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饲养>

猪场产仔舍的饲养管理方法有哪些(2)

时间: 曹欣732 分享

  猪场产仔舍的饲养管理:种猪群的精细管理

  育成育肥舍所养的猪从25~30千克开始直到出栏,该期饲养的重点是尽可能创造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外部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饲料利用率。

  (一)、生产指标

  成活率:98%;日增重:750克;饲料报酬:2.6~3.1;出栏日龄:168天以内。

  (二)、育肥阶段的工作重点

  1、降低死亡率

  据分析,死亡一头50千克肥猪的损失,相当于哺乳仔猪的3倍,保育猪的两倍,降低育肥猪死亡率的重要性更不容忽视。造成肥猪死亡的原因是病,但生病的猪却不一定必死,所以我们在尽可能减少发病的情况下,处理好病猪会大大降低猪的死亡率,育肥阶段的病弱猪处理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1)降低发病率 主要措施是供给猪适宜的环境条件,同时不能忽视各种影响因素,一些猪场把肥猪当外人看,环境条件差,喂其他猪不吃的劣质原料配合的饲料,管理松散,这些都是造成发病率增高的原因。进舍猪质量差和进舍时条件不具备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所以减少发病只要注重以下几条,会收到明显的效果:一是进舍的猪要保证健康;二是在饲料上、管理上等方面不要虐待肥猪;三是在可能发病的阶段提前进行预防。有此三点,可大大降低肥猪的发病率。

  (2)加强弱猪护理 肥猪相对于产房仔猪和保育仔猪来说,抗病力要强得多,从发病到死亡有一定的时间,这给我们采取治疗措施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而引起肥猪死亡多是因为发现较晚,已到病情很严重的时期。如果在猪病较轻时将病猪挑出来,及时给以治疗,大部分猪是可以治愈的。以下八看可以作为挑选病猪参考:①看皮毛。健康猪毛皮发亮,毛顺而稀,白猪皮肤红润;病猪皮粗毛乱,有碎皮屑。②看眼神。健康猪眼发亮,有水灵气,眼球转动灵活;病猪眼无神,甚至不愿睁开,眼角有分泌物。③看呼吸。病猪呼吸加快,胸腹起伏较大,甚至有声。④看耳朵、尾巴:健康猪在睡觉时耳朵和尾巴会不时活动,病猪则不动。⑤看躺卧。病猪不愿与健康猪合群,多愿独自躺在偏僻处。⑥看活动。健康猪在睡醒时主动接近饲养员,表示亲热,病猪则不愿动。⑦看鼻镜。健康猪较湿润,病猪干燥。⑧看粪便。是否有拉稀及颜色是否正常。

  针对病弱猪的办法:①严把入舍猪质量关,进育肥舍的每一头猪都是健康的。②每周一次挑选,将病猪和疑似病猪挑出,隔离饲养,这一项必须由技术人员车间主任参与完成。③每个猪舍在进猪时,都要留几个空圈舍,以备病弱猪隔离。④对病弱猪采用拌料或饮水加药的方法进行治疗,个别猪注射治疗。⑤病重无治疗价值的猪要果断淘汰。以上五条足以将许多病弱猪挽救过来,大大降低肥猪死亡率。

  2、降低饲料成本

  (1)提高饲料利用率 肥猪阶段用料是猪场用料的大部,肥猪阶段饲料利用率的高低对全群影响很大,提高饲料利用率是降低饲料成本的因素之一。具体措施是:夏天高温季节采取降温措施(喷水降温等),加大通风量,减小饲养密度,保持饲料的新鲜(每周定期对自由采食槽进行清理)等;冬季提高舍内温度,加强保温措施;全年保证饲料质量等。

  (2)降低饲料价格 这里说的降低饲料价格是说在保证配方合理的前担下,尽可能降低饲料价格,但并不是要降低饲料质量。降低饲料价格可从以下地方考虑: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原料;②利用电脑配方技术,在降低价格的前提下,不影响饲料质量。

  (3)调整好价格和质量关系 在价格和质量的比较上,价格相差的比例远低于质量所差比例,更低于效果相差比例。所以进货进宁可多花一分钱进好料,不能图便宜进劣质料。

  (4)杜绝浪费 饲料浪费是增加饲料成本的又一原因,杜绝浪费是生产上必须注重的问题。

  (三)、生产上的几个操作技巧

  1、三点定位 吃料、喝水、排粪三点定位是育肥阶段的重要工作,在入舍时定位好会给以后的管理带来各方面便利。生产上有多个定位方法:

  (1)入栏时定位。在猪刚转入还未对新栏圈熟悉时,人为地采取措施,在定点排粪处洒水或将猪粪尿集中,可以吸引猪去排粪尿,如饲养员坚持一天,就可将多数猪定位成功。

  (2)料定位。在猪固定躺卧处,撒一些料,根据猪喜欢干净的道理,一般是不在料上排粪尿的,但却会在这里躺卧,经过几天,多数猪的定位也会成功。

  (3)水定位。一个猪场采用水定位,是在定点排粪尿处先放一些水,其他地方是干燥的,猪会主动到有水的地方排泄粪尿,以后逐渐撤去水,猪的排粪地点已固定。

  (4)晚间定位。在猪晚上睡觉时,将猪赶到固定地方睡觉,待第二天起来时,躺卧处已干燥,其他地方仍湿或脏,这样猪会选择干燥干净的地方躺卧,定位一夜成功。

  (5)隔离定位。猪入栏时常出现混的架的现象,使得地面很脏;在有条件的猪场(半开放式猪舍,舍外有运动场),先将猪放在运动场,混合一段时间后赶回舍内休息,由于舍内较运动场干燥,猪多愿在舍内休息,到舍外运动场去排便,这样定位也就成功了。

  2、采血技术 育肥猪采血化验是很难的一项工作,个体大不易固定,血管细难以入针。如果采用前腔静脉采血则方便多了。方法是:将猪面朝上固定,全身成一直线,前肢上抬,这样在胸前部会出现左右两个明显的小窝,将针从这两个小窝斜着向对侧肩关节顶端刺入,直接找前腔静脉窦,熟练的话几秒钟就可采到足够的血。如站立或倒提采血也可。

  3、均匀拌料方法 生产中,人工拌料时候很多,饲料过渡需要拌料,大群加药需要拌料,驱虫时需要拌料,但现在许多职工不懂拌料方法,既费力,又搅拌不均匀,起不到应有效果,下面把两种拌料方法推荐给大家:

  (1)逐步多次稀释法。这是混合品种少或微量成分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如将100克药品加入到10千克饲料中,先将100克药和100克饲料混合均匀,再将这200克饲料混合,变为400克,这样依次加料,直到全部混匀为止。这种方法能保证混合的均匀度,但显得有些繁琐。

  (2)金字塔式拌料法。首先按原料数量的多少依次由下向上均匀堆放,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圆台,原料最多的在底层,最少的在顶层,然后从一边倒堆,变成一个新的圆台。经过人工搅拌和饲料自己的流动,一般6到8次就可搅拌均匀。这种方法简便实用,适合于原料数量大品种数量多的情况下采用。

  以上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如果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最好。

  猪场产仔舍的饲养管理: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

  怀孕母猪饲养是要达到三个指标,一是生产出体大、健壮、数量多的活仔猪;二是母猪乳腺发育正常,哺乳期产奶多;三是尽可能地节省饲料,降低初生仔猪生产成本。所以怀孕母猪饲养是既简单又复杂的一项工作。

  1.怀孕期间的几个关键时期

  (1)配后3天。这是受精卵细胞开始高速分化时期,高能量饲料的供应将增加受精卵的死亡数。

  (2)附植前后(12~21天)。这一时期如出现高营养或高温天气或者强烈应激因素的出现,也会增加受精卵死亡。配后70~90天:乳腺细胞大量增生时期,该阶段高能饲料会影响乳腺细胞发育。

  (3)配后100天以上。100天以前,胎儿因营养不足造成的死亡很少,但在100天以后,如营养供应不足,则会造成胎儿生长不良,母猪产仔无力,出现大批死胎,这阶段必须供给高能高蛋白饲料,以促成仔猪的尽快发育,对一些瘦弱母猪可采取自由采食方式。

  2.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特点

  (1)含有充足的亚油酸是提高仔猪出生重笔初生活力的重要因子,妊娠母猪料中应含有2.5%以上的亚油酸,而其他饲料中则要少得多;植物油是含亚油酸丰富的原料,而植物油以豆油为最理想。

  (2)妊娠母猪料不需要过高的能量和蛋白质,包括妊娠后期妊娠期间母猪的食欲和消化吸睡能力非常强,而增加初生仔猪重主要集中在妊娠后期很短时间内,前中期过多增加营养只会导致母猪过肥,反而对胎儿不利,所以妊娠期间必须限制饲喂。

  (3)妊娠期间需要大量的粗纤维。这时的粗纤维不是起营养作用,而是起饱腹作用;如果粗纤维含量少,就会喂量过少,长时间的饥饿将导致母猪便秘,特别是妊娠后期便秘将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增加死胎和难产以及产后无乳症等。另外,大量的精纤维还可以增加胃肠容积,增强母猪消化能力,为产仔后提高采食量,增加泌乳量创造条件。

  (4)怀孕70日龄左右是乳腺开始发育时期,这时如果高能量供应饲料,会出现脂肪颗粒填充乳腺现象,抑制乳腺泡的发育,影响产后泌乳性能,所以这阶段不能饲喂过多饲料。

  3.妊娠母猪饲养方案

  在正常体况下,150千克体重母猪可采用下表饲养方案

  妊娠母猪饲养方案

  4.妊娠母猪饲养方式及改进

  现在妊娠母猪饲养方式:定位栏饲养和小群圈养,两种饲养方式各有优缺点。

  (1)定位栏饲养

  优点:能根据猪体况、阶段合理供给日粮,能有效地保证胎儿生长发育,又能尽可能地节省饲料,降低成本。

  缺点:由于缺乏运动,会出现死胎比例大,难产率高,使用年限缩短等。

  (2)小群圈养。

  优点:由于便于活动,死胎比例降低,难产率低,使用年限长。

  缺点:无法控制每头猪的采食量,从而出现肥瘦不均。为保证瘦弱猪有足够的采食量,以不影响正常妊娠,只好加大群体喂料量,造成饲料浪费,增加饲料成本。由于拥挤、争食及返情猪爬跨等,易出现后期猪流产率增高。

  (3)改进方式。

  A、后期定位栏饲养,前中期小群圈养。在后期根据体况调整营养,仍难避免前中期采食不均的问题。

  B、同A,后期定位栏只是对体况过肥或过瘦的猪采用,其他仍按小群圈养方式,可节省部分定位栏的建造费用。但调群会造成猪栏利用率降低或并栏时打架等危害。

  C、妊娠全期采用隔天饲喂方式,将两天的饲料一次性添加给母猪,让其自由采食,直到吃完为止,这一方法经试验验证是可行的,生产效果与定位栏相近。采用这一方案应保证每一头猪都有足够的饲槽位置,防止加料时互相拥挤引起流产。

  D、增加饲料中非营养物质如粗纤维含量。这一方法不足之处是,增加饲养成本的同时,并不能彻底解决母猪肥胖,因部分猪的采食量会逐渐增加。

  以上各饲养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5.后备猪怀孕期特点

  后备猪配后,既长身体,又长仔猪,且个体小,竞争力弱,应不同于成年猪。一些猪场把后备猪和成年猪放在一起,往往造成后备猪孕期采食量不足,到产仔时体格小,瘦弱,产后哺乳性能差,断奶后发情不正常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后备猪孕期饲养应给予特殊照顾。

  (1)与成年猪分圈饲养。

  (2)前中期供料比成年猪多0.25千克/天。

  (3)后期加料不可过多,以防胎儿过大造成难产,在许多猪场,后备猪因胎儿过大而难产,造成的淘汰比率很高。

62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