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台湾乌龙茶的资料简介

时间: 流基816 分享

  台湾乌龙茶源于福建,属于半发酵茶类,既有不发酵茶的特性,又有全发酵茶的特性。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台湾乌龙茶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台湾乌龙茶的简单介绍

  乌龙茶是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世界三大茶文化各具特色,各有其社会人文背景。台湾、福建都属乌龙茶文化的范围内,地理环境相比邻,无论是纬度、气候、地形、自然景观都极为接近。台湾人工繁植的茶树品种是从福建移植而来。就是人口也大多是福建人,语言、风俗、食衣住行都相同。制茶技术和方法,早期也是和福建一脉相传。因此,加强台、闽两省茶文化的交流有其急切的需要,取长补短,那么展望乌龙茶的发展未来是一片大好,21世纪将会是乌龙茶的世纪。

  台湾乌龙茶的主要品种

  冻顶乌龙茶

  最早发展的茶种,由于在台湾适应性良好,分布的海拔也较广,适合高海拔及多雾的山坡地种植。其特色会因地区及气候而发展出它特有的独特性。气味氛香、味道甘醇、茶汤色泽金黄。

  金萱茶

  台茶十二号。金萱茶是台湾第二大种茶叶被广泛种植,分布在中低海拔,特色在于气味中带有奶香,茶叶尾部白毫明显,味道甘美,很受年轻饮茶者喜爱,为茶叶中香气较特殊的茶种之一。

  翠玉茶

  台茶十三号。主要种植于松柏茶区,以机械采收为主,产量多,一年四寄皆有产。茶叶特色也在于香气部分,呈花香。 四、四季春茶:主要种植也在松柏茶区,一年中产量最大,可采收5次,以机械采收为主,茶叶有着淡花香,口感甘醇,较接近乌龙茶。  五、阿里山高山茶:台湾高山茶的指标,海拔1100~1600公尺之高海拔茶区,终年云雾笼罩,平日日照短,土壤相当适合茶叶生长,气候与水质极佳,完全由手工采摘,茶色翠绿清透,呈现出淡雅的天然奶香,口感清香、顺口回甘,滋味绝赞的高山气,别有一股混厚之高山韵味,幽雅香气兴清纯甘润的滋味,喉韵无穷。

  阿里山

  产地位於阿里山茶海拔1100-1700公尺的特 选阿里山茶之露,茶之露,是茶中的精华,终年茶山云雾环绕,高海拔、多雾的环境最适合生长,采用人工反覆揉捏制成。气味充满花香,入口甘醇,质香醇韵美,因为茶之露采用人工反覆揉捏而制成,最适合送给喜欢阿里山茶叶的人。

  杉林溪

  杉林溪高山茶茶区海拔1600公尺,终年云雾笼罩,土壤肥沃雨量适中,所产杉林溪高山茶能够表现出高山独特之茶色,因此广受饮茶人士喜爱。杉林溪茶其特色为:色泽鲜艳、水色蜜绿澄清、富活性、落喉甘清,喝来相当顺畅。

  梨山高冷茶

  台中县梨山茶园区普遍位于海拔一七○○公尺至二五○○公尺之高海拔茶区,梨山茶区由合欢山脉、翠峰,进入接力行产业道路,翠峦、南北线、华岗、福寿山、梨山到天府、武陵为全台湾海拔最高的产茶区海拔从1700公尺到2500公尺终年茶山云雾环绕,茶叶就生长在云雾雨露中,成长缓慢一年平均采收三次,且常受白雪洗礼,茶汤鲜美,山区土壤相当适合茶叶生长,气候与水质极佳故所产之茶,其气味充满花香,入口甘醇,香馥韵美,茶汤香气持久不退、清甜滑口;只要天、地、人三合,不难喝到口齿留香,入喉即化、气贯天灵的极品

  蜜香茶(东方美人)

  外观与一般半球型的乌龙茶差不多,带白毫芯尾东方美人茶制法之重蜜味与甜水特色与冻顶乌龙茶制法之重滋味与喉韵撷取二者之优点,所制而成,茶叶在经过被“茶叶小绿蝉”咬食之后,因植物本身的治愈能

  力会致使叶片的“茶多元酚类”的活性增强 和“茶单宁”的含量增加 也是此茶风味特殊的原因。

  古早味乌龙

  遵循古早式传统乌龙茶的做法发酵充足明显“绿叶镶红边”,保留更原始的乌龙茶风味香气非常的独特,且还带有熟果香喝过一次保证让您怀念的古早味乌龙茶。

  炭培茶

  制茶过程改采以烧炭烘培,以炭木熏蒸去除茶叶中水份,至茶中带有木炭培火香味,茶属中度培火,茶香味浓及耐泡是其特点

  台湾乌龙茶的评判

  青茶审评的方法有两种,即传统法和通 用法。在福建多采用传统法,而台湾、广东和其他地区几乎都使用通 用法。

  传统法

  使用110毫升的钟形杯和审评碗,冲泡用茶量为5g,茶与 水之比例为1:22。审评顺序:外形一香气一汤色一滋味一叶底。先将 审评杯碗用沸水烫热,再将称取的5g茶叶投入钟形杯内,以沸水冲泡 。一般要冲泡3次,其中头泡2分钟,第二泡3分钟,第三泡5分钟,每 次都在未沥出茶汤时,手持审评杯盖,闻其香气。在同一香味类型中 ,常以第3次冲泡中香气高、滋味浓的为好。

  通用法

  使用150毫升的审评杯和容量略大于杯的审评碗,冲泡用 茶量为3g,茶与水之比为1:50。将称取的3g茶叶倒入审评杯内

  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历史

  说明

  台湾乌龙茶源于福建,但是福建乌龙茶的制茶工艺传到台湾后有所改变,依据发酵程度和工艺流程的区别可分为:轻发酵的文山型包种茶和冻顶型包种茶;重发酵的台湾乌龙茶。乌龙茶是台湾茶业发展的肇基者,台湾的植茶面积23000公顷,年产茶叶23000公吨,乌龙茶的种植面积占45%,

  即达10000公顷;乌龙茶年产量占65%,即15000公吨。乌龙茶是台湾的主要茶类。台湾茶业的发展,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茶叶一直是台湾的重要经济产物,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台湾的命运曲曲折折,历经不同阶段的移民,不同背景的政权统治,台湾岛在未开发前,孤悬海外,除了少数原住民外,是沿海渔民、流亡人士的栖护所。十五、六世纪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先有荷兰、西班牙的分占台湾南北,又有英国、日本两国不断觊觎,到了17世纪中叶(1661年),明朝遗臣郑成功驱逐了荷兰人,收复了台湾,在郑氏23年的统治中,汉人为台湾的开发奠定基础。

  1883年清朝政府统一台湾,大陆沿海的同胞以各种方式纷纷移民而来,直到1895年日本割据台湾为止。在清政府212年的统治期间,台湾人口大量增加,台湾茶叶也因此根植下来。1810年(清朝嘉庆15年),福建茶商柯朝,将茶籽试植台北县,获得成功,于是台湾植茶就此传播开来。1858年(清朝咸丰8年),英法联军攻击中国,迫令缔结天津条约,规定台湾府为国际通商口岸,当时的香港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 Mantheson & co.)曾派人到台湾来收购乌龙茶的粗制品。?

  1868年(清朝同治7年),英国商人约翰杜德(John Dodd)深感台湾粗制乌龙茶,每年运往福州从事加工精制,再行包装以备运销,诸多不便。因此杜德氏乃聘请福州茶师,购进制茶器具,来到台北,从事乌龙茶的精制试验,获得成功,隔年,1869年(清同治8年),杜德氏将127860公斤的台湾乌龙茶以福摩沙茶(Formosa Tea)的标记,装载了两艘帆船直航美国,大受欢迎,这是台湾乌龙茶首次运销国际的第一人。

  1873年(清同治11年),台湾乌龙茶蓬勃发展,五家洋行在台北争购乌龙茶,使台茶售价节节升高,每60公斤乌龙茶从15元跳升到30元。当时台北一般茶商,莫不利市三倍,因而刺激各地之茶农,更加努力增加茶叶生产,开创了乌龙茶的黄金年代。据连雅堂先生所著《台湾通史·农业志》中:“夫乌龙茶为台北独得风味,售之美国,销路日广,自是以来,茶业大兴,岁可值银二百数十万圆,厦汕商人之来者,设茶行二三十家,茶工亦多安溪人,春至冬返,贫家妇女拣茶为生,日得二三百钱,台北市况为之一振。”?

  1881年(清光绪7年),台湾乌龙茶遭受世界茶业不景气影响,再加上台北之五家洋行认为台湾乌龙茶价格昂贵,无利可图,乃中止收购,致使乌龙茶有行无市,陷于困境,号称清代乌龙茶业之“碰壁时代”。当时,台北一般茶商,鉴于乌龙茶之市况,日趋不景气,于是迫不得已,将台北大稻埕一带之滞销乌龙茶,大部分运往福州,改制“包种茶”,普通称为“花香茶”。而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吴福源先生,亦渡海来台,独资经营“源隆号”茶庄,开始制造这种具有花香的包种茶,此为台湾乌龙茶改制包种茶之由来,台湾从事包种茶制造之先声。不久,泉州府安溪县的商人王安定、张占魁两人合办“建成号”茶庄,从事经营包种茶之贩卖。包种茶在台湾也就渐渐与乌龙茶并驾齐驱了。

  清代台湾经营茶业者,设馆收购茶叶,称“茶馆”,茶馆的重要地位仅次于茶农,盖以当时台湾之茶馆,不单为毛茶的收购者,而且也是加工精制者,负责毛茶的收购再行 加工精制,也经营外销箱茶的制造。茶馆又分两种:一为从事乌龙茶的茶馆称“番庄”;一为从事包种茶的茶馆称“铺家”;另外,兼营乌龙茶和包种茶的茶馆,称“乌龙包种茶馆”。

  1895年(清光绪21年),日本统治台湾以后,台湾乌龙茶的市场已经大大不如从前,代之而起的是具有花香的包种茶。危机也是转机,乌龙茶为求解脱困境,逐渐在制造技术上求突破,彰显出乌龙茶的特色,于是以四分之三发酵的制造方法,具有果香味做为乌龙茶的主要特色,市场的反映很好,乌龙茶再度得到市场的肯定。而高级乌龙茶所特有的熟果香气,带有蜂蜜甘的滋味,外形黄、白、红三色相间,犹如婉约的“东方美人”,若加上一滴白兰地酒,更是芬芳迷人,因此,又称为“香槟乌龙茶”、“东方美人茶”。到了1923年,三井公司更设立新式工厂,专门制做四分之三发酵的乌龙茶,销往美国,颇受欢迎。

  台湾茶之初期发展史,唯独乌龙茶发其光辉。其后,虽有后起之包种茶,继而走红之红茶,随后抬头之绿茶,但历经百年,乌龙茶犹仍稳占台湾四种茶叶外销之首位,永不凋谢,实乃台湾茶中之寿星。乌龙茶自1869年输出区区数万公斤之后,到1879年,不过十余年,就一跃输出达五百余万公斤,至1885年竟突破八百余万公斤,到了1893年,达到最高峰,总计983万余公斤。直至1920年,台湾乌龙茶的外销始暂挫于包种茶,虽然如此,但乌龙茶文化对台湾社会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

  自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至战争结束,台湾光复至今五十年来,台湾茶业以外销为导向的茶叶生产,发生了旋乾转坤的变化,外销市场节节倒退,至1990年以后台湾茶叶生产已不足供应内需市场,每年要靠大量的对外购买茶叶来满足岛内市场。但,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的茶叶对外贸易史仍然没有中断,乌龙茶每年仍维持有一千多吨的出口量。
看了“台湾乌龙茶的资料简介”的人还看了:

1.乌龙茶的资料介绍

2.中国茶道的资料介绍

3.碧螺春的资料简介

4.介绍安溪铁观音资料

5.碧螺春的故事介绍

台湾乌龙茶的资料简介

台湾乌龙茶源于福建,属于半发酵茶类,既有不发酵茶的特性,又有全发酵茶的特性。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台湾乌龙茶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台湾乌龙茶的简单介绍 乌龙茶是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如何制作黄金桂茶
    如何制作黄金桂茶

    黄金桂,属乌龙茶类。原产于安溪虎邱美庄村,是乌龙茶中风格有别于铁观音的又一极品。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黄金桂茶的制

  • 怎么制作闽北水仙茶
    怎么制作闽北水仙茶

    闽北水仙,是乌龙茶类的上乘佳品。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闽北水仙的制作工艺,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闽北水仙的制作工艺

  • 湖南黑茶的资料介绍
    湖南黑茶的资料介绍

    湖南黑茶走进中国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湖南黑茶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

  • 怎么制作凤凰水仙茶
    怎么制作凤凰水仙茶

    凤凰水仙原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区。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凤凰水仙茶的制作流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凤凰水仙茶的

106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