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饮茶 > 关于茶道茶思想的文章

关于茶道茶思想的文章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关于茶道茶思想的文章

  中国人喜欢喝茶,那么关于茶道茶思想的文章有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茶道茶思想的文章,一起来看看。

  关于茶道茶思想的文章1

  茶艺术

  前些时日,思想老化,闲于品茶,不禁对茶产生了许些好感。于是竞开始研究起中国茶艺之道来。了解到一些关于茶艺的作品以及几千年的中国茶文化,鉴于其学问的雅致,加之兴趣所至,故亦思得若干茶艺,撰写成文,以供赏阅。

  有位作家说,人类历史中的杰出发明中,其能直接有利地帮助我们享受空闲、友谊、社交与谈天的,莫过于饮酒、吸烟,饮茶的发明。

  烟酒之道我知之甚少,但于茶艺术却颇感兴趣,且略通一、二。茶录有云,“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可见自古以来饮茶发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文化,且有相当浓厚的学问。而诸种茶文化之中,上茶有礼,品茶有道,泡茶有法为其精髓。

  古有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而以茶待客须讲茶礼。有俗成之礼曰:酒满为敬,茶满为欺。一般来说,予客上茶不当上满,满则不敬。倘若用大茶杯给客人泡饮,还应注意不时给客人加开水以保持茶温,以让茶之香气萦绕不绝。可见茶当品、当慢,贵在雅趣,而酒当饮、当快,贵在豪情。所以,以茶代客是万万不宜催促的。

  对于品茶,一般说来宜慢品而不宜豪饮,小茶杯三口一杯,谓之品也。此外喝茶亦需讲究气氛,古人云:“饮茶以客少为贵,客多则喧,喧则雅趣乏也”。严格来说,茶有三泡,第一泡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如妙龄的十六女郎,而第三泡则如婚后少妇了。一般来说,幼女茶苦涩,提神醒脑;少女茶甘雅,鉴赏家认为此泡的茶最妙;而少妇茶素淡,不可复饮。但实际上,享受“少妇”茶的人仍很多。

  关于泡茶之法,见经卷者诸多,且因茶的制作工序不同而异。在此不一一比较论之,但有一点重点共识:泡茶宜用陶瓷器皿而不宜用铜、铁、玻璃等器皿。而且茶具的茶垢不宜清洗尽去,因为茶可养生,而垢可养壶也。

  关于茶道茶思想的文章2

  喝茶

  国人嗜好喝茶,无论南北东西,随处可见有人泡上一壶或一杯四溢飘香的浓茶,翘起二郎腿,微微地抿上一口,从中品出个味来。

  抑或是有些人只是想小憩惬怡心境,独个自斟自茗,小口小口地啜,或闷思发呆,或想入非非,以解心中茫愁。更多的人则习惯于约上几个哥们围坐一桌,拿出久藏的珍品茶叶,配以上佳净水佐泡,细茗慢聊,促膝共蹉,博古论今,漫话人生,甚至是指点江山,这奠成了生活中茶文化的原衷。感受这些,也就开始闲荡生活中的漫漫长路了。

  茶客们每每茗茶,总习惯于唇中发出“啧啧”的品茶声,以示自己对杯中茶叶和水质的认可。他们不时地一口又一口啜茶,任由茶叶芳精油去油腻,醒脑提精神。喝到兴头上,更会端上几盘果点瓜子,磕瓜子剥花生,尝蜜饯品小点。茶桌上虽果壳满桌一片狼藉,但茶水却在此时喝出个味来,可谓是赏茶品味消遣零食两相宜。

  儿时,小住江南水镇,常见农耕者与小商户喜好一早“孵”茶馆。在那,老友相聚,新识相交,大家以茶代酒,烦事乐事顺带家事,侃个痛快。

  那时的水镇街上少有路灯,唯有茶馆昏暗的灯泡还亮着。刚从隔日乏力中恢复大半的老农,趁着黎明前夜暮尚未褪尽,就早早洗簌后,到枕河的茶馆“孵”上一两个时辰。他们沏上一壶廉价的草青,便海阔天空地东拉西扯起来。说到肚子饿了,化费几个小钱叫上一个大饼或一根油条啃上几口,与先前的茶水搅和在一起,也算骗饱了肚子。

  茶馆门庭若市,店内人物荟萃,有不少活跃人物时常露脸,是流传各种新闻和小道信息的始源地。趣闻谣传成为茶客竞相议论的谈资,关注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当今的新闻联播。谁家的媳妇做了见不得人的事,谁家小子偷了哪家的菜,这些都是有分量的新闻。说者徐徐道来,有鼻子有眼的刻画得入木三分,有时说到关键时刻还卖个关子,让周边的人赶快为其递烟,添加茶水。茶馆内众茶客生相各异,唧唧喳喳声仿佛掀翻屋顶,或窃窃私语或哄堂大笑,调侃牢骚,打趣插诨,交错于此。

  比起普通农者喝茶,寓居在家的雅士赏茶品茶则固然悠闲自得得多,但少了茶馆里的茶客相陪相聊,喝茶的情趣雅致随之褪色不少。

  喝茶是平民百姓开门“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中唯一紧扣休闲类的事。如此说来,对百姓来说,有茶喝有空闲聊,真乃人生调剂自我的一大快事。仅此嗜好,若不能满足,岂不冤了自己,枉为人生一场?

  未知曾有人想过否,能使自己享受的还有几多选择?但国人喝茶聊天不可不算是感受人生雅韵中的一大机会。退一万步说,仅限于一般喝茶聊天,这也为加深彼此间的了解,笼络感情创造时机,这是谁都不愿轻易放弃的事。

  关于茶道茶思想的文章3

  茶文化

  日本人喝茶,极有道行讲究的,据说,叫作茶道。虽没在日本人家做过茶客,似乎也知那茶道,像了我家乡的仿古祭孔乐舞一样,蕴涵深邃而有条不紊。

  我的喝茶,简直是吃茶,据说,那挺大的杯子里,水多高茶多高,不苦不算喝茶。倒是除香茶之外,没有好坏绿茶之分的。这也像我的抽烟,十块钱一盒跟八分钱一包都能对付,据说,我这样的人多是没个性的,逆来顺受,咸淡都行。这倒也是一种文化,那底蕴,一天半天说不清楚,据说,这就更文化了。

  我相信这对文化的界定。几年前,跟文化局一位朋友侃天,想来唱戏演节目是文化,办个展览橱窗是文化,新年春节串街游行,踩高跷、耍龙灯、舞狮子更是文化了,可见文化比比皆是;你这局也够累的,想必也管不过来。像茶文化吧,你管也不管,是发茶叶还是卖茶叶呢?文化软软地渗透了每个细胞,纵然简易到沙里淘金,也淘不尽地球的沙,据说,月亮上还有沙呢。

  于是,放弃了对文化的研究,只是喝我的茶;而我粗劣的喝法,竟也离不了文化的呼啦圈。我们这里大多只喝称作青茶的绿茶。可能是北方天气的干燥,过分炮制的茶,喝了就要上火。沏茶与水质常大有关,北方的水碱性特强;家家户户的铝炊子,都挂了厚厚的、坚硬的壶碱于壳内;以至倒水时壶嘴几乎淤塞了,像那卖香油的端子与漏斗的吝啬。不消多少时日,就须拿了螺丝刀之类,石匠般地雕凿;不然烧起水来,既费时又费火,得不到许多开水。

  本地人常羡慕南方的水土,据说,那水土极养人,尤其养皮肤的。南方或者海边,极好的温湿度,育出的姑娘小伙,个个江米人儿似的,或洋娃娃,反正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而北方似乎就多些黑老粗壮。南方的水,是酸性的,据说,人家的炊子里没有壶碱,沏茶也特好喝。像那西湖龙井,怕也多少傍水质而出名;那茶树,我们这里是栽不活了,大有江南之桔,过江则为枳之嫌。采来那茶叶,用自家的水一冲,怕也成了运河龙井,或微山湖龙井,味道全无。

  在北京的短训班上,有位同学是来自苏州的老大姐,波澜壮阔地宣传自己家乡,比我听说的还要好些;也说起用江南的水,冲了江南茶叶的宜人。我等北方佬们,本有不可胜数的土特产,像东北三宝、河北雪梨、陕西木耳、山西老醋,怕算起来还是我山东队更多;而我们城南,湖里的四个鼻孔的鲤鱼,却也多一层浮土似的,依旧没江南那般清秀。结业返回各地,老大姐真的写信来,还有一张复印的知识小品,是她在报上发的、介绍名茶碧螺春的文章。我是不想写信去索那茶,因为她不能寄江南的水来,等我泡了运河碧螺春,会以为她言过其实了。倒是后一位湖北大哥,寄来了家乡的茶叶;却因在邮局呆得太久了,加上一路折腾,我付了两毛保管费,取来看时,竟大半的粉身碎骨。而那成色,真如他所说,是在茶场采来的鲜货,极是珍贵的情义,也跟了那茶香荡漾于肺腑。

  在北京我是闹了茶荒的。十里堡一带,我没找见茶叶。北京的节奏,受不了品茶的悠闲;那些铺子只卖烟酒冷饮,而有别我家乡所有商店的烟酒糖茶。几天的白开或酸奶、汽水,便让我想家了。那时侯,也还没有我并不爱喝的矿泉水;喜欢全世界的啤酒,却又不能像茶一样的常喝。临行时,母亲在我皮箱里装了两件赶制的西装了,我谢绝了那些零碎,又不是小学生初入夏令营,不走人总备不停当。一直转悠到前门,才在商业大厦买了一包绿茶,一块洗衣皂。怕是不到前门也有得卖,只是我不能上车下车地瞎踅摸;因为在京都挤车,实在是一项体育运动,稍微的踌躇,是永远没有下一班的。那时侯,十里堡北里的南口还没有鑫帝,却也没注意这商场现有无绿茶。每去北京都揣上吃不了的茶叶,再兜回来了事。

  回到小城要安逸得多,几乎没有耽搁喝茶的忙碌。无论闲居还是串门,都有小型的茶会。我不是济宁人,却生长于此。在这里,喝茶仅次于吃饭的重要。

  旧时的人家,在堂屋正厅设方的八仙桌,两旁各木椅。考究的人家,会依了北墙安上木的或水泥的枣红条几,那身价约与当今“画王”同。客人来了多被让到上座,若有随员,多以小板凳伺候。考究的有高杌或椅子,也有时下进口空调的规格;不考究便简单了,什么坐具都行,如树根的小木墩儿之类。喝茶,却是贯穿始终的。其茶的道行概与全国相似,秘要在于这会谈皆由茶上分晓。给客人倒茶分亲自动手、子女代劳之别,表重视程度与礼数之等级;用现成的开水,或专意的取火另烧,有相当的奥义。客人须有外交家的慧眼,方能运筹帷幄。倒茶时常蒙“酒要满,茶要浅”之古训,意为我只倒一点,希望你喝完尚存喝的必要;若满得不利端那瓷碗儿,或玻璃杯,便是弄你好看,须小心行是;若溢出杯外,则示你没有来与不来之必要,咄咄地骇人。主人的壶嘴冲人,则主不吉;有无什么文化,我说不上,看那茶锈阴森如莫测黑洞,由视觉及心悟,倒也不那么吉祥。若主客谈得颇拢,定会控干那喝成“白豪”的茶壶,不撤乏茶,而另新续;若壶底朝天,泼尽壶底乏物,重涮茶具,又抹桌子又磕烟缸,并注之以新茶呈十万火急状,便是与你再泡,盘古开天另起头一桩三百六十回合,是为客茶极尊。当珍之重之,下次再来必如履家门而无边幅之虑。

  奈何岁月沧桑,星转斗移。那茶会的末节,应是客人告辞的时候,将那茶根泼地,是否一种祭奠而多谦恭的内涵,不亚于抱拳禀手;而那时的居室,大多泥地或砖地的平房,那茶文化还使得;现今的小茶会,都转移至豪华富丽的楼厅,穷人地板也是水泥的,不需洒些多余的茶或水祭什么神了。

  我是不太多串门子聊天乐趣的,即使真有事非去不可,也惧怕踩人家地砖,或鞋不常晒袜又不常洗,而毁了另一种高尚的文化。七八十年代,见面常问“吃饭了吗?”,现在确实有文化了,进门先问要不要换鞋。主人真心邀了入室,又觉这家装修得太像会议厅什么的,顶庄严顶神圣,坐在里面总想着为公家上班,不认真不行什么的;以至开不得玩笑,侃不得大山,更吹不得牛皮;竟也喝不下那上等的茶,急欲逃之夭夭,找个破沙发横躺竖卧地看一阵电视。

  旧时的茶的文化,已衰落了。在我来说,今天的这茶文化,比前面的文化更有感冒发烧的不适,便时常想起不大喝茶的北京了……。

关于茶道茶思想的文章相关文章:

1.有关茶道的阅读文章

2.关于茶文化的作文3篇

3.对于茶文化的感想文章3篇

4.关于茶文化感悟的文章3篇

5.有关于茶文化的文章3篇

251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