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日本茶道茶碗的发展历史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日本人相当注重形式,茶道便是这样的一种体现。他们喜欢当着客人的面准备食物,像铁板烧,让客人不仅能吃到食物,还能学习到烹饪的方法,茶道也是如此。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茶碗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茶碗的发展历史

  时下国人上茶馆,赴宴或拜访亲朋家,必有一杯香茶款待。但有趣的是:泡的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名茶,却一律使用洋杯盛茶,以手勾杯耳饮之;大家都见怪不怪,殊不知我们祖先是以双手捧着重拙的茶碗啜饮的。现时日本的茶道,乃真正延用我国古代捧碗喝茶的习俗而来的。

  传说宋人盛行斗茶之好,并以黑釉碗为茶具,称为「建盏」,多是福建出产。还有「吉洲黑釉碗」、「河南黑釉碗」等,日本人统称为「天目碗」,音Tamuka。天目者,原河南有名之天目山也。当时东洋学者多赴该地学佛,带回不少当地「黑釉茶碗」,日人甚爱之,故以「天目碗」称之。

  「天目碗」的种类甚多,出产地较杂,主要盛行于宋代。当时的茶叶多制成半发酵的膏饼,饮用前先把膏饼碾成细末,放在茶碗内,再沏以初沸的开水,使水面沸起一层白色的沫。宋代的茶盎虽有五种釉色:黑釉、酱釉、青、青白、白釉,但黑釉盏因便于衬托白色茶沫观察茶色而受到斗茶者的钟爱。宋徽宗也很爱此道,常与臣属斗茶,上行下效,影响极甚。

  宋时茶色为白,观色自以黑碗盛之最宜。正因有这种特殊需要,黑釉碗因而得到极大的发展,也由此兴起不少专烧黑釉的专窑,其中以建瓯、建阳地区最为突出。

  黑釉是宋代瓷器中最普遍的一种釉色瓷器,可以说,中国各地都具备烧黑釉的原料。黑釉看来不美,但到了有才智的工匠手里,经过特殊加工后,黑釉釉面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装饰品样。有的现出条状或圆点等不同形式的结晶,有的釉面色泽变化万千,有的把剪纸纹样烧在瓷器上,有的又剔刻出线条流畅的纹饰。这些装饰风行于不同地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日本茶道茶具

  煮水

  地炉:位于地板里的火炉,利用炭火煮釜中的水。

  风炉:放置在地板上的火炉,功能与炉相同;用于五月至十月之间气温较高的季节。

  柄杓:竹制的水杓,用来取出釜中的热水;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柄杓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盖置:用来放置釜盖或柄杓的器具,有金属、陶瓷、竹等各种材质;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盖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水指:备用水的储水器皿,有盖。

  建水:废水的储水器皿。

  茶罐

  枣:薄茶用的茶罐。

  茶入:浓茶用的茶罐。

  仕覆:用来包覆茶入的布袋。

  茶杓:从茶罐(枣或茶入)取茶的用具。

  茶碗

  茶碗:饮茶所用的器皿。

  乐茶碗:以乐烧(手捏成型而后低温烧制)成的茶碗。

  茶筅:圆筒竹刷,乃是将竹切成细刷状所制成。

  茶室

  为了茶道所建的建筑。大小以四叠(塌塌米)半为标准,大于四叠半称做“广间”,小于四叠半者称作“小间”。

  水屋:位于茶室旁的空间,用来准备及清洗茶道具。

日本茶道茶碗的发展历史相关文章:

1.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

2.浅析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

3.日本茶道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4.日本茶道禅意发展历史

5.茶道茶具茶碗的历史是什么

272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