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大叶乌龙的传说故事

时间: 思行858 分享

  大叶乌龙和其它茶一样都有自己的传说故事,关于大叶乌龙的传说,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大叶乌龙的传说,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大叶乌龙的传说

  大叶乌龙植株为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树姿半开展,分枝较密,节间尚长;叶椭圆形或近倒卵形,尖端钝而略突,叶面略呈弧状内卷,叶色暗绿,叶厚质脆,锯齿较细明。开花结实率尚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根系发达,耐旱又耐寒,少受病虫危害,育芽能力强,产量较高。制乌龙茶品质尚佳,制绿茶品质尚好,制红茶品质次之。

  传说

  高祖起兵丰沛,斩白蛇,兴汉家王朝,黑蛇落荒珊屏,感高祖放生恩泽,遂盘蜒山间,日久便共龙山蜿蜒。高祖后人游牧至此,植茶其间,此山茶园独叶大色墨,味甘水美,遂命之名曰:大叶乌龙。

  大叶乌龙---传说

  相传,清雍正九年(1731),安溪长坑人氏苏龙,将安溪一种茶苗移栽于建宁府(今南平市),产量高,品质好,当地茶农认定为优良品种,竟相繁殖栽培。没过几年,苏龙辞世,当地茶农以苏龙姓名谐音命名为“乌龙”。后又根据其品种特征,称为“大叶乌龙”,而区别于其他乌龙品种。大叶乌龙植株为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树姿半开展,分枝较密,节间尚长;叶椭圆形或近倒卵形,尖端钝而略突,叶面略呈弧状内卷,叶色暗绿,叶厚质脆,锯齿较细明。开花结实率尚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根系发达,耐旱又耐寒,少受病虫危害,育芽能力强,产量较高。制乌龙茶品质尚佳,制绿茶品质尚好,制红茶品质次之。

  大叶乌龙茶的特性特点

  特性

  芽叶生育力较强,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中等,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130kg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4.2%、茶多酚21.4%、儿茶素总量12.3%、咖啡碱4.2%。适制乌龙茶、红茶、绿茶。制乌龙茶,品质优良,色泽乌绿润,香气高,滋味浓。抗旱性强,抗寒性较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特点

  茶条瘦小,头尾尖,质轻,便头短小,梗皮不光亮,色泽褐,较不鲜润。汤色青黄、浅黄或橙黄,叶底叶张薄,叶脉浮现;锯齿较粗钝。味清纯稍薄,香带焦糖香。后又根据其品种特征,称为“大叶乌龙”,而区别于其他乌龙品种。

  大叶乌龙的栽培要点

  大叶乌龙(又名大叶乌),原产于安溪长坑珊屏。无性系品种。相传,清雍正九年(1731),安溪长坑人氏苏龙,将安溪一种茶苗移栽于建宁府(今南平市),产量高,品质好,当地茶农认定为优良品种,竞相繁殖栽培。没过几年,苏龙辞世,当地茶农以苏龙姓名谐音命名为“乌龙”。后又根据其品种特征,称为“大叶乌龙”,而区别于其他乌龙品种。大叶乌龙植株为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树姿半开展,分枝较密,节间尚长;叶椭圆形或近倒卵形,尖端钝而略突,叶面略呈弧状内卷,叶色暗绿,叶厚质脆,锯齿较细明。开花结实率尚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根系发达,耐旱又耐寒,少受病虫危害,育芽能力强,产量较高。制乌龙茶品质尚佳,制绿茶品质尚好,制红茶品质次之。

  栽培要点

  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采用1.50m大行距、0.40m小行距、0.33m丛距双行双株规格种植。加强茶园肥水管理,适时进行3次定剪。要分批留叶采摘,采养结合。

  看了“大叶乌龙的传说”的人还看了:

1.大叶乌龙的传说

2.大叶乌龙的冲泡方法

3.大叶乌龙的简介

4.如何制作水仙茶

5.泡黄金桂茶的技巧

1387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