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收藏 > 古玩收藏家的故事

古玩收藏家的故事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古玩收藏家的故事

  一个真正的古玩收藏家应该最受国家法律、恪守收藏道德。那么古玩收藏家的故事有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古玩收藏家的故事,希望对您有用。

  古玩收藏家的故事1

  古玩鉴定家韩慎先,原名德寿,别号夏山楼主,北京人,长居天津。幼承家学,喜好书画,有丰富的古文物知识,擅长书画、铜、玉、瓷等文物的鉴赏,兼好收藏。他从十几岁起就涉足古玩市场,时间一久便对文物慧眼独具,最擅长发现珍品,以及从赝品中发现真迹。1927年,韩慎先赴日本大阪举办他的个人收藏文物展览,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天津市文化局文物鉴定工作顾问、天津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等职。

  一次,韩慎先在北京琉璃厂见到一幅元代大画家王蒙的《夏山高隐图》,此画纵149厘米,横64厘米,款署至正乙巳(1365)四月。高山大嶂,气势雄浑,层层深邃而又层层推远;群树古松,林荫繁荟,村舍寺观,流泉相间,实中求虚、密而不塞。纯为董源、巨然一派山水皴法,是王蒙难得一见之绢本山水真迹。由于此图未见历代书画鉴藏著录,又王蒙传世皆是纸本,所以业内人士对此画褒贬不一,韩慎先则认定这是王蒙画中的真迹精品,果断地以重金买下。不久,他又在天津友人家里见到清代王石谷临摹的《夏山高隐图》,马上用文衡山的山水画交换得到。于是,他便以这两幅画的画题取“夏山楼”为斋名,自号“夏山楼主”。张大千先生曾于1947年4月借临此图,后赠于红颜知己李秋君女士,是其平生精心摹古作品之一。《夏山高隐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属国家一级文物。

  韩慎先从赝品中发现的真迹不少。许姬传先生曾到琉璃厂寻找赵孟頫的六体千字文,结果没有买到,但无意中在一家古玩铺中见到一张陈老莲仿元人双钩竹石的立幅。这幅画的外表连轴头也没有,画上只有“洪绶”两个小字款,下方盖一方小印章隐在竹根旁边。他将此画买下后,别人不相信这是陈老莲的真品。许姬传先生就将其带到天津请韩慎先鉴定,韩当即定为真品。从此韩慎先鉴定古书画之名,一时传遍南北古玩业,他的眼光与胆识也颇为同辈所推许。

  同道之友每得一件古代书画,都会拿到韩家请为鉴定。他每在鉴定为伪作之后,却先不说穿,径自走到后院,取出同一作者的另一作品,与伪作同时悬挂壁上让对方自行比对,他则从容落座等候藏家作结论。过了些时间,藏家自己已经默认所买书画确是赝品以后,他才一五一十为之指明,并从纸绢、笔法、题跋、印章、装裱诸方面加以分析。这样的鉴定方法,是鉴定家需有较多书画藏品之前提下,的确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经韩慎先鉴定的古书画,还有苏东坡的《古木怪石图》(无款)、宋拓黄山谷《此君轩诗碑》(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徐渭《墨葡萄》(现存故宫博物院)、宋拓《佛遗道经》(现存天津艺术博物馆)等。

  1952年,时任天津文化局局长的阿英请韩慎先负责文物鉴定工作。为此,韩慎先曾到收藏家张叔诚家里征集文物,张老拿出3册宋人杂画册,里面真伪并存,韩慎先火眼金睛地从中识出了宋人的《西湖争标图》、马远的《月下把杯图》、杨补天的《梅花》等宋画中的珍稀之作。

  1962年,韩慎先在北京宝古斋选画,傅凯臣、靳伯声、张采臣等人把真伪混杂的大量书画给韩慎先过目,一方面是为了生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试试韩慎先的眼力。韩慎先在千百张画中筛选,挑出了不少真迹,其中还发现了画史上未见记载的万邦正、万邦治等明代院体画家的作品,为美术史填补了一项空白。到现在,有些老古玩收藏家还对韩慎先鉴别书画的眼力赞不绝口。

  古玩收藏家的故事2

  从前有这么一个古董鉴别家,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鉴别出了好多好多的真假古董,并且他还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董。他们可是来自几千或几百年年前古人用过的或制作的玩意儿,其价值连城呀!有一天,这个古董家开办了自己的古玩展览会,来参观的人来自各界有名望的人士,还有各地区的古玩收藏家等人物,大家都在欣赏着那珍贵的东西,可是,有一件叫做“独特”的花瓶吸引了很多很多的人,人们在议论纷纷,嗨,看起来这个花瓶很精致,但是……(论制作技巧,论年代,论材料,好像……),其实大家心理都明白其实这件物品怎么看怎么都是赝品。这时,主人从楼上下来了,看到大家围在一个展品那议论着,他平静的微笑着,咳这是他年轻时制作的一件十分精致的作品,当时就有好多人说他巧夺天工呀!(原来这时妻子看就剩下这件藏品放在收藏室里,还不如把他展示以下,反正来的人不一定都是鉴别家,再说这件物品的展出价值很高。所以在帮丈夫摆的时候把那件作品也摆上了。)咳,真的没想到这件不知来历的赝品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相反都忽略了那些珍贵的古董,此所谓没有“价值”的东西,拿出来在大众面前只能好似哗众取宠呀!

  古玩收藏家的故事3

  1981年,26岁的马未都还是一名机床铣工。作为文学爱好者,他写了篇爱情小说《今夜月儿圆》。《中国青年报》整版刊登了这篇小说,谁都没想到,马未都的命运从此改变。

  小说发表后,马未都被调任为《青年杂志》的编辑。在文学最璀璨的时代,这是个特别优越的身份,哪位读者投稿,他随手写一句“稿子可以,你来一趟”,别人就乐颠颠地来见他了。他就在那时发掘了王朔、苏童,办公室的常客还有刘震云、莫言等人。

  在编辑之外,马未都也一直在坚持创作,而且成绩斐然,中青社曾为他和顾城举行过大型座谈会,他代表小说,顾城代表诗歌。

  而就在文学事业如火如荼时,马未都却选择了江湖隐退。

  他说:“我原来觉得文学神圣得要死,误认为我可以一辈子弄文学,后来只干了十年,在看到文学兴盛和衰退的速度、看到文学业内那种龌龊的嘴脸后就放弃了。”

  1990年,马未都从文坛消失,进军影视圈,跟王朔、刘震云等人,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马未都担任秘书长,随后推出家喻户晓的《编辑部的故事》。

  随后,“海马影视创作室”制作了《海马歌舞厅》。片子还未拍完,影视事业也正如烈火烹油,马未都却在攒足第一桶金后,渐渐淡出影视圈,一头扎进了当时还很冷门的古玩收藏领域,开始了淘宝之旅。

  “文人马未都”变成“商人马未都”,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型,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

  当时,中国古玩市场还处在萌芽阶段。马未都的寻宝历程只能从“菜市场”开始。那时候菜农来北京卖菜,顺便会捎上自家最值钱的老物件。马未都从两块钱的“官窑”开始买,直到它升值到20万。“那时你去地摊上,满地都是宝贝,我只是在宝贝中进行挑选。”

  1982年,马未都用1600元买下了第一件正式藏品——四扇屏。自此,他的收藏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摊上淘到的瓷器买回家,他躺在被窝里,一宿一宿地摸着看。“一是养眼,二是琢磨。”在大多数人尚未意识到艺术品价值的时候,他已经“入道”深矣。

  这段时间,他成功地混迹在地摊中“捡漏”。淘到一个雍正官窑的盘子。1987年,这样一个盘子不到500元人民币(当时公务员的收入每月只有二三百元),今天,已经拍卖到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古玩收藏家的故事相关文章:

1.古董收藏捡漏故事

2.古董收藏家杨波的介绍

3.翡翠收藏家的一些小故事

4.古董收藏家马未都的介绍

5.古玩收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6.古玩瓷器大收藏家的介绍

320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