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种植 > 韭黄的种植技术

韭黄的种植技术

时间: 思行858 分享

韭黄的种植技术

 韭黄也称“韭芽”、“黄韭芽”、“黄韭”,俗称“韭菜白”,为韭菜经软化栽培变黄的产品。韭菜隔绝光线,完全在黑暗中生长,因无阳光供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叶绿素,就会变成黄色,其营养价值要逊于韭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和叶等入药。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等功效。分布在全国各地。

  如何种植韭黄

1、培育根株:培育健壮根株是韭黄生产的基础,它关系到韭黄的产量和品质。一般选用耐寒性强、高产抗病的品种,在立夏前后大田直播或麦田套种。播前施足底肥,浇好底水,精细整地,每亩用种2.5公斤左右,按行距20—23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在沟中,用软毛笤帚扫上一薄层土,轻踩一遍,然后浇第一次水,地面见干见湿时浇第二次水,待地面未干时浇第三次水,即“不怕二水晚,三水往前赶”。

  立秋前一般不追肥,以防生长过旺或烂秧,要注意小水勤浇,中耕锄草。立秋后开始追肥,发棵壮根。第一次亩追尿素12.5公斤或饼肥50公斤,白露前后重施第二次肥,亩追尿素20—25公斤。整个生育期要勤锄杂草,少割或不割,以利壮根。立冬后至小雪前将枯叶清除,韭根备用。

  2、韭壕准备:选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地块(也可在庭院内),沿东西向挖壕,壕宽3—4米,深1.25米,长度可根据韭根多少而定,一般长12米,分成7个小畦。壕底土层既要保湿又利于排水,壕内四壁铲平,底部南侧略高于北侧,便于浇水。挖好后,北侧加盖棚顶,宽度为壕宽的一半,以利采光。棚顶铺10—13厘米厚的玉米秸,再盖土抹泥,前沿要高出地面33厘米,搭成南高北低的斜顶,之后立即加盖草苫。

  3、韭根入壕:将韭根挖起、整理,剔除虫根、病根,选健壮根将茎盘上端理齐,捆扎成33—50厘米的方形捆。将捆好的韭根紧密摆在壕底,用散根将缝隙填齐挤紧。每小畦之间堆好土埂,防水串通。可在畦南边用3块瓦对成1个圆形水道通向壕内。这样浇水时可不必揭苫。一般小雪后入壕,之后先浇一小水,水深为韭根的1/3高度,将畦埂踩实。过1—2天再浇1次大水,水深以没过韭根为宜。水渗后将细碎骡马粪均匀撒在韭根上,厚度为10—13厘米。用铁锨拍实,再将干枯韭叶、谷草麦秸等覆盖10—13厘米厚,覆盖物四周略厚些。这样可使韭根发芽均匀。最后用草苫盖严壕口。

  4、韭壕管理:入壕后一般不浇水,以提高温度。白天揭苫,夜间盖苫。揭苫后要盖一层苇席,以防寒风入侵。4—5天后,控制马粪发酵的温度在35—40℃,温度过高要去掉一些覆盖物,也可将中间与四周覆盖物调换,以保畦内温度均匀。大约10—12天后,芽5—6厘米高时,温度会迅速上升,要严格控制在48℃以下,并将所有覆

  盖物陆续去掉。起粪时要用木耙搂出,不要伤芽。

  起粪后先浇一小水,2—3天内整日盖苫,以后揭苫时间由短到长,由每天2小时到6、7个小时,阴雨天注意盖苫。每天下午盖苫时间掌握在韭菜叶开始结冻时进行。浇水时间掌握在上午揭苫时叶上无露珠、到中午叶片稍蔫时进行,但水量不宜过大,以防烂叶,每隔5—6天浇1次。

  5、收割与割后管理入壕后30—40天,即起粪后20天左右收割第一茬。收割时先在壕上架一木板,踩在木板上,在茎盘以上l厘米处收割,不要伤茎盘,第一茬每畦产量约100公斤,第二茬50公斤,第三茬25公斤。

  第一茬收割后,日晒夜盖2—3天,之后昼夜覆盖3—5天,以后的管理和第一茬相同,只是在浇水时可追施少量化肥。收割3—4茬后,到春分前后,将韭根挖出,按23—26厘米行距开沟栽植大田,株距1—2厘米,深度为韭根低于地面一指即可,栽后将土压实。再到小雪前后,再刨根入壕,可连续用2—3年。

  如有必要,可在壕外一侧生一火炉,将烟筒通入壕内,进行加温栽培,生长期可缩短一半左右。

看了这文章的人还看了:

广东韭黄种植技术相关文章:

1.如何种植韭黄

2.广东江门旅游攻略

3.广东人饮早茶礼仪

1239411