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饲养 > 如何饲养黄鱼

如何饲养黄鱼

时间: 流基816 分享

如何饲养黄鱼

  黄鱼,有大小黄鱼之分,又名黄花鱼。以我国舟山渔场产大黄鱼最出名。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黄鱼的养殖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黄鱼的养殖技术

  大黄色分布于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小黄鱼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及朝鲜西海岸。大黄鱼平时栖息较深海区,4~6月向近海洄游、产卵,产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饵,秋冬季节又向深海区迁移;小黄鱼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间产卵后,分散在近海索饵,秋末返回深海,冬季于深海越冬。黄花鱼一般食性较杂,主要以鱼虾为食。由于光学的原因,黄鱼在白天打捞一般呈白色,在夜晚则呈黄色,尤其在没有月光的时候。

  黄鱼又名黄花鱼,生于东海中,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故又名石首鱼。鱼腹中的白色鱼鳔可作鱼胶,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

  简称“黄鱼“,学名“石首鱼“,是海鱼中较普通的鱼种,渤海所产尤多。每年三四月未开雷前黄花鱼大量上市,有

  时价值极贱,虽贩夫走卒、贫困人家,也要称二斤来尝尝,或熏或炸,到处可见。一闻雷声,鱼沉海底,捞网不易,鱼价也随之增高了。黄花鱼有“大黄鱼“和“小黄鱼“两种,大黄鱼肉肥厚但略嫌粗老,小黄鱼肉嫩味鲜但刺稍多。饭馆所用的以大黄鱼为多。海鱼离水便死,不像江河湖塘的鱼可以吃到活的,所以海鱼务求新鲜。黄鱼的做法很多,糖醋鱼、尖钻鱼、干炸鱼、醋烹鱼、松子鱼(即松鼠黄鱼)、烩鱼羹、炒假螃蟹肉、抓炒鱼、红烧鱼,都可算为美味。家庭所做黄鱼,以“侉炖“为主,黄花鱼肉如蒜瓣,脆嫩比淡水鱼好,每值庭花绽蕊、柳眼舒青的明媚时节,大青蒜头伴食家厨自做黄鱼,也是人生的一种乐趣。

  黄鱼的形态特征体

  长圆形,侧扁,尾柄长为其高的2倍。头大,口宽而倾斜,上下颌略相等。下颌无须,颏部有6个细孔。上下颌具细牙,上颌外侧及下颌内侧牙较大,但无犬牙;腭骨及犁骨无牙。头及身体被栉鳞,鳞较大,侧线上鳞5~6个;背鳍及臀鳍鳍条膜上有2/3以上被小圆鳞。臀鳍鳍条少于10。鳔侧管2小分支平行但不相等,呈一长一短管状。小黄鱼外形与大黄鱼极相似,但体形较小,一般体长16~25厘米、体重200~300克。背侧黄褐色,腹侧金黄色。大小黄鱼的主要区别是:大黄鱼的鳞较小而小黄鱼的鳞片较大而稀少;大黄鱼的尾柄较长而小黄色尾柄较短;大黄鱼臀鳍第二鳍棘等于或大于眼径,而小黄鱼则小于眼径;大黄鱼骸部具4个不明显的小孔,小黄鱼具6个小孔;大黄鱼的下唇长于上唇、口闭时较圆,小黄鱼上、下唇等长、口闭时较尖。

  黄鱼的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图冬季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间产卵后,分散在近海索饵,主要以糠虾、毛虾以及小型鱼类为食物,秋末返回深海。小黄鱼具有浮游底栖与游泳动物食性,对食物选择性小,主要摄食浮游动物、 鱼虾等,其中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鱼类主要为鰕虎鱼,虾类则有毛虾、糠虾、 脊尾白虾和鼓虾等。在黄海南部、东海北部海域,小黄鱼主要摄食游泳动物,但在不同的生活时期(越冬期、 产卵期和索饵期)摄食强度不同,其中越冬期 (1~3月)摄食强度最弱,产卵期(4~5月)居中,索饵期(6~12月)最为旺盛。

  养殖黄鱼的技术要点

  1.为海水鱼网箱养殖提供良好的水质环境

  (1)重新调整养殖网箱的布局

  根据产量计划确定养殖网箱的规模。通过当地政府组织,科技人员阐明养殖网箱合理布局的科学道理,广泛动员养殖户按比例拆减70%的现有网箱,并根据(NY/T5061-2002)《无公害食品 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标准,进行重新布局。

  (2)加强网箱区环境的日常保护

  ①每个养殖区网箱连续养殖两年后,应统一收上挡流装置及网箱,休养3~6个月。

  ②根据放置网箱地点的浅与深,养殖4~5年后,可在预留的空闲海区内移动网箱位置。并对原网箱点的底质进行清理,以利底质生态环境的修复。

  ③网箱区的环境卫生:a.“渔排”上的人粪尿等生活污水、废弃物、残饵、垃圾、病死鱼、油污等应收集上岸进行无害化处理。b.换洗网箱应在彩条布箱内消毒后冲洗,并把冲洗网箱的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c.“渔排”外围要有防油污设施。

  (3)推广鱼、贝、藻间养的生态养殖模式

  在留足网箱之间的通道和周边空间的前提下,采用海水鱼网箱、贝类、藻类养殖区间隔布局。贝类可滤食水体中悬浮的残饵颗粒和浮游植物而生长良好,并使海水变得清洁;藻类可吸收鱼类和贝类排放的氮、磷而生长良好,且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可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保证鱼、贝生命活动需要,促进鱼、贝类产生的污染物的氧化,还可生产出优质贝、藻产品。如此在网箱区一带形成一个互利互补的良性生态群落,既提高海区养殖效率,又可以改善海区生态环境。

  (4)使用优质、适口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并适量投喂

  优质、适口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减少残饵量。应以优质的浮性人工配合饲料代替鲜杂鱼肉靡投喂,既可保护水产资源,又可减少残饵对网箱养殖区的污染。

  2.为海水鱼网箱养殖提供种质优良与体质健壮的苗种

  (1)苗种的种质要求

  使用原种或经选育的生长快、个体大的良种亲鱼;改变目前由于滥用小个体亲鱼进行近亲繁殖,造成海水鱼养殖种类个体小型化、抗病力下降和性成熟提前等种质退化现象。

  (2)苗种的体质要求

  推广低密度生态式培育,大黄鱼全长2厘米鱼苗的出苗量宜控制在5000尾/米3以下(其他海水鱼养殖种类还要更低些),做到育苗阶段不用药或少用药,鱼苗生长快、活力好、无病害,成活率高

  网箱养殖的海水鱼鱼种放养密度应适当,不是密度越大越好。在网箱区水较深、布局合理、水流畅通和水质良好条件下,养殖的大黄鱼可按单产105千克/米2或15千克/米3、成活率90%的计划,以及鱼种和养成鱼的规格来投放鱼种。

  3.病害的防控

  目前网箱养殖海水鱼的主要疾病有病毒性、细菌性、寄生性、敌害生物、饵料引起的及其他。防治鱼病,应以防为主。

  (1)苗种检疫

  ①苗种的调运或投放前要进行检验、检疫,防止病原体带入。②有病的苗种应在原地进行治疗、处理,完全痊愈并杀灭了传染性病原后才能调运与投放,从源头上切断病原传播。

  (2)病害防治综合措施

  ①推广使用鱼类疫苗,以减少养殖用药。②选购抗病力强的苗种。③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病、死鱼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丢弃入海,以防疫病传播。④鱼种先消毒,后投放。

  4.养殖现场质量安全监控

  (1)建立健全监控体系

  ①建立养殖现场质量安全监控机构与队伍。②进行日常的质量安全检测。③技术员巡回或驻点对养殖投入品以及关键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④渔排操作工人经相关培训后上岗。⑤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水产养殖生产记录等制度。

  (2)养殖现场监控

  ①网箱区环境监控:a.定期定点监测:每月大、小潮水各1次,监测项目根据需要而定,发现水质超标及时查找原因并予以排除。b.突发事件(暴雨、倾废,漏溢油、化学品等污染及缺氧死鱼发生时)监测: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主要项目检测。

  ②鱼病防治与用药监控:a.进、出网箱的苗种要进行病原检查与登记。b.病鱼要及时发现、检查、登记,并向技术员报告;c.病鱼要正确处理并送有关技术部门检测与诊断。d.专业技术人员依据病情提出处理意见,开出处方,施用的药物要符合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严禁使用禁用药,可用的药物也要注明休药期。施药人员按处方用药并记录。

  ③饲料监控:a.对冰鲜饵料来源、鲜度,是否带入寄生虫等病原体和违规使用福马林防腐剂等进行检查与记录。b.对配合饲料生产厂家、日期、批号、保质期,是否符合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标准要求,以及存放地点安全性、饲料质量等进行检查与记录。c.计算合适投喂量。

  ④商品鱼起捕前的质量安全监控:a.确认施用的药物已过休药期。b.因施用过某种药物与饲料,而对商品鱼质量安全可能造成影响时,对有关指标进行检测。c.捕鱼前停饵1天;活鱼运输的要停饵3天。d.活鱼运输时,要检查是否存在“应激反应”。e.选用质量安全有保障的厂家生产的保鲜用冰。⑥起捕网箱及保鲜箱要做好标志与记录,以便溯源。

  适宜区域:长江口以南我国沿海近岸海水网箱养殖区

  注意事项:合理的网箱布局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看了“如何饲养黄鱼”的人还看了:

1.如何饲养黄腹山雀

2.带鱼应该怎么养

3.食蚊鱼怎么养

4.传统食疗养生的方法

5.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

6.如何饲养黄花鱼

108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