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作文素材>初中作文素材>

何凤山救助犹太人的事迹

时间: 丽芬840 分享

  何凤山,原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二战期间,他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向数千犹太人发放前往上海的签证,使他们免遭纳粹的杀害,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下面是学习啦小编跟大家分享的何凤山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何凤山人物事迹

  何凤山上任时,欧洲上空已战云密布,纳粹德国肆虐横行,掀起反犹恶浪。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奥是欧洲第三大犹太人聚居地,总数约18.5 万人。纳粹欲将这里的犹太人赶尽杀绝,规定集中营的犹太人只要能离开奥地利就可以释放,赶不走的则在集中营里成批屠杀。因此,对奥地利的犹太人来说,离开就是生存,不能离开就意味着死亡。于是,犹太人纷纷想方设法离开奥地利。

  要离开首先要有目的地国家的签证。但不少国家都“强调自身困难”,相继对犹太人签证亮起了红灯。求生的欲望使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每天奔走于各国领事馆之间,但大都没有结果。17岁的艾瑞克·高德斯陶伯把除中国以外的驻维也纳的50了向犹太人发放签证之门。高德斯陶伯1938年7月20日一次就从中国总领事馆拿到了20份前往中国上海的签证。这消息在犹太人中迅速传开,中国总领事馆门前每天从早到晚排着长龙,许多求助无门的犹太人在这里拿到了去上海的“生命签证”,从而逃离欧洲去了中国,或转道上海去了美国、巴勒斯坦、澳大利亚等地。顶住压力何凤山成批地给犹太人发放签证,引起了纳粹当局的不满。纳粹以中国总领事馆的房子是犹太人的财产为借口,没收了房子。何凤山就自己掏腰包,迅速把领事馆搬到了另一处很小的房子里,坚持发放签证。

  当时国内政界对向犹太人发放签证意见也不一。蒋介石对德国有好感,使用德国军事顾问,购买德国武器,还把儿子蒋纬国送到德国学军事。这自然对何凤山形成了很大压力,他很快就受到了来自顶头上司——驻德大使陈杰的直接威胁。陈杰秉承国内的旨意,想维持同德国的关系,害怕得罪对方,因此坚决反对何凤山给犹太人发放签证,但何凤山没有理睬。后有人向外交部打小报告,说何凤山在向犹太人出卖签证。陈杰于是采取突然袭击方式,派人到维也纳调查。因查不到证据,才不了了之。但是,何凤山于1940年5月被调离维也纳。

  何凤山到底向多少犹太人发放了签证,至今尚无准确数字,只是以找到的签证号码推算,至少是几千份。一位幸存者1938年6月得到的签证号码为200多号,另一位7月20 日的签证号码为1200多号,而汉斯·克劳斯的签证日期为1938 年10月27日,号码为1906号。1938年纳粹的“11月大屠杀”之后,申请签证的就更多了。到1939年9 月,70%的奥地利犹太人已外逃,我国上海收容的犹太人就达1 .8 万人。由此推算,所发签证至少是几千份。古巴等地还有一本书中说,有4000名维也纳犹太人拿着到上海的签证逃到了巴勒斯坦。

  何凤山救助犹太人的壮举,直到他过世后才公诸于世,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从1937年到1939 年,上海被日本占领,犹太人进入上海无需签证,研究人员难以想到驻欧洲的中国外交官能有此等壮举。二是二战结束后中国陷入内战,以后又由于各种政治因素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关于中国人救助犹太难民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开展起来。1995年上海犹太研究中心的学者访问德奥两国时才得知,虽然当年入境上海不需签证,但犹太人没有到上海的签证就不可能离开奥地利。三是何凤山一生淡泊名利,并不认为救助犹太人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自己很少对人提起。他同女儿何曼礼谈及此事时就说:“我对犹太人的处境深感同情,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我感到帮助他们义不容辞。”他在《我的外交生涯四十年》一书中,对这件事也只花了很少笔墨。全书长达290页,但只有10页简单地记录了战时那段难忘的岁月。关于这段历史,何凤山在回忆录中写道:“自从奥地利被德国兼并后,恶魔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便变本加厉,奥地利犹太人的命运非常悲惨,迫害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当时美国一些宗教和慈善组织开始紧急救助犹太人,我一直与这些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我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全力帮助犹太人,大量犹太人因此得以活了下来。”[1]书中写道:“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是很自然的事。从人性的角度看,这也是应该做的。”

  1997年9月28 日,96岁高龄的何凤山在美国旧金山去世。女儿何曼礼在讣告中提到父亲在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期间,曾向犹太人发过签证。讣告在《波士顿环球报》刊出后,在美国的犹太裔历史学家艾立克·索尔即打电话向何曼礼询问此事。接着,这位历史学家找到了何凤山亲笔签证的一些犹太幸存者及其后裔,找到了当年的签证。以后,犹太人在举办纳粹大屠杀展览时,都把何凤山放在显著位置,世界各国不少媒体也相继对他进行了报道。索尔教授说,两年前,在犹太人圈子里,没人知道何博士的名字。而现在,几乎接触到的每一个犹太人,都在讲述何博士的故事

  何凤山的荣誉

  从1938年5月到10月仅仅5个月的时间里,何凤山向奥地利的犹太人发放了1900个前往中国的签证。

  今年2月,以色列政府考虑把“义人奖”颁给何凤山,他的名字将被刻入耶路撒冷犹太纪念馆的义人园里。

  从3月28日起至4月28日,联合国展览大厅艺廊举办了一次特别的大型展览,展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犹太人的幕后英雄的事迹,而他们中间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原中国国民党政府驻奥地利总领事何凤山,因为据考证,他救助的欧洲犹太人比其他任何人救得都多。

  1.以色列打算颁发最高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希特勒开始大肆迫害、屠杀犹太人。犹太人四处寻找逃出欧洲的途径。就在这个时候,年轻的中国驻奥地利总领事冒着失去生命和工作的危险,毅然向数万名犹太人发放了签证,帮助他们顺利逃往世界各地。这名年轻的总领事便是何凤山,他发放的签证被犹太人称为“生命的签证”。然而,他的事迹竟然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直到今天才被世人所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像何凤山这样暗中帮助犹太人的无名英雄并不少见,但欧洲历史学家认为,单就个人行为而言,何凤山救助的欧洲犹太人比其他任何人救得都多。何凤山的义举被披露后,以色列人特别感动,今年2月,以色列媒体报道说,以色列政府正考虑把“义人奖”颁给何凤山,这个奖是以色列授予非犹太人的荣誉。以色列的“义人奖”包括一张荣誉状和一枚奖章,他们的名字将被刻入耶路撒冷犹太纪念馆的义人园里。

  何凤山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历史学教授埃里克.索尔提名,这位历史学家已经编纂了一个义务救助犹太人的外交官花名册。何凤山的事迹在过去的6个月中已被以色列的相关部门列入考虑名单,并正搜集接受过他协助者的证词,以便由一位以色列最高法院法官所主持的委员会来审核。柏迪耶说,何凤山的例子还待澄清的两点是他是否遵照当时中国政府指示而采取行动,以及他究竟营救了多少人。但无论如何他显然值得列入考虑名单。

  2.向战时的犹太人发放中国签证

  1938年3月,希特勒的军队吞并了奥地利,这让居住在奥地利的犹太人异常恐慌。当时,奥地利的犹太人口在欧洲居第三位,而且90%居住在首都维也纳。鉴于当时的形势,中国大使馆只好于1938年5月把驻奥地利大使馆降格为领事馆。何凤山被任命为总领事,身边有一名助手。当时何凤山只有37岁。

  当时,奥地利犹太人陷入独立无援的困难境地,纳粹大屠杀已经开始,除非他们得到一个逃往欧洲以外的国家的签证,否则难保不落入纳粹的魔掌。就在这个时候,何凤山向犹太人伸出了无私的双手,他冒着国民党的禁令,勇敢地向犹太人发放前往中国的签证,拿到签证的犹太人兴奋地把签证称为“通向自由的车票”。当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最后并没有来到中国,而是去了古巴、菲律宾、澳大利亚、南美和北美等国。

  希特勒向驻奥地利的各国外交官发出了邀请,何凤山因此首次亲眼见到了恶魔希特勒。这位新领事在回忆中如此描述希特勒:“他个子很矮,留着滑稽的小胡子,但看上去特别严肃。”

  3.回忆录无意中透露真相

  何凤山的女儿何曼丽目前仍居住在美国洛杉矶,她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这些事情都极具传奇色彩,但何凤山很少说起这段在奥地利任领事时的经历。时光进入80年代后,何凤山已经80多岁了,他决定写一本书。1990年,这本书正式出版,书名叫《我的四十年外交生涯》,全书长达290页,但只有10页简单地记录了战时那段难忘的岁月。

  关于这段历史,何凤山在回忆录中写道:“自从奥地利被德国兼并后,恶魔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便变本加厉,奥地利犹太人的命运非常悲惨,迫害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当时美国一些宗教和慈善组织开始紧急救助犹太人,我一直与这些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我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全力帮助犹太人,大量犹太人因此得以活了下来。”

  有不少犹太人在奥地利社会有很高的地位,但他们也逃脱不了被迫害的命运。由于何凤山是外交官,所以他与这些犹太人中的一些人保持着很好的私人关系。看到他们等待死亡的无奈神情,何凤山终于下定决心,只要是犹太人提出申请,他就向他们发放前往中国的签证。难民们进入上海虽不需签证,但离开奥地利,却需有前往目的地的签证证明。这一消息迅速在犹太人中间传播开来,从早上到晚上,中国领事馆门前排起了申请签证的长龙。

  4.国民党曾对何凤山进行调查

  国民党政府派驻柏林的大使陈杰很快就知道了此事,他给何凤山打了一个电话,严肃地发出警告:为了保持德国和国民党政府之间的良好关系,必须立即停止向犹太人发放签证的行动!

  在这种形势下,何凤山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没有听从陈杰大使的命令。陈杰心生疑惑,于是派了一名部下到维也纳调查,看看何凤山在发放签证方面如此固执是不是因为靠发放签证赚钱。然而,那名调查官员没有找到这方面的任何证据。

  此后,犹太人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但他们遭受的苦难越深,何凤山救助的人也越多。他亲眼看到了第一手的纳粹德国和奥地利“碎玻璃之夜”计划。这个计划执行时间是从1938年11月9日到10日,约有200多座犹太人教堂被毁,7500个犹太人商店被抢,3万名犹太人被关进了集中营。

  11月10日,何凤山来到一户已经领到他发放的签证的人家,去给他们送行,刚好在那里碰上了盖世太保。这户人家的男家长已经被抓走了,何凤山与盖世太保发生对抗,盖世太保掏出手枪,对准了何凤山。但当得知何凤山是一名外交官,他发放的是有效签证后,盖世太保只好准许这家人踏上了前往中国上海的行程。

  1939年年初,纳粹没收了何凤山的领事馆,理由是这座领事馆原来是犹太人的房产。何凤山请求国民党政府拨款寻址重建领事馆,但他的要求被拒绝,国民党政府声称,中国正在与日本开战,挪不出建馆资金。何凤山寻求资金无望后,只好自己出钱租了一座很小的房子--领事馆重新开张。

  到1940年5月何凤山离开维也纳时为止,他到底发放了多少个签证,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但现在掌握的证据显示,到1938年10月,何凤山来到维也纳仅仅5个月,他就已经发出了1900个签证。

  5.中国领事馆送去了花圈

  那么,何凤山亲手发放的签证到底有多少?他的女儿何曼丽表示:“我们不知道准确的数字,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研究犹太人历史的埃里克.索尔教授指出,由于何凤山是奥地利所有出逃签证的主要来源,因此,他向犹太人发放签证的比例应该很高。

  令人遗憾的是,那些接受过帮助的犹太人自离开奥地利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何凤山。他女儿曼丽最近透露说,虽然何凤山为国民党政府服务多年,但由于他无法清楚地解释大使馆200美元的开支情况,而被国民党剥夺了领取养老金的资格。何曼丽认为,何凤山之所以受到诽谤,不是因为他在维也纳违抗命令,而是因为他冒犯了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何凤山去世后,台湾当局并没有派代表参加他的葬礼,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旧金山领事馆给他送去一个制作精美的花圈,让何曼丽极为感动。

  因为何凤山很少提及他在维也纳的义举,所以公众对此几乎一无所知。何凤山死后,何曼丽在报纸上登了一则讣告,其中一句话提到他父亲在维也纳的工作,这才引起了索尔教授的注意。索尔教授一直在进行一项辛苦的工作--从何凤山那里接受签证的人以及他们的后代那里寻找相关的证据,他想查证,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何凤山采取这种冒险的义举。

  何曼丽说:“我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非常慷慨、大度,他认为帮助他人是很自然的事,即使从人道主义的观点出发,做这种事也是应该的。”
看了“何凤山事迹 ”的人还看了:

1.创业帮扶事迹

2.扶贫帮困先进事迹材料3篇

3.创业艰辛奋斗事迹

4.帮扶困难学生的事迹材料

5.贫困生青春奋斗故事6篇

124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