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报告总结>学习总结>

体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

时间: 雪锦826 分享

  2009.03.15-2009.03.30对初稿进行修改、听取指导老师的相关建议。

  2009.04.01-2009.04.20再次对初稿的修改。

  2009.04.20-2009.05.25论文答辩预备。

  预期结果:

  结合宁蒗体育考生的实际情况及其占据的有利地理位置(天气环境)和自己所了解到的练习方法、手段等。进行分析、总结、探讨海拔差异对体育考生的相关影响。还有下达次高原考试所留意的题目。提出本人的建议。希看对带训老师有所帮助。

  体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篇2:

  北理工模式”的足球梯队建设的研究与分析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以现阶段的“北理工模式”为例,对比分析其与日韩两国足球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北理工模式”,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鉴于日韩两国足球的迅速崛起,我们不难发现日韩两国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中足球人才的流动、更新速度都相对较快,其培养是主要依托学校体育,各年龄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足球俱乐部与比赛,训练中心扮演的的角色也只是起辅助作用。这样的培养模式使足球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时刻处于流动状态,不断更新。在日韩两国的足球培养体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小学与中学在培养中的比重是相当大的,这更增加了后备人才的选拔范围。

  我国足球人才培养基本是单一的职业化梯队,而现阶段我们看到的“北理工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北理工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仅停留在“高中—大学—职业队”,缺乏了小学、中学这一普及面,而这也是造成我国后备人才日趋不足的一个原因。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与日韩两国足球人才培养模式,为健全“北理工模式”提出合理化建议,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2现状分析

  2.1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中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包括:(1)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缺乏战略性认识。(2)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适应现代足球职业运动发展规律,培养途径不完善,代价昂贵。(3)青少年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忽视青少年人才成长培养规律、优秀运动员成材规律。(4)竞赛、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注重比赛成绩的循环中,有些地方的队伍为了追求成绩甚至弄虚作假,虚报年龄。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成人化,基础薄弱,技术落后。(5)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九年义务制教育未能落实到实处。(6)经费不足是困扰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7)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的地区差异性很大,不利于我们足球运动的发展。(8)教练员整体水平不高,教练员队伍建设滞后。一方面应加强教练员在足球理念、训练理论、青少年运动员竞技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在教练员队伍的管理上建立和健全教练员培养、评估与奖罚机制,使教练员培养和使用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2.2体教结合

  2.2.1历史发展

  2.2.2体教结合的三种模式

  由国内、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践可知,历史上体教结合的实现途径或模式有3 种:其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全部在专门的培训机构内进行,如我国的体校、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等;其二,文化学习在学校内进行,而运动训练在专门的培训中心进行;其三,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都在学校内进行,如美国、韩国的培养形式。

  2.3中日韩足球人才培养与分析

  其中包括:(1)培养渠道:对运动员培养的主要渠道是通过学校和企业俱乐部及足球训练中心三大部分来进行的,又以学校为中心,对小学生到高中生的培养非常重视,并始终贯彻日本足协对教学训练的连贯性、系统性的指导方针。俱乐部从小学到高中设置有各年龄层的队伍。训练中心不是长期的,大部分是短期的。目的是对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充实、使更多的优秀青少年队员的素质能力得以提高。形式:从都、道、府或小地区集中条件较好的小队员选拔后集中训练。(2)学校:日本足协在足球发展战略中,极其重视学校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教育中,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也有许多学生自发组织的足球俱乐部;日本足协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参加全国足球比赛和地区性的比赛机会。

  3“北理工模式”

  3.1“北理工模式”的界定

  “北理工模式”是是将足球立足于教育,以大学为龙头、中学为纽带、小学为基础,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培养高水平足球人才的模式。

  3.2“北理工模式”的内涵

  3.2.1育人为本

  将育人放在首位的,形成一条从小学到大学的足球人才培养道路。强调运动员的成长始终不脱离学校教育,整个过程更强调学生身份。注重个体的健康发展与身心和谐发展。

  3.2.2从娃娃抓起

  开展体育趣味游戏而非强度训练,重点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消除抵触心理,从游戏中体验体育带来的团队精神、进取精神,使体育精神从小学开始内化,逐渐建立终身体育的价值观。

  3.2.3体教结合

  在培养运动员的同时,不放弃基础学科的学习,更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学习与提高。

  4推广“北理工模式”的积极影响

  4.1梯队建设

  它要求在保证青少年接受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同时对其运动才能进行开发和训练,使运动员获得未来全面发展需求的完整教育,从而形成“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的一条龙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顺流。

  4.2综合素质提高

  运动员不仅学到了相对于普通文化生简单而实用性更高的技能,从自身角度切实提高了文化修养,道德修养,从而提高了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4.3解决人才匮乏问题

  以学校为单位,大量增加了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储备。

  4.4解决运动员出路问题

  增加了运动员退役后进入社会的竞争力,很好地解决了竞技体育人才选拔高淘汰率所带来的运动员出路问题。

  5“北理工模式”不足

  5.1缺乏政策与资金支持

  5.2改善高校教练员培养体系

  5.3“北理工模式”可持续发展

  任何一种模式只有是可持续发展的才能继续发展下去,不应是强制的、恶补的。而现在的“北理工模式”还不够健全,仍然只停留于“高中—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完整的顺流培养,并未将足球人才的储备真正意义上扩大到小学,结果导致的是选拔覆盖面窄、运动员基础薄弱、运动寿命短暂难以达到最优竞技状态,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人才培养的基本环节,难以实现“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足球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所以导致我国足球整体竞技水平难以提高甚至倒退。

  6结论与建议

  6.1建立更多试点形成网络覆盖

  6.2加大资金政策投入

  我国还未大范围采取此种模式,更多的是将资源投入在有机会可以出成绩的运动员上,很少将资源大量投入到后备人才培养上,而这更加导致了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匮乏。6.3增加专业教练员的培训

  6.4建立完整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6.5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始终

  增强“北理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性,形成“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的一条龙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在满足运动员提高竞技能力的同时,同样提高其社会适应生存能力,综合提高运动员的道德修养与素质,实现人才顺流培养。

  创新之处:

  鉴于日韩两国在国际足球比赛上的出色表现,以现阶段的“北理工模式”为例,对比分析其与日韩两国足球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北理工模式”,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研究路线、方法、措施及实践方案或实验设计:

  1研究路线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山西大学图书馆中文电子期刊网对与本论文相关的内容进行检索,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

  2.2 专家访谈法

  与足球运动有关专家教授、部分国家B级教练员就体教结合的一些针对性问题进行访谈。

  2.3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类比、演绎、综合等逻辑分析法,对各种资料与信息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论证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措施。

  2.4问卷调查法

  通过发放问卷,统计数据,从而进一步系统、全面了解“北理工模式”。

  3研究措施

  通过山西大学图书馆中文电子期刊网对与本论文相关的内容进行检索,查阅相关文献15篇,主要涉及体教结合模式的发展、北理工模式以及日本足球迅速发展崛起的原因等方面,并对相关资料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整理。自身从事足球运动十五年,相对比较了解足球运动。并且在天津泰达足球队受训多年,了解我国专业足球队。进入大学进一步深造后,对足球以及“体教结合”模式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4实践方案

  4.1 2010年12月

  通过与导师的沟通,确定了论文的大方向,通过图书馆、因特网等途径收集与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关知识,并多次向导师汇报选题进展。

  4.2 2011年1月—2011年2月

  通过与导师的沟通,分析当前形势,最后确定新的研究对象。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与帮助下,重新收集资料,并进行了仔细研读与学习。

  4.3 2011年3月

  根据选题以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问卷设计,确定研究对象,发放问卷。通过对问卷的收集与数据的整理,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4.4 2011年4月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结合实际需要,撰写论文初稿。

  4.5 2011年5月

  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初稿,并最终完成论文。

  参考文献

  [1]于霞,王廷俊.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体教结合模式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162-164.(d)

  [2]卢志成,刘华荣,裴琨.体教结合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4,(6):7-8.

  [3]冉强辉,郭修金.上海市“体教结合”运行现状和对策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 ,32 (1) :61-64.

  [4]刘浩,薛俊,赵勇.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3):

  [5]李文清.欧洲足坛青训体系现状扫描[J ].足球世界,2005 ,7 :16.

  [6]王朋涛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15-16.

  [7]马志和,张林,郭培,等. 国外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共性经验及其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 ,29 (1) :18-21.

  [8]运快生,金晓平.日本足球运动迅速发展与崛起的原因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548-551.(548-549)

  [9]贺新奇,张延安.我国足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道路的规模设计[J].中国体育科技,2009,4(45):55-61.(57)

  [10]时卫东,潘日春,等.“北理工模式”培养我国高素质足球人才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4):62-67.

  体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篇3:

  一、 题目来源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四、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132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