往。

  在这座英雄之城,每个人都在努力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以他们的勇敢,担当,坚毅,和来自各地的助力共同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的“战争”。

  就在不久前,以60多位记者拍摄的大量珍贵影像作为基础,新华社倾力打造出了今年首部重磅纪录片《英雄之城》,记录了这段不应被忘却的历史,记录了那些身披白衣战斗的英雄。

  这是一部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记录片,一部不存在激起人们对美好的向往的记时影片。

  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心得【篇3】

  武汉解封的日子定了!这座英雄的城市正在苏醒。

  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指挥部3月24日宣布,从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封城”已满2个月的中国战疫的主战场武汉将不日“解封”,一座千万人口级城市的各种功能很快就会恢复。

  此前一日,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已经宣布,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虽然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爆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但大局已然操之在我。尤其是武汉不日就要重启,给全国人民带来的不仅是战疫的信心,还是生活日子重入正轨的希望。

  事实上,武汉市内通过疫情的分级管理,早就有相当一部分社区和城市基础设施已恢复一定活力,比如有阳光的日子居民可以在小区内淋浴阳光、居民被允许遛狗、孩子们也可以在小区内玩耍,全市27个过江桥梁防疫检测点和主城区近80个防疫检查点近日也被撤。

  晒太阳、在小区散步,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内容,这两个月来显得多么奢侈。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的时候,整个城市医疗资源遭遇挤兑,医护人员开始身心俱疲,社会上充满恐慌情绪。也是在那个时候,自全国各地组建的援鄂援汉国家应急医疗队投入湖北和武汉这个全国战疫的重中之重与决胜之地。

  武汉市为战胜疫情做出了牺牲。900万市民被严格地隔离在家里,两个月里,他们失去了阳光、失去了春天,还有磨山之梅、珞珈山之樱,特别是在市内交通与物流受到严格管制的情况下,数百万个家庭如何取得每天所需的柴米油盐本身就面临着巨大困难。好在,武汉挺了过来!武汉人民为中国战疫作出的牺牲,有目共睹。这座千万级人口的华中巨埠做出的奉献和牺牲,堪称人类历史上的一篇史诗。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这里是辛亥首义之城,是“武汉大会战”时期中国的抗战中心,也是战胜了1954年、1998年大洪水的城市。2020年中国战疫,这里成为决战之地,中国在此成功阻断新冠疫情的传播。

  从全球范围看,武汉战疫不仅是中国战疫的大决战,而且为全世界战疫赢得2个月宝贵时间、提供了战疫策略与经验,具有世界意义。

  武汉重启日,就是中国重新出发时。今日世界,疫情不仅仅是单纯的公共卫生,而且影响到经济、交通、贸易、产业链等诸领域。“按下暂停键”是战疫策略,其目的还是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中国一百年不变的大计是发展,就世界而言,它也需要中国提供物资源生产的保障。武汉重启,也意味着中国将从世界战疫的前沿转换成大后方了。

  致敬这座英雄之城、决胜之城!

  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心得【篇4】

  每一次的生病过后,都能让我深深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仿佛生命就是一根细丝,轻轻的一碰,它就会缓缓的断裂。非典那年我是个无知的小宝宝,感觉不到身边的惶恐。新型冠状病毒的今年我18岁,深感生命的珍贵。

  没有什么事一帆风顺的,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我现在是感到如此的幸运,我还健康地和我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每天实时地关注疫情的新情况,看着数量的不断攀增和网络各界的评论。我一边为祖国网络发展的迅速感到骄傲,一边又为中国人民的素质担忧了起来。会有人在网上散播谣言,肆意的造谣,煽动民情,造成恐慌。会有人去捡用过的口罩再卖出去。会有人趁此提高口罩的价格。我在想难道他们就看不到还在前线奋战的白衣天使么?看不到那些流逝的生命么?难道他们的心不是肉做的吗?这一系列的事都让我一次次的提升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我经常看着看着就会热泪盈眶,大概是因为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令我感到最动容的是那些年轻的志愿者们,他们自愿去支援武汉不求任何回报。与那些利欲熏心的人相比,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更多。无论你是世界各地哪个角落的人,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我们就是一家人,并且我们始终在一起,只要你需要,我就会去搭把手帮你。还有一位老人,他的话让全国人民都安下心来,坐在家里,不在惶恐。这样一位垂暮之年的人,让我打心底里深深的敬佩,我立志要向他学习,无论以后我会从事于哪一岗位,我都会坚守到最后一刻不放弃,热衷于我的职业,我认为赞美他最好的诗句就是臧克家著作的《有的人》。

  疫情爆发,全国人民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投入到一线去,让我深深地感动,我们的大中华,永远的保护我们。作为一个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我深深地希望那些在网络上肆意传播消息的人,请停下你们的手指摸着你们的良心对自己说“我是一名中国人”。希望那些在一线奋战的白衣天使,愿你们首先平安再去守护我们的健康。希望那些正在实施雷山医院工程的工人们,愿你们首先注意安全再去拼尽全力建设。希望那些待在家里的学生,不要松懈,努力学习,毕业后成为保护我们祖国的人。

  生命诚可贵,身体是一切劳动的本钱。我建议那些待在家里的人,你们也不要懒惰,要在家里做适当的运动。出门时,一定要戴口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会各大营销场所要注意消毒处理,为公众提供安全场所。做好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工作,别恐慌,为武汉人民尽可能地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心得【篇5】

  疫情之下,彰显人心,当华夏儿女惶恐度日,惴惴不安时,我们的白衣天使们是你们挺身而出,像顶风而上的逆行者,像冲锋陷阵的战士,像博爱仁厚的英雄,只为保护足下这片神圣的净土。

  李医生敢为人先,打响抗疫第一人,84岁高龄院士钟南山再度披甲上阵,韩红、辛巴等爱心人士慷慨解囊保障后方,央视春晚推出特别节目,为武汉加油,旨在温暖每一个抗疫英雄。身为中医药学子的我们是否也该为祖国做点什么,虽然我们渺小但是可以用我们的专业知识让身边的人不惶恐,让家人不盲从,并且我们还可以参加志愿者活动以保障每一个奔赴前线医者儿女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可以安心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安心的为我们保驾护航,开启2020年真正的新篇章。

  时间的一粒灰尘落在个人的头上,可能就是一座山,可是当它落在成千上万和中国人民头上,它就只是一颗小小的尘埃,“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两次大会,共商抗疫方案,十六字方针,明确抗疫目标,数十亿拨款,结决资金问题。70年国庆阅兵,让我们看到了强大的中国, 2020年抗疫战争,更彰显出祖国的责任与担当。

  所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愿所有的担惊受怕都是虚惊一场,所有的天灾人祸都是劫后余生,在春暖花开之际,我们欢聚一堂。

364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