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饲养 > 饲养鲍鱼的方法是什么

饲养鲍鱼的方法是什么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饲养鲍鱼的方法是什么

  鲍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四大海味之首,素有“一口鲍鱼一口金”之说。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鲍鱼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鲍鱼的方法

  一、建立养殖鲍鱼的环境

  鲍喜欢栖息于近海潮流畅通、水质澄清、有海藻生长的岩礁地带。

  鲍栖息的水深与种类和个体大小有关。杂色鲍为1~20米,皱纹盘鲍较多栖息在2~10米,而日本的大鲍栖息水深可达50米。幼鲍一般生活在近岸的1~3米深处,成鲍则栖息较深水层。

  岩礁是鲍营吸附和匍匐生活的基面,是鲍栖息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鲍的栖息量与岩礁的不同形状有很大关系。日本学者把鲍在岩礁上栖息部位分为五种类型:洞穴型、棚型、凹面型、石下型、露天型。

  幼虫的生长 我国杂色鲍在幼虫发育的过程中,平均水温27℃

  二、幼鱼养殖食物

  鲍的幼体在进入匍匐期以前,即浮游生活阶段,主要依靠卵细胞中母体提供的卵黄物质作为发育所需能量的来源。

  因此,鲍的人工育苗,在浮游幼体阶段一般不需要投喂任何饵料。

  鲍的幼体明显摄食活动,开始于匍匐期以后,匍匐幼体和稚鲍最初只能舐食10~15微米的附着性舟形藻、卵形藻等。随着生长,可摄食较大的硅藻和一部分海藻及有机碎屑。

  三、鲍鱼食物特点

  5毫米以上的幼鲍开始摄取小型柔嫩的海藻为食料,如浒苔、石莼以及裙带菜、海带的嫩叶等。

  成鲍为杂食性,但以褐藻为主,兼食红藻类、绿藻类以及附着性硅藻等。

  鲍除对不同种类饵料有选择外,对同一种海藻 而言,通常喜欢吃柔嫩的鲍摄食不同种类的海藻,对壳面的色泽也有影响,特别是在投喂不同种类的单一饵料情况下,壳面的色泽变化尤为明显。

  鲍的摄食同鲍的活动习性一样,也有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鲍的摄食量的季节变化也很大。

  四、鲍的繁殖与生长

  一、繁殖

  (一)、繁殖期 福建省东山产的杂色鲍,在水温24—28℃的5—8月间性腺发育相继成熟。25一26℃的5月中旬一6月下旬为繁殖盛期,7月份以后为繁殖后期的延续阶段。

  黄渤海产的皱纹盘鲍在水温20—24℃的7一8月份开始繁殖,南移至福建东山后,相继两年的生殖适温无明显变化,在水温21一24℃的4一5月间进行繁殖。。皱纹盘鲍性腺开始发育的水温为7.6℃。

  鲍的群体组成中,雌稍多于雄,三龄左右开始生殖。杂色鲍产卵生物学最小型是35毫米,黄渤海的皱纹盘鲍产卵生物学最小型是43一45毫米。

  性成熟时,雄性生殖腺为奶黄色,雌为浓绿色,不需解剖,将足及外套膜掀起即可分辨。

  排放精卵时,生殖细胞由生殖腺进入右肾腔,通过呼吸腔,再从出水孔排出体外。

  雌鲍的产卵量与个体大小有关,8厘米以上个体产卵量可达120万粒,6厘米左右个体产卵量一般在80万粒左右,最大个体产卵量可达200万粒以上。

  1、卵 观察未成熟卵巢的组织切片,卵直径40一70微米。成熟卵细胞径长达100一270微米。

  在人工诱发产卵的情况下,卵子往往成短圆筒状或粪块状排出体外。卵的大小依种类而有不同。含卵膜的卵径一般在200--280微米,卵黄径160--180微米,杂色鲍卵径200微米,卵黄径180微米。鲍的成熟卵,植物极色稍淡,动物极色浓,卵膜外为胶质物所包,直到幼虫孵化后还存在。

  2、精子 成熟后放散的精子有头部、中部和尾部之分。长60微米左右,在22一23℃的条件下,成熟精子贮存超过3小时,其活力明显减弱,但尚具受精力。

  无、鲍鱼收获和加工

  鲍多鲜食,也可加工成干制品和罐头.干制品加工较为简单,先将鲜品去壳及内脏块,加盐7%~8%浸渍过夜,洗净后加水煮沸,捞起晒于即成。新鲜原料制成的色泽淡黄,鲜艳而且半透明,质量好,为明鲍;变质的原料制成的色泽暗灰不透明,外表有一层白粉,质量较差,为灰鲍。

  鲍鱼的营养价值

  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较多的钙、铁、碘和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

  鲍鱼营养价值极高,富含丰富的球蛋白。

  鲍鱼肉中能提取一种被称作鲍灵素的生物活性物质,有保护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

饲养鲍鱼的方法是什么相关文章:

1.如何饲养鲍鱼

2.养殖鲍鱼有没有前景

3.饲养斑马鱼的方法是什么

4.石斑鱼的饲养方法是什么

5.烹饪鲍鱼的方法

229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