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作文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初中七年级作文系列指导

初中七年级作文系列指导

时间: 炎玉700 分享

初中七年级作文系列指导

  初中七年级作文系列指导1:记叙文的开头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

  开篇即点明要叙事件,不多加修饰,给人以干净、明快、一气呵出之感。

  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魏巍《我的老师》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茅盾《白杨礼赞》

  秋天的小树林是淡泊的。

  ——《秋天的小树林》

  (二)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如:一个初秋的晚上,清风徐徐吹来,夜色迷人。 ——《离别的礼物》

  依傍绛雾氤氲的骊山,岿然屹立于临潼县东约十里处的山丘,便是秦俑皇陵。 ——《秦俑漫笔》

  (三)深化主题的议论抒情点题法

  如: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我祖国的朋友们……

  ——《谁是最可爱的人》

  (四)引人关切悬念法

  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它的开头是这样的:“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吗?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

  (五)抑扬相衬法

  即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开篇的感情基调和正文的感情基调相对或相反,以开头对比给文,使文章感情色彩丰富,九曲回肠,耐人寻味,艺术效果强烈。适用于抒情散文。如《荔枝蜜》。

  如:总是听同桌谈起妈妈,说妈妈如何关心她,如何体贴她。那么,我的妈妈呢?呵护我?爱惜我?可能是吧。不过,我认为她是个不讨人爱的妈妈。你一定不信,那么请听我说。 ——习作《不讨人爱的妈妈》

  初中七年级作文系列指导2:开头

  开头: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小巧、亮丽、引人注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好的开头要有利于围绕主题拓展作者的思想,有利于吸引和引导读者读完全文。为正文作自然的辅垫。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一般来说,从内容上讲,开头可以介绍人物,渲染气氛,说明背景,抒发深情,概括主题,呈现矛盾冲突,设置悬念;从语言上讲,开头要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不要让人不知所云;从结构上讲,开头要和文章的主体融为一体,水乳交融,和结尾遥相呼应,开合有度。

  一、直接开头法(开门见山)

  1、扣题目,表观点、情感。(前面的各种写物、写景) 《我的校园》“在九江的东南,有我可爱的校园。”

  我的爸爸个子矮矮的,背微驼,走起路来一巅一巅的,象个瘸子......

  这是一种学生用得最多的开头法,也是最简单的一种。这种直通通的开头,往往容易使文章显得平淡。下面介绍四种鲜活的开头法。

  二、用经典句子开头

  1、用诗词开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头,可是依然很平凡......

  2、用俗语开头。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三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我的爸爸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 《桂林山水》的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纠纷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

  还可用用对联、用成语开头等等。

  三、用声音开头。

  1、用歌声开头。

  “笑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快深夜十一点了,我的爸爸还是电脑前扯起五音不全的破嗓子在网上唱歌,我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睡,真是好心烦啊,明天还有语文考试......

  2、用响声开头。

  “皮哒,皮哒。”深夜静寂的楼梯里响起沉闷而懒散的脚步声,一定是我的爸爸打麻将回来了,可能这次又输得很惨......

  还可以用对话、用琴声、用风声、用雷声等等,凡是可以出声的都可以用来开头。

  四、由一种东西想到另一个东西开头。(联想开头法)

  每次放学回学,看到停在楼下的一辆破旧的永久牌自行车,我就想起了我的爸爸。他就是用这辆自行车送我上幼儿园的......

  五、用结果开头法。(倒叙法)

  我们全家人正在吃晚饭,我的爸爸一边吃一边看电视。他突然站起来,发疯似地大叫:“中了,中了。”原来他中了500万的彩票。全家人跳啊,笑啊,哭啊,大家高兴得手脚不知往哪儿放才好。我的爸爸对彩票着迷要从十年前说起...... 六、以描写开头 以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描写开头,也可描写事情中一个场景,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品质。

  《朋友》“月色如纱,轻轻地泻在窗台上,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炎热的夏天,在青色的河堤上,一个身影,佝偻着身躯,背着破旧的篓子,总在地上把白色的垃圾不断拾进去。

  《最敬佩的人》 七设问式。开头就提出问题,或引起读者注意,或激发读者思考,或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今天,老师大发雷霆,班上又乱哄的,又出了什么样的事?

  这7类方法可以派生出多种方法,用好了这些方法,作文的开头就会变得容易起来,作文就能抓住人,就能写得活灵活现、丰富多彩。

  初中七年级作文系列指导3:结尾

  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围棋对弈中棋局终了前的收官阶段,一招不慎,可能导致全局的失利。古人把好的文章结尾称为“豹尾”,足见结尾在一篇文章中的力度和重要性。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

  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多说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

  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淡了文章的主题。

  文章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2.照应开头,浑然一体。

  3.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4.抒发感情,动人心弦。

  5.含蓄委婉,余味无穷。

  6.展望未来,寄意深远。要想写好文章的结尾,应树立整体观念,根据文章思想内容灵活巧妙地选用适当的方法,尽可能在写作过程中使结尾既符合文意,又能创新并显现出个性特色。

  ★结尾

  1、篇末点题 常见的作文结尾:

  1. 自然式。事情结束了,文章也结尾了。如《麻雀》的结尾:“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 带着它走开了。”

  2. 照应式。结尾或点题,与文题遥相呼应;或与开头相照应,收拢全文。如《颐和园》的结尾是:“颐和园的景色可真美啊!”与开头:“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首尾照应,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3. 引申式。结尾或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化主题; 或总结提高,使主题得到升华。如《高大的皂荚树》的结尾:“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4. 抒情式。结尾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如《再见了,亲人》的结尾:“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 一起”。

  5. 评价式。结尾对人物或事物进行总结、评价,表达作者的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如《狼牙山五壮士》的结尾:“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初中七年级作文系列指导4:照应

  照应:俗语说前后呼应波澜生,写文章也要注意照应。照应就是文章中在前后相应的部位上的观照、呼应,指的是在文章的某一个地方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可以不作详细叙述,只作简单交代。然后,在后面的适当地方,对于前面的伏笔加以点明或详述。这一伏一应,形成了文章的前呼后应,使全文的内在线索伏而不露、明断暗续、结构严谨、脉络贯通,浑然一体。

  照应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1.题文照应。这是指文章或全篇或部分与标题相照应。题目常常被人们称为文章之眼,作品之窗。文章内容或是借题发挥,或是紧紧围绕着题目所明示的人、事、景、物、情、理进行叙写、辨析、抒情。题目与正文照应,犹如日月合璧。

  2.首尾照应。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或开头交代起因,结尾告知结果;或开头提出问题,结尾回答;或开头抒发情怀,结尾深化主题。"开难起,结难收。"一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于起笔和收笔。

  3.前后照应。它是指行文中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唤和照应。有了前后照应,前后内容的联系就会变得紧密,行文就会自然,文章就会结构严谨,脉络畅通。

516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