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饮茶 > 南北茶文化的差异

南北茶文化的差异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南北茶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地区,不但具有截然不同的饮茶习俗,就连对茶艺的理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南北茶文化的差异,一起来看看。

  南北茶文化的差异

  南方是最早导入“茶艺”概念、最早举办茶文化艺术节、最早成立茶艺表演队、最早创办茶艺馆、最早创办茶文化刊物的地方。而如今,各种茶文化节、茶文化研讨会、茶艺表演已不再让北方城市大惊小怪,北京、河北、山东、山西、辽宁、甘肃、陕西、河南等省的茶文化活动如火如荼,茶艺表演五彩缤纷,决不逊色于南方城市。一些超大规模茶艺馆(2000平方米以上)也在北方城市诞生,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基地也在北方城市形成。一向被人称为“小家碧玉”式的茶艺表演也在北方城市兴盛,大有压过南方城市的势头。从去年在郑州和杭州两地举办的“茶艺大赛”来看,金奖行列中有不少是北方城市茶艺馆的茶艺表演队。如北京老舍茶馆创编的“奥运五环茶艺”,西安六如茶艺馆创编的“浪漫红茶”……。“茶艺”的南风北渐,改变了北方的许多世象。

  过去,北方地区大多品饮花茶,现在六大茶类在北方随处可见。北方许多饮茶人不但知道六大茶类的归类,还知道过去鲜为人知的诸多品种。有南方人说:“普洱茶在北方最有市场。”此语不假,这些年北方人家庭中的普洱茶数量在增多。最让我惊讶的事,有许多南方人居然跑到北方来开茶艺馆……。点点滴滴给我的感觉是,这里正演绎着一场“茶艺”南风北渐的变化。

  北方这片土地上的地域文化,向来富有包容性。从北方茶文化的历史看,就是海纳百川的历史,南方产茶区域产生出的茶文化现象,北方人从来不排斥,人们的观念不僵化不保守,所以也就出现了茶仙卢仝、禅茶鼻祖赵州从谂禅师以及张揖、张又新、李德裕、封演、刘长卿、毛文锡、纪晓岚等茶文化名家。北方茶文化浓郁的地方特色,总是与多样的南方地域文化兼容并存。北方人酷爱自己的传统花茶,去又不固守其中,而是致力于向饮茶的多样化转化。吸收南方的茶文化,使它融合与自己的茶文化中,从而形成多元的地域茶文化内。这一点,倒不像江浙一带人固守自己的绿茶,闽粤一带人固守自己的乌龙茶,云贵一带人固守自己的普洱茶。北方人的这种努力,已经并且还将产生积极的成果,从多层的茶文化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茶文化交流和融合,带有戏剧性的变化。

  唐宋时期,中国茶文化西风东渐至日本、韩国,一千二百多年后却又有“日本茶道”、“韩国茶礼”影响着中国。如今中国茶艺重新展示了自己的魅力,先有南风北渐,继而又由西向东影响了日本、韩国等(从日本、韩国每年派人来中国学习茶艺和考评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就足以证明这一点),甚至于??西的禅茶表演已走进了欧洲。这种变化,显示了茶文化的发展规律,中国各地茶文化的交流,南风北渐或北风南渐的相互转换,也同样有着自身的规律,那就是茶产业和茶文化的互动,产茶区和消费区的互动。

  感受南风北渐的点滴表象,未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加绚丽的“中国茶艺”一定会由东渐西,走向世界。

  南北茶文化的区别

  说起南方饮茶,不得不提到福建的茶文化。大抵上,闽南人嗜乌龙茶,福州人好花茶,闽北人喝乌龙茶和绿茶,闽东人则饮绿茶。因此,八闽形成富于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南方人的以茶待客已经成为中国最普遍、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生活礼仪。茶与礼仪紧紧相连,密不可分。人们的休闲娱乐也离不开饮茶,口渴解腻需要饮茶,大街小巷处处都能看到茶艺居、茶馆,呼吸的每一丝空气都是茶的芬芳。

  另外,南方人饮茶的细腻也是北方人望尘莫及的。什么茶的礼仪、茶的名堂、制茶的工序、泡茶的水,甚至就连端起茶的杯子都十分讲究。如福建人饮茶,从茶具、水质、用茶种类到斟饮的各个程序均备极考究。唐、宋时兴的“斗茶”遗风在各地仍历历可寻。其中以闽南人的“茶道”和客家人的“擂茶”最见功夫。

  相比南方的饮茶风俗,北方人对于茶的理解与体验,更多的是在于“喝茶”,仅仅是为了解渴而已。在北方,常常可以看到人们在咕噜咕噜大口的喝茶,能安静坐下来细细品茶的人少之又少。不像南方人饮茶也能消磨一个下午,甚至谈成一笔生意。在喝茶的品种上面,南方人和北方人的选择也有很大区别。因为北方较为寒冷,喝的茶大都是以红茶和花茶为主。喝红茶能够产生热量,让身体暖和;喝花茶,能够健脾消食。而南方人则偏爱绿茶、乌龙茶、黑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普洱茶等。

南北茶文化的差异相关文章:

1.世界各国的茶文化差异

2.各地的茶文化介绍

3.茶与茶文化心得体会文章

4.中国不同时期的茶文化历史是怎样的

5.中国茶文化与礼仪

6.茶文化的调研报告范文

266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