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茶文化节总结的文章有什么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节总结的文章,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节总结的文章1

  信阳第十五届茶文化节筹办工作总结

  2007年4月28日至30日,第十五届茶文化节在信阳市隆重举行。这届茶文化节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获得了圆满成功。

  一、基本概况

  第十五届茶文化节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市委、市政府和信阳万家灯火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河南蓝天生态茶业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信阳弘昌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信阳移动通信公司、信阳市城市信用社、信阳中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信阳银珠广场、信阳五岳神针生态茶业旅游有限公司、信阳网通公司、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信阳石油分公司、安钢集团信阳钢铁公司、大唐华豫发电公司、信阳金龙水泥有限公司、信阳电信公司、淮滨乌龙酒业、信阳五云茶叶集团公司、信阳供电公司、市房管局、信房集团、信阳政源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本届茶文化节的指导思想是突出市场运作,突出企业主导,突出创新开放,着力弘扬信阳茶文化,推进茶叶产业化,发展茶经济,努力打造中国茶都品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好中原崛起生力军、建设魅力信阳。

  本届茶文化节自2006年11月开始筹备,先后数次到北京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系、沟通共同承办茶文化节事宜,并重点对全国名优绿茶评比、世界茶产业发展论坛、首届中华茶艺之星全国总决赛、中华情o信阳万家灯火之夜等活动进行了前期准备工作。2006年12月底,初步拟定了第十五届茶文化节总体工作方案(草案)和组委会组成人员名单,2007年3月1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第十五届茶文化节动员大会,印发了《第十五届茶文化节总体方案》,成立了茶文化节组委会及其办公室。市委书记王铁任组委会主任,市长郭瑞民任执行主任,有关市领导任副主任,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各县区有关负责同志任委员。组委会统一安排了8项活动,即:开幕式、CCTV-4"中华情o信阳万家灯火之夜"大型文艺晚会、"蓝天玉叶"杯全国名优绿茶评比暨世界绿茶大会中国区选样会、名优茶博览交易会、世界茶产业发展论坛、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洽谈会、茗阳阁落成揭牌和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开馆仪式。市直有关单位和县区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节日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主任刘环祥,省委、组织部长叶冬松,省政协副主席郭国三,省人大原副主任亢崇仁,省军区副司令员刘孟合,日本中国茶协会会长王亚雷等专家学者和贵宾130多人参加了茶文化节有关活动;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阿联酋、奥地利的外商和港澳台商及北京、上海、广州、湖北、浙江、福建、江苏、四川等省市500多家企业或投资商参加了贸易洽谈、商品展销和考察投资活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新华网、搜狐网、农博网、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大河报等42家新闻媒体137名记者前来信阳采访报道茶文化节盛况。

  二、主要活动完成情况

  (一)茶文化节开幕式。4月28日上午9:00,第十五届茶文化节开幕式在市人民体育广场隆重举行。开幕式由市委书记王铁主持,市长郭瑞民致欢迎词,省委、组织部长叶冬松致开幕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主任刘环祥和来自阿联酋CCC国际统一承包公司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马荣·莱伯思等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最后,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宣布"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五届茶文化节开幕"。国家和省级领导张思卿、刘环祥、叶冬松、郭国三、亢崇仁、刘孟合、何东成及中外贵宾100余人在开幕式主席台就位,应邀嘉宾、中外客商代表、县区代表、市直单位方阵、文艺踩街队伍和市民等万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二)CCTV-4"中华情o信阳万家灯火之夜"大型文艺晚会。4月28日晚7:40在市体育中心举行。晚会由信阳万家灯火实业有限公司承办,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组织演出。整台晚会以"茶"为明线,以"情"为暗线,突出"中国茶都-信阳",旨在话中国茶,叙中华情。晚会分上下集共四章,第一章"红绿相宜,茶都信阳-茶缘会友",主要内容突出茶文化滋养下的信阳绿色山水和红色人文。第二章"物华明珠,山水信阳-借茶述景",主要内容突出信阳好山好水出名茶,山水情趣相生,茶情寄予山水间。第三章"豫风楚韵,品茶信阳-品茶历史"主要内容突出信阳毛尖、突出豫风楚韵文化意象和厚重历史,品茶更是品历史风韵。第四章"茶香四海,情系华夏-借茶抒情",主要内容突出茶让信阳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信阳,以茶连结五洲四海,激起华人心中的茶滋味、茶情结、中华情。晚会邀请的演员有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富城,香港巨星张明敏,当红名星阿牛、凤凰传奇、香香、李慧珍、羽o泉等,情歌王子陈志朋,内地名星林依伦、海明威、苏永康、零点乐队;韩国名星蔡妍、简美妍、酷龙组合等,可谓群星璀璨,演员阵容空前。邀请中央电视台来信阳演出尚属首次,晚会规格、档次很高,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中央电视台分别于5月12日、19日和26日的15:00、22:00和次日2:55这一海内外收视率较高的黄金时段播出,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完美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较好地向海内外观众宣传介绍了信阳毛尖、信阳茶文化和魅力信阳。真正让信阳走向了世界,让世界了解了信阳。晚会舞台设计新颖别致,美观气派,效果为历届之最,按惯例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华情栏目只播出上下集,由于本台晚会是该栏目组建以来办得最好的一次,中央电视台破例于5月26日又播出一集,这是中央电视台中华情栏目首次破例加播,整个5月该栏目播出的都是我市本届茶文化节文艺晚会。今年晚会创新设立有歌迷互动区,电子验票防伪技术,联合检票,分区就近入场等措施,晚会观众秩序井然,供电、通信、车辆安全无事故,晚会在喜庆、热烈、平安、祥和的氛围中进行,是历届晚会最好的。

  (三)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洽谈会。招商引资是举办茶文化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单位采取多项得力措施,广泛招商,取得了明显效果。茶文化节期间,全市共签约经济技术项目169个,总投资161.99亿元,其中"4+2"经济合作论坛签约22个项目,投资额为27.4亿元,中博会上签约68个项目,投资额为69.5亿元,茶文化节签约项目79个,总投资额为65.02亿元。项目内容涉及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科教文卫、旅游服务、商贸物流、房地产等领域,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阿联酋、奥地利、香港、澳门、台湾、京沪闽苏等地的客商和武汉、深圳、东莞、郑州等地的客商代表及市领导和各县区负责人参加了洽谈会,并举行签约仪式。

  (四)"蓝天玉叶"杯全国名优绿茶评比暨世界绿茶大会中国区选样会。选样评比会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举办,于4月24日至25日举行,由中茶所、中茶协、湖南农业厅、安徽农大、湖北茶协、贵州茶协等8位知名茶叶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按照国家绿茶评审通则对参评的198个茶样进行评审,公证处全程监控,阳光评审,评出金奖、银奖和优质奖各40名,其中我市参评茶样获奖79个,占全部奖项的66%,金奖21个,占金奖总数的52.5%,通过选样,较好地宣传了信阳毛尖,提升了信阳毛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获奖茶叶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文表彰,并颁发了奖杯、奖牌和证书,同时还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世界》、《茶周刊》及其网站和新华网、农博网上公布了获奖茶样名单。

  (五)世界茶产业发展论坛。4月29日在信阳农专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日本中国茶协会会长王亚雷,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姜含春,中国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鲁成银,河南省农业厅研究员郑乃福,信阳农专教授郭桂义等嘉宾应邀主讲,围绕"茶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茶叶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策划"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讨。重点对信阳毛尖标准化生产、清洁化生产,如何实施名牌经营战略,抢占国际国内市场,打造特色茶都、生态茶都、和谐茶都等与参会各界人士进行了多角度的、广泛论证、探讨。市委书记王铁,市长郭瑞民及市四大班子领导、产茶县区负责人,茶企业负责人,部分茶商、茶农和信阳农专茶学专业学生听取了此次茶文化高层论坛。

  (六)名优茶博览交易会。4月27日至30日,在东方京城茶文化第一街举行。来自我市各产茶县区的茶企业以及国内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家企业参加了交易会,交易会共设45个标准展厅,交易总面积1500多平方米,展出的有全国十大名茶、地方名茶、茶包装、茶器具、茶机械等500多种产品,有碧螺春、黄山毛峰、西湖龙井等全国十大名茶和100多种绿茶前来参展交易。节日期间共接待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1万多人次,实现现货交易和合同交易9008万元,比上年翻一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开馆仪式。4月2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省委、组织部长叶冬松出席开馆仪式并揭牌。来自鄂、豫、皖的老红军代表及社会各界群众近万人参加了开馆仪式。纪念馆馆名由江泽民同志题写,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的建成体现了党中央对老区人民的关心支持和厚爱,必将激励老区人民发扬光大大别山革命精神,扎实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八)信阳茗阳阁落成揭牌仪式。4月29日,市四大家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茗阳阁阁名由原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同志题写,茗象征绿色信阳,阳象征红色信阳,茗阳阁再现历史风貌,拓展现代文明。茗阳阁的建成将成为信阳的文化象征和城市标志。

  (九)宣传工作。本届茶文化节的宣传工作唱好了节前、节中、节后三部曲,对内宣传有创新,对外宣传有突破,取得了较好地宣传效果。节前市内各新闻媒体和新华网、农博网、信阳公众网、高速公路电子屏幕等3月份即启动茶节宣传报道,先后开设《迎茶文化节》、《茶都纵横》、《备战茶文化节》、《迎茶节创辉煌》、《茶文化节动态》、《我心中的茶文化节》、《山水茶乡》等7个专栏和前14届茶文化节回眸等专题、专栏,并播报茶节倒计时,先后播发新闻、消息、评论、图片、通讯1000多条、专题24部、迎茶节宣传口号、条幅、字幕等1000多条次。市区主要交通干道,各大型建筑物、宾馆都以不同方式营造节日气氛,宣传茶文化节。节日期间,本市各新闻媒体根据茶节主要活动安排,精心组织记者采访,对名优茶博览交易会、开幕式、项目签约仪式、信阳茗阳阁落成揭牌和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开馆仪式等活动都集中组织了宣传报道,信阳电视台、信阳人民广播电台还同步现场直播了茶节开幕式。

  为加强外宣工作,本届茶文化节期间还邀请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新华网、搜狐网、农博网、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大河报、沿海时报等40余家媒体130多名记者前来信阳采访。在中央级和省级发稿160多篇条次,全面报道信阳经济、社会、旅游、文化发展情况,多角度、全方位宣传信阳,扩大影响,力争让信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形象,树立信阳城市形象,就要有优良的环境。市六城联创办公室围绕"多角度综合整治、全方位美化环境、高标准喜迎茶节"这一主题,早安排、早部署、快行动、强督导,重点对中心城区、主要路段和重点活动场所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美化亮化绿化等进行了综合整治。节日期间,在市区主街道开展了迎茶节展花活动,共摆花11000多平方米,81万多盆,各个绿地栽花25000株、2500多平方米,对60余处重点建筑物和路段进行了亮化,新增亮化地点10余处;集中对118条主次干道进行了综合整治,清理各类小广告15000余张,铲除、覆盖办假证号码2500余条;对店外经营、市场外溢、流动商贩、各种大排档也进行了规范、梳理,美化了环境,优化了服务。整个信阳城区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中外来宾,迎接第十五届茶文化节。

  (十一)安全保卫工作。安全保卫工作按照"统一指挥、责任到人、确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活动承办单位都制定了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市公安局召开宣誓大会,并多次召开各活动场地安全保卫工作现场会,抽调精兵强将,对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贵宾驻地、各活动场所、旅游景区、娱乐场所等重点部位逐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不安定因素。突出重点,周密部署,茶文化节期间共安排干警900多人,协调驻军、武警、消防官兵2500余人,青年志愿者350余人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确保万无一失。尤其是今年的文艺晚会现场,观众多、进场时间集中,安全保卫工作难度大,压力大,驻军、武警、消防官兵和公安干警克服重重困难,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了茶文化节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实现了会场秩序井然,来宾住地安全,交通流畅,整个社会安定,保证了各级领导和来宾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突出特点

  第十五届茶文化节突出呈现"三高三新"特点。

  "三高":一是规格高。本届茶文化节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省政府共同主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市委、市政府共同承办。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主任刘环祥,省委、组织部长叶冬松等领导出席主要活动仪式,不仅为高规格地成功举办本届茶文化节增辉添彩,而且彰显出各级领导对革命老区的关注和厚爱。

  二是档次高。茶文化节期间,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10家国家级报刊和中央电视台7频道及重庆、陕西等10家省级电视台12个频道19个黄金时段上广泛宣传信阳毛尖、魅力信阳,发布招商广告,这在我市尚属首次。"中华情o信阳万家灯火之夜"大型文艺晚会首次将信阳毛尖、信阳茶文化和魅力信阳结合得这么完美,宣传得这么到位,并实现了在央视国际频道上首播3次,重播6次。整个5月份,国际频道中华情栏目都在宣传推介魅力信阳和信阳毛尖、信阳茶文化,这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还是第一次。节日期间,日本中国茶协会会长王亚雷和来自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湖南农大、安徽农大、中茶所及湖北、贵州、河南等国际国内著名茶叶专家齐聚信阳品茶论道,发表弘论。加之全国名优绿茶评比暨世界(日本)绿茶大会中国区选样会等都是全国性的或国家级的大型活动,这是我市举办茶文化节以来前所未有的。这么多的"第一"集中在第十五届茶文化节,足显本届茶文化节的档次之高。

  三是品味高。第十五届茶文化节8项活动中,有6项是与茶直接有关的国家级的或全国性的大型茶事活动,茶事活动贯穿于节会的全过程。着意使茶文化节的"茶"特色更加突出、更加浓郁、更加神采飞扬。"中华情·信阳万家灯火"大型文艺晚会,以其高品味的宣传效果和破格播出三集的方式,将魅力信阳和信阳毛尖隆重推向海内外。世界茶产业发展论坛除邀请有国内知名茶叶专家、茶叶加工机械专家、茶文化专家参加论坛外,还邀请有国际知名茶叶专家、学者参加论坛,为做大做强信阳茶产业献计献策。市委、市政府借名优茶博览交易会和全国名优绿茶评比暨世界绿茶大会中国区选样会,着力把信阳毛尖打造成精美名片,把信阳打造成中国茶都,让中国茶都-信阳名扬天下。

  "三新":一是经贸活动取得了新成效。以茶为媒,以茶会友,扩大开放,广招客商,全市上下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与海内外200多家客商就共同关心的产业和领域进行广泛的磋商和洽谈,签定了一大批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茶文化节期间,共签约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69项,总投资161.99亿元,为历届茶文化节之最。名茶博览交易会异常活跃,实现现货交易和合同交易9008万元,取得了可喜成果。节会搭台,经贸唱戏,茶文化节已成为助推信阳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是树立了信阳干群新形象。今年茶文化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出色地的完成了各项活动任务,这充分展现了我市干部群众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精神风貌,是落实"五禁止,十不准"的具体行动,是对全市干群工作作风和"讲正气,树新风"的一次很好地检验。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也很好地展现了信阳豫风楚韵和茶乡文化,借助茶文化节这一平台向海内外来宾树立了信阳干群的新形象。

  三是展示了魅力信阳新风貌。各单位顾全大局,按照茶文化节组委会的统一部署,分片包干,分工负责,认真实施亮化、绿化、美化、硬化工程,节日期间,申城的夜更亮了,树更绿了,路更畅了,景更美了,整个信阳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给参加茶文化节的来宾和广大市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展示了魅力信阳新风貌。

  四、几点启示

  茶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了15届,一届比一届内容丰富,一届比一届品位高,一届比一届办得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启示:

  领导重视是有力保障。千难万难,领导重视就不难。今年茶文化节的筹备工作,在起步晚、时间短、要求高、难度大的情况下,之所以能做到创新、高效、务实、节俭,是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真抓实干、靠前指挥、身体力行分不开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军分区领导按照分工,多次亲自督查落实,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和参与企业都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协调配合是重要保证。茶文化节是全市的一件大事,靠一两个单位是办不好茶文化节的,只有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才能取得丰硕成果。今年的茶文化节动员会之后,各县区、各部门密切协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

  市场运作是有效形式。本届茶文化节是茶文化节市场化运作效果较好的一届。信阳万家灯火实业有限公司参与承办,河南蓝天生态茶业旅游有限公司和弘昌房地产公司等21家知名企业积极协办,不仅减轻了财政负担,还展示了企业风采,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不仅转变了思想观念,而且激活了企业搏击市场的潜能,使企业对市场规律有了更新的认识。

  创新思路是关键所在。特色是节会经济的生命线,办出特色的关键是创新。本届茶文化节的主要活动由过去的20多项精减到8项,这本身就是一种改革创新。经贸活动求真务实,不搞重复签约形式主义,也是一次改革创新,签约项目达169个,总投资金额达161.99亿元。举办全国名优绿茶评比暨世界绿茶大会中国区选样会等高规格、高档次的茶事活动;在CCTV-4上9次播出魅力信阳文艺晚会宣传推介信阳、在CCTV-7和20家国家和省级报刊电视台上发布招商广告;小到晚会设立歌迷区、采取电子防伪技术检票、设立入场指示牌等等。这些都是创新有具体体现,更是勇争一流理念的升华,理念和思路的创新增强了茶文化节的魅力,提升了茶文化节的品牌。

  五、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创新办节形式。创新是节会永葆青春的魅力所在,市场化运作是节会发展的力量之源。一方面是创新办节形式。即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由过去的政府主导办节向企业主导转变,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体现政府服务,企业成名,达到政企双赢的目的。同时,每年的茶文化节庆典晚会还可以茶企业竞赛、各县区集中自娱自乐演出等形式,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二是创新办节内容。突出节会内容的兼容性,达到雅俗共赏,调动方方面面人士参与的积极性,以节会凝人气、聚财气、扬名气。

  2、要进一步突出经贸活动。举办茶文化节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招商引资,每年茶文化节都举行了一些经贸活动,但是招商引资和跟踪问效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要把招商引资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招不懈,常抓不懈,争取在下一届茶文化节上有更多、更好的项目能够签约。

  3、要进一步经营节会资源。虽已成功举办了15届茶文化节,但仍有许多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需进一步开发经营,强壮节会、强壮节会经济。首先是经营好宣传资源。目前仅停留在茶节期间短时间的广告、气标、横幅、报纸、开幕式和晚会上,由于投资大、时间短,效果不是很明显,很多企业的独家冠名权及广告时效、形式和深度上仍有较大潜力可挖,全市的宣传资源还需大力开发、经营,目前的节会经济尚未出现很好的宣传经济效应。以后凡全市的涉茶企业广告均由市茶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负责对外开发、经营。二是经营好形象资源。通过办节,极大地提升了魅力信阳和信阳毛尖的知名度、美誉度,展示了信阳干群的精神风貌,提升了城市品位,优化了发展环境,树立了良好形象,加快信阳发展步伐。三是经营好旅游资源。节会仅是一个平台,借此平台将主举办方自己最好的一面和来宾最感兴趣的一面展示给客人,而旅游是两者最好的结合方式,借节会的东风来大力发展旅游业丰富壮大节会经济,达到办节的目的。四是物流资源。节日期间,大量的人流物流汇集信阳,会带来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消费,应借节会优化环境,提高服务,做大做强物流业,变强大的物流为资金流。

  4、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本届茶文化节期间,在60多家中央和国家级媒体上大力宣传信阳毛尖、信阳茶文化和魅力信阳,宣传的力度、次数为历届之最,有的甚至破了cctv-4和cctv-7的先例,国家级的大型活动之多等都是史无前例的。宣传力度很大,但是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中国茶都信阳来说,其知名度和美誉度远不及普洱、铁观音等茶叶,大宣传信阳毛尖任重道远,只有宣传效应出现后,经济效应就会涌现。

  5、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办节经费严重不足,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筹措经费特别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以弥补先期办节资金不足。

  茶文化节总结的文章2

  上海国际茶文化节11年来的回顾总结

  闸北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十一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借助茶文化节这一特色文化品牌,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茶文化节所特有的文化魅力,塑造区域新形象,提高了区域综合竞争力;二是推动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与各地的经济合作,产生了蓬勃发展的活力;三是提升了区域的文化品位、文明程度和人文素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打造了特色文化品牌。茶文化节给上海和闸北带来了发展机遇。自1994年4月以来,茶文化节以其独特的形式、内容和魅力,吸引了国内近30个省市区、港澳特区、台湾地区的各界人士和日本、韩国、美国、法国、摩洛哥等20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及上海各界、市民群众240万人次的积极参与,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塑造上海改革开放新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已成为上海著名的文化品牌和节庆活动。

  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由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和上海市茶叶学会等九家单位联合主办,是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活动围绕茶文化这个主题,具精巧的构思、独具的匠心,深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青睐。

  回顾茶文化节走过的十一年历程,总结茶文化节产生的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成功的经验在于五个坚持:即坚持突出主题、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坚持弘扬民族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坚持搭建有效平台,增加服务全国意识;坚持开展茶文化交流、促进茶文化事业发展;坚持市场运作办节,以节养节的产业化道路。

  坚持突出主题、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茶文化节从开始举办至今,一直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吴邦国、徐匡迪、高占祥等领导专门为茶文化节题词;国家文化部领导对坚持举办茶文化节、走以节养节的产业化道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各主办单位的职能和资源也得到了有机的整合和充分的发挥,形成了合力。闸北区委书记姚海同曾深情地说,茶文化节的工作凝聚出了三精神:一是开拓创新精神;二是团结协作精神;三是精益求精精神。通过十一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的举办,充分体现出了“以节兴茶,传承文化精义”、“以节引商,促进经济互动”、“以节兴区,扩大闸北影口向”三大特点,也达到了“扩大影口向、积聚人气、提升形象、体现实效”的效果。上国际茶文化节每一届都有10余项活动,都突出茶文化的主题,充分体现出了茶文化节所特有的民族性、国际性、艺术性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性。中外人士把茶文化节隆重、热烈的开幕式比喻为国际茶会中的奥林匹克盛会。在历届茶文化节中,闸北公园相继建造了“壶王迎客、茶圣陆羽、春来茶馆”等景点和设施,开展了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游园活动,使闸北公园形成了以茶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突出茶文化主题、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是茶文化节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坚持弘扬民族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统一的载体,是提高人文素质,促进城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重要渠道。每届茶文化节都结合茶文化、茶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市民的需求,推出评选、竞赛活动。如举办上海十佳健康茶娃娃、上海十佳休闲茶馆等评选活动,把茶的芬芳送到家庭和企业,让全社会共同感受到茶的魅力,这种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又如举办了国内首创的以青少年为对象的茶文化交流活动——上海少儿茶艺,有效地推动了少儿茶艺的普及与发展。还如社区茶文化活动是茶文化节的一项特色和重点活动。茶文化节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以”人民大众的节目”为办节定位,坚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明确指导思想把握了节庆活动的发展方向,彰显了先进文化的生命力。坚持搭建有效平台,增加服务全国意识。特别是近年来的茶文化节的中国新品名茶博览会,坚持与浙江省农业厅、江苏省农林厅、安徽省农委等单位合作,集中展示了新茶名茶,推动了各地间的经济互动。还与新昌县人民政府和溧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分别在浙江新昌、江苏溧阳举办茶文化节闭幕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茶文化节走出上海、融入全国、服务全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坚持开展茶文化交流、促进茶文化事业发展。在历届茶文化节中,始终坚持加强与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摩洛哥等国家进行茶文化交流。在茶文化节中外茶道交流专场活动中,以茶艺表演为形式。集中展示了各个国家、各个地区茶的茶俗风情,并先后举办了中韩陶艺精品展、中日吟诗会、中俄茶文化交流会等专项活动。学术论坛是茶文化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先后举办了茶与精神文明建设、茶与现代文化、中国茶产业与经济全球化等为主题的研讨会,共收到论文500篇,出版5本论文专集。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连续十一届成功地举办,为推动各地茶文化活动起到了龙头的作用,为各地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办节模式。现在,上海已经成为国内茶文化活动的中心。

  坚持市场运作办节、走以节养节的产业化道路。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坚持市场运作办节,在以节养节的产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达到了赢利的办节效果。

  近年来,以创新创优的办节思路,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开创了一条办节的新路子,创下了办节的“四个第一”。第一,第一次以“政府联手、两地合作”的方式,打出了“长三角”的牌子。与浙江省农业厅等单位联合主办了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第二,第一次走出上海,走进茶乡,创办节之先河。2002年与绍兴市政府合作在浙江省新昌县成功地举办了闭幕式系列活动。2004年又与溧阳市政府合作在江苏省溧阳举办闭幕式;第三,第一次结合闸北的经济建设,举办专项活动。以闸北大型功能开发项目和建设上海现代交通商务区为内容,分别举办了由中外著名企业参加的闸北经济发展主题招商活动和上海现代交通商务区国际研讨会,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四,第一次体现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办节实效。通过冠名、集资、招商等多种形式筹措办节经费和政府扶持公益性活动的方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办节新路子。十年磨一剑。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为推动闸北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茶文化节所特有的民族性、国际性、艺术性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性,达到了”闸北搭台,全国唱戏,以节兴区,宣传闸北”的效果

  茶文化节总结的文章3

  武夷山2016中国大红袍国际禅茶文化节参加总结

  一、学习

  泽道法师以身作则,我们学到了即当好主人,又找准自己的位置。参加禅茶节的各项活动,做到了给组委会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做事不抢镜。

  二、惭愧与感恩

  本次禅茶节,我们一行9人,黄道长是嘉宾,其他人这次原本打算都是想住寺里伴月楼当半个义工的(半个义工者——即住宿交住宿费不占庙里便宜,又听组委会安排出人出力),有2人被收入义工团队外,其他7人一不留神被当成了挂绶带的嘉宾,就本人讲:惭愧啊!惭愧!凡佛家已皈依弟子,但入佛门者,哪个不深知“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之道理,虽属意外收获,感恩之外,所以也多少增加了一些惭愧!

  甚感荣幸的还有三件事:

  1、我们天心禅茶北京团队的倩倩和小周被安排为“大自在”本如法师佛教书画展开幕式剪彩司仪(时间:11月16日-11月18日地点:天心永乐禅寺)

  2、在开幕式举行的海峡两岸祭茶祈福大典上,倩倩做为32位茶人代表,接受诸山长老两岸高僧传授的吉祥寿带,象征着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之一,吉祥寿带象征着联结与沟通,高僧将幸福吉祥通过一条条寿带赐给祭茶嘉宾,也将同续两岸情谊和一带一路的美好祝愿。(时间:11月18日 地点:中华武夷茶博园)

  3、天心永乐禅寺大雄宝殿前的“传灯茗心”户外茶席展,此次永乐禅茶会的36个茶席,以武夷山三十六峰所命名,每张茶席所泡之茶也代表了三十六峰之一的玄妙滋味。获赐“灵峰”茶席一个,组委会安排本茶席嘉宾有:北京道协大德黄道长、南传佛教的一位高僧和凤凰卫视名人杨锦麟。36位茶席席主上台供灯请茶,进行传灯茗心仪式(每个茶席席主将本席香茗冲泡后奉上,为高僧大德奉茶斟茶,接受高僧大德所传心灯一盏。)“传灯茗心”活动的意义:茗心既是茶心,也是明心见性。品茶能消愁解惑,通经舒络,明心见性,破迷开悟。一盏一盏的心灯被传递下去,寓意智慧代代相传,永远不灭,也预示着禅茶文化的功能作用,其影响力越来越悠远流长、泽被更多的人。

茶文化节总结的文章有什么相关文章:

1.茶文化节致辞的文章有什么

2.茶文化节演讲词有什么

3.有关于茶文化的工作总结范文

4.茶文化节的策划书范文

5.茶文化活动主持稿3篇

226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